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有訓紀念館

吳有訓紀念館

吳有訓紀念館,座落在高安市瑞州公園內,自1992年開始籌建歷經八年,於1999年4月26日正式對外開館,現已開闢宜春地區和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高安市科教興國的一個重要宣傳視窗和旅遊觀光的好去處,2000年5月經上級批准更名為吳有訓科教館。

基本信息

簡介

吳有訓紀念館吳有訓紀念館

吳有訓紀念館是為紀念聞名中外的科學家、教育家、康普頓效應的突出貢獻者、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的吳有訓先生(1897-1977)而建。它坐落在高安城西320國道旁的瑞州公園內,占地50餘畝,總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館貌系綠色疏璃瓦仿古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雄偉壯觀,四周松柏環繞,翠竹簇擁,湖水相映,環境幽雅。

歷史沿革

吳有訓紀念館座落在高安市瑞州公園內。自1992年開始籌建,歷經八年,於1999年4月26日正式對外開館。現巳開闢宜春地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高安市“科教興國”的一個重要宣傳視窗和旅遊觀光的好去處。2000年5月經上級批准更名為“吳有訓科教館”。

紀念館景觀

吳有訓紀念館吳有訓紀念館

吳有訓科教館占地50餘畝,總建築面積5000平方米,館貌系綠色琉璃瓦仿古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雄偉壯觀,松柏環繞,翠竹簇擁,湖水相映,環境優雅。
館內由序廳、正廳利東西兩廳組成。序廳為上下兩層,序廳中陳列著吳有訓大型畫像,兩側為劉華清李嵐清同志題詞。正廳為吳有訓先生生平事跡展;及中外名人為吳有訓及吳有訓科教館題詞作畫精品照片展,並在廳內另闢三間木質房,陳列著吳有訓在京寓所文物。
西展廳為高安市科普展覽,設有中國第一顆核子彈模型展示,配合燈光,介紹中國第一顆核子彈、氫彈爆炸時的壯觀景象。還配有電腦、物理實驗裝置以及各種科普器物陳列,供青少年學生操作。
東展廳,為高安科教名人展,共展出古今科教名人史料、文物、圖片等近千件。整個館陳列展覽內容豐富多彩,文物史料非常珍貫,科教文化含量高雅。除此,各廳之間的走廊陳列著大量名人題詞、作畫,贊助單位和個人名單的高級石雕展品。

紀念人物

吳有訓,1897年4月2日出生,江西高安人。物理學家。1920年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1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1926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後任該大學物理研究室助手和講師。與康普頓合作對康普頓效應進行系統研究。1924年與康普頓一起發表論文《鉬的Ka射線被輕元素散射的波長》,1925年與康普頓、比爾登共同研究了《密封在盒子中的散射X射線光譜效應的實驗》,同時他獨立地研究了《X射線被反衝電子散射的強度》。1930年在英國《自然》雜誌發表論文《經單原子氣體全散射的X射線的強度》,這是中國物理學家在國內的研究成果載於國外科學學報的第一篇文章。
他的關於X射線在多原子氣體中散射的研究,在理論上發展了康普頓的X射線散射效應。1934年任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繼續從事X射線對多原子氣體的散射的研究。1948年選聘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副院長,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主要從事近代物理學特別是X射線散射光譜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中國開展近代物理學實驗研究的先驅者之一。1950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77年11月30日去世。

交通情況

市區和石腦鎮之間的公交循環車經過該館附近,國道旁的瑞雪賓館、瑞州賓館、永生賓館、勞動大廈、瑞府酒家、方圓酒家可供住宿接待。

特色美食

宜春特產:奉新碧雲米業、豐城凍米糖、萬載龍牙百合保健食品、袁州松花皮蛋袁州脫胎漆器宜春夏布、井竹麻服飾、國人爽起來、香菇鮮菇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