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士

榮公為卿士,用事。 厲王﹑幽王卿士。 虢公林父為右卿士。

一作卿史、卿事。西周春秋時期周天子或各諸侯國的執政官。源於商。甲骨文有官名卿史,見《殷虛書契前編》卷二第二十三頁第一片等。《說文·士部》云:“士,事也。”西周或為卿的通稱,如:
《書·洪範》:“王省惟歲,卿事惟月,師尹惟日。”或指總領諸卿的執政大臣。如《詩·小雅·十月之交》列舉七個朝廷大臣,以“皇父卿士”為首位。
《詩·大雅·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太祖,太師皇父:“整我六師,以修我戎。”此謂周宣王冊命卿士於南仲的祖廟,受命者為大師皇父,足見卿士即是太師。
史記·周本紀》:“厲王不聽,卒以榮公為卿士,用事。”
《詩·商頌·長發》說阿衡為湯之卿士﹐《尚書·牧誓》說商紂王以群小為其大夫﹑卿士。卜辭及銅器銘文中寫作卿事。商代卿士的記載不多﹐其詳難知。西周置卿士甚早﹐《左傳》說虢仲﹑虢叔曾為文王卿士﹐銅器銘文也見卿事。西周晚期﹐榮夷公虢石父厲王﹑幽王卿士。周東遷後﹐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俏後有莊公為左卿士﹐虢公林父為右卿士。周王朝卿士的重要職責是率師作戰﹐故《詩·大雅·常武》說周王命卿士南仲領兵伐徐淮﹔春秋初期﹐周桓王伐鄭﹐王率中軍﹐卿士虢公林父﹑周公黑肩將右軍﹑左軍。西周銅器銘文中常寫作卿事寮一詞﹐表明卿士下有掌管具體事務的僚屬機構。
二,春秋諸侯國官制與周王朝相似﹐輔佐國君之重臣也為卿士﹐如楚國的卿士指執政的令尹﹑司馬。其餘諸國多稱為卿。卿為君主之輔佐﹐《左傳》稱“國卿”為“君之貳也”。春秋早期﹐齊國的國﹑高二氏分掌左﹑右軍﹐和西周時周王設左右卿士相似﹐表明春秋時各國之卿皆從西周卿士演化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