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地市

吉布地市

吉布地市(Djibouti)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並且是東非最大的海港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的亞丁灣西岸,面對紅海南大門的曼德海峽,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扼紅海入印度洋的咽喉,凡是北上穿過蘇伊士運河開往歐洲或由紅海南下印度洋繞道好望角的船隻,都要在吉布地港上水加油,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被西方稱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

基本信息

地理

吉布地市吉布地市——人民宮

吉布地市(Djibouti)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並且是東非最大的海港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的亞丁灣西岸,面對紅海南大門的曼德海峽,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衝,扼紅海入印度洋的咽喉,凡是北上穿過蘇伊士運河開往歐洲或由紅海南下印度洋繞道好望角的船隻,都要在吉布地港上水加油,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被西方稱為“石油通道上的哨兵”。人口58萬(2007年),占全國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熱季平均氣溫31至41℃,涼季平均氣溫23至29℃,年平均氣溫在30℃以上,故有“熾熱的海濱之國”之稱。

伊斯蘭教為國教,94%的居民為穆斯林(遜尼派),其餘為基督教徒。

歷史

吉布地市吉布地市
在殖民主義者入侵之前,吉布地境內由若干分散的蘇丹王統治著。1850年法國開始入侵,並於1882年取得了在吉布地的居留權。1883~1887年,法國又強迫當地蘇丹簽訂一系列條約,逐步占領了這個地區。1888年和1900年法國先後同英國義大利簽訂協定,1896年成立“法屬索馬里”殖民地政府。1897年同衣索比亞簽訂協定,劃定了法屬索馬里的邊界。1946年法國憲法規定這個地區為法國的海外領地之一,由法國派總督直接統治。1957年法國給該地以“半自治”地位。1967年7月5日,法國議會通過決議,將該地易名為“法屬阿法爾和伊薩領地”,並給予“實際上的自治”地位。在吉布地人民爭取獨立鬥爭的日益高漲下,非洲統一組織、不結盟國家會議和聯合國大會都通過了讓吉布地獨立的決議,法國於1975年12月31日宣布同意吉布地獨立。1977年5月8日,吉布地舉行全國公民投票,98.7%的選民投票贊成獨立。同年5月16日,吉布地組成新內閣,非洲人民爭取獨立聯盟主席哈桑•古萊德當選為首任總理。同年6月24日,吉布地議會又正式選舉哈桑•古萊德為共和國總統。6月27日,吉布地宣告獨立,正式成立吉布地共和國。艾哈邁德•迪尼被任命為總理。1981年政府取締了所有的反對黨,只承認執政黨為合法政黨。1987年4月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古萊德蟬聯總統。
吉布地共和國位於非洲東部紅海與亞丁灣交接處。東瀕亞丁灣,東南與索馬里為鄰,北、西、南與衣索比亞毗連。全境面積2.3萬平方公里,沙漠、火山占全國面積的90%。居民約45萬人(1985)。包括索馬里人、伊薩人、阿法爾人、阿拉伯人和混血種人。伊斯蘭教為國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和法語。首都吉布地市。
相傳在8世紀以後,阿拉伯人移住非洲之角北部亞丁灣沿岸,索馬里人、伊薩人和阿法爾人定居吉布地一帶,從事遊牧。阿拉伯移民多在沿海經營商業,建立市鎮,傳播伊斯蘭教,並與當地居民通婚,形成索馬里文化與阿拉伯文化混合的社會。19世紀中期,吉布地與近鄰城市奧博克、塔朱拉、澤拉、伯貝拉等保持海上貿易關係。1888年法國為了爭奪非洲殖民地和向亞洲擴張勢力,占領吉布地一帶,宣布吉布地為其保護領,1896年成立法屬索馬里殖民地政府。1946年,法國憲法規定法屬索馬里為法國海外領地之一,由法國派總督直接統治。1957年取得半自治地位,1967年6月易名法屬阿法爾和伊薩領地。
自1966年以後,聯合國大會堅持要法國對阿法爾和伊薩領地實行自決原則,幾經周折和拖延,法國於1975年12月31日宣布同意吉布地獨立。1977年6月27日吉布地宣布獨立(見彩圖),定國名為吉布地共和國,通過選舉成立了共和國政府。哈桑•古萊德•阿普蒂敦任總統。吉布地共和國成立後,在港口建設、製鹽工業等方面有所發展,在內地保護農牧業經濟。1981年2月通過“吉布地憲法組織法”。1983年開始執行1983~1988年經濟發展計畫。吉布地政府對外奉行不結盟和中立政策,反對霸權主義。1979年1月8日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政治

吉布地市吉布地市
吉政府強調民族統一,譴責部族主義。實行政黨自由、新聞自由。1991年,北方阿法爾族因不滿伊薩族統治和“爭取進步人民聯盟”一黨執政而發動武裝叛亂,並組成“恢復團結和民主陣線”,吉國內形成內戰局面。1992年,古萊德政權迫於內外壓力而開放黨禁,實行多黨制,同年12月,吉舉行首次多黨大選,“爭取進步人民聯盟”贏得所有議席。1994年12月,吉政府與叛軍正式簽署和平與民族和解協定,叛軍放棄武裝鬥爭,成為合法政黨,內戰結束。1995年6月,吉政府改組,反對黨領導人首次被吸收入閣,政局趨向穩定。1997年4月,“恢復團結和民主陣線”宣布與“爭取進步人民聯盟”結盟,內戰結束後吉的和平得到全面恢復。12月,吉舉行議會換屆選舉,“爭取進步人民聯盟”和“恢復團結和民主陣線”共同提出的競選名單囊括了全部65個席位,打破了議會“一黨統治”的局面。兩黨已推舉現總統辦公室主任蓋萊作為共同的候選人參加將於1999年4月的總統大選。
憲法
現行憲法於1992年9月4日經全民公決通過並頒布實施。憲法規定,總統由全民直接秘密投票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能連任兩屆以上;並規定總統職位空缺時,由最高法院院長代理國家元首職務,並在30~45天內選出新總統。憲法還規定,政黨必須非種族化、非部族化、非宗教化和非地區化。
議會
國民議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共65名。本屆議會於1997年12月19日選舉產生。議長賽義德•伊布拉欣•巴杜爾(SaidIbraimBadoul),1993年11月當選,1997年12月蟬聯議長。
政黨
憲法規定,吉實行多黨制。目前有四個合法政黨。
1、爭取進步人民聯盟(RassemblementPopulairepourleProgres)執政黨。1979年3月4日成立。主席哈桑•古萊德•阿普蒂敦。主要由原“非洲人民爭取獨立聯盟”組成。自1981年10月政府宣布取消反對黨至1992年,該黨一直是吉唯一的合法政黨。該黨章程規定,當前的任務是動員全國力量,從事國家、社會和經濟建設,鞏固國家的獨立和統一。1997年3月,召開第七次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黨章、內部規則、八項決議,選舉產生了新的政治局和由125人組成的中央委員會,古萊德再次當選黨的主席。
2、恢復團結和民主陣線(Frontpourlarestaurationdel'uniteetdelademocratie)1991年8月12日由北方阿法爾族反政府武裝建立的政黨。1994年12月,與政府簽署和平與民族和解協定,1995年6月,2名領導人被吸收入閣,1996年3月,被承認為合法反對黨。1997年4月,該黨舉行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了新的政治綱領、黨章和黨旗標誌,並決定與執政黨“爭取進步與人民聯盟”結盟。大會呼籲為重新恢復國家政治、經濟平衡而共同努力,決定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經濟生活,通過和平的方式捍衛黨的思想。主席為阿里•穆罕默德•達烏德(AliMohamedDaoud)。
3、民主革新黨(PartiduRenouveauDemocratique):1992年10月2日成立,其綱領是團結所有的吉布地人共同致力於恢復和平,維持和平,實現民族和解。其格言是和平、現實、發展。原則是寬容、公正、團結,以促進經濟和社會進步。主張通過民主和平的方式爭取政權,承諾不損害公共安全和秩序,不損害個人和集體的權力和自由。對外願在聯合國憲章的基礎上與所有國家進行國際合作,尊重別國主權和獨立,不干涉別國內政。其創始人及領袖穆罕默德•賈馬•厄拉貝(MohamedDjamaElabe)死後,黨內各派為爭奪領導權展開了激烈的爭鬥。現被官方承認的領袖為阿卜迪拉希•哈馬萊特•蓋萊(AbdellahiHamareitehGhelleh)。
4、全國民主黨(PartiNationalDemocratique)1992年10月23日成立,目標和原則是國家統一和民族獨立,通過建立多黨制實行自由選舉、權力下放、司法獨立和新聞自由等建立真正的民主社會。主張市場經濟,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和開發海洋資源、加強服務性經濟、鼓勵私營企業等措施,促進經濟發展。反對種族主義和部落主義。格言是:自由、責任和團結。領袖阿登•羅布萊•阿瓦萊(AdenRoblehAwaleh)。

經濟

吉布地市集市吉布地市集市
吉布地是聯合國宣布的最不已開發國家之一,資源匱乏,自然條件差,經濟十分落後。工農業基礎薄弱,95%以上的農產品和工業品依靠進口,90%以上的建設資金依靠外援。服務行業在經濟中占主導地位,1997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5.8%。1993年以來,由於北部戰亂和衣索比亞、索馬里難民大量湧入,加之工業化國家、尤其是法國經濟衰退,吉布地外來援助減少,財政危機日趨嚴重,國庫空虛,經濟困難,人均消費水平6年間降低了35%。吉布地政府採取縮減國家財政預算,提高稅收,鼓勵外國投資和私人企業等措施緩解經濟困難,同時優先發展生產部門,開發土地和海洋資源,努力減少糧食、食品對外國的依賴。
1996年4月,吉布地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條件,對經濟進行結構性調整。由於執行“不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97年3月凍結對吉布地的貸款,直到吉布地作了讓步後,才於5月主持召開援助吉布地的圓桌會議,法國、歐共體及沙特等允提供130億吉布地法郎,暫時緩解了吉布地的經濟困難。1998年5月由於衣索比亞與厄利垂亞爆發邊界衝突,衣索比亞原經厄利垂亞阿薩布港轉運的貨物均轉道吉布地港,使港口收入大幅增加,緩解了吉政府的財政困難。
據非洲發展銀行1999年發展報告,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19億美元,1980~1990年的年均增長率為3.7%,1991~1998年為2.6%。
貨幣名稱:吉布地法郎(Djiboutifranc)
匯率(1997年):1美元=177.72吉布地法郎
通貨膨脹率(1997年):7.0%
資源
吉布地主要有鹽和地熱資源,還有少量未開發的鐵、銅、冰洲石、石膏等。在首都吉布地附近沿海有鹽田,鹽總儲量為20億噸,年產量近萬噸,是主要出口物資之一,現正著手開發地熱。石灰岩和石膏礦均屬埋藏淺,儲量大,易開發的優質礦;珍珠岩估算儲量達4?800萬噸;內地四縣均發現含金構造,沿海地區已發現有含油構造。全國僅有占國土面積9%的草地和牧場。
工業
工業集中在首都吉布地,據非洲發展銀行1999年發展報告,1997年吉布地工礦業生產總值為1.16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6.2%。有製造業、建築業以及礦泉水、機械修配、船舶修理、煉油、製革、發電等小型工業。
農牧漁業
吉布地以畜牧業為主,全國有500多農戶,可耕地6000公頃,已耕地407公頃,其中70公頃可灌溉。據非洲發展銀行1999年發展報告,1997年農牧業生產總值為1600萬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6%。農業主要種植玉米、蔬菜、水果和椰棗。糧食不能自給,每年從歐共體、法國、日本等國接受1.2萬噸糧食援助。畜牧業占有比農業更為重要的位置。1990年有牛7.3萬頭,駱駝5.9萬峰。1993年有綿羊47萬隻,山羊50.7萬隻,全國有牧場23萬公頃,牧民約有10萬。1990年捕魚量900噸。
旅遊業
吉布地政府十分重視發展旅遊業,全國有9家旅館,共440個房間。每年接待遊客2.5萬人。吉布地的主要旅遊點有阿薩爾湖阿貝湖古拜特•阿爾•卡拉卡魔淵阿爾都巴火山達依原始森林朗達興奔古瓦萊瀑布塔朱臘海上樂園等。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在吉布地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吉布地港是東非優良海港之一,擁有15個泊位,其中13個為遠洋深水泊位,港口外有5個加油加水泊位,港內可停靠大型船15艘。其航運、停泊和裝卸條件完全符合國際標準。歐加登戰爭前,吉布地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港口業務和鐵路收入。吉布地港也是衣索比亞的一個重要出海口,衣索比亞對外貿易的3/4左右是經過亞的斯亞貝巴—吉布地鐵路轉口的。1998年吞吐量250萬噸。
吉布地與衣索比亞首都有鐵路相通,吉布地境內鐵路長約106公里。1997年鐵路貨運量為33萬噸。
全國有公路3067公里,其中瀝青路面412公里。
吉布地國際機場可起降大型客、貨機,是烏干達等非洲內陸國家前往法國的中轉站。吉布地航空公司飛行10條國際航線。1996年由機場入出境旅客為123449人次。
財政金融
據非洲發展銀行的統計1997年吉布地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6.68%,支出占34.95%,財政赤字占4.28%。吉布地1997年的外債為3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9.8%。1980~1990年的外債還本付息年均增長率為24%,1991~1997年為7.8%。1998年外匯儲備為6260萬美元。
對外貿易
吉布地出口商品包括食鹽、牲畜、皮張等。主要貿易夥伴為法國、衣索比亞、日本、義大利、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泰國等;法國分別占吉進口額和出口額的30%和50%左右。主要進口商品為糧食、紡織品、機械設備、電器產品、運輸材料等。據非洲發展銀行的數字1996年吉布地的出口總額為3490萬美元,進口為2.04億美元。貿易逆差達1.691億美元,為出口總額的4.8倍。
外國援助
據非洲發展銀行的統計數字,1985~1997年共接受各種外援2.768億美元。法國是吉布地最大的援助國,援助額約占總數的35%。提供援助的還有歐共體、義大利、盧森堡、沙烏地阿拉伯、挪威瑞士以及世界銀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
人民生活
據非洲發展銀行的統計數字,吉布地1997年的出生率為37.8‰,死亡率為14.5‰,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為50‰。預期壽命為51歲。生育率為每一婦女5.2胎。全國共有2家綜合性醫院,8個市縣級醫療中心,26個門診所和10個私人診所。全國共有病床1910張,平均每509人一張病床;900名醫務人員中有98名正式醫生,另有900名護理人員,平均每4752名居民有1名醫生,每6500名婦女有1名助產士。

教育

吉布地採用法國的教育制度、教育法和教科書,學制為國小6年、中學7年。吉布地的教育狀況十分落後,婦女的91%和男子的85%曾為文盲。吉政府已制定掃盲計畫,第一期(1991~1992年)招收4300名婦女。1997年有公立國小70所,學生3.6萬人,教師980人,公立中學11所(只有國家中學設有高中),在校學生9600人,教師450人(吉布地人占54%)。另有高級技術學校和師範學校各一所。吉布地高中畢業生參加法國統一考試,合格者可取得結業證書,優良者可赴法接受高等教育。據非洲發展銀行的統計數字,成年人的文盲率1995年已降為54%,國小入學率1996年為39%,中學入學率為14%。

旅遊

吉布地市吉布地市
吉布地政府十分重視發展旅遊業,全國有9家旅館,共440個房間。每年接待遊客2.5萬人。
旅遊點有阿薩爾湖、阿貝湖、古拜特·阿爾·卡拉卡魔淵、阿爾都巴火山、達依原始森林、朗達興奔古瓦萊瀑布、塔朱臘海上樂園等。
吉布地市舉世聞名的景點是阿薩爾湖,阿薩爾湖位於吉布地市西北面,方圓10多平方公里,湖面低于海平面150米,是非洲大陸的最低點。阿薩爾湖也是一個天然大鹽田,含有豐富的鉀鹽、溴。每升水含鹽達330克,其鹽量之豐富,是世界上罕見的。站在湖邊山崗上,觀賞那閃爍的天然鹽層,猶如一片銀色的世界。吉布地境內沙漠占全國面積的90%,出現這樣一個湖泊,被人們視為聚寶盆。事實也是這樣,鹽是吉布地最主要的天然資源之一,也是主要的出口物資之一。
市郊有天然國家動物園、阿貝湖、阿爾都科巴火山、達依原始森林、朗達興吉瓦萊瀑布等。境內山高谷深,跌岩起伏,景物奇異,素有地質學“活標本”之譽。

其他

名稱來歷

關於吉布地名稱的由來,說法很多,其中流傳最廣泛的一種說法是:很早以前,有幾個歐洲人登上這塊土地,碰見一個老人正在用鍋做飯。他們問道:“這是什麼地方?”由於語言不通,老人認為是問“這是什麼東西?”於是答道:“布提。”在當地的阿法爾語中“布提”就是鍋的意思。這幾個歐洲人沒聽清,又回一遍,於是老人大聲說:“吉布地。”(即沸騰的鍋),由此引伸出“熾熱的海濱”的含義。

吉布地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