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四話

“呂四話”指舊南通縣(縣治為今南通市城區)東部地區的方言,是一種極為罕見正逐漸消亡的一種方言,俗稱“江北話”、“老土話”。

語言概述

“呂四話”指舊南通縣(縣治為今南通市城區)東部地區的方言,是一種極為罕見的方言,使用人口不超過50萬人,且處於逐漸消亡的過程中。
呂四話俗稱“江北話”,又俗稱“老土話”。“老土話”一詞,其意為“老土的話”,而非“老的土話”。通東地區成陸較早,地勢較高,人文歷史較久,故稱“老土”。“老土話”區域東西約百餘華里,南北寬狹不等,約一、二十華里,今分屬啟東、海門、通州三市。根據八十年代調查,具體範圍大致包括以下鄉鎮:啟東縣的秦潭、呂東、呂北、三甲、天汾、西寧、呂四、茅家港;海門縣的東興、劉浩、新余、包場、正余、余東、王浩、樹勛、新建、四甲、國強;南通縣的二甲、五甲、東灶、忠義、金余、余西、袁灶。通東方言內部略有差異,以呂四話為代表。所稱呂四話也指的是通東話

語系與沿革

呂四話,源於吳語,又與吳語不通,屬於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有自己的特色。呂四韻/金沙韻/南通韻,舊南通縣東西部這三個點的韻母差異反映了語音演變的歷史階段,顯示出通東方言和南通方言的親近關係。中古鹹、山二攝舒聲韻在通東方言和南通方言裡的演變分化基本相同,音值大致相近 ,通東方言和南通方言的關係較為密切。
南通方言音系見《國語基礎方言基本辭彙集》(語音卷下)第1977—2000頁,通東呂四方言音系見《呂四方言記略》、《呂四方言兩字組連讀變調》。
舊時由於行政隸屬關係,通東地區在經濟和文化生活方面跟南通的關係一向比較密切。南通話作為舊時南通縣的優勢方言,對通東話產生過很大影響,這種影響越往西越明顯。雖然南通方言屬江淮方言,通東方言屬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但這兩種舊時同處一個縣境內的方言在長期的歷史演變中,不論在語音或辭彙方面,都能找到很多相似點或相同點。或者說,這兩種毗連的邊界方言,雖然在“幫滂*#、端透定、見溪群”是否三分對立上不同,但有很多共同點,關係似較密切。中古鹹、山二攝在今呂四方言裡的演變分化往往是調查研究方言的側重點之一。
約六朝梁元帝時(公元552年),長江口出現的壺豆洲(又名胡逗洲)便有流人煮鹽為業,這些流人大抵指流放犯人也有無業游民,主要來自江南常州(今常州、武進、宜興、無錫、錫山、江陰一帶),這些人基本上保留了吳越文化的特性。
隋時胡逗洲屬海陵,唐玄宗時因軍事上的需要,狼山成為浙江西道節度使管轄下的一個軍事據點,胡逗洲成了浙江西道常州的轄地。唐末軍閥割據,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姚氏家族三代(姚存制、姚廷、姚彥洪)統治胡逗洲(其時稱靜海)、東布州達半個世紀之久,其軍隊和家屬有萬人之多,多為吳興人,其時南方文化占了統治地位。
後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周師克淮南,取南唐長江以北地區,升靜海都鎮為靜海軍,屬揚州,不久改為通州,設靜海、海門二縣,由於靜海島與大陸漲接並改屬海陵郡管轄,靜海人與如皋等地的居民交往日漸頻繁,同時又有大量的海陵人來往於兩地之間或定居。
至元初,北方又有犯人流放到通州,南方文化的影響似乎逐漸減弱。但元末張士誠起兵江南,明永樂初燕兵之亂,使大批江南居民移居如皋。鴉片戰爭、太平天國時期,不少江南商賈和手工業者紛紛來如皋安家落戶。如皋在1724年便是通州的一個下轄縣了。
東布洲形成的海門島,當初亦為流放犯人之地,流人亦來自常州一帶,由於隔了130多年才與靜海縣漲接而造成的文化隔離,使海門人始終保持了吳文化的特色。至明初,一部分擁戴過張士誠的江南士民,被懲罰性地強迫遷移到呂四港一帶,他們於常熟白茹港集結,渡江來到呂四,這就是民間所說的“白茹抽丁”。他們同樣保留了江南文化的風土人情,南方文化的影響幾乎一直延續著。

權威人士

盧今元,男,1930年生,江蘇啟東呂四人,中學高級教師,中國方言學會會員,語言學副教授。1960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今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先後擔任南通師範專科學校(今南通大學)教授、南通教育行政幹部學校教師;1974年援藏工作兩年,任西藏民族學院和八一中學教師;1976年後任啟東市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呂四中學校長。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盧今元開始從事呂四方言、啟東方言、南通方言的研究。1991年退休。
盧今元教授著有《呂四方言裡的[m]韻》,《呂四方言記略》,《呂四方言兩字組連續變調》,《啟東方言志》,《南通方言音系基本辭彙》等。凝聚我國方言專家盧今元20多年研究成果的《呂四方言研究》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的出版,不但使呂四方言的研究走向系統化、理論化,而且填補我國呂四方言研究的空白。全書46.7萬字。

聲母、韻母、音調

1.聲母二十九個,包括本聲母在內。
2.韻母四十六個
3.單字間八個,輕聲在外

經典發音及意思

罵小孩——溫正,討債鬼,璧羅沙,正腰頭,火箱子,GAN字,閉口沙
形容一個人慢——摸筆鬼,摸蓆子角,摸區,手上搞著
形容一個人快——沒壽著,
形容一個人傻——痴古習倒,痴比顛倒(切記不要模仿)
形容一個人邋遢——褲子落到吊跟,屎鼓搗嘴了
形容一個人家裡窮——面面習戶
去你的吧——加加你的需去
形容一個人不務正業——捏里跑四方,夜裡補褲襠
形容一個人笨——頭個豬頭肉,腦子軋個
形容一個人吃的多——下起來沒魂個。
形容一個人吃的少——噎死病生好者
1、“癟羅痧”。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罵人的詞,其實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癟羅絲是中醫病名“霍亂”的別稱,也就是我們民間常說的二號病。因上吐下瀉,手指羅紋面迅速癟陷(脫水所至),故名。只是現在在呂四話里早已失去了它原先的意思。
2、“釜冠”。釜冠當然就是鍋蓋的意思,這個詞充分體現出了呂四話的文化底蘊。把鍋蓋形容成鍋的帽子,這種幽默和浪漫相信只有在呂四話中才能夠體現。
3、“桃花雀兒”。這個“雀”在呂四話中的發言是“夾”。桃花雀兒就是麻雀的意思。麻雀,一種普普通通的鳥類,然而和桃花一聯繫,卻形成了一幅生動的圖畫。桃花燦爛,小鳥歡飛,呂四話中的詩情畫意再一次得到了體現。
4、“糠篩”。呂四人把那種篩糧食的篩子叫做糠篩,既形像生動,又很好地體現出了呂四人的勤儉樸實。
5、“茶館店”。這是一個正在漸漸消失的辭彙。小的時候,在呂四老街,有很多這樣的店。幾張桌子,幾條凳子,幾個杯子,便可成一個茶館店。有古稀老者,出幾毛一塊錢,便可泡一碗茶水,圍坐著閒聊半天。

語法特點

一、呂四方言的綴詞

呂四話的綴詞很豐富,尤其是中綴和後綴,就是在形容詞前面加上助詞,來表示程度加深。例如:

國語 呂四話 加綴詞後的呂四話
出黑 出搭拉黑
噴香 噴搭拉香
嶄新 刮拉
傻瓜 二百五 二百五拉薩
潮濕 拖濕 拖拖濕
冰涼 冰茵 冰冰茵
紅色 通紅 通通紅
二、呂四方言中的四字成語

四字成語和普通辭彙比較起來,更加生動。它不但見於北方官話,作為南方土著語言的呂四話,也有不少四字成語。例如:

呂四話 解釋語
頭五頭六 形容做事沒頭腦
更東更東 急忙跑動的狀態
哈說連天 形容胡說八道
說謊掉白 說話露出破綻
王精沙亮 形容很亮的意思
三、呂四方言中的“兒”尾詞

呂四方言,受到江淮官話的影響,很多名詞後面加上“兒”字。例如:

國語 呂四話
耳環 圈兒
貓兒
嚼舌頭 博才吊兒
假裝 假貓兒
麻花 搞兒
包子 包兒
猴子 猴兒
一點點 吊兒
四、呂四方言與國語的實例比較
呂四話 國語
出怕 大概
山不的 也許,可能
組襖之 棉襖
使出卡 使壞
夢怕 害怕
靈翻 聰明
搞作 浪費
連三 趕快
躲對運 捉迷藏
嗎有 沒有
等處 故意
王抗 怎么會
緊子 稀罕
為其 驕傲
倒倒以 慢慢的
三不得 大概
躲避
細細
嗲之 什麼
五、呂四方言中的實物名詞和國語比較
呂四話 國語
上晝 上午
開年 明年
上年 昨天
晝心 中午
眾生 家畜
瘌各巴 癩蛤蟆
韓香 蚯蚓
扎里 知了
稻花佳兒 麻雀
河摸煙 蝌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