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喇汗王朝

哈喇汗王朝是10世紀中葉,哈喇汗王朝統治者沙土克·布格拉汗(942~956年在位)為了得到中亞地區穆斯林的支持而於955年左右皈依了伊斯蘭教,並以“聖戰”為名,東征西討,擴大自己的勢力,在占領喀什噶爾後,以之為第二都城。

簡介

10世紀中葉,哈喇汗王朝統治者沙土克·布格拉汗(942~956年在位)為了得到中亞地區穆斯林的支持而於955年左右皈依了伊斯蘭教,並以“聖戰”為名,東征西討,擴大自己的勢力,在占領喀什噶爾後,以之為第二都城。在他去世後,其長子巴依塔什繼其位,仍都喀什噶爾。因他的伊斯蘭教名為木薩·本·阿布都·克里木,故通常稱木薩(956~?年在位)。其弟蘇來滿,駐巴拉沙袞。木薩死後,子阿布勒·哈桑·阿里嗣位,形成後世所謂的阿里系(長支);蘇來滿死後,子哈桑繼位,形成哈桑系(幼支)。兩系雖同為沙土克·布格拉汗之孫,但出於各自的利益,聯合時少,而爭鬥時多。
木薩在位期間,成功地實現了王朝的伊斯蘭化。960年,有十二萬帳突厥語民眾接受了伊斯蘭教。史學界認為就是這一年伊斯蘭教被木薩宣布為國教。此後便發動了對於闐的“聖戰”,雖至死未達目的,但在其子侄時(1009年以前)卻變為現實。對於闐的占領,使哈喇汗蔚成中亞大國。其疆域最大時,東至今新疆阿克蘇及拜城一帶,北抵巴爾喀什湖,西迄兩河流域,南包帕米爾高原。境內民族除回鶻、葛邏祿外,尚有樣磨、古斯、處月、突騎施、粟特等。
哈喇汗王朝在政治上採用兩可汗並立之采邑分國制,國中有阿爾斯蘭汗(獅子王)與博格拉汗(雄駝汗)兩種汗號。這種制度本身就不利於中央集權的形成,為以後的分裂埋下了種子。11世紀中葉,汗國正式分裂為西部(長支)和東部(幼支)兩個王朝。前者都撒馬爾罕,後者都巴拉沙袞和喀什噶爾。東哈喇汗王朝君主保有桃花石稱號,屬於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地方王朝,與北宋、遼及後來的金均保持著政治經濟聯繫,而與近鄰的西夏卻較少往來,且常常處於敵對狀態。1095年,西部王朝淪為塞爾柱的附庸。1128年,東部王朝淪為西遼的附庸。1141年,塞爾柱被西遼戰敗,西部王朝亦由塞爾柱附庸轉為西遼附庸。隨後,西遼衰落,東、西二部王朝也於1211年和1212年相繼滅亡。
哈喇汗王朝時期文化比較發達,湧現出了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等著名學者,他們撰寫的《福樂智慧》和《突厥語辭典》在維吾爾族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哈喇汗王朝晚期還出現了一部有名的倫理學著作——《真理的入門》,作者是維吾爾族盲詩人阿合買提·優格納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