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葉球柱草

絲葉球柱草

絲葉球柱草,莎草目莎草科植物,一年生草本,無根狀莖。稈叢生,細,無毛,高7-23厘米,有時達35厘米。有生長在海邊、河邊沙地的,也有生長在荒坡上、路邊及松林下的;海拔100-3200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絲葉球柱草
種拉丁名:Bulbostylisdensa(Wall.)Hand.-Mzt.
種別名:黃毛草,細黃毛草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絲葉球柱草絲葉球柱草

屬中文名:球柱草屬
屬拉丁名:Bulbostylis
海拔:100-3200
命名來源:[Karst.EtSchenck.Vegetatab.XX-7:16.1930]
中國植物志:11:070
最低海拔:1500
生境:山坡或溝邊谷邊
藥用部位:全草
藥用功能:能清涼,解熱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無根狀莖。稈叢生,細,無毛,高7-23厘米,有時達35厘米。葉紙質,線形,長5-10厘米,寬0.5毫米,有時長達13厘米,細而多,全緣,邊緣微外捲,頂端漸尖,背面葉脈間疏被微柔毛;葉鞘薄膜質,僅頂端具長柔毛。苞片2-3枚,線形,很細,基部膜質,頂端漸尖,全緣,邊緣微外捲,背面疏被微柔毛,長0.8-1.5厘米或較短;長側枝聚繖花序簡單或近復出,具1個稀為2-3個散生小穗;頂生小穗無柄,長圓狀卵形或卵形,長3-6毫米,罕8-9毫米,寬1.5毫米,基部近圓形,頂端急尖,具7-17朵花或更多;鱗片膜質,卵形或近寬卵形,長1.5-2毫米,寬1-1.5毫米,褐色,基部圓形,頂端鈍,罕近急尖,僅下部無花鱗片有時具芒狀短尖,背面具龍骨狀突起,具黃緣色脈1-3條,具緣毛;雄蕊2,花葯長圓狀卵形或卵形,基部近楔形,頂端急尖。小堅果倒卵形,三稜形,長0.8毫米,寬0.5-0.6毫米,成熟時為灰紫色,表面具排列整齊的透明小突起,頂端截形或微凹,具盤狀的花柱基。花果期4-12月。

產地分布

產於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等省區;由於適應性很強,有生長在海邊、河邊沙地的,也有生長在荒坡上、路邊及松林下的;海拔100-3200米。本種分布甚廣,從印度至美國均有分布。

生存環境

山坡或溝邊谷邊一年生草本。稈叢生,纖細,高7-23厘米。葉細條形,長5-10厘米,寬約0.5毫米,邊緣微外卷;葉鞘薄膜質。苞片葉狀,2-3枚,細線形,長8-15毫米,邊緣微外卷;長側枝聚傘花序簡單或復出;小穗單生,有時2-3個簇生,卵形或矩圓狀卵形,長3-6毫米,寬1.5毫米,有7-17ǎ歡ド?∷胛薇?渙燮?菪?磁帕校?ぶ剩?研危??.5-2毫米,寬1-1.5毫米,褐色,背面有龍骨狀突起,有1-3條脈,頂端鈍,僅下部的1-2片無花鱗片頂端具芒狀短尖;雄蕊2;柱頭3;無下位剛毛。小堅果三棱狀倒卵形,長0.8毫米,寬約0.5毫米,表面有透明的小突起,先端截平或微凹;花柱基小,盤狀。分布於河北、華東、華南、西南;亞洲東南部至熱帶非洲和熱帶大洋洲也有。生於海邊、河邊、荒坡、路旁及林下。

莎草科·藨草亞科·藨草族

藨草族(Scirpeae),中國有7屬, 藨草屬、羊鬍子草屬扁穗草屬、球柱草屬芙蘭草屬、荸薺屬、球柱草屬飄拂草屬。小穗有許多花,很少只有幾朵花;鱗片螺旋狀排列,很少在小穗下部的少數鱗片近兩行排列,更少所有鱗片近二列,有時在下部的1-2片或多至幾片鱗片內無花;下位剛毛存在或缺如,一般6條,少有多些或少些,多數為剛毛狀,很少為絲狀或花瓣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