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去痴

呂去痴,生於1922年,江蘇金壇人,數學教師,著名教育家。

基本信息

簡介

老先生今年八十有五。1945年大學畢業後,呂去痴就一直從事中學教育工作。早年,他曾在丹陽縣中(呂叔湘中學的前身)任教,1952年,被分配到金壇縣中,做數學教師。從此,他紮根在金壇,成了金壇人。文革的時候,呂去痴被下放到農村,直到1980年,才被調回城裡,在金壇二中的做了四年校長。由於父親、自己、兒子都從事教育工作,1991年,呂去痴一家被江蘇省教育工會授予“教育世家”稱號。後來,他在丹陽的大哥呂去疾一家也獲得了同樣的榮譽。兄弟兩家都獲“教育世家”,這在教育界一時成為美談。
退休後,呂去痴老先生最大的樂趣就是集郵。他早在高中讀書時就開始集郵,至今已有六十餘年的歷史。解放後,呂去痴曾廣集中外郵票、郵品,但在文革中遭劫被毀。文革結束後,他又持志集郵,並潛心研究郵學。呂去痴還多次舉辦過個人郵展,其專題郵集《華夏服飾》獲過省五屆郵展銀獎,並應邀參加過中國國際博覽會“花卉與集郵”專題展出。
2010年,老先生去世,享年89歲,遺體在三里橋火化。

文藝

呂去痴老先生雖然是數學教師,但在文藝方面卻極有天份,他讀中學時就經常參加各種文藝活動。解放初,他在丹陽執導過一部反映土改的歌劇《赤葉河邊一群善良的人》,在當時頗有影響。他的父親呂鳳子看過後“入憶至深”,特意揮墨作一幅“老宋唱之一幕”以作紀念。1950年代,呂去痴還在金壇執導過兩部話劇《千萬不要忘記》和《一家人》。1962年,華羅庚回金壇,呂去痴特地寫了一首歌曲《華羅庚教授回母校》,並指揮全校師生演唱。今年60多歲的聞毅先先生當年曾是這首歌曲的領唱,到如今他都對老師的音樂才華贊賞有加:“呂去痴先生雖然是數學教師,但歷屆學校裡面的師生大合唱都是他指揮的,輪不到音樂老師的。而且,他指揮的大合唱都是全縣演出的壓台戲,一上台就是幾百號人,指揮起來,那個氣勢真叫雄壯,肯定是最後的奪冠節目。”

父親

呂去痴老先生不精書畫,但一提起父親卻無比自豪,因為父親一生培養了眾多美術人才。劉海粟、徐堅白、李可染、吳冠中等人都是父親的弟子,徐悲鴻也曾投身其門下學習國畫。呂去痴頗有些自豪地說:“在丹陽城的北門,當地準備建一條文化街,那條街上有兩個名人的故居最響亮,一個是呂鳳子故居,一個是呂叔湘故居,就連呂叔湘還是我堂叔呢。”
呂去痴老先生曾經在1986念得江蘇教育雜誌上發表過一篇著名的文章探討教育的精髓。文章如下:
也談怎樣看待“追求升學率”問題
金壇教育學會 呂去痴

觀點

讀了楊壽征同志寫的《怎樣看待“升學率”問題》一文,我有不同看法。

原因

造成“片面追求升學率”這一現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楊壽征同志談了四點原因,其實可以歸結為一句話:社會上有一股片面的輿論,認為“升學率”高的學校才是好學校,在這股輿論的壓力(或刺激)下,於是許多學校都在自覺地或不自覺的追求“升學率”。我認為,這還不是根本的原因,社會上的輿論只不過是一股“浪”,掀起這股“浪”的“風源”還在教育部門的內部。大家總還記得,是某一個市首先以“升學率”排學校的名次,以後各省,市競相效仿。報紙上也經常宣傳某某省高考成績名列前茅,高考狀元出在某縣某校等等。於是“風”越刮越大,“浪”也越掀越高。這才是造成這一怪現象的根本原因。

糾正

教育部門能不能糾正這一現象?
楊壽征同志認為不能,我認為能。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一現象不反映事物的客觀規律,它是人為地造成的。當然也可以人為的糾正。國家教委對此決心很大,只要堅決不搞以考分排名次,堅決貫徹《七點意見》和《十項規定》,堅決做到令行禁止,並且,在全省樹立幾個貫徹教育方針確實好的典型,大刮東風(向無錫一中學習就是一陣小小的東風),讓東風掀起巨浪,衝垮不正確的典型,我深信,糾正這一怪現象是用不著多長時間的。

作用

外因不通過內因就能起作用嗎?
楊壽征同志把“追求升學率”完全歸咎於外部的壓力,這是不正確的。據我所知,屈從於外部壓力者固屬多數,但追求個人名利者亦不乏其人。即使是屈從,外因也要通過內因方能起作用。如果自己的辦學思想端正,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不怕丟“烏紗帽”,外部壓力又怎樣奈何你?

本質

“追求升學率”本身就是片面的,盲目的行為。
大家知道,普通中學有雙重任務,《七點意見》中明確指出:當前還要著重注意為四化建設培養大批優良的勞動後備力量。不顧雙重任務而去“追求升學率”,這不是片面的,盲目的行為又是什麼呢?有些人就喜歡在“片面”一詞上做文章,說什麼“追求升學率”是對的,只要不搞“片面追求”就行了,這真是自欺欺人的的糊塗觀點難怪有人居然會鬧出以“全面追求升學率”來否定“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大笑話來。

指標

“升學率”不是衡量教育質量的一項標準。
楊壽征同志認為,“升學率”是反映教育質量好壞的標準之一,這是錯誤的觀點。
第一,《七點意見》明確指出:衡量一所中學辦的好壞,主要看是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全體學生負責,學生的品德,治理,體質是否在原有的基礎上有較大提高,合格率如何,學生畢業後是否適應勞動或升學的要求。三項標準很清楚。所以,認為“升學率”是標準之一的觀點是沒有根據的。
第二,升學或就業都是國家內部的需要,都是要經過考試(考核),錄取(錄用),只不過是標準各有側重而已。高校側重基礎知識,某些重工業勞動或參軍則側重身體素質,一百個考上高校的女生也許沒有一個能被時裝表演公司看中,一千個考上高校的男生可能一個也不夠格坐到飛行員的機座上去。為什麼側重基礎知識的“升學率”就能反映教育質量,而側重體質,體型的“就業率”卻不能呢?說穿了,還是重知識,輕德,體,重升學,輕就業。所謂反映“教育質量”云云,不過是反映“知識質量”的一種巧妙說法罷了。所以,認為“升學率”是標準之一的觀點是片面的,是一種偏見。
第三,單看“升學率”而不看學生進入高校後的表現,這是追求數量而不追求質量的態度。當前高校反映出來的高分低能,“六十分萬歲”,“考試作弊”等不正常現象,就很值得人們深思。另一方面,在一大批就業和參軍的學生中,卻有不少的動人事跡在被人們傳頌。為什麼以上這些就不能反映教育質量呢?如果把學生的升學率或就業後的表現都載入教育質量的“功過簿”那么,“升學率”“就業率”都一樣,僅僅是統計表中的一堆數字,除了反映畢業生的去向之外,還能反映教育質量的好壞嗎?所以,認為“升學率”是標準之一的觀點是不科學的,錯誤的。
講台,“方寸”總痴迷——記優秀教師呂去痴
呂去痴是我國著名書畫家呂鳳子教授的兒子,呂鳳子教授在丹陽創辦正則職校,呂去痴幼小時就在正則國小讀書。以後在丹陽縣中讀書,抗戰爆發,隨父親來到四川,1940年考入當時的中央大學大學畢業後,就在正則蜀校教書。抗戰勝利後,舉家遷返丹陽,他先在正則職校教書,1948年出任丹陽縣中校長,1949年8月調至省丹中工作。1951年9月到蘇南文教學院進修。1952年2月重新分配至金壇縣中(今華羅庚中學)任教。1981年被調任金壇二中校長,以後又被調金壇教育學會工作,直至1987年退休。
呂去痴在金壇縣中,教過幾何,三角,但他最擅長的是教三角課程,他在三角教學中,堅持以課本為依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基礎打紮實,教學時他要求學生必須弄清楚基本概念,講解時突出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而且在教學中不斷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如通過三角恆等式的證明,讓學生掌握各種證題方法,不斷發展學生分析與論證的能力。或者通過一題多解,溝通代數,幾何,三角各分科知識,培養綜合運算能力。學生普遍認為呂老師的的課教的活,過去每年高考對三角一類題目,學生大多能得心應手,很少失分。所以在文革前呂老師即被金壇縣中譽為數學組的台柱之一。

教學

他對教學很鑽研,曾撰寫《怎樣在三角方程的教學中加強幾何觀念》,《三角方程的圖解》,《三角教材中幾個關鍵部分》,《改進三角教學的幾點體會》等文章分別登載在《華師大教學》,《數學通訊》,《江蘇教育》等刊物上。由於他教學有力,教學效果顯著,1956年就被評為江蘇省優秀教師,享受省勞模待遇。
呂老師酷愛集郵,他在解放前就開始集郵,記得他1955年在金壇縣中舉辦郵展時,三間屋的會議室,分成幾個隔檔,把郵冊布置的滿滿的。郵票有前清的,民國的和解放後的。國外郵票涉及到數十個國家,其郵票數量之多,不是一張兩張,而是成冊成冊的。有國內外名人郵票,有紀念價值建築物郵票,有各地名勝古蹟和風土人情的郵票......他的個人郵展,可說是種類繁多,目不暇接,他當之無愧的是金壇集郵的鼻祖。可惜他的大量郵票,在文革中統統給紅衛兵抄去了,他痛心至極,文革後雖多次追查,終無下落。
在這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他只得從頭做起,一張一張慢慢收集,退休後,他精力更集中,要在集郵上再創輝煌,在家編輯有意義的,有關中國古代文化史的集郵。前幾年還在金壇再次舉辦過《呂去痴郵展》。
近幾年來,他根據歷年心得,還在《上海集郵》上發表《郵票上古代漢人的頭衣》,《古代婦女的體衣》,在《江蘇集郵》上發表《對郵票上諸葛亮服飾一文的幾點異議》等文章,以探究集郵的真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