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跳

反跳

rebound臨床在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可的松進行治療時,突然停藥或減量過快時會使病人原病復發或惡化。臨床在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可的松進行治療時,突然停藥或減量過快時會使病人原病復發或惡化。這是病人對激素產生依賴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所致。

基本內容

rebound

臨床在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可的松進行治療時,突然停藥或減量過快時會使病人原病復發或惡化。

這是病人對激素產生依賴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所致。

藥物反跳

癲癇發作癲癇發作

長時間使用某種藥物治療疾病,在症狀基本控制或臨床治癒後突然停藥,由此造成的疾病逆轉叫藥物“反跳”現象。心血管類藥物因停藥而引起血壓變化較為多見,如服心得安,血壓反跳發生率在5%左右。服用可爾寧,突然停藥會出現出汗、頭痛、失眠和血壓回升現象,甚至血壓比以前還高。又如長期服用硝酸甘油的冠心病患者突然停藥,可致嚴重的心絞痛發作,甚至心肌梗塞死亡。去痛片含有非那西汀和咖啡因等,長期使用可產生藥物依賴性,停藥後能引起戒斷性頭痛。去甲腎上腺素長期滴注後,一旦停用後會發生血壓突然下降。抗癲癇藥在發作暫時控制後,如突然停藥或換藥,可導致癲癇發作,甚至引起癲癇持續狀態。安定作為抗焦慮藥長期服用後,如突然停服,現激動或憂鬱等情況、精神病惡化、甚至驚厥。最易發生停藥反跳的藥物是腎上腺皮質激素。患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經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治療病情緩解穩定後,若減藥太快或突然停藥,舊病常可復發,而且復發後的症狀有時比治療前更加嚴重,使病情難以控制而危及生命。由此可見,儘管各種藥物產生“反跳”的原因不同,表現各異,但其後果都是一樣的。因此,為預防藥物發生“反跳”現象。

常見藥物

這類藥物常見的有可樂定、甾體類激素、阿片類、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心得安等。

預防反跳

預防藥物發生“反跳”現象有三點需要注意:

第一,當停用或更換長期服用的藥物時,應採取逐漸減量的方法。

第二,在需要更換藥物時,應採取逐漸過度的方法,先在原藥基礎上加用新藥,逐漸將原藥減量以至停用。

第三,停藥期間仍應備有原用藥物,一旦發生藥物“反跳”現象,可再恢復使用,一般情況下,“反跳”症狀會自行消失。

比賽用詞

原本應該贏得的比賽反而被獲得大敗,就叫做反跳。

相關辭彙

•膝跳反射

系統的疾患。膝跳反射是有代表性的腱反射例。其反射弧是從股四頭肌的肌梭起,經股神經進入脊髓,直接與第二一第四腰髓的前角細胞相聯繫,再經股神經回到原來的肌肉(固有反射)。因為只經過一個突觸,所以反射時間僅為2毫秒。這種反射可因腳氣和脊髓癆

•情緒反應

它是有機體行為反應的一種形式。情緒反應包括無條件反應和條件反應。嬰兒的原始情緒反應,或哭或笑,都是以無條件反射為主,雖有一定的表情動作,但未必有內心的情緒體驗。以後,當人有了自我意識,情緒反應逐漸分化為以條件反應為主,反應內容變得更加豐

•反射中樞

察某些效應器官的活動,可以推測中樞的機能變化,用以診斷疾病或判斷病情。如角膜反射的中樞在腦橋,用棉絮輕觸角膜邊緣,正常反應為閉眼,如角膜反射遲鈍或消失,則表示腦橋損傷或昏迷;跟腱反射的中樞位於骶髓1~2節,叩打跟腱,正常應出現足向跖面屈曲

•嘔吐反射

嘔吐反射是胃內容物和部分小腸內容物通過食管返流出口腔的一種複雜的反射動作。刺激身體的許多部位皆可發生。一般是起因於舌根、口咽部、胃腸道黏膜、膽囊等受到異常的傷害性刺激而引起;視覺和前庭位置改變時亦可引起。人在嘔吐前常出現噁心、流涎、呼吸急

•生物反饋療法

反應許以物質獎勵,強化其行為。但病人在未學會之前,反饋儀中顯示出失敗信號時,則應發出安慰的指導語。 ‖請注意‖生物反饋之所以能幫助人控制自己的生理過程,對行為的強化是重要的因素。 生物反饋的種類 生物反饋的種類主要有腦電波反饋,肌電反

•反折

反折 證名。脊背反張之證。出《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素問·診要經終論》:“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瘈瘲。”張志聰註:“反折,背反張也。” 最後修訂於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51:26 (GMT+08

•反陽

反陽 運氣術語。指水運不及之年,火不畏水,火反用事。《素問·五常政大論》:“涸流之紀,是謂反陽。”張景岳註:“涸流之紀,水不及也。凡丙辛皆屬水運,而辛以陰柔,乃為不及,故於六辛陰水之年,陽反用事,是謂反陽。” 最後修訂於 2009年1月

•反聽

反聽 氣功術語。即斂視內顧,意守自身呼吸之聲。《抱朴子內篇·論仙》:“欲得恬愉淡泊,滌除嗜欲,內視反聽。” 最後修訂於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51:26 (GMT+08:00)

•唇反

唇反 病狀名。口唇外翻的症狀。為脾氣衰敗的表現。《靈樞·經脈》:“足太陰氣絕者則脈不榮肌肉……唇反者,肉先死。” 最後修訂於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15:55:13 (GMT+08:00)

•相反

相反,中藥學術語。系藥物七情之一。出《神農本草經》。指兩種藥物合用,可能產生毒性或副作用。如烏頭反半夏,細辛反藜蘆。後世將相反藥物歸納為“十八反”。參該條。 最後修訂於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20:52:50 (GMT+08:

•反射

作用的特點將反射分為外感受性反射與內感受性反射。前者為由外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後者即內臟感受性反射以及本體感受性反射。 按效應器作用的特點 將反射分為軀體反射及內臟反射兩大類。姿勢反射、全身各部骨骼肌等的反射活動都是軀體反射。心臟搏動、

•Schmidt反應

得到胺的反應最為重要。羧酸可以是直鏈脂肪族的一元或二元羧酸、脂環酸、芳香酸等;與Hofmann重排、Curtius反應和Lossen反應相比,本反應胺的收率較高。反應機理 本反應的機理與Hofmann 重排、Curtius 反應和Lo

•反暗示

反暗示即抵制暗示影響的現象。亦即暗示所引起的相反指向,暗示的實際效用與暗示的目的相反。最後修訂於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20:50:39 (GMT+08:00)

•反應

由刺激而引起機體活動狀態的變化稱為反應。肌肉受刺激而發生收縮,是一種反應。神經纖維受刺激而發生興奮傳導,也是一種反應。腺體受刺激而發生分泌,又是一種反應。最後修訂於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10:12:17 (GMT+08:00)

•反饋控制

反饋控制即“死循環控制”。最後修訂於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21:41:48 (GMT+08:00)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