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絲路烽燧

哈密絲路烽燧,是古代的報警系統,它往外與長城並存,組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但也有獨立存在發揮預警防禦作用的。目前哈密地區尚保留各時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區。

哈密絲路烽燧是古代的報警系統,它往外與長城並存,組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但也有獨立存在發揮預警防禦作用的,新疆境內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證。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們與絲綢之路中道與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護衛絲路暢通的重要作用。目前哈密地區尚保留各時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區。其中尤數巴里坤縣保存的烽燧數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縣則分別有19座和3座。
哈密地區最早的烽燧建於唐代,現境內尚遺存唐烽燧4座,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蘇木烽燧、柳樹泉的下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闊吐爾肖納烽燧。它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而現今保存的絕大部分烽燧則都是清代建築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縣城往西至薩爾喬克一線,這裡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連綿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參詩所云:“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蔚為絲綢之路的一大壯觀!薩爾喬克烽隧和巴里坤南湖濱的兩個烽燧形狀基本相同,基座成正方形,隧體為向上收縮的稜柱形,均為夯土建築,夯土中夾有紅柳枝,並多用圓木構架。薩爾喬克烽隧長寬,各8米,高7米多,隧體上下穿架著四層直徑8厘米左右的木棍。巴里坤湖濱烽隧離公路400米,隧題高大完整,長寬均達10米以上,高9米多,隧體中穿鑿的圓木直徑粗達25厘米,烽隧東南還有積新薪院落遺址。在落日餘暉下串聯一線的巴里坤烽隧顯得格外的古樸、嚴整,它再現了古絲路昔日的輝煌。

哈密著名旅遊景點

簡介哈密位於橫貫亞洲中部的天山山脈東端,也是風光秀麗,名勝眾多的地方。橫亘於哈密大地上的天山山脈,雪峰綿綿,林海蒼蒼,天山極東部分在哈密境內的陡然消失,又鬼斧神工似地造就出許多奇特地貌景觀。巴里坤湖、白石頭、口門子、鳴沙山、石城子、八大石、廟爾溝、西黑溝等,都是別具一格的旅遊景點。
景點松樹塘 哈密絲路烽燧 巴里坤湖 白石頭旅遊區 佛教寺 蓋斯墓 回王陵 口門子 拉甫去克古城 苗爾溝 柳條河鳴沙山 天山廟 五堡墓地 天山風景區 焉不拉克古墓群 哈密博物館 回王墓 天寶康樂中心

哈密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哈密市位於橫貫亞洲中部的天山山脈東端,並被天山分割為南北兩處,山南是哈密綠洲,山北為巴里坤草原伊吾河谷,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我國山東省的面積。是新疆僅次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區的第三大地州。哈密是多民族地區,有維吾爾、漢、回、哈薩克等28個民族,總人數45萬人。
哈密也是風光秀麗,名勝眾多的地方。橫亘於哈密大地上的天山山脈,雪峰綿綿,林海蒼蒼,天山極東部分在哈密境內的陡然消失,又鬼斧神工似地造就出許多奇特地貌景觀。巴里坤湖、白石頭、口門子、鳴沙山、石城子、八大石、廟爾溝、西黑溝等,都是別具一格的旅遊景點。
景點 松樹塘 | 哈密絲路烽燧 | 巴里坤湖 | 白石頭旅遊區 | 佛教寺 | 蓋斯墓 | 哈密回王陵 | 口門子 | 拉甫去克古城 | 廟爾溝 | 柳條河鳴沙山 | 天山廟 | 五堡墓地 | 天山風景區 | 焉不拉克古墓群 | 哈密博物館 | 回王墓 | | 大河唐城| 西黑溝| 五堡魔鬼城喀爾里克冰川| 怪石山 |墩墩灣岩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