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強

、《現代漢語實用語境學》獲浙江社會科學聯合會第二屆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08)、《資訊時代報刊語言跟蹤研究》獲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10)、《現代漢語歧義識別與消解的認知研究》獲浙江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與浙江省教育廳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11)。 近年來主要著作有:《現代漢語語境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現代漢語實用語境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2/3);《資訊時代報刊語言的跟蹤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副主編);《現代漢語歧義識別與消解的認知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語言認知與語言套用探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等。 參編教材多部,近年來有:《大學修辭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新編大學生口語交際教程》(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現代漢語實用教程》(研究出版社2009)等。

1、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

周明強,男,浙江省安吉縣人,文學博士,教授。現為浙江外國語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中國修辭學會理事、華東修辭學會理事、浙江省語言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修辭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1997年杭州大學現代漢語專業畢業,獲碩士學位,2009年南京大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專業畢業,或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現代漢語、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語言文字套用》、《語言教學與研究》、《漢語學習》、《修辭學習》、《語文建設》等語言雜誌及高校學報上發表論文70餘篇,出版著作10餘部。
著作、論文多次獲獎,如:《論“好不AP”、“好AP”中的“AP”》獲浙江省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優秀獎(1999)、《21世紀語言文字套用規範論析》(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月)獲浙江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與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02)、《現代漢語語境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獲浙江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04)與第四屆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6)及浙江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突出學術貢獻獎(2009)、 《句子的停延和句法結構的關係》獲浙江社會科學聯合會首屆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06) 、《現代漢語實用語境學》獲浙江社會科學聯合會第二屆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08)、《資訊時代報刊語言跟蹤研究》獲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2010)、《現代漢語歧義識別與消解的認知研究》獲浙江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與浙江省教育廳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2011)。
近年來的論文主要有:《句子的停延和句法結構的關係》(《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3,人大複印資料《語言文字學》2002.10全文轉載);《二十一世紀語言文字套用發展之前瞻》(《漢語學報》2002.5 );《歧義、歧解和用歧的認知問題》(《語言文字套用》2004.3);《報刊標題的語言特點》(《修辭學習》2004.5);《認知在歧義的辨識與消解中的作用》(《修辭學習》2006.5);《“X是X”和“X歸X”格式的比較探析》(《漢語學習》2007.5);《“X是X”和“X歸X”格式的認知分析》(《語言文字學探索》,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事跡感動中國,語言撼動人心——“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詞的認知語用分析》(《修辭學習》2008.5);《辭彙歧義消解的認知解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1);《漢語歧義句法結構的認知模式》(《漢語學習》2011.2);《漢語句法歧義認知的幾種方式》(《浙江學刊》2011.4)等。
近年來主要著作有:《現代漢語語境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現代漢語實用語境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2/3);《資訊時代報刊語言的跟蹤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副主編);《現代漢語歧義識別與消解的認知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語言認知與語言套用探索》(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等。
參編教材多部,近年來有:《大學修辭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新編大學生口語交際教程》(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現代漢語實用教程》(研究出版社2009)等。

2、郴州市民政局局長

周明強,男,湖南汝城縣人,1963年4月生,中央黨校函授本科學歷,中共黨員。曾任郴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市政府機關行政事務管理處主任,2010年2月任郴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黨組成員、副主任,2012年2月任郴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