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肝順氣保中丸

平肝順氣保中丸,中醫藥方,用於順氣和中,化痰清火。治鬱火傷脾,中氣不運,胃中伏火,鬱結生痰,致令嘔吐,吞酸嘈雜,心腹脹悶等症。

【來源】《古今醫鑒》卷五。
【組成】香附米90克(童便浸三日,炒) 川芎60克 陳皮90克(去白) 白朮120克(土炒) 厚朴30克 枳實60克(炒) 黃連60克(薑汁炒) 神曲60克(炒) 麥芽21克(炒) 木香9克 梔子30克(薑汁炒) 萊菔子30克(炒) 半夏45克(薑汁炒) 白茯苓30克 砂仁12克(炒) 乾生薑30克 山楂60克(取肉) 青皮18克(香油炒) 甘草12克(炙)
【用法】上為末,竹瀝打神曲糊為丸,綠豆大。每服100丸,食後用白滾湯送下,一日二次。
【功用】常服順氣和中,健脾開胃,進美飲食,化痰消滯,清火抑肝。
【主治】鬱火傷脾,中氣不運,胃中伏火,鬱結生痰,致令嘔吐,吞酸嘈雜,心腹脹悶。

中藥方劑之P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