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平肝丸

和胃平肝丸用於兩脅脹滿,胃脘刺痛,嘔逆嘈雜,噯氣吞酸者。

基本信息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和胃平肝丸

藥物組成

川楝子15兩,枳殼(炒)10兩,木香8兩,厚朴(炙)6兩,橘皮8兩,砂仁8兩,茯苓10兩,豆蔻仁6兩,沉香10兩3錢,片薑黃10兩,玄胡(炙)10兩,白芍12兩,佛手5兩,檀香1兩。

處方來源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方劑功效

平肝舒氣,和胃止痛。

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重1錢5分,硃砂為衣,蠟管封固。

規格

每丸重6克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1~2次。

注意事項

1.忌食生冷油膩不易消化食物。
2.忌情緒激動或生悶氣。
3.不適用於脾胃陰虛,主要表現為口乾,舌紅少津,大便乾。
4.不適用於小兒,年老體弱者,主要表現為身倦乏力,氣短嗜臥,消瘦。
5.孕婦慎用。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6.本品不宜久服,服藥三天后,症狀無改善或加重者,應立即停藥併到醫院就診。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中藥方劑之和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和中湯
和氣湯
和氣通真丸
和氣通經湯
和肝散
和胃二陳煎
和胃圓
和胃平肝丸
和太師牛黃圓
和氣地黃湯
和血息火湯
和血散痛湯
和血補氣飲
和血補陰湯
和血通經丸
和血順氣散
和解化瘧湯
和解宣化湯
和胃湯
和中丸
和中養胃湯
和中啟關散
和中大順湯
和中安蛔散
和中止眩丸
和營消腫湯
和中理脾丸
和陽湯
和陰益陽湯
和榮湯
和肝益腎飲
和肝醒脾化濕丸
和肝飲
和肺飲
和肺飲子
和脅飲
和榮清火湯
和榮膏
和榮艾附湯
和中蠲痛湯
和中解托湯
和中飲
和中飲子
和乳養營煎
和乳湯
和傷拈痛湯
和傷方
和傷末藥
和傷治血湯
和傷活血湯
和合陰陽湯
和太師牛黃丸
和榮順氣湯
和安散
和安湯
和平丹
和平散
和攻散
和氣丸
和氣人參湯
和氣八物湯
和氣養榮湯
和氣四七湯
和營養衛湯
和氣安胎湯
和氣平胃散
和血導源湯
和血導瘀湯
和營雙解散
和腹湯
和血熄風湯
和血益氣湯
和血膏
和血蒸劑
和營通氣散
和營通絡湯
和血表邪湯
和血解陽湯
和血敗毒湯
和血逐邪湯
和血通氣丸
和氣散
和血通經湯
和膈散
和表八珍湯
和解丸
和解養胃湯
和氣治中湯
和解四物湯
和氣煮散
和解導水湯
和解散
和解湯
和胃橘紅丸
和氣白朮散
和胃膏
和胃透肌湯
和胃飲
和膽湯
和胎調氣飲
和胎敗毒散
和胎飲
和脾化積湯
和脾宣化飲
和脾溫胃散
和脾通經湯
和氣益榮湯
和中健脾湯
和氣解毒湯
和中化濁湯
和中化飲熱方
和榮抑氣湯
和榮散堅丸
和氣飲子
和中散
和瘧湯
和瘧清痢飲
和中清熱湯
和中清熱飲
和中溫表湯
和瘧飲
和中理脾湯
和中暢衛湯
和中益氣丸
和中益胃湯
和中茵陳湯
和解至聖丹
和痛湯
和陰理脾煎
和經湯
和順湯
和瘧清痢兩解湯
和氣飲
和榮散
和胃白朮湯
和血湯
和平湯
和金湯
和血理氣散
和肝補脾湯
和中順氣丸
和營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