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鐵路中學

原平鐵路中學

原平鐵路中學,成立於1973年,2004年底,醞釀了很久的鐵路中學劃歸地方管理一事終於變成了現實,原平鐵中正式劃歸地方管理,成為忻州市教育局的直屬學校。2006年4月19日,原平鐵中正式更名為忻州市第四中學。在校名前冠以“忻州”的中學序列中,四中大約是最特殊的一所學校。無論是它的“前世”,還是它的“今生”。成立於1973年的原平鐵路中學,是全市惟一的一所鐵路子弟中學。劃歸地方管理更名後,又是忻州中學序列中惟一的一所完全中學。

基本信息

簡介

原平鐵路中學,成立於1973年,2004年底,醞釀了很久的鐵路中學劃歸地方管理一事終於變成了現實,原平鐵中正式劃歸地方管理,成為忻州市教育局的直屬學校。
2006年4月19日,原平鐵中正式更名為忻州市第四中學

發展歷程

在校名前冠以“忻州”的中學序列中,四中大約是最特殊的一所學校。無論是它的“前世”,還是它的“今生”。
成立於1973年的原平鐵路中學,是全市惟一的一所鐵路子弟中學。劃歸地方管理更名後,又是忻州中學序列中惟一的一所完全中學。當然,這所學校的特殊之處還在於,其它十一所冠名“忻州”的中學都在忻州城區,惟獨四中在忻州以外的原平市立校。
四中的前身原平鐵路中學,是一所有著光榮傳統的學校,以下事實可資證明。
從1997年到2003年,原平鐵路中學連續7年奪得中考原平市各學科均分、及格率、優秀率第一名。1999年,該校考生王竹梅以總分576分的成績奪得忻州地區中考第一名;2002年,該校考生趙晉美以總分601分的成績再次奪得忻州市中考第一名。2002年,原平鐵中應屆考生李勇以646的優異成績奪得原平市高考第一名,並被清華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錄取。2003年,高考應屆生達本科線23人,各項指標考評居原平市第一。2004年中考,鐵中的黨睿、史奔駿、史騰駿、鄧少剛、郝釗功位列原平市第二、三、四、六、九名,進入忻州市前100名。
鐵中劃歸地方管理將近兩年,許多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需要理順的關係在地方政府特別是市教育局的大力協調、幫助下得以解決。校長賈傑歸納了以下幾個方面:學校更名,正式納入忻州中學的序列;困擾學校多年的缺編問題得到了解決,新增編制52人;學校軌制擴大;建築面積4078平方米、使用面積3500平方米的教學大樓建成啟用;臨街建築主體即將完工,學生的住宿和教師的辦公條件將大大改善。
兩年來,學校硬體的改觀有目共睹,學校發生的深刻變化也體現在許多細微的方面。
忻州市第四中學校”的正式命名,意味著原來的原平鐵路中學順利完成了“定編、入軌、更名、改制”的工作。而新建的教學大樓投入使用,人力資源的最佳化整合,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普遍運用,為忻州四中“一年夯基礎、兩年上台階、三年大發展”奮鬥目標的實現創造了優良的外部條件。對於四中所有的教職員工而言,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在當前高、國中教育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機遇來之不易,但機遇又稍縱即逝。搶抓機遇,苦練內功,拓展生存發展空間,就成為每一個四中的教職員工必須直面的挑戰。
冠名“忻州四中”,學校又在原平立校,校領導一班人對學校的生存現狀和發展方向進行了準確的定位。
在原平城區範圍內有三所高中。範亭中學歷史悠久,積澱深厚,屬於三晉名校,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支持、關注自是不言而喻,學校的師資、生源在原平範圍內均屬一流;原平一中經過近幾年的勵精圖治,在原平站穩了腳跟。四中是完全中學,在國中這一塊,原平實驗中學的名氣、生源也非四中的國中部可比。因此說,更名後的忻州四中跟范中、原中、原平實驗中學比起來有其優勢,更有其先天的不足。
成立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的原平鐵路中學,從它成立的第一天起,在它身上體現出來的雙重屬性就是如此鮮明——作為子弟學校,它自然要承擔起為鐵路職工培育子女的責任;而作為鐵路企業的下屬單位,學校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又打上了深深的“鐵路系統”的烙印。令行禁止,紀律嚴明,師生行為規範,這些可以說是當年鐵中的老傳統、好傳統。而當年在鐵路系統相對封閉的小環境下,原平鐵中與周圍的學校“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視野不開闊,辦學理念不先進,教學改革的動力不足,這也可以說是子弟學校共有的通病。
經過全校教職員工的大討論 ,經過校領導們反覆的深思熟慮,忻州四中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逐漸清晰起來。如果用文字表述的話,大概是以下內容。
辦學理念: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學生多元選擇鋪路。
辦學目標:國中高中兩翼齊飛,區域領先全省一流。
育人目標: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創新。
校訓:強學力行,志存高遠。
校風:嚴謹、勤奮、文明、進取。
教風:敬業、愛生、博學、創新。
學風:刻苦、求真、自立、善思。
班風:團結、自律、競爭、互勉。  
一所學校的辦學思想首先體現在這所學校的校風創建方面。忻州四中著力創建的“嚴謹、勤奮、文明、進取”的校風,既是對過去鐵中老傳統的傳承,也體現了現在四中孜孜以求的辦學目標。
嚴謹:嚴密謹慎、細緻。做學問來不得絲毫的虛假,弄虛作假不行,粗心大意不行,必須具備嚴謹、縝密的作風。只有嚴謹,學生的知識體系才能構築完整;只有嚴謹,學生才能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只有嚴謹,才能夠培養出學生良好的學習作風。
勤奮:有了科學的態度,還必須有一種持之以恆的治學精神。
文明: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的真諦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文明校園的標誌就是優質的教育教學質量,優良的校園秩序,優美的校園環境,優雅的行為習慣。這是治校的要求,而這一切又都是以人的素質為底蘊的。
進取: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也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進取精神,歷史就不會發展到今天。進取的精神需要傳承,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就是不斷進取精神的真實寫照。後人超過前人,學生超過老師,歷史就是在這種不斷進取的狀態下前進的。四中就是要秉承這種精神,不斷追求,不斷進取,不斷前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