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部工作

司令部工作

司令部工作,司令部亦稱參謀部,是本級指揮員的軍事組織指揮機關。其主要工作是:調查研究和熟悉敵我雙方的各種情況,計畫、組織指揮部隊的戰備和作戰行動,保障指揮員定下正確決心和實現其決心。司令部工作對部隊的建設及作戰有重大影響。

司令部工作

正文

軍隊指揮機關對部隊作戰、訓練、管理等行動的組織領導活動。司令部亦稱參謀部,是本級指揮員的軍事組織指揮機關。其主要工作是:調查研究和熟悉敵我雙方的各種情況,計畫、組織指揮部隊的戰備和作戰行動,保障指揮員定下正確決心和實現其決心。司令部工作對部隊的建設及作戰有重大影響。
工作職責 根據軍隊編制、裝備和鬥爭形勢需要確定。其基本內容包括:①組織偵察和蒐集、研究敵情以及作戰區域的地形、氣象、政治和經濟等情況,為指揮員定下決心準備資料,並提出建議報告;②擬制作戰計畫協同動作計畫,兵員動員和部隊擴編計畫,各種作戰保障計畫;③傳達指揮員的命令和指示,檢查部隊執行情況;④組織部隊機動,調整部署,督促幫助部隊按時完成作戰準備;⑤組織建立警報、報知系統,組織可靠的通信聯絡,實施隱蔽指揮,組織電子對抗鬥爭;⑥組織開設指揮所觀察所;⑦掌握戰場情況變化,及時報告指揮員和上級司令部,通報部隊和友鄰,提出新的建議,組織新的協同,保障不間斷的指揮;⑧組織戰場準備,指導裝備、物資儲備;⑨計畫、組織部隊武器裝備的分配管理和技術革新工作;⑩組織實施戰備教育軍事訓練,貫徹各項戰備制度;協同有關部門組織兵員動員和民兵軍事訓練;組織開展軍事科學研究;組織行政管理,貫徹條令、條例和規章制度;組織搶險救災和支援國家的經濟建設;擬制各種軍用文書,包括命令、通令、指示、通知、通報、請示、報告、計畫、批覆、公函、布告等。
組織實施 參謀長是本級部隊的參謀長,指揮員的代理人,司令部的直接領導,負責司令部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參謀長根據指揮員的意圖和指示,可用指揮員的名義向部隊下達命令、指示,也可用司令部和自己的名義向部隊發指示、通報。司令部對政治部、後勤部的軍事工作進行指導、督促和檢查,並指導後勤保障工作。上級司令部指導下級司令部工作,合成軍隊司令部指導配屬作戰的軍種、兵種部隊司令部的工作。
司令部工作制度通常包括:值班、計畫、會議、請示、報告、匯報、檢查、總結、統計、考核、資料檔案和保密等制度。工作方法主要有: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準確掌握敵我情況;根據指揮員的意圖發動民眾出主意、想辦法,充分發揮官兵的積極性、創造性;抓重點,抓典型,通過總結評比推動工作。許多國家的軍隊將軍事運籌學和電子計算技術等運用於司令部工作領域,使司令部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司令部工作作風,要求積極主動,迅速準確,嚴密細緻,謙虛謹慎,認真負責地完成各種任務。
簡史 古代軍隊兵種少,裝備簡單,作戰通常由國王或將帥直接指揮,沒有專門的組織指揮機關,僅有少數謀士、軍師、幕僚協助指揮。其主要工作是籌謀劃策,傳達命令,偵察敵情,徵集糧秣等。中國古代兵書《六韜·龍韜》記載,西周呂望說“凡舉兵師,以將為命……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其中腹心 1人,謀士 5人、天文 3人、地利3人、兵法9人、通糧4人、奮威4人、伏旂鼓 3人、股肱4人、通才2人、權士3人、耳目7人、爪牙5人、羽翼4人、游士8人、術士2人、方士3人、法算2人,分管謀策、兵法、偵察、通信、工程、氣象、地理、宣傳、糧秣、醫藥、財務等項工作,是參謀業務分工的雛形。其“腹心”相當於參謀長,其他人員相當於參謀。中國春秋的孫武、戰國的孫臏、西漢的張良、三國的諸葛亮,都是歷史上起參謀長作用的著名謀士、軍師。東漢末,曹操軍隊中設有中軍師和左、右、前、後軍師,以及大將軍軍師,負責參謀工作。以後,唐代諸道的元帥府,宋、元兩代的樞密院,清代的軍機處,均相當於參謀部的組織機構,參謀業務逐漸完善,參謀亦成為軍隊中固定職務。從唐代起,“參謀”職稱沿用至今。公元前 6世紀,波斯軍隊編有掌管情報、行政、工兵業務的軍官。公元前 4世紀,馬其頓軍隊也有秘書、副官、憲兵司令、補給、工兵軍官等協助指揮。公元前1世紀,羅馬軍隊編有由次帥、軍事護民官和少數志願入伍的青年組成的參謀機構。至17世紀,隨著科學技術、武器裝備的不斷發展,軍隊兵種增多,戰爭規模擴大,軍隊指揮日趨複雜,歐洲有些國家軍隊開始建立專門的指揮機關。隨後,瑞典軍隊建立了有作戰、情報、後勤、炮兵、工兵等項參謀業務的總司令部,並任有參謀長。18世紀,沙俄軍隊設立了軍務總監部。19世紀,歐洲一些國家的軍隊在團以上部隊設立了司令部。20世紀以來,各國軍隊在團或營以上部隊普遍設立了司令部,分為合成軍隊司令部,軍種、兵種司令部和專業兵司令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司令部工作,是在長期革命戰爭中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見中國工農紅軍)的師或旅以上部隊就建有各級司令部,負責參謀、副官、軍醫、軍需、軍法工作。抗日戰爭中,逐漸發展成以作戰、偵察、通信、機要、管理為主的參謀業務工作。解放戰爭以來,增設了軍訓、軍務、動員、裝備部門及各兵種專業技術部門,司令部工作漸趨完備和正規。司令部在黨委和指揮員的領導下,成為組織戰備和指揮作戰的中樞,與政治、後勤等機關部門保持密切的工作關係,建立了嚴密的工作制度,總結出科學的工作方法,培養成良好的工作作風,正在全面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發展趨勢 現代戰爭突然性增大,戰場範圍廣闊,參戰軍種、兵種多,部隊機動性高,情況變化急劇,人力、物力消耗大,使司令部工作出現了新的特點,主要是組織戰役、戰鬥的時間短促,工作量增大,電子計算技術和自動控制的廣泛套用,各種信息量加大,組織指揮更加複雜。要求司令部必須加強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建立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自動化系統;提高快速反應能力、機動能力和生存能力;科學地、緊張而有秩序地進行工作;選配有指揮經驗、作風好、身體健康、具有現代軍事科學和專業技術知識的軍官到司令部工作,使司令部具有更高的組織指揮能力,以適應現代條件下指揮諸軍種、兵種契約作戰的需要。

配圖

司令部工作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