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村

史家村

史家村位於鎮駐地北端,三城路西側,有資料顯示,全村253戶,人口753人,耕地面積1431畝。明末清初,史姓由四川遷來定居,取名史家村。

村莊由來

明末清初,史姓由四川遷來定居,取名史家村。

區政人口

店子鎮史家村位於鎮駐地北端,三城路西側,有資料顯示,全村253戶,人口753人,耕地面積1431畝。

經濟狀況

史家村史家村
自2001年以來,抓住機遇招商引資,到2005年共引進建廠企業38家,其中石材27家投資額5100萬元,精鑄廠2家,投資額1000萬元。開起了多家飯店,2005年,經濟收入1200萬元,村集體收入不50萬元。

社會事業

2000年以來,投資修路,整理村內廣場70萬元,栽植各種樹木8000棵,截至2005年有線電視入戶達100%,農村合作醫療100%。[2]3、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三川鎮東河村委會史家村

村莊遠景

史家村隸屬於三川鎮東河鎮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三川鎮鎮東邊,距離東河村委會1公里,距離鎮政府10公里。國土面積有0.15平方公里,海拔1580米,年平均氣溫16.2℃,年降水量821毫米,適宜種植水稻、蠶豆、玉米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16畝(其中:水田102畝,旱地14畝),人均耕地0.7畝,主要種植水稻、蠶豆、玉米等作物;荒山荒地10畝,其他面積26.4畝。有石灰岩等資源。

基礎設施

史家村 風光史家村 風光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44戶飲用井水。有44戶通電,有12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3%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戶(分別占總數的70%和57%)。

該村到鎮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已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6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2畝,有效灌溉率為8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2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2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3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26萬元,占總收入的39.23%;畜牧業收入11.37萬元,占總收入的31.2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0頭,肉羊100頭);林業收入0.72萬元,占總收入的2%;第二、三產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27.51%。農民人均純收入187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5人(占勞動力的38%),在省內務工25人。

人口衛生

截止2008年底,該村有農戶44戶,共鄉村人口168人,其中男性90人,女性78人。其中農業人口166人,勞動力88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漢族168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人,占人口總數的5.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3人,參合率81%;享受低保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東河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梁官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3公里。截止2008年底,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人,其中小學生12人,中學生4人。

村務公開

史家村史家村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政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3]史家村隸屬於慈谿市宗漢街道,地外宗興路與金輪大道交叉口,系大城區規劃之內,由原史家、史莫趙戴兩片合併而成。

村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東至周塘西村,南與漾山村接壤,西與漾山村接壤,北接江東村。全村現有戶籍人口1142戶,2911人。目前,有109家個私企業和聯辦私營企業,擁有村級集體資產780.24萬元。2006年,村創工農業總產值近3.3億元,村級年可用資金8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為9450元。目前,村黨總支有3個下屬黨支部,黨員人數110人。

最近發展

近幾年來,史家村在村黨總支的領導下,始終堅持二手抓、二手都要硬的方針,積極推進全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多次受到上級黨委和政府的表彰。
獲得的榮譽:
2001年度被評為宗漢街道村級經濟先進單位。
2002年度被評為宗漢街道村級經濟先進單位、街道先進民兵組織、街道先進工會組織、街道先進婦女組織。
2003年度被評為寧波市衛生村、市一星級文明村、街道綠色村莊、街道安全生產先進。
2004年度被評為慈谿市民主法治示範村、市安全生產先進集體、街道計畫生育先進集體、街道工業生產先進集體、街道先進民兵組織。
2005年度被評為市二星級文明村、街道先進民兵組織
2006年度被評為市經濟合作社先進單位、市級民兵先進、市雙學雙比先進單位、街道優秀黨組織。

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匡遠鎮史家村

連環畫大鬧史家村連環畫大鬧史家村

家村隸屬於匡遠鎮金梅村委會,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鎮13公里。國土面積1.36平方公村莊一角
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16.1℃,年降水量8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82畝,其中人均耕地0.59畝;有林地836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90戶,有鄉村人口649人,其中農業人口641人,勞動力45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02人。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8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8萬元,占總收入的22%;畜牧業收入157萬元,占總收入的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51頭,肉牛6頭,肉羊73頭);漁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1.5%;林業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3%;第二、三產業收入261萬元,占總收入的45%。農民人均純收入4020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8人,在省內務工42人,到省外務工6人。[1]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故事介紹

九紋龍九紋龍
高俅是個欺行霸市的地痞,經常欺負人,被80萬禁軍教頭王進路見不平痛打了他一頓。高俅便懷恨在心。在一次陰差陽錯的的巧遇後,被皇上的弟弟端王趙佶發現。高俅由於會踢球,被端王趙佶相中,留在端王府陪端王趙佶踢球,後來皇帝駕崩,端王當了皇帝,抬舉高俅做了太尉。王進正好歸高俅管,於是高俅找藉口無故打了王進50訊棍,以泄當年的仇恨。
王進知道自己落到高俅手裡,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於是帶了老母奔走延安府去了,在史家莊遇到史進,於是王進把十八般武藝全部傳授給了史進。
一年後王進和老母去了延安府老中經略處。,史進苦留不住,只得辭別師父王進。
少華山有一夥強盜,三個頭領,分別是朱武,陳達,楊春。
半年後,少華山的頭領陳達來史家莊借糧,被史進活捉。朱武和楊春便到史家莊求情,懇求史進放了陳達,史進見這夥人都是忠義之士,便放了陳達,與這三個人結為兄弟。從此來往密切
華陰知縣知道此事後,誣陷史進私通草寇,史進只得燒了史家莊,逃奔江湖,尋找師父王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