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毛羊鬍子草

叢毛羊鬍子草

叢毛羊鬍子草,為多年生常綠禾草,具粗短根狀莖,稈密集叢生,高15~80cm。喜生於向陽的陡壁石縫間,葉叢及花序垂吊於岩壁上,葉細而花後的叢叢白毛,裝點石岩極富情趣。適用於自然式庭園的假山、岩。

基本信息

植物資料

名 稱: 叢毛羊鬍子草
學 名: Eriophrum comosum
科 屬: 莎草科羊鬍子草屬
類 別: 多年生常綠禾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常綠禾草,具粗短根狀莖,稈密集叢生,高15~80cm。葉基生,線形,頂端呈細長剛毛狀,邊緣有細齒。花序伸長,總苞片葉狀,頂端呈細長剛毛狀,具極多小穗,下位剛毛極多,果時長約7mm,呈白色毛叢。花果期6~11月。

產地分布

重慶四川湖北雲南貴州甘肅等地,生石岩陡壁向陽處。

生長習性

喜溫暖及強光照,耐旱。

繁殖

分株繁殖

觀賞套用

喜生於向陽的陡壁石縫間,葉叢及花序垂吊於岩壁上,葉細而花後的叢叢白毛,裝點石岩極富情趣。適用於自然式庭園的假山、岩。

莎草科·藨草亞科·藨草族

藨草族(Scirpeae),中國有7屬, 藨草屬、羊鬍子草屬扁穗草屬、球柱草屬芙蘭草屬、荸薺屬、球柱草屬飄拂草屬。小穗有許多花,很少只有幾朵花;鱗片螺旋狀排列,很少在小穗下部的少數鱗片近兩行排列,更少所有鱗片近二列,有時在下部的1-2片或多至幾片鱗片內無花;下位剛毛存在或缺如,一般6條,少有多些或少些,多數為剛毛狀,很少為絲狀或花瓣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