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承禎(647~735)

司馬承禎(647~735)

中國唐代道士、道教學者。

司馬承禎(647~735)

正文

司馬承禎(647~735)中國唐代道士、道教學者。字子微,法號道隱,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為南朝道士陶弘景的三傳弟子。受到唐睿宗和玄宗的尊重。景雲二年(711),睿宗將他請入宮中,問以陰陽術數和理國之事,承禎答以“無為之旨,理國之道也”,睿宗深加讚賞。開元九年(721),唐玄宗又把他請到京師,親受法籙。死後,謚貞一先生。其著作有《坐忘論》、《天隱子》等。司馬承禎對於道教的煉丹、服食等方術不甚重視,而著重於教理的研究。他以老、莊學說及道教其他經典為基礎,吸收儒家正心誠意及佛教上觀禪定學說,系統地闡發了道教關於精神修養的宗教唯心主義理論,自稱為“安心坐忘之法”。他認為“心為道之器宇”,故修道之要在於修心,修心之要在於守靜去欲;只有排除對外物的一切慾念,做到心不“逐外”,才能保持內心的極端安靜。因此他主張“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不著一物”,以達到“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遺”、“彼我兩忘,了無所照”的境界。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