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豆腐乾

南溪豆腐乾

四川南溪縣風味食品。始於清光緒年間。將地產優質大豆水磨提取豆漿後煮漿、過濾、點漿、蹲腦、破腦、上榨、加壓成型、白胚冷卻、白胚造型、過鹼、清洗、烘烤、殺菌;根據不同風味,添加醬油、八角、山奈、胡椒、丁香、茴香、桂皮、香果、紅寇、白寇等三十餘種配料滷製後排酸;烘烤、冷卻後拌料調味;真空包裝、高溫、高壓殺菌、化驗;外包裝後成品出廠。其質地密實、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鹹淡適口、易於消化、老少皆宜。

簡介

豆腐營養豐富,易於消化,老少皆宜,是人們最喜愛吃的食品之一。

關於豆腐的傳說

八公在北山煉丹,選了幾個青年農夫,其中有一個叫王二打下手。一天,王二按方配料時不慎將石膏粉錯放入丹母液——豆漿中了,形成了白嫩如脂的異物。王二怕八公知道引起麻煩,將異物倒入山下水溝里,發現魚食異物後安然無事,回家告訴了妻子。妻子有心,給王二一塊白棉布[後稱包丹(單)布],讓把異物送回家過目。第二天,王二又將石膏粉放入豆漿里,做成異物,放進白棉布裡帶回家。妻子掰一塊餵豬,豬食後也無事。自己嘗嘗,味美可口,用青菜放作料燒食更加鮮美,稟告劉安與八公,劉安賜名為‘豆腐’。
《南溪豆腐乾》位於中國四川南部萬里長江第一城的宜賓南溪區,是生產豆腐乾之傳統企業,歷史悠久。南溪豆腐乾,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在所處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溫度等有利條件下,逐步形成了具有較強的特定品質和獨特的地方風味品質,使之成為聞名于海內外廣大消費休閒旅遊,佐酒及饋贈之佳品,並流傳至今。數十年來南溪豆腐乾與涪陵榨菜、宜賓芽菜、內江大頭菜、李莊花生等眾多巴蜀老字號美食品牌齊名,響徹巴蜀大地。今天不管你走南創北到了何地,一提四川宜賓南溪縣,人們十有八、九就會聯想到“南溪豆腐乾”並脫口說出“南溪有豆腐乾”,就是這樣一句話,幾乎成了所有南溪人的驕傲。足以說明“南溪豆腐乾”在世人中的名氣和欣喜程度。

評價

目前南溪已經有大批知名豆腐乾產品暢銷國內外,如好地道豆腐乾、好巴食豆腐、眾喜坊、玉林等品牌,南溪豆腐乾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誌產品,地理標誌產品註冊登記號:國家質檢總局2009年第39號公告。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南溪豆腐乾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現批准自即日起對南溪豆腐乾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保護範圍

南溪豆腐乾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四川省南溪縣人民政府《關於劃定南溪豆腐乾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通知》(南府發〔2007〕34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四川省南溪縣現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南溪豆腐乾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南溪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質量技術要求

(一)生產原料
1. 大豆:
(1)主要採用南溪當地及川南等氣候條件相近地區的優質秋大豆。
(2)大豆品種為低油高蛋白的優良品種。
(3)大豆水溶性蛋白(乾基)≥34.0%。
2. 生產用水:採用長江起始段流域優質南溪地下水,水質符合GB5749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pH值為7.0至8.5。
3. 其他原輔料:符合相應的標準和規定。
(二)工藝控制
1. 工藝流程:
選豆→浸泡、清洗→磨漿→煮漿→過濾→點漿、蹲腦→加壓成型→開坯、切料→氽鹼→滷製→擺條、烘烤→冷藏→拌料→裝袋抽空→殺菌→檢驗→包裝→入庫。
2. 特殊工藝要求:
(1)氽鹼:採用“固體調節法”調節豆腐乾的pH值。
(2)滷製:採用當地傳統配方製作的滷料滷製。
(三)質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項 目指 標
色澤呈棗紅色、微黃色或黑褐色等,並帶油亮光澤
滋味鹹淡適口、入口醇香、回味悠長
質地細膩柔軟、富有彈性
2. 理化指標:水分≤60g/100g,蛋白質≥20g/100g。
3. 安全要求:產品安全指標必須達到國家對同類產品的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