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村委會

荷花村委會

荷花行政村隸屬大理市下關鎮,地處下關鎮西北郊,交通方便,全村國土面積8平方公里,適合種植林木、花卉、蔬菜、糧食等農作物。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荷花行政村隸屬大理市下關鎮,地處下關鎮西北郊,距下關鎮政府所在地8公里,交通方便,距市區5公里。東鄰214線,南鄰龍泉村,西靠蒼山,北鄰洱濱村;轄興隆、荷花、陽平、寶林、寶井5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430戶,有鄉村人口4201人,其中農業人口3695人,勞動力17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08人。

全村國土面積8平方公里,海拔1880米,年平均氣溫15.7℃,年降水量695.3毫米,適合種植林木、花卉、蔬菜、糧食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685畝,人均耕地0.19畝,林地6900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573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40元。

荷花村委會荷花全景

自然資源

全村地理區位優勢明顯,村集體的代征安置國有土地適合招商引資進行項目開發建設推動集體經濟發展;擁有公益林地 6900畝。東臨洱海、西臨蒼山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寬鬆的投資環境。

荷花村委會森林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路、電 、電視、電話五通,村莊道路與城市規劃道路聯網有路燈主幹道已經基本硬化,村轄區與城市接壤。全村有五個自然村1430戶農戶通自來水(占100%),有1430戶通電,有680戶安裝有線電視(分別占農戶總數的47%),擁有電視機農戶1425戶(占農戶總數的9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425(占農戶總數的9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385戶(占農戶總數的96%)。
村到市區的道路為水泥路面;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41輛,農用運輸車29輛,有拖拉機1輛,機車30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5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50畝。
到2006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戶720戶(占農戶總數的50%);全村有五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五個自然村全部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有三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我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4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92 戶居住土木結構住房。

荷花村委會電力設施

農村經濟

我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739萬元,畜牧業收入 620萬元,雞9960隻;第二、三產業收入15106萬元,工資性收入190萬元,占總收入的0.12%。農民人均純收入4040元,農民收入以第二、三產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90萬元,均為省內務工,人數181人。

荷花村委會自來水廠

人口衛生

我村現有農戶1430戶,鄉村人口4201人,其中男性 1813 人,女性2388 人。農業人口3695人,勞動力1750人.是一個以白族為主的自然村,其中漢族16人,白族3931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6人,占人口總數的 0.02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201人,參合率100 %;享受低保7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村)衛生院,村內擁有村生所1個,面積為2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距離鄉(鎮)衛生院8公里。全村建有公廁14個,村內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數19處,村內主幹道基本埋設生活廢水排放管道。

荷花村委會衛生所

文化教育

我村建有國小一所,國小校舍面積1534平方米,擁有教師23人。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72 人,其中小學生372人,中學生158 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我荷花對教育的宗旨,荷花村“兩委”審時度勢,將教育工作擺在重要的工作日程。於2005年8月28日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決定對我村民子第的教育問題,參會同志一致認為需要在教育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村民子第的文化知識水平,增強他們在參與和適應現代社會競爭的能力,以期將來以優秀的業績適應並爭取領先於現代社會的發展。全村現有業餘文娛宣傳隊20個,我們積極發動各村組幹部和老年幹部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各組都組建了老年人和青年人的文藝隊伍,並把農村建設中的好人好事、村規民約、計畫生育、護林防火、社會治安、黨的政策方針等內容通過自編、自導、自演的方式進行宣傳,既開展了文體活動,又宣傳了黨的政策方針。通過村民的自娛自樂演出和宣傳,全村村民自覺遵守,帶頭執行,村與村之間、戶與戶之間團結友愛,和睦相處。全村出現了一種社會穩定,鄉風文明的新氣象。

荷花村委會學生上課

人文地理

荷花村委會是大理市下關鎮的一個行政村,村委會由興隆、荷花、陽平、寶林、寶井5個自然村組成,下設10個村民小組,因村委會駐荷花自然村而定為荷花村。本村地處下關城區北郊,東鄰214國道滇藏公路,南接龍泉村委,西靠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蒼山馬耳峰斜陽峰腳下,北與陽南河為界。背靠蒼山。面向洱海,風光秀麗,有寶林寺.蛇骨塔.文昌宮等歷史名勝古蹟,有豐富的山林以及水資源,又在城市發展地帶,有較好的區位優勢和發展前景。荷花村為白族為主及少數其它民族聚居村。本村有史以來農民從事種田.飼養牛馬.燒炭.馱炭.砍柴砍竹篾賣.經營水磨.水碾.水碓為主要副業。建國後,從互助組到公社化,也是以農為本,主產稻穀、蠶豆、小麥、油菜、包穀。以隊為基礎,集體出工,集體勞動,按人頭加勞動工分分配。為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後面貌,學愚公移山、學大寨、戰天鬥地,艱苦創業,努力奮鬥、流了大汗出了大力甚至付出了血和生命的代價,但溫飽問題始終得不到根本解決,村民仍處在貧窮的境況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改革開放,農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本村各項事業開始得到蓬勃發展,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糧食自給有餘,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

荷花村委會上刀山

新農村建設

荷花村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作為發展的契機,繼續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要求,切實加強荷花村新農村建設。

1、繼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始終將黨組織建設放在各項工作之首,堅持黨的領導。
農村發展快,全靠黨員帶。要繼續發揚前兩屆村“兩委”班子實行村民大會“海選”和“村建”、“三學”、“雲嶺先鋒”工程以及黨員先進性教育積累的成功經驗,通過建立實施“雲嶺先鋒”工程和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長效機制和有效機制,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逐步向城市新型社區過渡的發展要求,不斷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有效發揮“兩委”班子和黨員隊伍的“火車頭”作用,提高村民民主管理的意識和本領,真正選準配強“兩委”班子和各組、各支部的負責人,增強村組幹部駕馭市場經濟和做好民眾工作的水平,確保工作的連續性,為實現荷花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2、堅定不移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新農村建設和日常工作就缺乏資金來源,猶如無源之水,無水之魚,加快發展更是無從談起。因此,要堅定不移地發展壯大村、組集體經濟,抓實發展項目,努力實現一村(組)一品牌,一村(組)一個項目的目標。近年來,為支持214國道改造,西環線和大理學院及其附屬醫院以及滇西中心城市下關中心城區北片區發展,荷花村大量耕地被徵用,為城市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和犧牲,得到了上級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要利用這個優勢,在發展村、組集體經濟項目,村民從事個體私營經濟,拓寬就業渠道等方面,積極爭取州、市、鎮各級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村級集體經濟要在荷花加油站、洗車廠、農機站、人飲工程、綜合市場、大理市第三幼稚園、荷花文化廣場等項目的基礎上,努力選準選好發展項目,培育壯大5--8個集體經濟項目,力爭2009年,下屆村委會任期結束時,完成村級集體收入超過120萬元。

3、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積極引導村民開展多種經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充分發揮地處城鄉結合部和大理市下關中心城區北片區重點發展區域的區位優勢,加強學習培訓,提高村民素質,逐步適應融入市區成為市民,從事二、三產業的需要,發揮村中致富能手和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引導村民解放思想,從種田耕地的小農意識中走出來,樹立開放的觀念,增強村民了解掌握市場信息的本領,主動尋求城市就業信息、項目信息,依託城市,服務城市,參與城市建設管理,搞好服務,開展多種經營,多渠道地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到2009年,下屆村委會任期結束時,村民人均純收入達4917元,力爭超過5000元,年平均每人增加收入250元以上。

4、努力探索失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出路問題
荷花村剩餘的土地將在今後3--5年內全部被徵用,如何解決失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出路,實現村民就業和生產發展的轉型,確保可持續發展是荷花村今後幾年面臨的十分重要而緊迫的重大課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不僅無法實現荷花在全市乃至全州農村率先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而且村民還可能因為沒有經濟來源和就業渠道,收入減少,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出現返貧現象,長期不解決還可影響社會穩定,引發重大的社會問題。因此,要依託城市,發揮城郊區位優勢,抓住逐步融入中心區域的機遇,像荷花三組村民入股創辦大理學院荷花校區學生公寓,四組村民入股創辦大理新世紀中學後勤服務公司項目一樣,努力探索解決農民就業和持續增加收入問題的各種途徑和辦法。同時,要積極爭取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切實為村民解決失地後顧之憂,爭取把失地農民列入全市低保和失業就濟範疇。爭取把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失地農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就業培訓安置參照城市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的政策執行;失地農民從事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要減免工商管理費、稅費;減免失地農民合作醫療費和子女上學學雜費、看病診療費等等,要切實爭取把就業無門路、經濟收入無來源、生活無著落的失地農民生產生活出路當作各級政府、各部門的重要事務來處理。

5、嚴格規劃控制,整治村容村貌,加大基礎性公益性設施投入
根據大理市建設滇西中心城市總體規劃和下關城區北片區發展需求,結合荷花村實際需要,認真編制好村級總體規劃,加強村級總體規劃控制,除對荷花村的發展定位、思路、目標、工作重點進行明確外,要對全村道路網、停車場、公共綠地、公益設施、文化娛樂設施、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用地、村民安置用地、預留宅基地、待征地等等方面進行周密安排,特別是村莊道路要超前按城市新型社區發展需求來考慮,現有未被徵用的待征地和村民安置用地、集體企業發展項目用地,要主動超前謀劃。同時,要多方爭取支持,並利用村、組集體收入,調動廣大村民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不斷加大村莊道路、路燈、衛生式公廁、通信、網際網路、有線電視、自來水管網、環衛清潔、垃圾處理、民眾文化室、衛生室、娛樂室等基礎性和公益性設施投入,整治村容村貌,確保農村環境衛生,為全村經濟社會發展和村民生產生活提供整潔優美的良好環境。

6、尊師重教,著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要繼續獎勵優秀教師、學生,對60歲以上老人、老黨員、老幹部和困難黨員、民眾實施定期補助,在全村倡導尊師重教、崇尚良好道德風尚的社會氛圍。抓實蒼山6900畝向山山林面積護林防火工作、計畫生育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努力增加民眾文化娛樂和農村各項社會事業投入,抓好“十星級”文明戶創建工作,不斷加強全村精神文明建設。

7、進一步規範民主理財、民主管理制度建設
隨著荷花土地被徵用和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以及基礎性、公益性設施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村組集體經濟經手的資金數額越來越大,發展項目和日常工作事務越來越多,要認真總結前兩屆村民自治和以“五級審批”為核心的村務、財務公開的民主理財制度的成功經驗,改進不足,加大村組政務公開,賬務公開的透明度,切實依靠民眾、相信民眾,走民眾路線,不斷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理財制度建設,提高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本領,提高村組幹部和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業務素質。

荷花村委會新建房屋

發展重點

1、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這箇中心任務,著眼於聯繫實際,著力於解決實際問題。改善失地後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打造新形勢下村民生產生活的基礎設施是解決失地後生產生活出路問題舉措之一。

2、解決共青團組織建設,積極投入經費,結合“素質教育”工程,深入實施農村青年綠色科技行動計畫,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青年科技示範園、青年文明村寨創建活動,提高團員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質和思想素質,使團員青年成為學用科技,帶頭致富的模範,為黨組織提供後備軍,充實黨的新鮮血液。

3、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黨委政府關於村務公開的精神和要求,搞好我村的村務公開工作,用規範化的村務公開,認真落實村民自治,和全體村民一道努力解決失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出路問題。

4、抓好社會各項事業,營造和諧、安定、文明、幸福的和諧農村,做好教育、衛生、文化工作,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養老保險等制度;抓好禁毒防艾、計畫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了解掌握熱點難點問題,做好矛盾糾紛預防調處,組織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建立和完善鄉規民約,推進鄉風文明工程。

5、 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我村地處城郊結合部,因此必須加快道路、學校、文化站、廣播電視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投資環境,並在此基礎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藉助外來的資金和產業促進本村經濟的發展。

6、進一步規範各村組的村務公開的形式,表彰在村務公工作中有突出成績的人員。儘快使荷花綜合市場投入使用,運營。建成大理市第三幼稚園及荷花文化廣場。

7、建成新的荷花加油站。

荷花村委會荷花村組織民眾代表參與村務工作聽證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