努爾乾永寧寺碑

刻有女真文最為著名的古碑是永寧寺碑和重修永寧寺碑。 永寧寺碑全稱是奴兒乾都司永寧寺碑,簡稱永寧寺碑。 亦失哈第二次奉旨巡視奴兒乾地區,於永樂十一年秋在特林北山上修建永寧寺,並刻石勒碑記事,即永寧寺碑。

刻有女真文最為著名的古碑是永寧寺碑和重修永寧寺碑。永寧寺碑全稱是奴兒乾都司永寧寺碑,簡稱永寧寺碑。因此碑刻於明代太宗——成祖朱棣永樂十一年(1413年),一般稱之為永樂碑。永樂碑的歷史及其所立之地關係重大。它們在最初及此後五百多年間,是立於黑龍江下游奴兒乾地區的。黑龍江在1858年《中俄瑗琿和約》之前一直是我國內河,除了南源額爾古納河向北流之外,在黑龍江省漠河縣折向東南之後,基本是向東流去。如果像某文說它流向北冰洋,它不僅不會是過去的內河今天的界河,這兩塊著名的女真文古碑也就無處立身了。匯合松花江烏蘇里江之後,在黑龍江省撫遠縣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交界處折向東北,黑龍江流入古代的奴兒乾地區(今屬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在韃靼海峽流入鄂霍次克海。明朝太宗永樂九年(1411年)內官亦失哈奉皇帝之命與都指揮同知康旺,率兵從松花江、黑龍江水路乘船到奴兒乾地區中心奴兒乾衛所在地特林,在元代征東元帥府舊址開設奴兒乾都指揮使司(簡稱奴兒乾都司),管轄黑龍江流域與烏蘇里江地區已設立的近二百個衛所。亦失哈第二次奉旨巡視奴兒乾地區,於永樂十一年秋在特林北山上修建永寧寺,並刻石勒碑記事,即永寧寺碑。後來,因特林有永寧寺,黑龍江入海口的村鎮被中國人稱之為廟街,即今天的俄羅斯尼古拉耶夫斯克。
亦失哈第二次巡察奴兒乾所建的永寧寺,是一座供奉觀音的寺廟,是為了宣揚明王朝召撫邊疆各民族的功德。取“永寧”為名則是祈願奴兒乾地區與人民永世昌寧。所建立之碑是為紀念永寧寺的修建,石碑額題就是“永寧寺記”。碑文首行為“敕修奴兒乾永寧寺碑記”。碑銘記述了內官亦失哈奉明朝皇帝之命,巡視奴兒乾,撫慰各部民眾以及修建永寧寺的情況。此碑的正面為漢文,陰面為女真文和蒙古文。碑身左右兩側分別刻寫漢文、女真、蒙、藏四種文字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陰面刻女真文字是“敕修奴兒乾永寧寺碑記”全文,女真文刻寫的六字真言更屬罕見,明王朝視女真文字與兩種蒙文藏文同列,足可見明代女真族與明王朝的密切關係,以及明廷對女真文的重視程度。
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以欽差都知監太監身份再次到奴兒乾地區巡視,發現“永寧寺破毀,基地存焉”,於次年春天重建永寧寺並又刻石立碑,名為“重修永寧寺碑”。同樣用漢文、女真文、蒙文鐫刻銘文,即《重修永寧寺碑記》。因為此碑是刻立於明宣宗宣德年間,明清兩代與民國年間又被稱之為宣德碑。
歷經風雨滄桑,兩座永寧寺先後頹廢,但這兩塊刻有女真文的古碑,卻在此後三四百年間,仍在黑龍江下游奴兒乾地區的特林山上聳立。清末傑出的東北歷史地理學家曹廷傑,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春,受吉林將軍希元之命到黑龍江下游地區考察,他在《西伯利東偏紀要》中寫道:“廟爾上二百五十餘里混同江東岸特林地方,有砬壁立江邊,形若城闕,高十餘丈,上有明碑二:一刻敕建永寧寺記,一刻宣德六年重修永寧寺記……”文中廟爾即黑龍江入海處的廟街,混同江即黑龍江,宣德六年應是宣德八年。曹氏見到二碑是在1885年,距重修永寧寺已有四百五十二年。此前,清初寧古塔流人、愛國詩人吳兆騫隨寧古塔將軍巴海出徵到這裡見過;入侵黑龍江下游的俄國哥薩克士兵見過;十九世紀初曾到此調查的日本人間宮林藏見過……
但黑龍江下游的奴兒乾地區和特林,畢竟是太遙遠了。尤其是那裡成為另一個國家的領土之後,這兩塊女真文古碑的信息也就杳如黃鶴了。它們的命運,它們幾百年來偶爾露崢嶸的不平常經歷,甚至近年來第二塊古碑——重修永寧寺碑在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小街露面的傳聞,都有些神秘色彩。而它們作為明代東北與黑龍江地區黑龍江下游奴兒乾地區的歷史見證,不能不令人關注。
永寧寺位於黑龍江下游東岸特林村以北 2.4 公里的江岸石崖上,是永樂十年(1412)亦失哈再次到該地巡視時為“柔化斯民”而建的佛寺。寺旁有兩塊石碑,一名《永寧寺記》立於永樂十一年,刻文 30行,每行 64 字。一名《重修永寧寺記》,立於宣德八年(1433),刻文 30行,每行 44 字。兩塊碑均記載了明創立奴兒乾都司的經過,敘述了亦失哈巡視奴兒乾的簡要過程,在碑記後面還有一百多人的題名,其中既有漢族人,也有少數民族。在中外文獻中有不少關於這兩塊碑的記載,1808 年日本人間宮林藏在進入黑龍江流域“探險”時,曾見到這兩塊碑,並寫入他著的《東韃紀行》一書(1942 年東京版),1885 年中國學者曹迂傑奉命到黑龍江東岸調查,也看到這兩塊碑,並拓了碑文。1904 年老沙皇將這兩塊碑搬走,先是到了海參崴博物館,據說後又轉移了。
碑文敕修奴兒乾永寧寺碑記伏聞天之德高明故能覆幬地之德厚故能持載聖人之惡神聖故能悅近而服遠博施而濟眾洪惟我朝統一以來天下太平五十年矣九夷八蠻□山航海駢肩接踵稽顙於闕庭之下者□莫枚舉惟東北奴兒乾國道在三譯之表其民曰吉列迷及諸種野人雜居焉皆□□慕化未能自至況其地不生五穀不產布帛畜養惟狗野□□□□□□□□□物□以捕魚為業食肉而衣皮如弓矢諸般衣食之艱不勝為言是以□法女直國□□□恐□□□矣□□而未善永樂九年春持遣內官亦失哈等率官軍一千餘人臣船二十五艘復至其國開設奴兒乾都司□遼金時□□故業□□□□□□今日復見而□矣□上□朝□□□都司□餘人□□□印信□□衣服□□布鈔□□而□依土立與□□收集□部人民使之自相統屬十年冬□命中官亦失哈等載至其國□海西抵奴兒乾及海外苦夷諸民賜男婦以衣服器用給以穀米宴以酒食□□□歡忻無一人梗化不率者□□□□□□擇地而建□柔化斯民使知敬順□□□相□之□十一年秋卜奴兒乾西有站滿徑之左山高而有麗先是已建觀音堂於其上今造寺塑佛形勢□雅粲然可觀國之老幼遠近濟濟爭趨□□高□□□□□威□永無厲疫而安□矣即而曰亘古以來未聞若斯朝民之□□□上忻下至吾子子孫孫臣服永無□意矣以斯觀之萬方之外率土之民不飢不寒觀□感戴矣堯舜之治大□□□不過九州之內今我□□□□□□□□□蠻夷戎狄不假兵威莫不朝貢內屬中庸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故曰配天正謂我明□□□誠無息與天同體□無尚也□盛□故為文以記庶萬年不朽云爾永樂十一年九月□□日張童兒 張定安 鎮國將軍都指揮同知張旺 撫總正千戶王迷失帖 王木哈里 □□衛指揮失禿魯苦 弟禿花哈 妻叭嘛 指揮 徹里 □□ 王謹 弗提衛指揮僉事禿稱哈 母小彥同男弗提衛千戶納蘭(以下不明)千戶 吳者因帖木兒 甯□ 馬兀良哈 朱誠 王五十六 □□ 黃武 王□君 □(以下不明) 百戶高中 劉官永奴 孫□ □得試 奴□□ 李敬 劉賽因不花 傅□ □□里帖□ 韓□ 張甫 金□ □原 高遷 葉勝 □□(以下不明) 趙鎖古奴 王官音保 王阿哈納 崔三 鬼三 □□ 康速合 阿卜哈 哈赤白 李道安 □道 閆三 總旗李速右(以下不明) 所鎮撫王溥 戴得賢 宋不花 王速不哈 李海赤 高歹都 李均美 都事席□ 醫士陳恭 郭□ 總吏黃顯 費□ 監造千戶金雙頂 撰碑記行人銅台邢樞 書丹甯憲 書蒙古字阿魯不花 書女真字康□ 鑽字匠羅泰安來降快活城安樂州千戶王兒卜 木答兀 卜里哈衛鎮阿古里 阿剌卜 百戶阿剌帖木□納 所鎮撫 賽因塔 把禿不花 付里住 大羅孫 自在州千戶□剌□哈弗□的 阿里哥出 百戶滿禿 木匠作頭石不哥兒 金卯白 揭英 妝塑匠方善慶 宋福 漆匠李八回□匠 昔三兒 吏信郎 燒磚瓦窯匠總旗熊閏 軍人 張豬弟 泥水匠王六十張察罕帖木都指揮同知康旺 都指揮僉事王肇舟 佟答剌哈 經歷 劉興 吏劉妙勝重建永寧寺□□□天之高覆四時行萬物生焉地之厚二氣合萬物育焉□人至德五常明萬姓歸焉□故□□仁昭而□□□所化□無為而治□□□□□者恭惟我朝布德□□□而逾明□□□□□□久矣□□蠻夷戎狄聞風□□而朝□貢者絡繹不絕惟奴兒乾國□□□之表道□余里人有□□□野人吉列迷苦夷□重譯莫曉其言非威□□□其心非□舟□□其地□□□□□其居風俗之□弗能備述洪武間遣使至其國而未通永樂中上命內民亦失哈□□□□大航五至其國撫諭□□設奴兒乾都司其官□□□斯民□□□捕海青方物朝貢上嘉其來服□給賞□□還之朝廷□□□□□命□使柔化之十一年秋擇地滿徑之左劫寺國民所觀□□□曰□□亘古來未有□此□□也宣德初復遣太監亦失哈部眾再至(以下不明)聖天子與天體明如日月□德之□□□□□□□之其民□服且整飾□佛寺大會而還七年上命太監亦失哈同都指揮康政率官軍二千巨舡五十□至民皆如故獨永寧寺□□基址有焉究□□其□人吉列□□□者綿悚懼戰慄尤之以戮而太監亦失哈等體皇上好生□逸之意深加□□斯民謁□□宴以酒食□□□愈撫□於是人無老少踴躍歡忻鹹嘖嘖曰天朝有□□之居乃有啟處之方我屬無患矣時從□□□□□□敢不優□遂委官重造合工塑佛不費而□華麗典雅復勝於先國人無遠近皆來頓首□曰我等臣服□無疑矣以斯觀之此我聖朝□□□□道高堯舜存心於天下加意於□民使八□四裔□士萬姓無一饑寒者太監亦失哈都指軍康政□能□仁厚德政治普化□□□夷□□□□偉歟懋哉正□聖主布德施惠非求報於百姓也郊望帝嘗非求報於鬼神也山致其高雲雨興焉水致其深蛟龍生焉君子致其道德而福祿歸焉是故有陰德必有陽報有隱行必有昭名此之謂也故為文記萬世不朽雲大明宣德八年癸丑歲季春朔日立欽差都知監太監亦失哈 御馬監左少監三命內官范桂 □□ 阮落 □藍 阮通 給事中□旦 遼東都司都指揮康政 指軍高勖 崔源 高□李□(以下不明) 金寶 金□ 崔越(以下不明) 高□ □□ 馬旺 黃督 馬□(中間不明) 醫士□□(以下不明) □□ 王□ □□ □春 陸□(以下不明) 海西□□等衛指揮 木答兀哈 弗家奴 李希塔 木兀花□ □□□剌木兀哈(以下不明) (以上不明)周□ □□ 金海 王全 □□ 群英□□ 通事百戶康安 書丹□□張競 畫匠□升 孫義 木匠 □成 石匠 □□ 余海 泥水匠□□ 鐵匠雷遇春(以下不明) □□□都指軍康福 王肇舟 佟勝 經歷孫□ 吏劉觀上錄碑文用日人內藤虎次郎以照像三種拓本二種校訂本較吉林通志及黑龍江志稿所載字逾倍數按彭孫貽山中聞見錄卷九女直考云云建州於女直為最強永樂元年遣行人邢樞招諭奴兒乾諸部野人酋長來朝因悉境附九年春遣中使治巨艦勒水軍江上召集諸酋縻以官賞於是康旺佟答剌哈王肇舟瑣勝哥四酋率眾降始設奴兒乾都司自工原東北至松花江以西置建州毛憐塔山等衛一百八十四兀者等所二十官其酋為都指揮千百戶鎮撫賜敕印各統分部復置站地各七寨一不領於衛所令歲以冬月從開原入朝貢唯野人女直僻遠無常期諸部願內附者開原設安樂州遼陽設自在州處之已又為海西建州立馬市開原歲時賜予甚厚此碑建於永樂十一年遣行人邢樞招諭以後所立也日人內藤虎次郎著明東北疆域辨誤考證其碑極詳今譯之於後 明東北疆域辨誤談明東北疆域之說大抵晚出而以考證細密而論無不根據於清朝官撰大清一統志盛京通志滿洲源流考諸書而以滿洲源流考論斷最為精確其記述亦足憑信據其所言明初疆域東盡於開原鐵嶺遼瀋海蓋其東北清朝全境及清初烏拉哈達葉嚇輝發並長白山納殷東海窩集諸部屬明人未曾涉及其境永樂二年仿唐羈縻州制設尼魯罕衛七年改為尼魯罕都司其後又續設衛所之空名其疆域之遠近不得而知其所稱述之山川城站亦多在傳聞疑似之間而又對譯訛錯名目重複一地三四名一名三四見者甚多又於黑龍江屯河瑚爾哈河等地於明之邊界相處絕遠亦列在衛所之中益以諸部常以市易與明往來即其居所強名為衛書之於實錄授以官稱或間部酋自來或僅部人來貿易者前後蕪雜展志傳訛明人固無由悉也然此記述之可疑者不正一二蓋愛新覺羅氏始祖布庫里雍順住俄朵里之時代魏源以為在遼金之末造此乾隆帝以愛新即金之義建設金源同一之說但遼史之愛新覺羅氏源流無可考者金史有愛新氏但究與清朝有無關係不得而知然愛新覺羅氏在遼金時代尚未為著姓似乎可知清朝所謂肇祖魏源以為正統景泰之際然而已在永樂建設尼嚕罕都司以後然懷拉哈達葉嚇輝發諸部長白納殷東海窩集皆稱金代部落之一其詳不得而知清之國初即明之衰世為各相雄長之形勢然不得雲明初永樂時之局勢與明末之衰世相同故云永樂時未到清境不免武斷但大清一統志寧古塔條下雲屬於明初建州毛憐等衛黑龍江條下雲明初設都司統之重修之際吉林條下雲設衛一百八十四所二十雖語焉不詳較之明史地理志一語未及尼嚕罕都司者固詳明矣明代諸書所記關於女直之疆域絕不如此之草率明一統志女直條下雲元朝以其地域曠闊人民散居設軍民萬戶府五鎮撫北邊曰桃溫曰胡里改曰斡朵憐曰脫斡憐曰孛苦江分領混同江南北水達達等路以總攝之及於本朝大概全境歸附由開原以北因其部族建設都司一衛一百八十四千戶所二十官其酋長為都督督指揮千百戶鎮撫等職給與印信因其舊俗各從其屬以時朝貢據其所記奴兒乾都司奴兒乾即尼嚕罕之同名異譯也若清之外藩蒙古西藏及清末建省之新疆不得斥於疆域以外又如明清兩代四川雲南土司不能離開明清兩代之版圖故奴兒乾都司亦不能斥之於明之疆域以外殊域周咨錄女直條下所記永樂元年行人邢樞與知縣張斌往諭奴兒乾吉列迷諸部落招撫之是以海西女直建州女直野人女直諸酋長悉境來附乃詔令自開原之東北至松花江以西置衛一百八十四所二十選其酋長族目授以指揮千百戶等職因其舊俗各統其屬因時朝貢尋復建奴兒乾都司於黑龍江之地設都督督指揮等官與各衛所不相轄屬其願居中國者於開原置安樂州於遼陽置自在州以處之量授以官任其耕獵故中酋入貢賞賜甚厚有所徵調聞命即從不敢違期雲邢樞張斌足跡果及何地不得而知但謂明人未涉其境顯系謬妄但此書以互市通商其實與羈縻州相同而為明人之屏藩明人雖未認此為版圖但為明人聲教所及之地可知不在其名稱如何也且周咨錄之纂輯亦遙在永樂以後出於明之季世讀史方輿紀要天下郡國利病書皆於奴兒乾都司全然缺略不可因時運之盛衰疆域亦有民伸縮也例如永樂時設交址布政使置安南君縣其後放棄之然不能謂永樂盛時版圖未曾及也近年(清光緒十一年)東海諸部已為俄國所有時曹廷傑奉命偵察西伯利亞之東邊情形其書記程之作即西伯利亞東偏記要其中有雲廟爾之上(黑龍江附近一帶)二百五十餘里混同江之東岸特林地方有石蠟壁立江乾形若城闕高十餘丈上有二明碑一刻敕建永寧地記一刻宣德六年重建永寧寺記皆太監亦失哈記述征服奴兒乾及海中苦夷之事說者鹹謂明北邊疆盡於鐵嶺開原今以二碑證之其說殊不足據矣苦夷即苦兀庫葉之轉音也此文實破二百年來之蒙蔽其所述與明時諸書相合明之盛時即永樂宣德之際對於東北不但務盡招撫撫養之事又能威力服之而且威力所及至於樺太由此二碑可以證明也曹廷傑又雲敕建永寧寺碑陰有二體之字其碑之兩旁有四體字碑文惟嘛呢叭爾六字可以認識其餘五體均不能識考楊賓柳邊記略載威伊克阿林界碑其略曰威伊克阿林者極東北之大山也上無樹木惟生青苔厚常三四尺康熙庚午阿羅斯分界天子命於鑲藍旗固山額真巴海等分三道往視一自亨烏喇入一自格林必拉入一自北海繞入所見皆同(時主六月大東海尚凍)遂于山上立碑碑上刻滿洲阿羅斯喀爾喀文按記略所言碑刻三體文內所記何事則不能詳今此碑共六體之文非廷傑淺見所能識意紀略所言乃清俄分界碑廷傑推測認而為一可謂全誤然有不可解者今二碑儼然尚存在清初豈有不見之理而官纂地理諸書與此後通掌故史學者著述一語未及甚可怪也意者清初上下皆以其國之起原為其敵國明朝所置不欲如明之藩屬亂臣賊子同一視之故有意說明滿洲為明之聲教所不及其痕跡頗不難知故明朝諸書足據者皆不採入纂修明史地理志者亦一語不及然則此二碑在余不注意之外其故亦非不可推知宣德再建之碑磨泐更甚(碑文見上)蓋宣德中再繼永樂之業遣亦失哈招撫恩威兼施更塑佛像以為紀念且兩朝皆遣太監猶遣鄭和往西洋例也亦失哈之名似蒙古人恐元代舊時內官經人當通奴兒乾情事亦未可知碑後人名有帖木兒等字當是蒙古遺孽猶在於今者故有招撫施威之舉其意甚明又此地方衛所仍繼續新置大約在正統間(建州右衛更益左衛阿塔赤河塔山左城討溫等正統間所置)正統以後設衛之事絕無豈英宗土木之變以後有明之恩威不能及於東北遂於此筆羈縻之地乃放棄之歟 。
註:詞條中出現的方框是已腐蝕不知內容的碑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