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

和歌

和歌是指從日本古代流傳下來的長歌、短歌、鏇頭歌、片歌等不同形式的詩歌的總稱。在奈良時代也被稱作倭歌,意與漢詩相對,是日本民族從古至今最為廣泛流傳的短詩。這是日本詩相對漢詩而言的。日本最初的詩使用漢字寫成的,有用漢字的意,有的的用漢字的音。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具有日本特點的詩。因為日本叫大和民族,加之寫了詩要吟唱,所以便稱為和歌。

基本信息

形成

和歌和歌
和歌在其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形成比較複雜的獨特的審美體系,其高度濃縮凝鍊的語言組合,既反映出一定的現實感性形象,又包含強烈的思想情感的各種審美意象,融鑄出一種意境幽遠深邃的世界,或者塑造出某種形象。近世之前的日本文學理論幾乎全部都是和歌理論,和歌美學在近世以前就已經形成體系,在中世文藝美學中得到完整的體現,其最主要的特徵是通過語言的力量追求高雅。然而進入商人社會以後,由於整個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為適應商人文化的需要而產生的俳諧,以其巨大的“破壞力”向傳統和歌美學提出挑戰,以近於卑俗的語言摧毀固有的“象牙之塔”的精神世界。其勢之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壓倒了和歌,影響著人數大大超過歌人的廣大的俳諧作者。後來俳諧發展到松尾芭蕉的時代,在繼承和歌審美理念的基礎上創立了自己的美學觀,於是俳諧進入了詩歌藝術的殿堂。

和歌作為日本民族的詩歌,是日本文學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書收錄了日近代以前的和歌(短歌)名作,並附有翻譯、賞析和作者簡介(僅第一次出現時附以簡介),讓讀者能真正理解和歌這一日本傳統文化的精髓。

盛行

和歌在日本的崛起是以日本與唐朝外交日趨密切為契機,由於仰慕大唐經濟的繁盛與文化的輝煌,日本的留唐學者日增。於一眾訪唐的學者中較有名氣的阿倍仲麻呂得到唐玄宗的賞識,曾被任命為秘書監,賜名晁衡,他更被日本人冠名為“日本的李白”。正是這些留唐的學者推動了漢詩在日本的盛行。

格律

和歌和歌
和歌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格律。長歌,以五、七音為一聯反覆吟詠,最後一聯以七音結束。一首長歌一般以三聯以上、全歌形成奇數聯為常見。長歌一般為敘事詩。歌后附有一到數首“反歌”。日本專家認為它來源於中國春秋時代賦的反辭。反歌的任務是概括地吟詠長歌的主要內容,或補足其歌意未盡之處。這種反歌同時也是獨立的短歌,它們的格律相同。長歌的篇幅長,為了不流於單調而增強變化性,多用對句、序言和枕詞(一般與歌意並無直接關係的墊詞)等。同時,要自始至終保持一氣呵成的緊湊感,需要統一全面的構思,寫作較難。一首長歌往往形成前緊後松、感人的力量逐漸減弱的情況,因此它的存在時間並不很長。類似這種長歌的作品初見於《古事記》(712)和《日本書紀》(720)中,稱為“記紀歌謠”;繼而,在日本最早的和歌總集《萬葉集》中始臻完成,並在它的前中期出現著名的歌人柿本人麿(約662~約706)、山上憶良(約660~733)和高橋蟲麿(生卒年不詳,732年是他的壯年期)等,及至晚期的著名歌人大伴家持(718?~785)已乏長歌的佳作。905年成書的《古今和歌集》刊載的1,100首作品中,僅有長歌五首。近世,除個別人尚有吟詠以外,幾乎瀕於絕跡,其他各類歌也相繼消亡,只剩下短歌與後起的俳句遺留下來。後來,特別是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短歌便成了和歌的同義語。

短歌,在“記紀歌謠”中初見類似作品,而在《萬葉集》中完成。它的句式是五、七、五、七、七,五節三十一音,屬於抒情短詩。它是和歌的主要歌體,是日本古典詩歌的基本形態。它的格律,在造型上對於日本人來說,屬於最適當的詩的形式。自古以來,日本歌壇對短歌的風格和形式特點,有所研究和論述。一般認為,短歌風格和形式特點的演變,大體上有“萬葉調”、“古今調”和“新古今調”,稱為短歌的三大風格。“萬葉調”指《萬葉集》中的短歌風格,表現為質樸、真率而感情濃重,現實性和直觀性較強,較少重視形式和技巧。短歌的五、七、五、七、七的五節三十一音中,每一個音可能是一個詞,每一節也可只有一個詞或一個詞組(短語);在一節組成一個詞的時候,要用兩節以上才能組成一個詞組(短語),直到一句。因而,就發生一個章法上斷節(為敘述方便,稱為斷句)的問題。《萬葉集》較多的是在第2節或第4節處斷句組成一個詞組,也就是說,一般不在第一個五、七兩節處,就在第二個五、七兩節處斷句,因而稱萬葉調為“五七調”。《古今和歌集》由於逐步形成貴族的主觀的纖細優美流暢的風格,注重表現技巧,而較多地在第3節,就是五、七、五處斷句,因而稱為“七五調”,也就是“古今調”。“新古今調”主要指以《新古今和歌集》(1205,載歌1,978首)為中心,在“古今調”的基礎上形成的第1節或第3節斷句技巧的進一步運用。在古歌中加進新意、但還能看出原歌面貌的作法,在《新古今和歌集》中也占有最多的數量。從內容和風格來看,“新古今調”以浪漫主義方法反映貴族日趨沒落的生活情趣,感官性(主要是繪畫和色彩方面)、音樂性和象徵性傾向較強。

短歌的格律,還有“多音”、“少音”的靈活性,就是在每節中,主要是第1和第5節中,可以“多音”或“少音”,一般以增減一字為常見。這些通稱為“破調歌”。

風格

和歌和歌
和歌從日本上古原初歌謠的無固定歌體發展到後來五七五七七的固定歌體,是以短歌為主體的傳統民族詩歌體裁,是日本的各種文學形態中最早完成的一種獨立形態。

其風格極其直白,基於民謠格調,直率的唱出生的喜悅愛的曼妙,心中所想之事,寄託著見到或聽到之事。日本人認為不限於人,世間萬物均懂和歌。“不加以任何力量,能讓天地震動,能讓眼睛所見不到的鬼神感動,能讓男女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能溫暖勇猛的武士的心,就是和歌。”。

粗略閱讀和歌,仍感內里滿溢儒家思想,然而細讀卻覺只浮於虛表,重美感表現勝於內容,內容上更是大多述個人興致或是男女之情。

特點

由於只有三十一音,必須在遣詞練字上狠下功夫,因此簡潔、含蓄、雅淡等便成為它的主要特點。連歌大多是比賽作詩技巧的一種文字遊戲,很少產生有價值的作品。

創作法

作歌的方法,主要是個人創作,也有集體的創作活動,主要的集體創作活動稱為“連歌”(類似中國的聯句)。它的作法是把一首短歌分為長(五、七、五)、短(七、七)兩句,由兩人以上的作者輪流聯句。在平安朝時代(794~1192)多是聯詠長短二句合為一首短歌的“短連歌”,後來以聯詠多首短歌的“長連歌”為常見。長連歌的形式,有百韻(百首)、歌仙(36首)、44韻、50韻、千韻(百首十卷)、萬韻(千首十卷)等。連歌的第1句稱為發句(起句),第2句稱為脅句(配句),其次為第3句、第4句等,最後一句稱為結句。此外,還有“題詠”、“句題和歌”的作法,也就是命題作歌。命題有事前示題和當場出題二種。

代表作

日本古代歌集較多,除前面列舉的以外,還有《後撰和歌集》(951)、《拾遺和歌集》(1005~1007)、《後拾遺和歌集》(1075)、《金葉和歌集》(1127)、《詞花和歌集》(1144)、《千載和歌集》(1187)等。著名歌人在《萬葉集》中除所列者外,還有額田王(7世紀末在世)、高市黑人(生卒年不詳)、山部赤人(生卒年不詳)、大伴旅人(665~731)、大伴坂上郎女(約721~750年間在世)等。《古今和歌集》中有紀貫之(約872~約945)、凡河內躬恆(生卒年不詳,921年在世)、小野小町(生卒年不詳)等。《新古今和歌集》中有後鳥羽院(1180~1239)、藤原定家(1162~1241)、藤原家隆(1158~1237)、藤原良經(1169~1206)、式子內親王(1151~1201)、俊成女(?~ 1254)等。近代著名歌人有與謝野晶子(1878~1942)、石川啄木(1886~1912)、窪田空穗(1877~1967)、土歧善麿(1885~1980)、齋藤茂吉(1882~1953)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