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子鎮

店子鎮

平度市店子鎮屬平度西北之重鎮,是遠近聞名的傳統歷史商埠。三城路縱貫南北,店灰路橫穿東西,總面積140.5平方公里,總人口5.8萬人,轄95個行政村。博興鎮店子鎮南臨淄博市,東與東營市接壤,全鎮面積86平方公里,4.5萬人口。店子鎮交通四通八達,濰高路、曹純路貫穿鎮域,南臨濟青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棗莊店子鎮屬丘陵山區,境內蓮青山海拔603米,是棗莊市境內花崗岩山脈的第一高峰,越峰山海拔473米,共坐落大小山頭86座,總面積6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0%以上,山上叢林密布,綠樹成蔭,果林連片,環境優美,無建設性破壞和污染源。鄖西縣店子鎮地處鄂西北邊陲,東至鄖西縣城95公里,北距西安230公里,省道上湖路貫穿腹地,距在建銀武高速公路出口30公里。

基本信息

平度市店子鎮

平度市店子鎮屬平度西北之重鎮,是遠近聞名的傳統歷史商埠。三城路縱貫南北,店灰路橫穿東西,總面積140.5平方公里,總人口5.8萬人,轄95個行政村。

氣候特徵

店子鎮屬季風大陸性氣候,又有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冬暖夏涼,春秋清爽,氣候宜人。境內東部有保持全鎮生態平衡的茶山和雙山水庫,造就了店子鎮優美的生態環境。店子鎮是平西重要商埠,沿路樓店林立,第三產業發展迅速。2000年新建一處占地面積1公頃的葡萄專業批發市場,拉動了全鎮的葡萄生產。

經濟發展

店子鎮山東省平度市優質生薑種植基地
店子鎮工業穩固,現有企業380餘家,已形成鑄造、石材、食品、草編等十多個行業,各種精鑄鋼件和草編工藝品遠銷新加坡、韓國、法國、美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客戶歡迎。

店子鎮農產品資源豐富,“東果西桑”的農業格局已經形成。鎮東部與大澤山一脈相連,具有適宜葡萄等果品種植的土壤和氣候條件,全鎮有優質葡萄15000畝(其中“綠色食品”澤山一號葡萄10000畝),青島市級優質葡萄示範園一處,擁有美國“神奇無核”、“超級無核”和日本“矢富羅莎”等優質葡萄品種100多個,年產葡萄40000噸,一年四季葡萄不斷,葡萄保鮮一條街已有微型節能恆溫庫109座,可儲藏葡萄300萬公斤。鎮域內有全國最大的“興華1號”葡萄育苗基地,特產生食、釀造葡萄。鎮中部擁有蔬菜8000畝,鎮西部有桑園6000畝,年產蠶繭90萬公斤。全鎮糧食資源極為豐富,有“天然糧倉”之稱,適宜發展食品加工和畜牧養殖業。

經濟狀況

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6.04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3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3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加0.7%、37%、29%。財政收入565.7萬元,財政支出39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72元,同比增加355元。工業2004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8.42億元。其中,限額以上工業企業(指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7家,工業總產值(現價)1.7億元,利潤總額1495萬元,利稅總額1760萬元;限額以下工業企業785家,工業總產值(現價)6.69億元,銷售收入5.8億元,上繳稅金600萬元。招商引資截止2002年底,共引進內資項目60個,外資項目6個,內資到位資金11362萬元,外資到位資金228萬美元。2004年新入駐項目27個。其中,內資項目24個,到位資金8500萬元;外資項目3個,到位資金300萬美元。出口創匯100萬美元。

農業

2004年完成農林牧漁總產值(現價)2.32億元。其中,農業1.65億元,林業261萬元,牧業6189萬元,漁業15萬元。糧食總產3.18萬噸,花生總產9551噸,蔬菜、瓜類總產8.72萬噸,水果總產2.36萬噸。大牲畜年末存欄5740頭,豬年末存欄1.6萬頭、出欄4.1萬頭,家禽年末存欄60萬隻、出欄65萬隻,肉蛋奶總量1.40萬噸。擁有大小機械1800台,農業機械總動力6.06萬千瓦。有大小型水庫8個、塘壩各90座,有效灌溉面積3220公頃。

個體私營經濟

2004年全鎮個體私營企業累計達到52家,個體工商戶504戶。個體私營經濟稅收423萬元。

社會事業

2004年全鎮有中學3處,國小8處,年內共有在校學生5690名。醫療衛生院1個。電話裝機量達到16470部,占全鎮總戶數的89.76%。有線電視用戶8612戶,占全鎮總戶數的46.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

博興縣店子鎮

店子鎮南臨淄博市,東與東營市接壤,全鎮面積86平方公里,4.5萬人口。店子鎮交通四通八達,濰高路、曹純路貫穿鎮域,南臨濟青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十分優越。2004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30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905.3萬元,地方財政收入691.5萬元。人均純收入3950元。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排名第15位。2004年,全鎮農業和農村經濟得到了全面發展。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全鎮糧食總產達56000噸,比2003年增長37.7%。

經濟發展

店子鎮博興縣店子鎮優質冬暖大棚西紅柿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冬暖式大棚穩中有升,蔬菜產業的規模效益進一步凸現。水利、林業生產投入加大,投資120萬元,提前20天完成了預備河拓寬治理水利工程,並圓滿完成了河道確權劃界工作。修建農村公路41.2公里,總投資達1000萬元。完成綠色通道和路域治理21公里,綠化村莊4個,植樹30萬株,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農業稅稅率降低了3個百分點,農村兩工減少50%,農民負擔總額減少348.2萬元,人均減負41%。糧食直補政策得到落實,兌現補貼資金80萬元,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步伐加快,非農收入占農民收入的50%以上。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950元,是我鎮歷史上農民收入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
店子鎮博興縣店子鎮 企業
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迅猛。2004年,全鎮民營企業發展到240家,實現社會總產值30億元,比2003年增長57%,實現利稅2.9億元,增長38%,固定資產投入達到5.5億元,增長31%。油棉加工業穩步發展,去年新增油棉加工企業14家,使全鎮的油棉加工企業發展到109家,棉花加工能力達60萬噸,占到了全省的十分之一,形成了華東地區最大的油棉加工基地。新型建材業初具規模。2004年,新上興盛,藍天等彩鋼板生產企業3家,全鎮新型建材企業已經發展到12家,年實現產值2億元,利稅達到2000萬元。黑鐵加工和粉皮粉條加工兩個傳統行業也實現了由家庭作坊向產業化方向發展的邁進。

招商引資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2004年,依託店子優勢,狠抓招商引資。投資150萬元修建了連線園區和濰高路的高標準道路,強化了載體功能。嚴格執行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在全鎮形成了人人想招商、議招商、抓招商的濃厚氛圍。全年引進項目24個,其中過1000萬元的項目5個,實際到位資金達到1.9億元,招商引資工作實績列全縣第二。文教衛生等公共事業蓬勃發展。教育事業在全縣、全市保持先進地位,程控電話裝機容量8000門,有線電視2000戶。店子鎮硬體軟體一起抓,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欣欣向榮。

棗莊店子鎮

店子鎮棗莊店子鎮 紅棗基地
棗莊店子鎮屬丘陵山區,境內蓮青山海拔603米,是棗莊市境內花崗岩山脈的第一高峰,越峰山海拔473米,共坐落大小山頭86座,總面積6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0%以上,山上叢林密布,綠樹成蔭,果林連片,環境優美,無建設性破壞和污染源,景區內有滕(州)至威(海)和店(子)至徐(州)兩條省級公路交通幹線匯接,並與三條農業旅遊路線相連,距京福高速、104國道、京滬鐵路半小時車程,距我區熊耳山、抱犢崮國家地質森林公園不足半小時車程,距京航大運河、臨沂機場和徐州機場50多分鐘車程,交通便利,出入方便。

店子鎮長紅棗基地位於棗莊市山亭區境內的蓮青山和越峰山兩道主山脈的環抱之中,由大面積的優質棗園、丘陵棗林、路側棗網、圍山棗帶構成,農業觀光旅遊開發面積達65平方公里。店子鎮長紅棗基地以獨特的山鄉景色、優越的生態條件、優質的丘陵棗林和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形成集林果生產、生態農業和觀光遊覽為一體的生態文化旅遊區,顯示出良好的旅遊發展前景。

鄖西縣店子鎮

店子鎮鄖西縣店子鎮
鄖西縣店子鎮地處鄂西北邊陲,東至鄖西縣城95公里,北距西安230公里,省道上湖路貫穿腹地,距在建銀武高速公路出口30公里。全鎮版圖面積250平方公里,其中,山場面積28萬畝,耕地面積30930畝,轄13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94個村民小組,5790戶,2.7萬人。全鎮地貌以山地為主,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1攝氏度,平均降雨量700-900毫米之間,平均海拔650米,全年無霜期240天。

基本簡介

店子鎮是文化和文化的交匯點,歷史遺蹟眾多。有唐代石窟群、明朝鐵塔、古練兵場以及天寶山烏龍山、千年白皮松等古樹奇峰人文自然景觀。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大理石等礦產貯量大、品位高,極具開採價值。

該鎮發展速度加快,集鎮常住人口5000人,燃氣普及率98%;自來水普及率100%;人均享有綠地7.6平方米;村組通公路率100%,通村水泥路7條,總里程60公里;移動、聯通、程控電話、網際網路、廣纖傳輸電視全部開通,覆蓋90%村莊。已形成馬頭山羊烤菸核桃黃姜四大支柱產業和礦采建材農產品加工三大工業體系。

政府機構

店子鎮鎮政府駐店子,轄1個居委會、15個村委會:店子、張家坪、七里溝、李家坡、鐵山寺、天寶山、馬鹿坪、瓦架子、小壩河、檀樹河、大壩塘、北山溝、前莊、南坡、牌樓、觀喜嶺。

鄖西縣店子鎮張家坪村支部書記黃朝全幫助困難戶李德明發展烤菸5畝,5平方米的煙苗長勢喜人,年終李德明將一舉脫貧。這是該鎮全力鍛造學習型、技能型、廉潔型、績效型幹部為民辦實事的一個鏡頭。

店子鎮黨委響亮提出全力鍛造學習型、技能型、服務型、創新型幹部。

發展概況

店子鎮鄖西縣 店子鎮
鍛造學習型幹部。所有幹部都必須加強學習,並將每周五下午定為法定學習日,主要學習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科技知識和各種實用技術。為保證學習效果,該鎮出台了《店子鎮關於加強幹部學習的決定》,制定學習規劃,每半年組織一次考試,考試成績與績效工資掛鈎,在全鎮通報,並存入幹部個人檔案。由於措施得力,該鎮幹部掀起了比學趕幫超的學習熱潮。

鍛造技能型幹部。萬金油不是行政幹部的代名詞,一專多長才受民眾歡迎。店子鎮配合縣委組織部採取上掛、外派、輪崗的方式鍛鍊幹部,同時,邀請專家對幹部全面培訓,每名幹部必須掌握1至2門實用技術,特別是自己分管的工作,必須是內行。為激發乾部真正掌握一技之長,黨政幹部住村由村上優先挑人,凡等待分配的,政府辦班繼續培訓,但在年終待遇上拿最低等。通過技能培訓,90%的黨政幹部掌握了一技之長。

鍛造服務型幹部。為加強幹部作風建設,鍛造服務型幹部隊伍,店子鎮推行了幹部“巡村入戶制”,進農家門、說農家事、解農家難、吃農家飯,與民眾親密接觸,零距離服務。在巡村中,同時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送醫療、送法律,讓民眾在家門口享受科技文化法律大餐。

鍛造創新型幹部。為激勵幹部在工作中動腦筋,出成效,該鎮制定了工作創新獎,凡是工作有創新,在全縣或縣以上有一定影響且得到縣認可或推廣的、或受到縣委縣政府表彰的,獎當事人500元,年終在責任目標考核時另獎5分;受市委市政府表彰的,獎1000元,目標考核時另獎10分;計畫生育和綜合治理或縣紅旗單位的,獎當事人4000元,每月另拿崗位津貼60元。

河南省陝縣店子鎮

店子,古為永寧縣(洛寧縣)到陝州、硤石之交通要道又處兩地之中,因而長年過往之人不斷,為解決過路客人疲於奔波飢食勞苦之故,人們開始在此設鋪開店。後又有居民到此居住,且不斷增加,在店鋪之上搭棚建房、墾荒種田、生兒育女、居住生存,故稱為“店上村”,且有碑文為據。久而人們又叫店子村,因鄉政府駐店子村而得名“店子鄉”。

基本簡介

店子鄉位於陝縣東南部,陝(縣)洛寧(縣)交界處,距縣城75公里,市區60公里,東與宮前鄉接壤,西與西張村鎮、甘山國家森林公園為鄰,南與洛寧縣劃山為界,北與菜元鄉相連,素有“小南川”之稱。總面積169平方公里,約占陝縣面積十分之一。轄店子、黃塘、大石澗、陳家源、白石崖、楊家河、寬坪、栗子坪、灣子九個行政村,51個村民組,1120戶,4012口人。310國道、連霍高速或隴海鐵路轉三洛公路而入,交通便利。

自然資源

該鄉地處陝縣東南部,屬秦嶺山系,崤山東麓,山巒重疊,溝壑縱橫。海撥最高的大南山海撥1650米,海撥最低的大石澗河川474米,相對高差1176米,地勢西高東低,千米以上山峰94座;大小支流30餘條,在轄區注入大石澗河,另有楊家河注入澗里水庫,均屬黃河水系。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較好,春雨偏少,秋雨集中;年平均氣溫13.7℃,極端氣溫+36.7℃,-16.5℃,降水量在620毫米上下,無霜期為220天左右,日照時數約2231小時。

店子鎮店子鎮 連翹
該鄉森林資源豐富,大面積分布著二代或三代天然次生林和殘林面積近20萬畝,以花櫟木科為主,達60多個品種,森林覆蓋率為75%,植被覆蓋率為98%,木材儲蓄量達20萬立方米;礦產資源主要有金、銀、銅、鈉長石、方解石等10多個品種;中草藥資源豐富,達上百個品種,主要有連翹二花黨參朱苓等,諸如連翹產量正常年可達150噸以上;畜牧飼養量逐年增加,向商品化邁進,全為綠色食品,深受人們歡迎,“店子山羊肉”聲譽中原;菸葉生產穩中有升,色澤金黃,品質優良,為陝縣優質煙鄉鎮之一;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產品享譽全國,暢銷國內外;地方特產種類之多,數量可觀,“店子香仁核桃”“店子中蜂蜜”“店子土雞、土雞蛋”“店子木耳”馳名四方,深受人們歡迎;小城鎮建設布局合理,卓有成效,且突出地方風格,街道全部硬化;教學設施大大改善,在全縣率先實行轍點並校,教育質量明顯提高;公路建設除楊家河村外,其餘鄉村公路全面油化、硬化,交通條件大有改變。

該鄉地處豫西深山區,植被原始,山水並茂,瀑潭並存,鳥語花香,風光秀麗。媳婦寨懸崖之險,黃野坪四山之竣,澗河谷山水之美、龍文化相傳之久。山水林瀑石花草潭崖等自然現象相互組合,形成了一處處各特色的美好景觀;宮寺庵廟等古文化遺址多處,淨樂宮上古寺古柏庵等佛教、道教遺址,歷史悠久。既有北國風光的韻味,又有南方水鄉的靈氣,是一個佳境薈萃的曠世勝地,一片不見纖塵的潔淨世界,一個休閒度假、旅遊觀光、回歸自然的理想之地,故而陝縣縣委九屆二次全會,把該鄉列入陝縣四大景區之一來開發。目前已審報為省級旅遊景區,正在進入實質性開發,農家賓館項目不斷增加和完善,年均接待國內遊客在5萬人次左右,從而推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