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吳村

吳圩鎮南吳村位於定遠縣大西南。貧困、後進村。特色產業是種植業、畜牧業。宋朝暉任黨支部第一書記。

基本信息

地名簡介

吳圩鎮南吳村位於定遠縣大西南,地處江淮分水嶺脊背,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後進村。

生菜

“一斤生菜能賣兩元錢,我這個生菜大棚雖然只有5分多地,但每年有近萬元的收入,由於與外地客商簽有訂單,足不出村,我種的生菜就能插上翅膀,飛往全國各地。”濱州市濱城區里則街道辦事處南吳村的吳龍雲近幾年靠種菜發家,他以市場為導向,市場需要啥就種啥,客戶有什麼要求就按什麼要求種。在他的帶動下,該村有30多戶民眾跟著種上了大棚菜。

圩鎮南吳村位於定遠縣大西南,地處江淮分水嶺脊背,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後進村。2001年7月14日,定遠縣政府接待辦年輕幹部宋朝暉被選派到這裡任黨支部第一書記。
上任伊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遍了全村310戶人家,了解民情、村情,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為該村制定發展規劃。在宋朝暉帶領下,兩年來,南吳村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乾群矛盾得到了解決,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村級債務減少了,集體收入增加了,民眾致富思路拓寬了。
宋朝暉狠抓支部建設,增加幹部之間的溝通,消除隔閡,對不勝任工作的一名村幹部進行了撤換;建好村務公開欄,增加透明度,健全和完善各項制度,用制度約束幹部;發展了三名優秀青年入黨,並保持3~5名同志作為考察對象,培養了繼任書記。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宋朝暉和村兩委一班人盤活閒置土地,把一直荒蕪的原村梨園進行了規劃,利用選派發展資金,栽上了棗樹,租賃承包,結束了村集體經濟為零的歷史。他們還改造閒置舊房,把公路邊區位較好的原村支部進行出讓,給村裡帶來近3萬元的收入,用於化解村級債務。
為帶領民眾致富,宋朝暉和一班人利用好國家退耕還林政策,鼓勵新莊村民組栽了100畝楊樹,每年每戶可增收1000多元。朱莊村民組朱其新有多年養雞經驗,由於缺少資金停養多年。在宋朝暉的支持下,朱其新不僅又養起了雞,還擴大養雞規模,現在他年純收入達3萬多元,同時全村有十幾戶民眾也跟著搞起了小型養雞。為解決三個村民組民眾吃水困難,宋朝暉多方爭取資金,於2002年底打了兩口深井,又在村里推了兩口大塘,使全村當家塘庫容量增加了15萬立方米;村國小教室一直無錢維修,被認定為危房,當宋朝暉得知本村有一位村民在湖北已成為公司的總經理後,通過協商爭取了10多萬資金,又從縣教育局爭取了2萬元危房配套費,新建一所國小和一條砂石路,現在兩項工程已完工。
如今南吳村已成為吳圩鎮各項工作的先進,宋朝暉2002年被滁州市評為選派幹部先進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