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狸藻

南方狸藻

南方狸藻(學名:Utricularia australis),為狸藻科狸藻屬中型的多年生漂浮水生食肉植物。

基本信息

概述

南方狸藻具有遼闊的地理性區域,發現其遍布歐洲、熱帶和溫帶亞洲,包括東亞的中國和日本、中南非洲、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北島。種名“australis”是拉丁文“南方”的意思,並也反映出事實:本種是1810年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南方狸藻的花季 4 - 10月,花冠為黃色,果實球形,植株在夏季強光下也會轉為紅色。然而葉片生長於同一面,冬季具有冬芽,花序軸具有鱗片,可與黃花狸藻區別。彼得·泰勒僅在中國大陸觀察過本種會結果實,世界其他地區則多為只開花而不結果。而台灣地區的原生植株,目前存在開花與不開花的2種情形,有部份族群會結實,這可能與該族群的染色體是否為非整數倍有關。

外型特徵

多年生沉水或飄浮草本,無根性,秋季植株先端,會產生冬芽進行休眠,球形。葉絲狀分裂,捕蟲囊生於葉片。總狀花序腋生,花冠黃色,下唇布紅紋,雄蕊2枚。蒴果球形,直徑3~4 mm,種子扁六角形。

食蟲過程

南方狸藻是一年生的沉水草本植物,無根隨水漂流,莖細軟,美麗的蝴蝶花挺出水面。特別有意思的就是它的葉片基部有很多捕蟲囊,一棵一米長的狸藻大約有1200多個小囊。它們就是通過這些捕蟲囊捕食的,在囊口外有一個能夠向內打開的活瓣,邊緣有2條綠色粗大分支的刺毛,刺毛旁邊有一些分泌甜液的管子。水蚤、蚊蠅等小蟲子或微生物接觸到隨水擺動的刺毛後,把信號傳遞到活瓣和捕蟲囊,原來半癟的捕蟲囊迅速膨脹,造成壓力差,活瓣打開,小蟲子就隨水流進囊里,刺激囊的內壁,活瓣就會關閉,反推不開。

國內分布

產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四川和雲南

國外分布

分布於歐洲、非洲及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和澳大利亞。

形態特徵

一年生水生草本

生 境

池塘,湖泊,稻田

水中漂浮的南方狸藻 水中漂浮的南方狸藻
南方狸藻的花梗與花 南方狸藻的花梗與花
與南方狸藻伴生的濕地植物 與南方狸藻伴生的濕地植物

食肉植物(四)

食肉植物也稱食蟲植物,能捕取昆蟲或其他小動物,並靠消化酶、細菌或兩者的作用將其分解的植物。已知約有400種,親緣關係可能甚遠。這類植物雖多為綠色植物,但某些微小的真菌也能捕捉和消化動物。食肉植物能將捕獲的動物分解,這過程類似動物的消化過程。分解的最終產物,尤其是含氮的化合物及鹽類為植物所吸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