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毀

哀毀

哀毀,漢語辭彙, 拼音:āi huǐ 釋義:謂居親喪悲傷異常而毀損其身。

基本信息

詞目

哀毀

拼音

āi huǐ

引證解釋

謂居親喪悲傷異常而毀損其身。後常作居喪盡禮之辭。

《後漢書·韋彪傳》:“ 彪 孝行純至,父母卒,哀毀三年,不出廬寑。”

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

《梁書·夏侯詳》:”年十六,遭父艱,居喪哀毀。“

唐 司空圖 《唐故太子太師盧公神道碑》:“丁內憂,哀毀逾禮,士大夫莫不感傷。”

宋 秦觀 《葛宣德墓銘》:“五歲遭夫人憂,哀毀如成人。”

清 湯之旭《皇清太學生武修袁公(袁可立曾孫)墓志銘》:“己已,丁外艱,哀毀骨立,祥祭浚力,疾以營窀穸,族黨稱孝焉。”

《天雨花》第十四回:“ 光宗 之病,本因哀毀先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