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癵

皇四年(1052年),通判宜州(今廣西宜山縣一帶),路過桂州(今桂林市),值壯族儂智高起兵反宋,連破州城數座,一時西南軍情告急。 後知濰(今山東中偏東一部)、淮(今淮陰市一帶)二州,政績顯著。 熙寧三年(1070年)九月,呂癵病逝於淮州任所,享年六十四,謚鎮國公。

基本信息

簡介

初為邵武主簿,以功遷漳浦令。皇四年(1052年),通判宜州(今廣西宜山縣一帶),路過桂州(今桂林市),值壯族儂智高起兵反宋,連破州城數座,一時西南軍情告急。轉運使徵召癵帶兵會剿並使權知邕州(今南寧市),因州郡破殘,兼之敵寇氣焰驕盛,或勸暫緩前住,呂癵謝絕勸告,毅然率兵兩千襲擊敵後,終於俘賊首並檄器械而歸。再調為開封府司錄,負責審判內都知監史志聰傷人命案,案件棘手,呂癵排除乾撓,依律窮治,終使志聰謫去。後知濰(今山東中偏東一部)、淮(今淮陰市一帶)二州,政績顯著。熙寧三年(1070年)九月,呂癵病逝於淮州任所,享年六十四,謚鎮國公。翌年,靈柩運回,安厝於南安康安鄉禮順里(今南安豐州葵山南麓),王安石為之撰寫墓志銘,稱他為人“聰明敏達”,為吏“所至無不稱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