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國防體制

印度的國防體制是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

總統通過總理對全國武裝部隊實施領導。內閣政治事務委員會為最高國防決策機構,由總理任主席。國防部長是最高軍事行政長官。3軍平時不設統一的作戰指揮機構。3軍統一作戰指揮權平時直屬內閣總理,通過內閣秘書處和國防部行使;戰時通常授權主要軍種參謀長實施統一指揮。武裝力量由正規軍、後備力量和準軍事部隊組成。

印度的國防體制

憲法規定總統為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總統通過內閣總理對全國的武裝部隊實施領導,現行最高國防決策機構為內閣政治事務委員會,成員有國防、外交、內政和財務等主要內閣部長,由總理任主席。國防諮詢機構有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長委員會、國防生產與供應委員會、國防研究與發展委員會、國防計畫委員會和最高情報委員會等。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能是為政府制定長期軍事戰略和國家安全戰略,為有關國家安全事務提供諮詢。內閣總理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該委員會通過1名國家安全顧問對下轄的戰略政策小組、聯合情報委員會和國家安全顧問處進行協調與領導。國家安全顧問現由總理首席秘書布拉傑什·米什拉擔任。其它委員會中,除國防計畫委員會和最高情報委員會由內閣秘書任主席外,均由國防部長任主席,吸收國務部長、三軍參謀長、國防秘書、國防財政顧問和有關單位負責人參加,分別負責制定有關三軍建設和民防、空防、邊防和海防方面的有關政策,提出有關作戰、情報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的諮詢意見。國防部長委員會由其中任職時間最長的軍種參謀長任主席,負責在職權範圍內就國防政策、國防生產和其他有關軍事問題向國防部長委員會提出建議,並通過它就需要由內閣研究決定的重大問題向內閣政治事務委員會提出建議。參謀長委員會下設10個分委員會,由三軍參謀軍官組成,輪流擔任主席,分別處理有關三軍聯合作戰、計畫、訓練、通信、情報、電子戰、裝備政策和國防計畫等方面的統一與協調事務。國防部長是最高軍事行政長官,直接向內閣總理負責,並由兩名國防國務部長協助工作。國防部為國防職能機構,全部由文職人員組成,下設國防局、國防生產與供應局和國防科研局3個常設辦事機構(均由國防秘書任局長)、財政顧問處(由財政部派出的國防財政顧問任領導)和國防計畫協調執行委員會(由國防秘書任主席)。
印度武裝力量由現役部隊、準軍事部隊和後備力量組成。現役部隊分陸、海、空三個軍種。三軍平時無統一的作戰指揮機構,由內閣總理通過內閣秘書處協同國防部對三軍實行統一領導;戰時通常授權主要軍種參謀長實施統一指揮。軍種司令部為各軍種最高作戰指揮與行政管理機構,最高領導人為軍種參謀長。陸軍參謀長配有3名副參謀長協助工作。其中兩名分別負責第1和第2參謀局的作戰指揮和兵種業務領導,另一名負責軍兵種協同等工作。海、空軍除參謀長外設兩名副參謀長。軍種參謀長通過所屬軍區司令部對部隊實施作戰與控制。各軍種除地區司令部外,陸軍還設有訓練司令部,空軍設有訓練和保養兩個專業司令部,海軍南海司令部履行海軍訓練司令部的職能,負責全部海軍水面和水下艦艇訓練,並主管海軍人員的基礎訓練與專業訓練工作;駐果阿的海軍航空兵司令部主管海軍航空兵的訓練;駐維沙卡帕特南的海軍潛艇司令部負責海軍潛艇的訓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