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敬

吳子敬

吳子敬,現任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推進委員會秘書長,先後學習軍事指揮學專業、新聞學和中文專業。主編過《中國質量與品牌》雜誌、《品牌》雜誌、《商界領袖》等雜誌,發表文章一千五百多篇,其中《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呼喚覺醒》、《人民知我心》等作品獲全軍及地方優秀作品獎,編著《行政區域科學治理》、《科技強國論》等多部著作。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概述

吳子敬 吳子敬

男,江蘇無錫人。戰略思想家、姓氏與漢字學家、國家創推委秘書長吳子敬從戰略和文化的高度,帶領專家成員就政府科學治理、十二五規劃及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理論,先後服務過湖北省、福建省、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服務過安徽省蚌埠市、江蘇無錫市、山東省棗莊市、陝西省西安市、江蘇省蘇州市、南通市、安徽省淮北市、銅陵市、河南省濮陽市、湖北省武漢市、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河南省鄭州市、三門峽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雲南省昆明市、江蘇省南京市、成都市、遼寧省營口市等主要城市,用全新的思維為城市發展戰略構劃。眾多戰略思想引動中央決策層。為一千三百多家大中型企業進行過諮詢服務。用創新的全新思路為企業行銷創新、品牌創新、管理創新及戰略定位創新支招,為每一個不同的企業找到精準的發展創新方向,眾多企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吳子敬堅定認為中國的發展到了創新的關鍵時期,如果我們還不能抓住歷史給我們提供的這次機遇,中國就可能只是一個大國,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強國。要首先突破觀念,敢於在思想上創新,在模式上創新,在制度上創新。要敢幹在關鍵問題上跨越,要認真吸取前蘇聯等其他國家、黨的經驗教訓。

二十一世紀中國軍隊發展戰略構想

1993年2月他撰寫的《二十一世紀中國軍隊發展戰略構想》萬言書,首次提出了三大軍隊發展戰略思想:

一是撤銷大軍區、省軍區戰略,成立三到四個戰略防禦戰區;

二是變各級軍政兩長制為一長制;

三是確立進攻型的戰略,以適應大國的戰略要求;

中國必須走富國先強軍的發展戰略。只有這一戰略才能保證中國的長久發展和穩定。

三大戰略問題

1999年12月他又提出三大戰略問題:

一是國家機關東移戰略。要從根本上解決北京交通堵塞,就得將中央及國務院的辦事機關東移通州和河北交界處;

創推委秘書長吳子敬 創推委秘書長吳子敬

二是徹底改革我國六十年不變的行政區域劃分。把現有的三十個省市重新劃分為六十個省市,重新全盤定位地方發展方向,實現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發展,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

三是炸開喜馬拉雅山,打開一條通道,解決中國的氣候及生態問題。

中國模式

2008年10月在世界形勢發生新變化情況下,認識到中國文化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如何在當前世界價值觀、發展方向不確定的時機,彰顯中國文化的力量是我們一大重任,我們完全有理由向世界呈現“中國模式”。

中國的成功,給世界一個新的範本。就是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發展的第三條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的中國社會主義,準確地說,就是中國模式。她不是經典的資本主義,也不是原本的社會主義。她就是一條民本社會主義的道路。

鄧小平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講:“中國有中國自己的發展模式”。中國模式是由中國歷史、文化、制度及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經驗總結出來的,是人類文明的先進成果。中國文化是一個包容文化,改革開放將是中國發展一直不改的發展路徑。 提出“中國威脅”的人,是別有用心的。他不了解中國文化,用他的自私來闡述中國的發展道路。

主要研究領域

《中華文明起源》大型歷史系列片總撰稿人、主講

國家發展與安全戰略

區域經濟圈發展戰略、城市轉型戰略規劃。

創推委——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推進委員會

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推進委員會(簡稱國家創推委),著力構建“國家智庫”和“國家決策思想庫”。

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推進委員會 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推進委員會

國家創推委是遵照黨中央、國務院2006年1月發出的“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國家核心戰略決策,在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等中央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在陳昌智、成思危、張懷西、丁光訓等多位國家領導人直接支持下,由十屆全國政協常委高占祥發起並於2008年2月成立。創推委其宗旨就是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觀這一主題,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利於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持久動力,確保在國際經濟、科技競爭中取得主動權。

創推委尊重科學規律和歷史規律,著力構建“國家智庫”和“國家決策思想庫”,抓住中國發展和轉型的歷史機遇期,努力做出唯一的、不可重複的、不可替代的知識貢獻,推動國家及行政區域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

創推委除已有一批高素質專職研究人員外,還擁有多位部委及省市領導、兩院院士、國務院參事和著名經濟學家共300多人組成,打造國家首席智囊團。

眾多戰略思想得到了上一屆的胡錦濤、溫家寶的批示;構建經濟新區域的報告得到了習近平、李克強、張高麗等的重要批示。

建國六十年來中國三代發展哲學的劃分

一是(1949年—1978年),中國的第一代發展戰略,主要倡導的是鬥爭哲學。以毛澤東為代表,階級鬥爭為剛,這一時期只有政治建設,沒有經濟發展;但這一時期,集中全國力量辦成了不少大事。現在想起來,也只有在那樣的歷史條件下才能做成今天難以想像的建設。

二是(1978年—2002年),中國的第二代發展戰略,主要倡導的是發展哲學。以鄧小平、江澤民為代表,這一時期以發展才是硬道理全面著眼發展。發展經濟特區,發展沿邊沿海,發展大西北,振興東北等等,在這一階段中國經濟得到了空前的大發展。

三是(2002年以來),中國的第三代發展戰略,主要倡導的是和諧哲學。以胡錦濤為代表,這一階段我國的發展思路得到了進一步清晰,以人為本的思想,優先考慮環境的思想,公平發展的思想,科學發展觀的思想形成共識。

可以預計這一階段將延長到十三五,甚至要到十四五的後期,到那時我國的經濟實力及綜合國力都位於世界首位,全民的文明素質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在此基礎上中國進入第四代發展戰略:民主哲學。可以預計,在民主哲學時期,我國也將迎來建國以來的第二次空前大發展,我國也將在這一時期實現祖國統一。

對文明的新判斷

吳子敬對人類及中華文明的新斷定

一是:人類起源於非洲,文明發端於中華大地;

二是:漢字起源於圖騰,距今八千年至一萬五千年的歷史;

三是:人類並非猿人演變而來,天生就是和現在一樣的人,只是有爬行的歷程;

四是:埃及的金字塔是中國人造的;

五是:人類的起源並不是只有一個男人一個女人,而是同時出現了一堆男人和女人;

六是:狼就是狼,狗就是狗。狗不是狼馴化過來的;

七是:龍是古人怕響雷打閃,崇拜七斗星而成的;

八是:歷史上中國最多時姓氏達七千二百多個,今天中國也有二千七百多個;中國最早的姓姓龍姓鳳;每一個字都是姓;

九是:關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答案是先有雞後有的蛋;雞是生命體,蛋不是;

十是:世界一切文字都起源於漢字;

十一是:當人類明白文明史後就知宗教自然沒有生存的空間;

十二是:每一個漢字都有她的由來,都是一個輝煌的故事;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總源;總部在中國的長城以北地區;

清末民初工商業者

吳子敬 (1874~1916),又名梓敬。清末民初工商業者。祖籍安徽省黟縣。幼年家貧,至上海南翔鎮布莊學業,繼為英商怡和洋行絲棧職員,買辦。因熟悉絲廠業務,與同事呂鏡生在滬合股創辦協和絲廠,後又辦協安、吳翁絲廠,經營十年,擁有資本40餘萬兩。宣統元年(1909年),他與何夢連、祝大椿在無錫惠山浜口開辦源康絲廠。每年專程來錫收購蠶繭,兼理源康絲廠業務。由於源康絲廠位於大運河無錫段南岸,交通不便,過往行人渡河落水喪生者常有發生,遂萌發在運河上建橋構想。民國4年(1915年)9月,吳子敬與無錫市公所總董薛南溟、副總董錢鏡生合議,決定僱工建橋。10月13日,吳與上海求新製造機器船廠簽署造橋契約,橋址選在黃埠墩以西。民國5年春動工,翌年3月竣工,造價為銀洋32324元,全部由吳子敬支付,故命名為吳橋。吳橋是無錫最早的鋼鐵桁架結構的公路大橋,溝通惠山至火車站的通道,成為無錫城西南北陸路交通樞紐。他還在上海獨資創辦救火會、孤兒院、貧民國小等慈善事業。民國5年,吳子敬病逝上海。無錫著名人士、工商界為他在惠山尊賢、至德兩祠舉行入祠典禮,以資紀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