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花腐病

南瓜花腐病

南瓜花腐病又稱果腐病。露地、保護地均常發生,保護地尤為嚴重,近年為害呈上升的態勢,減產30%左右。為害南瓜、甜瓜、西瓜時稱花腐或果腐,為害瓠瓜、西葫蘆時稱褐腐病,俗稱爛蛋。

基本信息

症狀

南瓜花腐病又稱果腐病。露地、保護地均常發生,保護地尤為嚴重,近年為害呈上升的態勢,減產30%左右。為害南瓜、甜瓜、西瓜時稱花腐或果腐,為害瓠瓜、西葫蘆時稱褐腐病,俗稱爛蛋。花腐病為害南瓜的花和幼果,病果呈水漬狀濕腐,病花變褐腐敗。病菌從雌花蒂部侵人幼瓜,向瓜上擴展,致病瓜外部逐漸變褐,病部表面現白色茸毛狀物,有時可見灰褐色或黑色大頭針狀物,別於灰霉病。雨後或高濕條件下,該病擴展很快,引起一批批雄花、雌花及幼瓜爛腐,乾燥時半個或全瓜變褐,減產嚴重。該病發生在株叢之中,容易被忽略,其實為害很大,南瓜開的花很多,有時坐的瓜很少,主要是本病造成爛花、爛蛋引起,生產上要注意與灰霉病相區別,並注意防治。

病原

瓜笄霉;東北笄霉;刺孢小克銀漢霉,均屬接合菌門真菌。瓜笄霉有兩種孢子囊:大型孢子囊直徑170微米,小型孢子囊只含一個孢子,其作用類似分生孢子。為害瓜類,引起花和果實腐爛。東北笄霉引起南瓜花腐。刺孢小克銀漢霉孢囊梗分枝假軸狀,呈聚傘形或不規則形,小型孢子囊球形,有長刺,寄生在南瓜花上。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殘體或產生接合孢子留在土壤中越冬,翌春產生孢子侵染花和幼果,發病後病部長出大量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從傷口或幼嫩表皮侵入生活力衰弱的花和果實。發病後病部又產生大量孢子借風雨進行多次再侵染,引起一批批花和果實發病,一直為害到生長季結束。雨日多的年份發病重。

對照特徵圖

(圖)南瓜花腐病發病初期幼瓜變黃始建發霉南瓜花腐病發病初期幼瓜變黃始建發霉
(圖)南瓜花腐病病花南瓜花腐病病花

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①與非瓜類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②採用高畦或高壟栽培,覆蓋地膜; ③乎整土地、合理澆水,嚴禁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嚴防濕氣滯留; ④坐果後及時摘除病花、病果集中燒毀,一直堅持到最後一批瓜能成熟為止。
(2)藥劑防治:開花至幼果期噴灑78%波·錳鋅(科博)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6.2%氧化亞銅(銅大師)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7%春·王銅(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預防。
(3)發病初期噴灑72%錳鋅·霜脲(克露、霜霉疫淨、雙克菌、賽露、霜克、富特、克菌寶、立克霜)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9%錳鋅·烯醯(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60%氟嗎·錳鋅(滅克)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
(4)棚室保護地除注意通風降濕外,提倡用百菌清煙劑,每667平方米用250g,點燃後熏1夜有效。  

參考資料
一、http://www.51saomang.com 掃盲網
二、農博士農作物疾病諮詢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