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科大學學報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由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和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組成。

期刊簡介

自然科學版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中國綜合醫藥衛生類核心期刊,2001年進入國家期刊方陣,為國家科技部確定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是經國家藥監局批准的可發布綜合類處方藥廣告的期刊之一。該刊創辦於1956年,其前身是《蘇醫學報》、《南京醫學院學報》,1996年隨校名更改為《南京醫科大學學報》。
該刊接受全國各醫藥高等院校及醫院教學、醫療、科研人員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方面的論著、科研簡報、技術方法、經驗交流、短篇報導、病例報告等。凡國家、省基金資助項目或獲獎成果論文,經審稿通過後將優先發表。本刊以促進校內外的學術交流為宗旨,為提高我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服務,為科教興國、科教興省的戰略決策服務。本刊也歡迎海外校友、學者來稿。
收錄情況
在國際上,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業已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生物學文摘》(BA)、俄羅斯《期刊索引》(AJ)等著名檢索工具收錄。在國內,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中國科學技術期刊文摘(csta)資料庫(英文版)、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檢索系統、《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藥學文摘》、《中國醫學文摘》等16種檢索類刊物均將我刊作為主要引用源之一。

社會科學版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自2000年創刊以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嚴格把好政治關和質量關,主要反映醫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衛生事業管理、醫學法學和生命倫理學等方向的學術研究和進展。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主要欄目
有哲學與鄧小平理論研究、公民道德建設、醫學法學、生命倫理學、衛生經濟學研究和史學研究等。
徵稿範圍
該刊接受全國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機構、醫療機構和社會名流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論著。凡國家、省基金資助項目或獲獎成果論文,經審稿通過後將優先發表。本刊以促進校內外的學術交流為宗旨,為提高我校的教學、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服務,為科教興國、科教興省的戰略決策服務。本刊也歡迎海外校友、學者來稿。
收錄情況
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已收入《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檢索系統。

投稿須知

自然科學版稿約

該刊為綜合性醫學類學術期刊,主要發表原創性研究性論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上資助的研究成果可以優先發表。來稿應注重科學性、先進性及實用性,應主題明確、層次分明、文字簡練、數據可靠、圖表清晰。
撰稿要求
1.1 文題:應簡明確切,儘量不用副標題,20個字以內為宜。不使用非公認的縮略語、字元等。若有國家或部、省級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的論文,請在文題頁左下方腳註位置註明基金來源及編號,並提供項目書複印件。
1.2 作者及單位:署名以5名以內為宜。位於文題下方,作者單位應包括從事該工作時所在單位的全稱[包括校、院(系)、科室]及所在城市、郵政編碼,置於作者項下。研究生課題文章歸屬導師所在單位。多位作者不同單位,則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排阿拉伯數字角碼,並按序將單位名稱、城市、郵編寫於作者下方。第一作者地址有變更時,在文題頁左下方腳註位置註明“現在所在單位,城市,郵編”。凡屬南京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請在單位名稱前冠以“南京醫科大學”校名。同時請附通訊作者的電子郵件地址,標註於文章首頁左下方腳註位置,有基金項目時,列其之後。
1.3 摘要:論著稿需附中、英文摘要,採用結構式摘要的格式,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連續排列。採用第三人稱撰寫。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應包括與中文摘要一致的英文文題、作者(姓名用漢語拼音,姓氏字母全部大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元,如LI Zhi-gang, 姓在前,名在後)、單位、郵編、關鍵字。中、英文摘要文意應基本一致。
1.4 關鍵字:採用MeSH詞表《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的主題詞,詞表中無該詞時,可用自由詞,一般3~5個,置於摘要下方。英文關鍵字應與中文關鍵字對應。
1.5 中圖分類號:論著稿須按《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查出該文的分類號,排在關鍵字下方。或留空,由編輯部查找。
1.6 正文:正文中標題層次以3級為宜,各層次一律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如一級用1…,二級用1.1…,三級用1.1.1…。主要的藥物、試劑、動物和儀器必須說明來源及規格。沿用他人的方法時指出參考文獻即可,重點介紹自己的改進與創新。論文內容應準確、精練,並有條理性。能用簡潔文字表達清楚的內容儘量不用圖和表,文字內容和圖表不得重複。引用文獻力求少而精。文中使用的縮略語應在首次出現時寫明其中中文或外文全稱,然後才可直接運用。已公認的縮略詞可直接套用,如PCR,ECG等。
1.7 圖表:稿件中所有圖片畫面主體清晰明確,無明顯肉眼可見模糊不清、主體不明現象,檔案像素大小不低於800X800,數位相機翻拍不低於500萬像素。每個圖表在文中均應有標示,並隨文排列。表格一律用三線表。表題置於表格上方。表頭與表身是縱向關係,表中數字上下對齊,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缺項用“-”表示,數字為零者應寫出。結果相同的欄目可省略,以注釋說明。圖序、圖題在圖的下方。照片要求圖像清晰,層次分明,每張照片背面註明作者及圖序、圖的上下方向,光鏡組織圖需提供彩色照片,並註明染色方法與放大倍數。圖、表的標題請用中、英兩中文字表述。
1.8 名詞術語: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醫學名詞》,暫未公布者以人民衛生出版社編的《英漢醫學辭彙》為準。外文新名詞尚無統一譯名時要注出原文。
1.9 計量單位:一律按照1984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劑量單位》中的規定,採用單位符號表示。
1.10 參考文獻:僅限於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年主要文獻,要求所引用的文獻應為統計源期刊以上或外文期刊的文獻,應選用原創性論文。論著的參考文獻應在15條以上,且近5年文獻應>75%,科研報告、病例報告等的參考文獻不做要求。作者必須仔細核對參考文獻原文的內容、年、卷、期、頁等,按在文中首次出現的次序編號,在引用部位的右上角用方括弧註明。內容資料及尚未發表的資料不能作為參考文獻引用。參考文獻的中文刊名應寫全稱,西文刊名按《Index Medicus》格式縮寫。參考文獻的作者為3位或3位以下者應全部列出,3位以上只列前3位,後加“等”或“et al”。在文獻題名後加文獻類型標識碼,專著為M,期刊為J,論文集為C,非中英文刊應標明語種。
1.11 創新點:因為本刊屬性規定,研究性論文必須有創新點,故作者在寫討論時必須突出自己的新觀點和新看法。低水平重複性的研究本刊謝絕發表。
投稿要求
2.1 投稿前請在研究所在單位科技部門登記並填寫單位介紹信,投稿時須稿件1份、單位介紹信、基金項目證書複印件,可從本刊網上遠程稿件管理系統投稿。如有照片圖需附原件,請自留底稿。來稿請附電話號碼,以便聯繫。
2.2 投稿3個月後未收到稿件處理意見通知者,請及時與編輯部聯繫查詢,也可改投他刊。
2.3 編輯部對稿件有權刪改,但有違原意的刪改將與作者商榷,不同意刪改者,請在來稿時註明。稿件退修時,作者應對審稿意見逐條修改或作相應說明,修回稿連同原稿、退修單在規定日期內寄回編輯部,如超過2個月(未說明原因)未修回,按自動退稿處理。稿件由常務編委會最後審定,並決定取捨。
2.4 文稿一經審稿通過即通知作者填寫發稿協定,表示著作權的轉移。文稿刊用後酌付稿酬,並贈當期學報1~3冊。
2.5 文稿請勿一稿兩投,否則後果自負。經審稿不適合本刊錄用者,將予退稿。
2.6 該刊錄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紙載體、網路和光碟形式出版。

社會科學版稿約

主要發表於醫學有關的社會科學研究性論文,特別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來稿應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切忌簡單的現象羅列和工作總結。稿件應實事求是,觀點明確,論據充分,邏輯嚴密,語言流暢,文字簡潔。論文以5 000字左右為宜,一般不超過6 000字。歡迎學術短文。
1.1 文題:應簡明確切,儘量不用副標題,以20個字以內為宜。不使用非公認的縮略語、字元等。若有國家或部、省級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的論文,請在文題頁左下方腳註位置註明基金來源及編號。
1.2 作者及單位:署名以5名以內為宜,位於文題下方,作者單位應是從事該工作時所在單位的全稱[包括校(系)、科室]及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置於作者項下。多位作者不同單位,則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排注阿拉伯數字角碼,並按序將單位名稱、城市名、郵編寫於作者下方。
1.3 摘要和關鍵字:論文需附15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英文文題及漢語拼音姓名(姓氏字母全部大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雙名中間加連字元,姓在前,名在後)。論文同時附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文意應基本一致。關鍵字一般3-5個,置於摘要下方。英文關鍵字應與中文關鍵字對應。
1.4 正文:正文中標題層次以3級為宜,各層次一律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如一級用1…,二級用1.1…,三級用1.1.1…。
1.5 表格:一律用三線表,取消豎線。表序、表題置於表格上方。表中數字上下對齊,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缺項用“—”表示,數字為零者應寫出。
1.6 參考文獻:一般不超過15條。應按文中首次出現的順序編號,在引用部位的右上角用方括弧註明。書寫格式如下:
期刊文章:[序號]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加“等”).文題[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舉例:
[1] 魯 潔.通識教育與人格陶冶[J].教育研究,1997,4:16-17.
專著:[序號]作者(3名以內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加“等”).文題[M].版本(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舉例:
[1] 郭永松.保健社會學[M].長春:吉林科技出版社,1999.55-58.
1.7 列印格式:來稿採用WORD格式,字型不小於小4號漢字,留足行間距離和周邊空白。同時請附電話號碼,以便聯繫。
1.8 來稿請附單位介紹信,編輯部對稿件有權刪改,不同意者請來稿時說明。投稿3個月後未收到稿件處理通知者,請及時與編輯部聯繫查詢或改投他刊。來稿請勿一稿多投,否則後果自負,本刊對一稿多投者留有記錄。未錄用稿件將予退回,歡迎網上投稿。
1.9 該刊所收錄論文在紙載體發行的同時將以網路和光碟形式出版,如不同意以網路或光碟形式出版的作者,請事先提出。
1.10 文稿刊用後酌付稿酬,並贈當期雜誌1-2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