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懋修

紳八公名懋修,字爾進,號如公,又號玉山,浙江省慶元縣人。經考核被授予吏部司李的職銜,第二次考核改授知縣銜,調任兵部司務。著作有《寒溪集》、《榮木篇》、《昭融集》、《竹齋語錄》、《大雅堂稿》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紳八公的父親縉九公名叫希點,曾任餘杭縣教諭。隆武帝避遷內地期間,被升任福建的連城縣知縣。不久又改任廣東的惠來府知府。

紳八公跟隨父親在福建那段時間,受知於時任給事中的劉中藻,由名經開始,經考核被授予吏部司李的職銜。第二次考核改授知縣銜,調任兵部司務。

清將博洛攻取福建,鄭芝龍變節投降,唐王流亡途中死於汀州。監國魯王從浙江取道海上到了福建,任命劉中藻當兵部尚書兼大學士銜,攻克福、寧,清守軍投降。寧德、古田、福安、政和等縣城,很快被收復。溫州、台州一帶聞風回響

魯王監國三年[公元1649年],劉中藻派遣馮生舜經由桐山,攻取泰順縣。

希點公在廣東惠來府的任上病故,紳八公護喪返鄉,放棄守孝舊制在再家鄉招募義兵。跟龍泉縣的柳國柱、李六郎、黃日光吳卿等人結成聯盟。

紳八公率領義軍在英寧關駐紮,柳國柱等人在龍泉縣西鄉六都木岱口駐紮。跟滿清的軍隊交戰,柳國柱、李六郎戰死沙場。紳八公也出戰失利,撤退到坑口、漈下舉溪。不久揮軍轉向福建,攻取壽寧縣。

這期間馮生舜從泰順到景寧縣的西鄉大漈,紳八公率軍前往章坑、東坑,配合馮生舜會攻景寧,沒能打下來。

回軍攻打慶元。慶元縣的代理縣官教諭戴雲程和游擊董永義棄城逃走。就占領了慶元縣城。

清兵的援軍從松溪趕來反撲,紳八公和馮生舜拒戰,雙方都有死傷,老百姓也死了百多人。從北門到縣府門前的民房全被清兵燒毀,只好收軍撤退。

這一年的十月間,清軍攻陷福州、寧德。劉中藻退守福安。清軍的副將李榮田,從桐山分兵攻打泰順。馮生舜戰敗,率領部下跟紳八公在慶元會師。駐守慶元的清千總李定國,發兵迎戰於下管的赤膊嶺。馮、吳聯軍衝上去殺了李定國,包圍了慶元縣城。

這期間福安不幸失陷,劉中藻戰死,福建的地盤全部丟失。清將派遣援軍從政和大舉前來攻城。馮生舜帶領部眾離開慶元,從此沒了下落。紳八公也只得將部眾解散,返還家鄉。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福建的耿精忠回響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重新留起頭髮,改換衣裝。紳八公聞訊,馬上帶領弟弟懋莊父子和一批舊部前往參軍。

懋莊很快跟隨耿精忠的總兵徐尚朝進入浙江,攻拔慶元縣城,繼續進軍到楊墩地方,跟投降滿清被封為副將的吳陳仁(慶元三都陳村人)的部屬吳任之交戰,不幸中了埋伏,父子倆雙雙戰敗犧牲。

後來耿精忠重新投降滿清。紳八公知道大勢已去,就回歸舉水隱居下來,用毛竹搭建了一個書齋埋頭讀書,從事著書寫作。並撰寫了一篇《十願文》,虔誠拜佛吃長齋,以此表示再不過問世事。

紳八公非常有才氣,志向遠大。早年就通曉軍事。

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福建盜賊張其卿一度蹂躪龍泉縣,長期盤踞在萬里林區,好幾百名匪徒,經常四出搶劫。知縣楊芝瑞請紳八公設法剿滅匪徒。

紳八公用兵法約束訓練鄉兵,然後出其不意進行襲擊,殺了一百多人,張其卿這伙盜賊嚇壞了,狼狽逃走。地方上的人因此更加佩服他。

自從開始舉兵抗清,他組織發動了一批又一批民眾,鄉民為什麼會聽他的,原因就在於平時就知道他有才幹。

紳八公出生於明代的萬曆癸卯[公元1603年9月13日,終於清代 年 月 日。共有4個兒子:長子名之瓊,次子名之琮,三子名之球,四子名之

之琮有勇有謀,精通騎馬射箭。滿清政府想讓他出來做官,紳八公堅決不讓去。

紳八公直到去世,始終以用滿清的年號為恥。所以在他的著作中,凡是需要標明年月的地方,都採用傳統的乾支紀年。

人物著作

紳八公的著作有《寒溪集》、《榮木篇》、《昭融集》、《竹齋語錄》、《大雅堂稿》、《括蒼吟》、《三山吟》、《史策略》、《坐隱錄》、《逸民傳》、《烈女傳》、《古今詩論》、《經書大全定本》、《楞嚴經十二解》、《大乘法華經解》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