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韞堂

博韞堂

博韞堂於2007年1月18日就在這條象徵著高貴、奢華的上海南京西路上隆重開業。堂內作品集聚了多位玉雕大師的驚世之作,整個堂,猶如一個“玉境”,每一件作品都有它的獨到之處,讓人難以取捨。

玉雕大師

博韞堂堂主李傑經過數年的收藏,越玩越體會到養玉實為養人,常年握玉的人,也許會潛移默化地被玉的那份純潔、高雅和堅貞所感化。如此美輪美奐的玉作品,只有少數人可以欣賞到,真是可惜,“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找個地方把作品展出來,一方面是將這個時代最優秀、最具品位、最具有價值成長性的玉石藝術品奉獻給大家,一方面可以藉此宏揚中國玉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一方面在國際品牌雲集的南京西路展示中國的特有藝術品,象徵著國際大都市上海的絢麗多彩,氣象萬千。

堂內雲集了眾多玉雕大師,如吳德升、於涇、顏桂明、劉忠榮、倪偉濱、易少勇、宋鳴放

獲獎作品

2006年 普陀洛迦觀音 天工金獎 於涇設計製作

2006年 天倫 天工優秀作品獎 吳德升

2007年 春宮圖

2007年 大唐貴妃

2007年 母子情深

2008年 夜深沉 天工銅獎 吳德升

2008年 匏瓜無匹 天工優秀作品獎 顏桂明設計製作

2008年 美人魚 吳德升

2009年 觀音 百花銀獎 於涇設計製作

博韞堂榮譽

“博韞堂”

2007年——被上海寶玉石協會授予“上海玉雕大師精品館”

2008年——被評上“上海珠寶首飾行業放心店”

2009年——8月被評上“誠信單位”

博韞堂是以宏揚中國玉文化為宗旨,每件作品都選用上好玉材,大師設計,玉工精雕細琢,凝固了大師的心血。工藝大師創作生涯有限,而玉之傳播無限,將工藝大師傳世之作集中推向市場,讓更多的人分享其卓越成就,領略其藝術魅力。“博韞堂”以玉會友,讓愛玉之人齊聚一堂,通過交流,鑑賞,讓更多的人了解延綿7000年的玉文化,並與燦爛的中華文化息息相連。

博韞堂的理想

" 博韞堂"有個理想:等沉澱下100件上等和田玉精品,就要到上海博物館舉辦一次新疆和田玉現代收藏展,同時還希望能夠將“ 博韞堂”收藏的精品和整個玉器界的精品,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向全世界人民展出,讓世人都能欣賞到中國偉大的作品,感受中國特有的人文情懷,世界上不只有國外的名車、鑽石、限量版手錶等,還有中國的“寶玉”,讓世界人民樂在其中,它是真正限量的。

玉 文化

玉是一門藝術、一門學問、一種文化、同時還帶有一定的經濟價值,需要大家共同探討、交流,決不能閉門造車。

"博韞"二字寓意"博大精深,韞力永存",同時取意於“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畢竟“玉”有著它的特殊性,要從材質、密度、色澤、形狀、雕工等多個方面來決定一件的好壞。

博韞堂”展示的玉作品主要體現在三大類:

1、“手把玩件”是可以上手把玩之物,玉質潔白潤美,或以巧色巧雕為標識,或以人文典故為底蘊,另玩者愛不釋手;

2、“擺件”可以陳設,配有故事情節具有可讀性,融思想性、藝術性及工藝性一體的藝術品,伴隨著頂級玉料的日益稀少,大型擺件令人矚目;

3、“玉玩料”無需雕刻的,大小不一,大的有好幾斤,小的只有幾克,或紅或黑或黃或金,白的猶如羊脂,色彩斑斕,顆顆見珍貴,粒粒見心血。

在中國的歷史上“玉”都是在每個朝代鼎盛時期才出現在人們生活當中的,一直也是皇室貴族的玩物,是每個強盛時期的最好證明。從國家巨觀經濟上來說,玉器作為具有中國特色傳統文化的經濟產物,今天玉器能夠到達這樣的經濟價值,說明我們國家在不斷地走向繁榮昌盛。只有國家富強了老百姓經濟條件越來越好,才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除維持日常生活以外的東西。

玉 越來越好,不斷發展,玉有著它的特殊性:其一,那是因為玉和石油一樣是經過幾千年才形成的大自然產物,是有著絕對不可再生性,其二,優質玉的稀有性,從根本上決定了好的玉作品不會很多,可能若干年後和田玉會從地球上消失,我們可能又要等上7000年它才能再現人間,那時玉可真是傳世珍寶啊!

江上何人吹玉笛,玉壺一片照冰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