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皇宮遺址

南宋臨安宮殿是在紹興二年(1132年)決定以杭州為“行在”以後,就原有北宋杭州州治基礎擴建而成的,稱為大內。其位置在臨安城南端,範圍從鳳凰山東麓至萬松嶺以南,東至中河南段,南至五代梵天寺以北的地段。據明萬曆《錢塘縣誌》載:南宋大內共有殿三十,堂三十三,齋四,樓七,閣二十,軒一,台六,觀一,亭九十。此外,還建有太子宮東宮和高宗、孝宗禪位退居的宮殿德壽宮,位置在臨安大內以北。
臨安大內分為外朝、內廷、東宮、學士院、宮後苑五個部分。外朝居於南部和西部,內廷偏東北,東宮居東南,學士院靠北門,宮後苑在北部,大體成前朝後寢格局。宮城四周有皇城包圍,皇城的南門為麗正門,北門為和寧門,東部有東華門,西部有西華門。宮城有南北宮門與皇城南北門相對。
外朝建築有大慶殿垂拱殿、後殿(又稱延和殿)、端誠殿四組。大慶殿位於南宮門內,是大朝會場所,垂拱殿在大慶殿西側偏北,後殿在垂拱殿之北,端誠殿在後殿以東,其中垂拱殿為常朝殿宇,常朝値雨,或有事故,則改後殿。遇忌前假及祠祀日分, 則御後殿。而端誠殿則是一座多功能殿宇,作為明堂郊祀時稱“端誠“。
內朝殿宇眾多,皇帝寢殿有福寧殿勤政殿。另有嘉明殿為皇帝進膳之所。皇后寢殿為華殿、坤寧殿、慈元殿、仁明殿、受厘殿等。宮內還有皇帝與群臣議事的選德殿、舉行講學的崇政殿及藏書閣等。東宮內既有太子讀書使用的宮殿如新益堂,寢殿彝齋,還有博雅樓、繡春堂等園林建築。
宮後苑在內朝北面,主要殿宇有翠寒堂、觀堂與凌虛樓、慶瑞殿及若干亭榭。
學士院在和寧門內,承襲了唐代北門學士院之制。

中國古代皇宮

名稱 朝代 位置 備註說明
阿房宮 秦朝 秦鹹陽城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於渭河以南修建的豪華宮殿。
長樂宮 西漢 漢長安城 又稱東宮,與未央宮、建章宮同為漢代三宮,意為“長久快樂”。
未央宮 西漢 漢時稱西宮,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宮殿。
建章宮 西漢 漢武帝在位時為顯示大漢的國威和富足所建,規模比未央宮還大。
東漢南北宮 東漢 漢洛陽城
太極宮 唐朝 唐長安城 稱大興宮,是初唐政事的中心,貞觀之治的政令皆由此發出。
大明宮 唐朝 唐朝帝王大都居住在這裡,被作為國家統治中心歷時二百餘年。
興慶宮 唐朝 唐長安城三大宮殿群之一,總面積是北京故宮面積的近兩倍。
北宋皇宮遺址 北宋 汴京 原為唐宣武節度使衙,後梁建為宮城,宋太祖即位不久後擴建。
南宋皇宮遺址 南宋 臨安 在北宋杭州州治基礎擴建而成的,當時也被稱為“大內”。
隆福宮 元朝 元大都
興聖宮 元朝
南京明故宮 明朝 南京 是北京故宮的藍本,是南京歷史上第一個全國統一王朝的皇宮。
紫禁城 明朝清朝 北京 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宮殿群。
瀋陽故宮 清朝 瀋陽 又稱盛京皇宮,是滿族人建立清政權的早期皇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