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

古代詩詞是雜詩中的一種,還有五律和七律詩詞等。

八音歌
雜體詩的一種,由五言十六旬構成。從第一首開始,每隔一句用金、石、絲、石、匏、士、革、木八字為首字。代表我國古代的八類樂器,故稱為“八音”。宋人黃山谷寫有此類作品。

柏梁體

每句都押平聲韻的一種古體詩。相傳是梁武帝元封三年在柏梁台上與群臣和詩的一種寫作形式。此種詩體可以構成單數句,不一定都用偶數句。《柏梁台詩》云:“日月星辰和四時(武帝)。驂駕駟馬從梁來(梁王)。郡國士馬羽林材(大司馬)。總領天下誠難治(丞相)。和撫四夷不易哉(大將軍)。刀筆之吏臣執之(御史大夫)。撞鐘伐鼓聲中詩(太常)。宗室廣大日益滋(宗正)。周衛支敦禁不時(衛尉)。總領從宗柏梁台(光祿勛)。乎理清澈決嫌疑(廷尉)。修飾輿馬待駕來(太僕)。郡國吏功差次之(大鴻臚)。乘輿御物主治之(少府)。陳粟萬石揚以箕(大司農)。激道宮下隨討治(執金吾)。三輔盜賊天下危(左馮翊丶盜阻南山為民災(右扶風)。外家公主不可治(京兆尹)。椒房率更領其材(詹事)。蠻夷朝賀常會期(典同國)。拉橋槽護相支持(大匠)。批把橘栗桃李梅(大官令)。走狗逐兔張罘意(上林令)。咯妃女唇甘如治(貿合人)。迫窘潔屈幾窮哉(東方朔)。”此講後人疑為偽作。但其用韻,都用上古時的“之”部字.縱為偽托,其寫作年代當也較早。後代以柏梁體作為七言詩的一種變體,它都用平聲字為韻,句句押韻,而且一韻到底,且多用三平腳,前四字則多仄聲,不雜用律句,多是拗句。用仄聲字或中間換韻的不能算是柏梁體。如李賀《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偏動抱水含滿唇,暗灑技弘冷血痕。紗惟晝暖墨花春,松輕漚漂沐鷹親。乾賦薄重立腳勻,數寸光秋無日昏。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頑何足雲?” 北詞廣正譜

北曲主要曲譜之一。為明徐慶卿原撰、鈕少雅作樂句,清人李玉更定。現見有清康熙年間青蓮書局刻本、1919年北京大學石印巾箱本及北京大學影印康熙年間刻本。

北詞譜

北曲曲譜的重要著作。明末時人徐慶卿編撰。它是繼明初朱權《太和正音譜》之後出現的另一部比較完備、精確的北曲曲譜。此書收錄北曲六宮八調所轄的四百多個曲牌。各個曲牌下面,用例曲標明正字、襯字、句式及所用韻腳等項,後面附以各種變格,並加說明,論述謹嚴,體例詳備。其所引用元曲原作,豐富精詳,可為後代進行元曲的校勘、輯快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據。書前並有《臆論》一卷,詳論北曲之格律,可為作北曲者參考。清人李玉更定之《北詞廣正譜》,即以此書為主要依據增刪而成。

北套

北曲的套數稱為“北套”。北套的尾聲較南套特異。其尾聲可由多支曲子構成。如元無名氏《耍孩兒·拘刷行院》這個散套,於《耍孩兒》這一支曲子之後,以十三支《般涉調煞昆》和一支尾曲為尾聲。而尾聲前面的其他曲子則沒有明顯的差異。北套可以“借宮”。

元代雜劇,稱一部為一本。其內容一般包括四折和一段楔子。如果劇情複雜、內容豐富,一本不足以盡一劇,則合多本而成。如《西廂記》即有五本。

本句自救

格律詩“拗救”的一種。在出現拗句的情況下,通過本句調整平仄用字來使平仄字的比例恢復正常的做法,叫做“本句自救”。一般是第一字(五言)或第三字(七言)拗了,則用第三字(五言)或第五字(七言)來救。如第一字本當用平聲字而用了仄聲字,則把第三字的仄聲改用平聲u例如“救孤平”就常採用本句自救的辦法(參見“救孤平”條〕。還有一種情況,是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與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五言句的第四字與七言句的第六字本當用仄而用了平聲,那么,就必須將本句的第三字(五言)或第五字(七言)的平聲改為仄聲字,寫成“平平仄平仄”或“仄仄平平仄平仄”。這種拗句,宋人很喜歡用,形成一種習慣性的特殊拗句。例如杜甫《秋興八首》“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上句的第六字用了平聲的“王”字,便在第五字處用了仄聲的“降”字,這樣便“救”回來了。這也是“本句自救”。

唐宋時大曲或法曲中的一個樂章,叫做“遍”。一部大曲可由若干個“遍”構成,一遍相當於一片,也就是一段樂章,表示音樂已經奏過一遍。白居易《聽水調》詩:“五言一遍最殷勤,調少情多似有因。”“遍”是由古代的“變”演化而來的。

別調

前人對詞的另一種稱呼。劉克莊的詞集稱為《後村別調》。

插腰

在格律詩中,單音步如果居於一個律句之末,但該句又不應押韻,不能用平聲字,就該把這個音步挪動插於中間,這叫插腰。如上聯的對句是平平仄仄平,下聯的出句要相粘,本應也寫成平平仄仄平,但下一聯的出句不押韻,末尾不能用平聲字,所以要把句末的平聲字插於平平和仄仄中間,寫成平平平仄仄,這就是插腰的運用。這樣就使單句的末一個字可以避免使用平聲字。另外,如果居於詩句之末的是仄聲字,為了使首句人韻(使用平聲字),也可將這句末的仄聲字插於中間,如本是仄仄平平仄,將句末的仄聲字插腰的結果,便成了仄仄仄平平,這樣,首句便可以人韻了。

襯韻

中古格律詩首句入韻,但所押的是鄰韻字(如魚與虞、寒與刪、江與陽),這又稱為村韻。如楊大年《書懷寄劉五》:“風波各路壯心殘,三徑荒涼未得還”,首句入韻,但韻腳“殘”字是寒韻字,與其相押的“還”字是屬刪韻字不同部,這稱為“襯韻”。

襯字

曲牌所規定的諾式之外另加的字,稱為“襯字”。它的作用是補充正字語意的缺漏,使之內容更加完整充實,語言更加周密豐富或生動,或者使字句與音樂鏇律更加貼合。曲可加襯字,是它與詞或詩的主要區別之一。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靈活性,行文造字更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縛。小令所用的襯字較少,套曲則比較多。此外,雜劇使用襯字比較普遍,而南戲則比較少用。襯字一般用於句首或句中,句末則很罕見。在曲譜中,襯字往往用小字書寫,以區別於正宇。襯字一般不占用樂曲的節拍、音調,往往是唱時快速而有節奏地一口帶過。句首的襯字可以用實詞(如名詞、動詞等),也可用虛詞(如連詞、助詞以及代詞、副詞等)。如尚仲賢《王魁負桂英》:“殿階前空立著正直牌”,“前”和“著”是襯字有時,襯字是一個句子,如白樸《梧桐雨》“寡人親捧一盞兒玉露春寒”,“玉”字前的句子是村字。襯字有時可多至十多二十個字。如關漢卿的南呂《黃鐘尾》“我正是個蒸不熟煮不爛炒不爆錘不碎打不破響噹噹一粒銅豌豆”,“響” 字前的部分即為襯字。襯字是在不更動原譜的基礎上增加字數的,這表明曲的句法相當自由和富於變化。襯字用得恰當,可使句法靈活多樣,增強了曲文的口語化和形象化特點。
趁韻

又稱為湊韻。作詩時為了符合押同部字的要求,用上雖屬同韻而意義不貼合的字眼,這叫做趁韻。如柳宗元《別合弟宗一》詩:“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桂嶺瘴來雲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欲知此後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最後一個韻腳字煙,雖與然、邊、年、天等同一韻部,但用得不自然,不貼當,有強湊韻腳之嫌,故紀均《瀛奎律髓刊誤》指出“‘煙’字趁韻”。就是說煙字為了湊足韻字而用得不好。

承安體

元曲中的一種體式。其特點是曲文雍容華麗。相傳為金章宗所首創。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說:“承安體,華觀偉麗,過於帙樂。承安,金章宗正朔。”承安是金章宗所用的第二個年號,自1196一1200年間。這個時期是精通音律的金宗統治的鼎盛時期,政局安定,文化事業有相當的發展,可稱金之盛世。故金章宗本人的製作,其風格趨於偉麗華貴,蔚為一時之盛況。

出句

格律詩每兩句結成一聯。如果是律詩,一共八旬,便有四聯,如果是絕句,一共四句,便只有兩聯。一聯之中,上句稱為“出句”,下句稱為“對句”。如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①江涵秋影雁初飛,②與客攜壺上翠微。③塵世難逢開口笑,④菊花須插滿頭歸。⑤但將酩酊酬佳節,③不用登臨嘆落暉,③古往今來只如此,③牛山何必獨沾衣。”詩中第①、③、⑤、⑤句為出句,②、④、③、③句為對句。

出韻

又稱為落韻、犯韻。作近體詩時,整首詩都應按所規定的某一個韻部押韻。如果有的字逸出該韻部之外,便叫“出韻”。

http://post.baidu.com/f?kz=25242136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