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斯騰湖[博斯騰湖景區]

博斯騰湖[博斯騰湖景區]
博斯騰湖[博斯騰湖景區]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博斯騰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家5A級風景區,占地面積988平方公里,是位於我國新疆的風景名勝,博斯騰湖古稱西海,這裡有許多海邊風景,被譽為“世外桃園”。 博斯騰湖風景名勝區是以博斯騰湖風景為主,博斯騰淖爾,蒙古語意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於湖中而得名。博斯騰湖距博湖縣城14公里,距焉耆縣城24公里,湖面海撥1048米,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5公里,略呈三角形。 2018年1月4日,經國家林業局驗收升級為博斯騰湖國家濕地公園。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基本信息

景區簡介

博斯騰湖[博斯騰湖景區] 博斯騰湖[博斯騰湖景區]

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小湖區,小湖區有較大的湖泊,總面積為240平方公里,湖水西東深,最深16米,最淺0.8-2米,平均深度約10米左右。總面積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騰湖與雪山、湖光、綠州、沙漠、奇禽、異獸同生共榮,互相映襯,組成豐富多彩的風景畫卷。大湖水域遼闊,煙波浩淼,天水一色,被譽為沙漠瀚海中的一顆明珠。小湖區,葦翠荷香,曲徑邃深,被譽為“世外桃園”。

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組成部分

大河口(西海漁村)景點簡介

大河口(西海漁村)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博斯騰湖西岸,距南疆鐵路25公里、314國道22公里,距博湖縣城12公里。博斯騰湖古稱“西海”,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吞吐湖,水域面積1600多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3.2%。湖水灌溉著巴州孔雀河流域萬頃良田。美麗的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有機魚生產水域;是全國四大蘆葦產區之一;湖內有全國最大的野生睡蓮群、數量眾多的候鳥以及大漠、高山、綠葦、碧水,相映成輝的自然景觀,是人們觀光旅遊的好地方。

大河口(西海漁村)景區按照“葫蘆型”結構布局,圍繞構築“冰雪嘉年華,民俗博覽園”旅遊形象品牌,依託濕地景觀、葦盪蓮塘、“民族風情、民俗活動、節慶賽事等核心旅遊資源,進行開發建設,將景區建設成為融濕地觀光、生態休閒、民俗體驗、文化探蹤為一體的“博斯騰”文化體驗目的地,打造“新疆的戲水樂園、全疆人民的休閒度假村”,使大河口成為“娛樂圈”夢開始的地方。

目前,景區接待服務設施日趨完善,建有大型遊客中心、西北最大的內陸漁港碼頭、西海漁村酒店、西海第一鍋、景觀大門、餐飲綜合長廊、蒙古大營、姜太公垂釣園、觀魚軒、望海亭、水上舞台、觀景台、蒙古大營、休閒島和游步道等接待服務設施。景區遊客中心具備售票、諮詢投訴、影視服務、導遊服務、購物休閒、景區展覽等七大功能,是一個綜合型服務機構。“西海第一鍋”由新疆著名書法家陶然先生題詞,直徑4米,高0.6米,鍋體淨重達3噸,由錳鐵黃銅金屬做成,2011年被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景區娛樂項目豐富。迷人的風光堪稱亞洲腹地第一河口。承辦全縣一年一度的冰雪旅遊節、捕魚節暨祭湖儀式和國際蘆葦文化藝術節,推出了“水上娛樂大拼盤”活動,配備有當前最時尚的戲水船、蹦床等娛樂設備;開設了乘氣墊船暢遊博斯騰湖、賞蘆葦、觀水鳥、品野生魚燒烤等特色旅遊產品。近年來,大河口(西海漁村)景區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已成為環博斯騰湖旅遊區的一個亮點和巴州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蓮海世界(阿洪口)景點簡介

蓮海世界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博斯騰湖景區的西南角,距庫爾勒市42公里。景區規劃範圍為西起南大門,東至湖中長堤,南起塔揚公路,北達達烏遜諾爾一帶的小湖區域;規劃遊覽面積354.4平方公里,這裡水域總面積100多平方公里,擁有我國最大的野生睡蓮群,龐大的野生睡蓮群與40萬畝自然蘆葦傍水而生,被譽為博斯騰湖的珍珠項鍊,野生睡蓮的美麗天堂。在這裡我們可以穿葦盪,賞蓮塘,品荷塘韻,悟江南情。這裡碧水、藍天相映成趣,蘆葦、睡蓮相映成景,構成了一幅和諧自然的美麗畫卷。2011年,博斯騰湖景區被評為國家濕地公園。

這裡被蘆葦台田、睡蓮荷塘分割成若干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彼此獨立、溝壕連通的16個小湖,包括孔雀河道、烏圖諾爾、海爾諾爾、古爾溫郭勒、查尕拉克其諾爾等湖泊,其迷人的風光堪稱博斯騰湖第一景。

博斯騰湖[博斯騰湖景區] 博斯騰湖[博斯騰湖景區]

這裡既是博斯騰湖的珍珠項鍊,野生睡蓮的美麗天堂。又是穿葦盪,賞蓮塘的西部塞外江南。西部荷塘的韻律,抒寫著塞外江南的情懷。這裡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野生睡蓮生長地,因此得名“蓮海世界”。

依託龐大的野生睡蓮群、40萬畝自然蘆葦等濕地旅遊資源,蓮海世界規劃布局按照“一心、三區、三環”展開。“一心”即景區南北走向進入主幹道;“三環”即自景區主入口起環繞、串接不同景點的三條遊覽線路;“三區”即綜合娛樂服務區、核心休閒度假區、野生睡蓮保護區。

在旅遊產品開發上,以“博斯騰”文化為品牌,以多樣化的濕地景觀為依託,利用湖汊縱橫、葦盪廣布、睡蓮眾多的濕地環境,開發以親水娛樂活動為主的休閒度假產品、以賞蓮、觀葦、觀鳥為特色的觀光遊覽產品,以藝術採風、婚紗攝影為主的文化體驗產品。目前,景區接待服務設施日趨完善,建有生態停車場、景觀大門、濕地科普館、景觀橋、主題蓮葉廣場、蘆葦觀光道、景觀碼頭、觀景塔、迷宮木棧道、鳥島和賓館、餐廳,配備有快艇、摩托艇、畫舫船、燒烤船、腳踏船等水上娛樂設備,努力將景區建設成為融濕地觀光、科普教育、生態休閒、康體養生、風情體驗為一體的新疆最佳原生態旅遊地之一。

白鷺洲沙漠娛樂滑雪場簡介

白鷺洲沙漠娛樂滑雪場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博斯騰湖南岸(白鷺園),是世界上首座沙漠滑雪場,也是目前新疆經緯度最低的一處滑雪場。

白鷺洲沙漠娛樂滑雪場設有中級滑雪道(坡度為25-22度)、初級滑雪道(坡度為20—14度)與娛樂滑道(該滑道可進行滑雪圈、雪撬、雪地蜈蚣、悠玻球等娛樂);中級滑道寬40米、長300米,娛樂滑道寬30米、長200米。

兩滑道中間為雪地代步機,用於輸送滑雪者至滑雪地點。滑雪場配備有造雪機、滑雪板、滑雪圈、雪地機車、滑雪服、功能綜合接待大廳等,可以同時容納500人參與娛樂滑雪。

地理環境

博斯騰為蒙古語,意為站立。博斯騰湖水面遼闊,東西長約55公里,南北寬約25公里,湖面海拔為1048米,水面面積達1100多平方公里,平均湖深為9米,最深處達17米。博斯騰湖面積980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風起時波浪滔滔,宛如滄海;風靜時波光瀲灩,湖水連天。大湖西側星羅棋布的小湖,湖水相通,萃草濃密,野蓮成片,各種水禽棲集其間。

歷史文化

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華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偉大創造力和燦爛文明的門戶,也是古代中國得以與西方文明交融交匯、共同促進世界文明進程的合璧之路。十九世紀,德國地質學家首次將這條最初運輸絲綢的交通要道稱為“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之路早在公元前已分為海陸兩路。就陸路而言,有西漢張騫開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綠絲綢之路”、長城以北充滿著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絲綢之路”和四川雲南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海路則有風平浪靜的“海上絲綢之路”,因轉運的大宗商品多為香料,故又稱“海上絲香之路”。這樣,絲綢之路實際上有4條之多。絲綢之路,猶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聯結在了一起。正是這些絲綢之路,將中國的四大發明、養蠶絲織技術以及絢麗多彩的絲綢產品、茶葉、瓷器等傳送到了世界各國,這些對世界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同時,中外商人通過絲綢之路,將中亞的駿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樂、熬糖法、醫藥,西亞的樂器、金銀器製作、天文學、數學,美洲的棉花、菸草、蕃薯等輸入中國,使得古老的中華文明得以不斷更新、發展。下面列舉兩項引自國外並在我國發揚光大的手工藝技術。

熬糖法

印度用甘蔗汁熬糖有著悠久的歷史,大約於公元前三世紀已開始使用機械榨取甘蔗汁,在公元一、二世紀已經可以提煉精細的糖或砂糖了。我國的甘蔗種植大約引自國外,由拓漿制糠的方法,我國較晚才知道。直到五世紀末或六世紀初的南朝齊梁時代,我國南方才懂得可用甘蔗汁生產砂糠,但生產技術和質量都不及印度。貞觀21年(公元647年),印度摩揭陀國首次與唐朝建立友好關係,其使者返回時,唐太宗隨即派人到該國學習熬糖法,還邀請印度熬糖工匠兩人到長安傳授工藝。接著,唐太宗又派外國工匠到南方的越州傳播印度熬糖法。唐代以後,中國、埃及、印度等國在製糖技術方面相互交流學習。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元世祖時曾有埃及人在中國福建傳授熬白糖法;而到了十四世紀四十年代,遊歷中國的伊本拔圖塔則說,中國出產的蔗糖,其質量已超過了埃及。到了明代,中國白砂糖技術已傳到了日本、南亞、東南亞等國家。由於印度的熬白糖法是從中國傳入的,所以印地語中將“白砂糖”叫做“cini”,意為“中國的”。

景泰藍的問世

景泰藍是明朝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聞名遐邇的一種掐絲琺瑯器,屬北京特產。這種琺瑯器有“景泰年制”、“大明景泰年制”兩種款式。景泰藍這一名稱,最初從北京、廣州等地傳開,“景泰”是指景泰年間所制,“藍”即“琅”,是“琺瑯”的連讀。琺瑯主要由石英、瓷土、硼砂、鉛等物質組成,屬矽酸鹽類。景泰藍的掐絲琺瑯工藝其實傳自阿拉伯國家。這項技術於蒙古人西征時傳入中國,元代古籍稱之為“大食窯”。該工藝經由中國人的消化吸收,逐漸演變為具有鮮明中國風格的手工藝技術。有年代可考的有:宣德、景泰、嘉靖、萬曆等。宣德、景泰、嘉靖掐絲琺瑯均以淺藍為底,景泰有赭、黃、白、藍、粉綠、黃綠等色,製作最為精緻,也最有名。

樓蘭文化堪稱世界之最的人文景觀。在人類歷史上,樓蘭是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名字。它曾經有過的輝煌,形成了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人們在樓蘭文化所表現出的興趣與熱情,充分說明樓蘭不僅是屬於中國的,而且是屬於人類的。

據考古學家證實:塔里木河盆地人類活動已有一萬年以上的歷史。如果我們把遺棄在塔里木河塔克拉瑪乾大沙漠中的古城用一根紅線聯接起來,我們會驚奇地發現,所有的古城包括樓蘭王國在內,突然消失的時間都在公元四一五世紀,所有的遺址都在距今天人類生活地50---200公里的冥冥沙漠之中。時至今日,儘管有眾多學者付出了巨大心血,但諸如樓蘭古城的興衰與消失,至今還是個偌大的迷團,樓蘭遺址也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輪台古城、且末遺址、古墓葬群、古烽燧、木乃伊、古代岩壁畫等等,都是世界級的旅遊景點。

樓蘭是祖先留給巴州的一筆無法估量的歷史遺產,也是巴州人的驕傲。同時也意味著挖掘、整理、研究樓蘭文化。以各種方式展示樓蘭及古西域文化,巴州人應該負有更大的責任。當21世紀即將到來的時候,時代向巴州人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會,這就是以經濟的高速發展為契機,以經濟實力的全面增長為前提,有計畫地開發樓蘭及古城文化遺產。使它們為現代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服務。實際上這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時期,賦予樓蘭文化以新的生命。

1.漢語文的雙推

漢語文的雙推是指推行漢語拼音方案,推廣、普及國語,正確使用規範漢字。此項工作從20世紀50年代起就開始在新疆進行。1958年,自治區文改會在出版、電視、廣播等領域進行《漢語拼音方案》推行宣傳工作。從1981年起,在自治區地名普查工作中套用了漢語拼音轉寫、譯音定名。1983年,自治區教委在學校教育中推行漢語拼音方案。1985年,全疆3個地區、8所學校、11個教學班、410名學生中開展漢語拼音注提實驗教學,至1989年擴至3300餘名學生,並培訓師資1000餘人。目前,全區各級學校已普遍使用漢語拼音教學。

2.推廣國語

從1955年起,自治區在全區中等師範學校、中國小和全社會推廣國語。其中在教師中推廣作為自治區“雙推”工作的重點,對縣級以上中國小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的國語推行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至1990年,自治區大部分漢族中國小教師普遍能用國語授課,學生能用國語朗讀課文。從而國語成為自治區民族中國小漢語課教學的法定語言。此外,在民族學校九年制教學大綱中把漢語國語學習列入教學大綱加以實施。1996年6月,自治區民語委、教委按照國家規定,把國家公務員、師範院校的師生、中國小教師,影視話劇部門的播音員、主持人、演員,公共服務行業的服務人員列為現階段國語水平測試對象。自那以來,分別在相關地州市成立30個國語測試中心,50個國語水平測試工作重點,培訓183名國家級測試員,省區級測試員523人。1999年,全區參加國語水平測試8000餘人。組織開展了“全國第二屆國語測試宣傳周”活動,發放宣傳品4萬餘份,征訂宣傳畫1000餘張,《語言文字報》專刊500餘份。1997年12月,在全國語言文字工作會議上,自治區民語委漢語處榮獲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受到表彰。通過國語在全社會的推廣,新疆講國語的人逐漸增多,使自治區漢、回、滿等使用漢語的民族,在交際中形成了自覺講國語的良好風尚。在少數民族中也推廣學用漢語國語,使他們的漢語國語水平得到較大提高,有相當一部分少數民族幹部能正確運用規範漢字和漢語拼音進行工作。

3.使用規範漢字

1986年,自治區民語委向全疆各地下發了《簡化字總表》,自那以來,自治區民語委多次對簡化漢字使用情況進行檢查,不斷糾正濫用繁體字,亂造簡化字的現象。

從1988年以來,自治區民語委在烏魯木齊廣播電台開闢了“寫給錯別字先生”專欄,以宣傳使用規範漢字。此後,多次對烏魯木齊市繁華街道的漢字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向社會散發《文字使用正誤表》。各類牌匾、商標、路標、印章、票據等的使用規範漢字工作被列入自治區民語委的工作重點,常抓不懈。

4.胡都木蒙文的推廣

中國的蒙古族歷史上使用兩種蒙古文,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遼寧、吉林、寧夏、甘肅、青海等省的蒙古族一直使用胡都木蒙文,新疆的衛拉特蒙古人使用托忒蒙文。至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新疆蒙古人與內蒙古等省區蒙古人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在全國蒙古族當中全面推行胡都木蒙文,統一使用一種文字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根據廣大蒙古族民眾的要求,1982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在新疆蒙古族中開始推行胡都木蒙文,截止現在全區大部分蒙古族都使用了胡都木蒙文。為了做好胡都木蒙文的推行工作,197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全國八省市自治區胡都木蒙文推行協作小組。自那以來的20多年中,在以上各省市自治區多次召開協作會議,共同交流和協調,開展胡都木蒙文推行工作。在新疆成立了自治區蒙古語文工作領導小組,在自治區民語委設立胡都木蒙文推行辦公室(縣處級),專門從事推行工作。1982年,自治區制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82~1990年推廣胡都木蒙文規劃》,推廣工作在自治區全面展開。1991年,又制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91~1995年推廣胡都木蒙文規劃》。從1990年起開始檢查驗收,1995年檢查驗收結束。經過十多年的大力推行,目前自治區絕大部分蒙古族學校都已教授胡都木蒙文,各類蒙古族圖書、報紙、雜誌等大部分都使用胡都木蒙文,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等部門也大多使用胡都木蒙文。推行工作在政府部門的全力運作、各省市自治區的互相協作、廣大蒙古族民眾的擁護下取得很大成績。

旅遊指南

攝影提示

博斯騰湖的蘆叢、飛鳥、野荷是很好的大自然主題。在這裡拍鳥須乘船深入湖中守候,傍晚是鳥群最多的時候,最好是靜拍而不要驚擾鳥群。拍鳥的相機須有300mm以上的長焦。

交通信息

庫爾勒州郵電局門口有班車發往博斯騰湖,每日六班來回。

景區門票

45元

美食信息

博斯騰湖為全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來這裡就一定要嘗嘗這裡的魚和其他水產。另外還可以吃到美味的野鴨,但為了環保還是不要吃為好。可吃到庫爾勒香梨,這大概是世界是最甜的梨。

世界湖泊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湖泊,它們成因各異,有的是內陸湖,有的是碳酸鹽類湖泊,有的是淡水湖泊,有的是鹹水湖泊,有的是泉水湖泊,還有......

中國的主要湖泊

>>>進入地理百科
鄱陽湖潘陽湖浩瀚萬頃,水天相連,湖泊面積為3960平方公里,蓄水量達259.0億立方米,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泊。
太湖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南側的低洼地帶,西邊緊接著天目山余脈的低山丘陵,距東海不過100公里,湖區跨江蘇、浙江兩省,水面為江蘇所轄。湖泊面積2292平方公里,為中國第三大淡水湖泊。
洞庭湖洞庭湖位於長江中游南岸,湖南省的北部,水面跨湘、鄂兩省,面積為2740平方公里,蓄水量178億立方米,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泊。
洪澤湖洪澤湖在江蘇省的西北部,位於淮河的中游,其外形好似一隻昂首展翅的天鵝。水面浩翰,面積為1805平方公里,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
西湖美麗的西湖,位於杭州城西,總面積約為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米。西湖分為外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
日月潭日月潭又名雙潭,過去稱水社湖或龍湖,位於台灣省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是玉山和阿里山間的斷裂盆地經積水而成的一座高山天然湖泊,四周為高達千米的翠綠群山所環抱,林木蔥鬱,湖光山色,相映似畫,奇景幽絕,被譽為“島內仙境”,是台灣小八大勝景之一。
巢湖巢湖位於安徽省的中部,湖形以一角菱,面積為753平方公里,湖泊蓄水量為18億立方米,是我國五大淡水湖。水面有2/3屬於巢縣管轄,其餘1/3為肥東、肥西及廬江三縣所轄。
滇池滇池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的西南,離市區僅僅幾公里,滇池古名滇南澤,又稱昆明湖。
洱海洱海古稱葉榆澤,又名昆明池,位於雲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內。湖的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平均寬為5-6公里,平均水深12米,最深處在湖的東部,約23米,面積為246平方公里,蓄水量為29.5億立方米。
鏡泊湖鏡泊湖舊名湄沱湖、忽汗海和必爾騰湖,位於黑龍江省寧安縣西南的牡丹江上游;南北長約45公里,東西最寬處僅6公里,面積為95平方公里,蓄水量為16.3億立方米;南淺北深,最深處在北部鹿圈脖子附近,達62米。
五大連池五大連池位於黑龍江省漠河支流的白河上游,德都縣以北約23公里處。1719年,這一地區的老黑山和火燒山兩座火山噴發,噴出的玄武岩流堵塞了白河,從而形成了今日的五大連池。
鄂陵湖鄂陵湖位於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瑪多縣和玉樹藏族自治州的曲麻萊縣境內。札陵湖居西,鄂陵湖居東。
納木措“納木措”為藏語,蒙語則為騰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納木措倍於西藏西部,湖面海拔4718米,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
青海湖青海湖古稱西海,蒙語叫做“庫庫諾爾”,藏語叫“錯溫布”,均表示“藍色湖泊”之意。位於青海省東北部,湖區為群山環繞,北面及東面是祁連山脈的大通山、同布山及日月山,海拔在4000~4500米之間;南面及西南面為青海南山,海拔在4000米以上。中央為青海湖盆地青海湖即位於貧地的最低洼處。
羊卓雍錯羊卓雍錯又名白地湖,藏語名“裕穆錯”,意即天鵝之湖。湖形如雞爪,湖岸曲折多彎。北部的扎馬龍、白地一帶湖灣最窄,僅1~2公里寬;其餘三面湖灣略為開闊,寬闊可達3~8公里。湖岸線工250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面積638平方公里。水深30~40米,最深處位於東南部的麥尕一帶,達59米。蓄水量為160億立方米,是西藏南部最大的內陸湖。
呼倫湖呼倫湖又名達賚湖,位於中國的東北邊陲,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的新巴爾虎左旗、新世爾虎右旗和滿州里市之間的大草原上。湖面為略呈東北—西南向的平行四邊形,長80公里,寬約35公里,周長375公里,湖水面積為2000平方公里,蓄水量為111億立方米,最大水深為8米,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微感水湖,它與草原南部、中蒙國境線上的貝爾湖,被人們稱為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的一對姐妹湖。
岱海岱海位內蒙自治區烏蘭察布盟涼城縣境內,為四面環山的地塹型構造湖。湖偏於盆地的東南端,長20公里,寬10公里,面積為168平方米公里;最大水深為18.4米,蓄水量為13.3億立方米。湖水礦化度在2.5克/升左右,為內陸鹹水湖。
茶卡鹽池茶卡鹽池位於青海柴達木盆地的東北隅,北枕祁連山脈的支脈庫庫諾爾嶺,南臨旺尕秀山,湖面近似橢圓形,長14.8公里,寬9.0公里,面積105平方公里,是全國著名的湖鹽產地之一。
羅布泊羅布泊位於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東端,古稱 澤、鹽湖或蒲昌海,蒙古語稱羅布諾爾,意即“匯入多水之湖”。形狀況耳,海湖768米,曾是中國著名的內陸湖泊。
博斯騰湖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的博斯騰湖亦名“巴喀赤湖”,史書早有記載,漢《西域傳》稱為“焉耆近海”,北魏《水經注》稱為“敦薨浦”。

巴音郭楞著名旅遊景點

新疆四大美女湖

新疆四大湖泊東南西北分別是天池、博斯騰湖、賽里木湖、喀納斯湖,被喻為四大美女湖。天池可比貂蟬,華貴而明麗;博斯騰湖是楊貴妃,端莊又雍容;賽里木湖恰如王昭君,優雅深沉;喀納斯湖當屬西施,曼妙兼從容。
天池位於天山東段最高峰博格達峰的山腰,距烏魯木齊約110公里,它的水平面海拔1928米。素為有名的遊覽勝地,1982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的風景區。
博斯騰湖位於新疆焉耆盆地東南面博湖縣境內。博斯騰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淡水湖,人稱“瀚海明珠”,景色綺麗,水產豐富,80年代後期被開闢為遊覽區。
賽里木湖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部伊寧市西面,絲綢之路的北道,博樂市西南90餘公里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烏魯木齊--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過。以神奇秀麗的自然風光享譽古今中外。

喀納斯湖
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境內北部,距縣城150公里,是一個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喀納斯是蒙古語,意為“美麗富饒、神秘莫測”或者“峽谷中的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