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民黨

台灣農民黨

2007年6月15日台灣農民黨在高雄縣澄清湖風景區內的傳習齋召開成立大會,島內農會兩百餘人參加,成為台灣地區的第128個政黨。該黨黨主席為雲林縣農會理事長謝永輝。

基本信息

政黨簡介

“台灣農民黨成立大會”2007年6月15日上午十時在高雄縣澄清湖風景區內的傳習齋舉行。台灣農民黨除確立黨章、黨綱外,也選出雲林縣農會理事長謝永輝擔任該黨聯絡人(法定之政黨負責人)。謝永輝曾任二屆虎尾鎮長、“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雲林縣農會理事長、總幹事等重要職務,是農業界備受推崇的大老級人物。

政黨黨綱

《台灣農民黨黨綱》中規定,該黨代表台灣農、林、漁、牧等四大農民階級,“以爭取農漁民利益、促進農業發展與茁壯農漁民組織為目的而成立之階級政黨”;“黨址設於高雄市”。台灣農民黨的行動綱領為“四不”、“六要”。這六幅標語即是“六要”,另“四不”是:不背離台灣農漁民主流民意;不參與政治惡鬥;不推舉正副“總統”候選人;不攻擊其他政黨。

成立原因

高雄縣農會總幹事蕭漢俊主持成立大會並介紹為何成立“台灣農民黨”。
台灣農民黨台灣農民黨

蕭漢俊說,《台灣農民黨黨綱》寫到:“當權的政治人物以意識形態及個人利益為先,百般阻撓台灣農業的市場開拓,扼殺觀光客來台消費商機,斷絕農漁民資金調度,消滅基層農漁民自治組織,坐視農產品價格暴起暴落,又遲不提升農漁民福利與保險制度,輕視農業科技的提升。使台灣農漁民苦不堪言,加速淪為M型社會的無產階級。”“我們已無法相信現有政治人物們的口號,也無法相信缺乏專業監督的政府,能為農漁民多做些什麼。所以,台灣農漁民決定自行成立政黨,組織黨團,拋開充斥政治動物的兩大政黨,從下到上,自力救濟,起身捍衛農漁民的權益”。

政黨作用

成立大會上宣讀通過的《台灣農民黨黨綱》中規定,該黨為代表台灣農、林、漁、牧等四大農民階級在台灣“立法院”發聲,“以爭取農漁民利益、促進農業發展與茁壯農漁民組織為目的而成立之階級政黨”;“黨址設於高雄市”。該黨不設黨主席,設黨務發展委員會,簡稱“全委會”,任期二年,由委員七至三十一人組成,總責黨務;“全委會”設聯絡人一人,由委員相互推選產生,對外代表該黨。
主持成立大會的高雄縣農會總幹事蕭漢俊在接受本社記者參訪時表示:“台灣農民黨是一個階級性的政黨,是一個小老百姓的政黨。我們的目標是保持在‘立法院’最少六席以上。我們希望在農業區塊推動兩岸農業的交流與貿易,我們會主動配合友黨推動兩岸農業交流與貿易。”

台灣地區主要政黨

泛藍陣營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親民黨、新黨
泛綠陣營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 台灣團結聯盟(即台聯黨,數次否認其屬泛綠陣營,改以“第三勢力”為政黨號召)、建國黨、新國家連線
其他 無黨團結聯盟(簡稱無盟聲稱中立,歷次在選舉及立法院表決中與泛藍靠攏)、台灣勞動黨 、綠黨、第三社會黨、台灣工黨、台灣吾黨、台灣農民黨、台灣紅黨、客家黨、台灣民主共產黨

台灣地區主要政黨

泛藍陣營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親民黨新黨
泛綠陣營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 台灣團結聯盟(即台聯黨,數次否認其屬泛綠陣營,改以“第三勢力”為政黨號召)、建國黨新國家連線
其他無黨團結聯盟(簡稱無盟聲稱中立,歷次在選舉及立法院表決中與泛藍靠攏)、台灣勞動黨綠黨第三社會黨台灣工黨台灣吾黨台灣農民黨台灣紅黨客家黨台灣民主共產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