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公藻

吳公藻(1900-1985),吳氏太極拳宗師吳鑒泉次子,家學淵源尤以理論見長,著作甚多。吳氏太極拳第三代宗師。

簡介

吳氏太極拳 宗師 吳鑒泉 次子吳公藻(1900-1985),家學淵源尤以理論見長,著作甚多。自第一屆北京體育講習所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教練。1929年於上海精武體育會任教。1933年隨吳稚輝等赴長沙,在歡迎會上表演太極拳,舉座讚賞。得到省長何健器重,聘為湖南國術訓練所教官兼省黨部教席。1934年南京中央國術館舉辦第二屆人國武術考試,宗師任湖南省教,成績斐然。

1937年宗師南下香港,與兄吳公儀共同建立香港及澳門鑒泉太極拳社。1942年香港淪陷前回滬。
宗師一生著作甚多,1980年宗師於八十七歲高齡,在香港出版「吳家太極拳」一書,堪為吳氏太極拳之經典著作。

江湖軼事

1933年的一天,吳公藻從北京南下長沙觀光。歡迎會上,他表演的吳氏太極拳,使四座喝彩不絕。不久,他便應聘正式擔任湖南國術訓練所教官了。誰知卻惹起了麻煩。
有個湘陰人叫做瞿國粱,憑著平生功夫在江湖上掙來一個“飛行奇俠”的綽號。他自恃武藝高強,不把旁人放在眼裡。這一天,飛行奇俠帶著一位西裝革履的新聞記者來到湖南國術訓練所,大叫道:“欺我們湖南沒人啦!讓一個北方人到這裡來耀武揚威!”國術訓練所秘書向愷然與吳公藻聞聲一齊走了出來。向愷然道:“不知大俠到此有何賜教?”飛行奇俠說:“聽說吳氏太極拳風靡一時,敝人特來見識!”吳公藻對著瞿國梁抱拳欠身道:“吳某應湖南國術訓練所之聘,旨在為各界人士服務。如有不到之處,望大俠指教一二!”那位記者道:“今天難得南北兩雄相逢,如能露平生絕技之萬一,本報讀者三生有幸了!”“好!你們都站開點!”飛行奇俠說著就動起手來。吳公藻說:“瞿大俠何必如此呢?”也拉開了架式,虛虛實實,製造和尋找還手的機會。突然,吳公藻一個“如封似閉”式,突如猛虎把山推!飛行奇俠瞿國梁嘩啦一聲,仰天倒在大門玻璃上。他惱羞成怒,一躍而起撲了上來。吳公藻借勢再使一招,“撥動四兩帶千斤”,飛行奇俠仆地倒了!吳公藻淡然一笑,說,“對不起,我要上課去了,請您自己起來!”說罷揚長而去。第二天,長沙各報紛紛報導:“飛行奇俠不堪一擊……。”
這個故事,距今已有五十餘年了。可是,當時83歲高齡的吳公藻講起當時的情景來宛然發生於昨日。
1982年桂花醉人的時節,我在長沙市一間簡陋的木樓上訪問了這位吳氏太極拳第三代宗師。當時,他正從香港經廣州重遊長沙,旅途倦意未盡,且患病在身。但一回憶起往事,依然神采飛揚。吳公藻說:“湖南人有著重文篤武的好傳統。1931年冬天,湖南成立國術訓練所,不久,便聘請我和家兄吳子鎮(公儀)來這裡擔任太極拳教官。當時,我正是三十出頭,有人不服氣,於是,便發生了與飛天奇俠比武這件事。擊敗飛行奇俠後,大家服氣了。1933年,南京中央國術館舉辦第二屆全國國術國考比賽,我做為湖南省總領隊,率隊赴試,大獲全勝而歸。”第二屆國術國考比賽於1933年10月20日至30日在南京首都公共體育場舉行,有來自全國21個省市的427名男女運動員參加(女性9人)。湖南派出了由102名運動員組成的大隊伍,考試結果,有29人次進入前六名,其中獲第一名10個,第二名8個,第三名6個,成績斐然。談到這裡,吳公藻興奮地說:“我在長沙一教就是三年,學生不下三千餘眾!”
“真所謂‘弟子三千’啦!”我笑著說。
“我不是聖人,但練習吳家太極拳的遠遠不止三千人!”接著,他侃侃地談開了吳家太極拳的歷史。

太極拳的發展

吳公藻說,太極拳創於何時,世無定議。
如據明史《方伎傳》所載“洪武十七年太祖詔求張三豐”說,則太極拳流傳於世有六百年了!清同治(1862—1874)年間,吳氏太極拳第一代宗師吳全佑公受業於楊露禪、楊班侯父子,受露禪之命拜於班侯門下,於今已傳五世,亦百有餘年矣!吳家太極拳第二代宗師吳鑒泉,曾任職清廷禁衛軍護軍營。1916年,吳鑒泉與當時武術名家楊少侯、楊澄甫、許禹生、紀子修等諸人,成立北京體育講習所,招收北京市各大中學體育教員60余名。吳鑒泉之子公儀、公藻昆仲即為該所首屆畢業生並成為吳氏太極拳第三代宗師。體育講習所成績優異,深得北大校長蔡元培嘉許,他提請教育部撥給新址,擴大為北京體育學校,通令全國選派學員到京訓練,為期兩年,畢業後返回本省但任武術教員。吳氏太極拳因此傳遍全國。
1928年,上海市政府、精武體育會、中法大學及當時一些社會名流致電北京體育學校,聘請吳鑒泉南下傳授太極拳,“受業者至眾”。翌年,吳公藻亦從國民革命軍第十三軍來上海精武會任教。從此,吳公藻便致力於在南方傳授太極拳。他在湖南國術訓練所任教官期間,於1935年6月編纂出版了《吳氏太極拳》一書,其目的是為了“闡揚各個門派之真精神,俾人人得有公開研究機會”。是年,第一家鑒泉太極拳社在上海成立,吳鑒泉自任社長,其婿馬岳梁任副社長。1937年,吳公藻兄弟南下,吳公藻在香港成立鑒泉太極拳社,其兄公儀偕子吳大揆亦於澳門設館。於是,吳氏太極拳便開始播於海外。現在,菲律賓、新加坡、吉隆坡、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均設有鑒泉太極拳社或學會。
吳公藻說:“我今年83歲了,沒有多大用處了!可喜的是,吳氏太極拳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太極拳的發展是有前途的。1979年秋,我特意將《吳家太極拳》一書重新修訂出版,復將吳家祖傳秘本《太極法說》公開;同時揀出家父鑒泉宗師63幅拳式照片,隨書附印,並附文字說明。這也算是我的一點貢獻吧!”吳公藻最後說:“我對長沙是有感情的。我最後一次離開長沙是1949年,逾今已33年了!此次重遊,不僅看到古城長沙已變成嶄新的城市了,而且練拳的人到處都是,原先隨我練拳的人,如今都有一大批徒弟,他們的徒弟又有徒孫了!待我病癒之後,計畫在長沙也成立吳氏太極拳社。我願當一個義務顧問和輔導員,為民眾的身體健康再出點微薄之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