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昌平

古昌平,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研究生課程,現任惠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它是藝術家,也是花朵的澆灌者,在三尺講台上揮灑者汗水,給孩子帶來知識,給家長帶來信耐。他的課成為了學生們最喜歡的課,他的課得到了同事們的尊重。他熱愛職業,熱愛學生。他是一代教育人的縮影,他始終記得自己是一個教育工作者。他始終堅定自己的信仰,在教師大面積跳槽的時代,堅守本心,後任總教務處主任,為一中的發展開啟了嶄新的篇章。

惠州市教育局副局長
古昌平,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管理研究生課程畢業,中學英語高級教師。1980年參加工作,先後任惠州一中團委書記、總務處主任、副校長兼一中江北分校校長,2001年9月任惠州一中校長。
種種物質就這樣匯聚在古昌平的身上。他是教育專家,主編過8部教育教學論文及研究性成果作品集,在省市及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 50多篇;他是科學工作者——教育本身就是一門科學,是研究人、成就人能夠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任的科學;他是藝術家,他對教育事業的引領決策、方向把握,對學生的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都是他在教育事業成果展示上,淋淋漓漓永不褪色的畫卷。
1980年,古昌平帶著眾多嚴師關注的目光,帶著黨和人民的期望,走上了惠州市第一中學神聖的講台,開始履行人民教師神聖的職責。
在當時英語老師奇缺的情況下,他承擔了大工作量的教學任務。他每周要為3個班的學生上18節英語課,還擔任其中一個班的班主任。
百廢待興的教育園地,為古昌平提供的教學條件極為簡陋。年青的古昌平,滿腔熱忱、義無反顧地去追尋童年和少年時期老師留在他心間崇高的師德和偉岸的背影。他把老師對他的教誨,對他的關懷和愛,全部地傾注到他的教學之中,傾注到對學生無限的愛之中。
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古昌平深深體會到,老師的職責和使命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重要的是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適應祖國現代化建設需要的人才。為此,他敞開心扉,把所有的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與之溝通思想,建立感情,進行心與心的交流,進行理想、道德、情操等潛移默化的薰陶——在崇高的師德師風的感召下,班級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質變。
年輕的古昌平對自己的教學質量精益求精。許多家長旁聽過他的課,共同的感受是如崖上滴水,潤潤穿石;如雨露甘泉,點點入心。他授課時語言精練、幽默,重在引發思考,課堂教與學的氣氛濃厚、活躍、輕鬆、和諧,讓學生在享受中展開想像的智慧翅膀,在不知不覺的接受中開發心智。他的課,成為學生最喜歡的課。
帶著年輕和活力,帶著朝氣和生機,古昌平所有的時間都投入教材研究與實踐。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他力爭把每一天的課、每一堂的課都上出新意,上出特色。他的課,得到領導和同事的好評。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古昌平把自己融化在學生中間,讓學生把他當作兄長,當作知己。他常常利用休息日和同學們一塊野炊,一塊郊遊,就理想追求等人生話題和同學們一起海闊天空地談。他熱愛自己的學生,在一次課外活動中,一個學生不慎扭傷了腳,古昌平二話沒說,背起學生就往醫院跑。這一背,是愛的體現,情的交融,聳立在學生心中的是八十年代新一輩老師偉岸的形象。
在古昌平傾注心血的教育中,同學們學習氣氛日漸濃厚,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學習熱情。從跟著學到主動學,古昌平的心血沒有白費。特別是賴東海、朱學雄兩位同學,從全級後進到最終考上大學……僅僅是素材的學生,在他的鍛鍊淬火中成了祖國建設的棟樑之才,許多人認為這是奇蹟。古昌平的同事認為,那是古老師用付出的汗水、智慧和心血澆灌出來的。在8年高中教學、其中5屆的畢業班教學中,古昌平始終牢記教育是成就人的事業,是在燃燒自己生命中完成的。
古昌平,笑對人生,笑對事業。
1985年,南粵大地上的改革開放如火如荼。這一年古昌平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這一年大量教師跳槽……這一年,還有以後的許多年,古昌平都有調離學校的機會,但他留下來了,留在他熱愛的教育事業,留在他一往情深的講台上。1987年之後,他連續6年擔任一中的團委書記,接著是總教務處主任……1997年7月,古昌平書寫了惠州一中開拓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
在拓荒中創造奇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