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童醫院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童醫院

創建於1953年4月,前身為南京方濟各瑪麗亞女修會1936年創辦的聖心兒童院。現占地面積28086平方米,建築面積44651平方米。1990年成為南京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1997年被評為江蘇省三級甲等兒童醫院,1999年成為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康復於一體的綜合性兒科醫學基地。

基本信息

概況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童醫院,是江蘇省紅十字兒童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康復、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兒童醫院。編制床位1000張,年門診量160多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萬餘人次,年手術量1.4萬餘人次。現有職工1345人,其中高級專家170餘人,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擔任教學任務的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25人、教授6人、副教授21人,全院有博士36人、碩士131人,40餘人在國家級及省市級學術機構中擔任學術職務。

醫院專科齊全,涵蓋兒童醫療各個領域。技術力量雄厚,已開展許多世界前沿的先進診斷、治療技術和高難度手術,專科特色突出。小兒心胸外科為江蘇省“科教興衛工程”醫學重點學科,同時小兒心胸外科、新生兒醫療中心、小兒呼吸內科、小兒腎病科、小兒外科(含普外科、骨科、神經外科、新生兒外科、泌尿外科、燒傷科、整形科)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小兒心血管內科、急診醫學科為市級醫學重點專科。

醫院設有江蘇省新生兒急救中心與江蘇省低出生體重兒干預中心、南京中美兒童先心病研究中心、南京市腦癱兒童康復技術指導中心、南京市兒科醫學研究所、江蘇省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南京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兒科學博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及南京大學兒科醫學碩士點、省兒科醫師進修基地。

掌握技術

醫院技術全面,已開展許多世界前沿的先進診斷、診療技術和高難度手術,專科特色、專科優勢已經形成。心胸外科每年兒童先心病手術800餘例,成功率98%以上,手術最小年齡為出生後17小時。新生兒醫療中心每年收治危重新生兒4900餘例,成功搶救孕25周、體重700g患兒,搶救成功率及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治療處於全國先進水平。各臨床專科技術全面發展,例如:腦外科兒童顱腦腫瘤手術及頭顱畸形手術;骨科兒童髖關節病診治及介入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泌尿外科兒童尿道下裂及腎移植手術;普外科兒童腹腔鏡手術;新生兒外科微創手術及聯體兒分離手術;整形外科新生兒出生後即時唇齶裂修復手術;呼吸科嬰幼兒電子纖支鏡診療及哮喘防治;腎科血液透析濾過及血漿置換技術;心內科兒童先心病介入治療;消化科兒童電子纖維胃鏡及胃腸起博治療;神經內科兒童癲癇的診斷治療;血液科兒童白血病的治療,風濕免疫科兒童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發熱待查的確診率、川畸病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康復兒保科腦癱兒童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急診科危重病兒的搶救及院前急救技術;麻醉科低齡嬰幼兒麻醉技術;藥劑科小兒自製藥品等已形成獨具特色的品牌優勢。耳鼻咽喉科氣管異物取出12000餘例術中無意外;小兒眼科、小兒口腔科、小兒中醫科獨具匠心。

辦院方針

醫院堅持“科技興院”的辦院方針,每年均有多項課題獲省、市科技進步獎,年發表論文240餘篇,現有40餘項國家、省、市級立項科研課題。醫院長期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的同行簽訂友好交流協定書,定期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不斷提高學術、診療水平。

先進設備

醫院擁有合適兒童的高檔16排螺鏇CT、MRI、DSA、數位化胸片機、彩色三維B超聲診斷儀、人工心肺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微量元素檢測儀,多種電子內窺鏡等大型設備,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保證。現代化住院部大樓為就醫者提供了舒適的住院環境。

所獲榮譽

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始終將醫療質量放在第一位,不斷改進服務,多次獲得南京市“十佳醫院”、“南京市文明單位”、“江蘇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發展戰略

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攀登兒科醫學領域的新高峰,為廣大患病兒童提供更好的診療服務,全院職工努力拚搏,正向具有“一流技術服務、一流設施、一流科研、一流人才”的現代化兒童醫院奮進。

醫院規模

醫院現有床位420張,臨床醫技科室35個,專業設定齊全,主要有兒內科(新生兒、呼吸、心內、腎臟、消化、內分泌科、神經內科、血液、中西醫結合),兒外科(胸心外科、骨科、普外、腦外、燒傷整形、泌尿外科、新生兒外科),急診科,門診部(內、外科門診,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膚科、中醫科、理療科),兒保康復科,特需醫療服務部,麻醉手術科,藥劑科,檢驗科,放射科,功能檢查科,病理科等科室,並設有兒科研究所及呼吸、心血管、新生兒、臨床藥理研究室,其中省屬重點學科4個,市屬重點學科2個。2004年門急診人次95.2萬人次,收治住院病兒18834人次。

主要科室

心胸外科新生兒醫學中心呼吸科心內科腎臟科骨科新生兒外科燒傷整形外科內分泌科消化科神經內科風濕免疫科血液科感染疾病科中西醫結合科急診科腦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麻醉科皮膚科口腔科中醫科理療科針灸科兒童保健科康復科特需醫療服務中心兒科研究所

特色科室

檢驗科檢驗科

擁有世界一流的檢驗設備,開展多項常規檢測,包括血液、尿液、體液等各種不同類型的檢測,各種生化項目的檢測,微量元素分析,各種免疫學檢測和激素、蛋白、抗體檢測,開展多種類型微生物病原學檢測及鑑定,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

技術力量:檢驗科職工50人,副主任技師2人,主管技師18人,其中碩士6人,本科18人。下屬13個實驗室:門診化驗室,急診化驗室,病房化驗室,生化室,免疫室,愛滋病初篩實驗室,微量元素室,微生物室,放射免疫實驗室,血液室,特需門診化驗室,腹瀉病門診化驗室,血庫及門診抽血處。

專科特色:在全國醫院中率先採用光譜儀進行微量元素檢測,引進法國JY公司ULTIMA-2000型ICP-AES光譜儀,採用電感耦合電漿原子發射光譜準確檢測兒童血液中鈣、鎂、鋅、銅、鐵、鉛等微量元素,穩定性好、解析度高,為臨床診斷提供科學依據。採用尿半乳糖檢測技術,用於輔助診斷乳糖吸收不良以及乳糖不耐受症,為許多不明原因腹瀉的患兒找到了病因。快速、準確、無創檢測輪狀病毒抗原,為兒童腹瀉診療提供依據。血庫用血型配血微量定型系統進行卡式配血,可檢出不完全抗體,避免了ABO以外血型抗體引起的輸血反應,提高了血型鑑定的準確度,同時對稀有血型的鑑定,更是為臨床備血、輸血提供了可靠依據。門診用尿沉渣分析儀及特定蛋白儀,對尿液有形成分及微量蛋白進行分析,快速、準確、重複性好,已成為腎臟病人的常規實驗。採用全球領先的歐蒙抗核抗體(ANA)檢測技術開展間接免疫螢光法檢測抗核抗體,對自身免疫疾病進行診斷。乳膠凝集法檢測肺炎支原體,同時測定血清中的IgG、IgM和IgA,大大減少非特異反應,提高了試驗的敏感性,對臨床用藥及療效觀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檢測幽門螺桿菌抗體現症感染,方法簡單、快速、靈敏度高(95.7%)、特異性強(92.4%),其現症感染條帶可以對病情明確診斷,用藥更準確。德國敏篩定量過敏原檢測系統,檢測14種常見過敏原(含食物組和吸入組)及總IgE,幫助臨床對過敏性疾病進行診治。

主要醫療設備:生化分析主要儀器設備有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兩台),京都乾式生化分析儀(兩台),西比亞全自動電泳分析儀,電解質儀,JY光譜儀等,開展各種生化項目的檢測和微量元素(鈣、鎂、鐵、鉛、鋅等)的分析。免疫分析主要儀器設備有德靈BN-P特定蛋白儀,貝克曼庫爾特化學發光儀,伯樂全自動酶免儀,蔡氏螢光顯微鏡,羅氏Elecsys-1010,羅氏Elecsys-2010電發光分析儀等儀器設備,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免疫學檢測和激素、蛋白、抗體、病原檢測。臨床檢驗儀器設備有SysmexXE-2100(三台),SysmexXE-2100D,SysmexXT-1800i,Sysmex800i(兩台),Backman5-diff(兩台),共9台五分類全自動血球分析儀,貝克曼Advance,SysmexCA1500,SysmexCA530全自動凝血儀,SysmexUF-1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特定蛋白(尿液)分析儀,CRP分析儀,尿液分析儀,血沉儀等,開展血液、尿液、體液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常規檢測項目。微生物檢驗儀器設備有BD9120型血培養儀,梅里埃ALERT240血培養儀,梅里埃Vitek32微生物鑑定儀等,可開展多種類型微生物病原學檢測及鑑定。科研教學:每年發表論文十餘篇,每年安排工作人員外出進修學習。科室業務骨幹積極參加院外各項業務活動及交流,積極學習掌握檢驗的前沿知識和技術。科內定期組織業務學習,每季度出一期檢驗通訊,所有實驗室都參加衛生部室間質評,成績優秀。

功能檢查科

功能檢查科為臨床輔助科室,承擔全醫院50餘種物理診斷檢查項目,下設B超室(含心臟B超室和腹部B超室)

心功能室(含心電圖室);腦電圖室;肌電、誘發電位室。配有國際、國內先進的醫療設備,總價值1200萬元。其中B超室1050萬元。共有專業技術人員17人,其中副主任醫師3人,主治醫師、主管技師、主管護師共5人,醫師、技師、護師共7人,見習醫師2人,07年診察病人7.7萬人次。近年來隨著先進儀器設備的增加和先進技術的開展,診斷符合率不斷提高,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臨床提供了可靠的診斷依據。

B超室:配有超高檔心臟彩超儀1台,高檔心臟彩超儀2台,高檔腹部彩超儀3台。可進行小兒心臟、腹部、頭顱、小臟器及其它(眼、甲狀腺、髖關節)等方面的超聲診斷。診斷符合率心臟100%,腹部及小臟器99.9%(均為2007年資料)。擅長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對於複雜先天性心臟病有較高的診斷符合率。近年來與心內科、心胸外科合作開展先天性心臟病的介入療法,為許多患兒成功地進行了經胸微創和心導管介入治療,在保證療效的同時大大減少了手術的風險和患兒的痛苦。還與腎內科消化科合作進行B超引導下的經皮腎臟肝臟活檢,為不少患兒明確了診斷。

腦電圖室:配有常規腦電圖、腦電地形圖、動態腦電圖、視頻監測腦電圖、動態睡眠腦電圖等設備。鑒於小兒腦電圖描記方法、閱讀、和判定的特殊性,擁有經驗豐富的專業從事兒童腦電圖檢查的醫務人員。常規腦電圖、腦電地形圖:通過對腦細胞活動的放大和記錄,監測腦細胞的功能狀態,適用於癲癇、頭痛、頭暈、高熱驚厥、意識障礙、腦外傷等神經系統疾病的常規檢查。

視頻監測腦電圖:可以根據臨床需要進行短程、長程監護,運用高清晰數碼攝像技術與高頻信號採集技術相結合,同步顯示被監測者行動與不同導聯腦電波形,適用於發作性疾病、顱腦外傷、暈厥、高熱驚厥、抽搐、意識障礙、黑朦、自主神經性發作等。

動態睡眠腦電圖:在腦電圖記錄同時可進行心電、眼動、肌電、呼吸、血氧的監護,準確檢測受檢者的睡眠結構及睡眠中癲癇發作情況,結合睡眠剝奪試驗,使兒童癲癇檢出陽性率大大提高,適用於小兒腦器質性損傷、發作性疾病、發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暫停、睡眠障礙,常規腦電圖陰性的驚厥病人。

動態腦電圖:將檢查儀器隨身攜帶,延長描記時間,可以非常明顯提高癲癇診斷的陽性率,便於癲癇類型辨別、病灶定位、觀測發作時電位頻率特徵和病灶波及範圍,適用於癲癇發作與非癲癇發作的鑑別、睡眠障礙等神經系統疾病。

心功能室(含心電圖室):配有12導同步心電圖分析儀,24小時動態心電圖(Hoter)。可進行常規、急診、床邊、監護等心電圖檢查。凡因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缺血、損傷、壞死,先天性心臟病,各種心律失常,心臟手術前後對照,藥物療效前後比較,藥物中毒及電解質紊亂等均可進行12導同步心電圖分析儀檢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Hoter)能夠連續紀錄患兒在不同時間,各種活動情況下的心律和心率及心肌供血情況。因此在分析心肌缺血、損傷和某些心律失常方面與12導同步心電圖分析儀相比動態心電圖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肌電、誘發電位室:該室引進美國維迪電子有限公司丹迪高Keypoint-Workstation型肌電誘發電位儀。開展常規肌電圖、周圍神經傳導功能檢測、腦幹聽覺誘發電位、腦幹聽覺誘發電位聽力篩查、視覺誘發電位(兒童)、軀體感覺誘發電位等檢查項目。肌電圖、周圍神經傳導功能檢測臨床主要用於鑑別、診斷神經源或肌源性損害;腦幹聽覺誘發電位及聽力篩查可客觀反映嬰幼兒的中高頻聽力情況及腦幹相關結構的功能狀況;視覺誘發電位主要套用於評價視覺傳導經路的功能狀態,可發現亞臨床病灶;通過測試體感誘發電位可反映脊髓後索傳導束的功能完整性,無創、客觀。肌電—誘發電位檢測是臨床神經電生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在臨床得到較為廣泛的套用。近期將開展嬰幼兒視覺誘發電位檢查,擬進一步開展兒童各類有關神經反射及大腦認知事件相關電位測定及開展大型手術術中、術後的監護工作。

藥劑科

藥劑科成立於建院之初,是院級重點科室。科室下設5個業務部門:門診藥房、住院藥房、藥檢室、臨床藥學研究室、藥庫,是集藥品供應、調劑、檢驗、臨床藥學於一體的綜合性科室。藥劑科技術力量雄厚,現有有職工50人,主任藥師1名,副主任藥師2名,主管藥師18名。碩士研究生3名,具備一批專業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藥師隊伍。

1、門診(中、西)藥房設有9個發藥視窗,包括1箇中藥視窗,1個用藥諮詢視窗,5個西藥視窗,1個急診和本院職工取藥視窗,4~11月開設腸道門診發藥視窗。視窗採用大視窗(前後台)調劑模式,實行雙人發藥核對制度。

2、住院藥房全部實行住院部電腦網路化管理,承擔特需病房、ICU、觀察室及15個病區住院病人的藥品發放。

3、臨床藥學研究室開展臨床治療藥物的血藥濃度監測,目前常規開展項目有:丙戊酸、卡馬西平、萬古黴素、甲氨喋呤、苯巴比妥、茶鹼等,2006年完成1383例血藥濃度監測。藥師每周三次以上參加醫生查房,進行藥學監護,提供臨床藥學服務,建立藥歷。完成《寧兒藥訊》季刊的編輯發行,全年按期出版4期。並進行藥學情報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不定期向臨床提供最新藥物信息。同時是醫院藥品不良反應(ADR)監測報告中心,負責收集、整理臨床ADR,按規定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

4、藥檢室分設化檢室、普通儀器室、精密儀器室、衛生學檢查室、留樣室、辦公室等。嚴格按照《中國藥典》、《中國醫院製劑規範》和內控標準對自製製劑進行中間品、成品及微生物檢驗,2006年全年共全檢藥品846批次,衛生學檢驗813批次。製劑送檢率和合格率均為100%。5、藥庫對所購入藥品實行數量、金額及進、出庫全過程的電腦網路化管理,每季度盤點一次,所有藥品賬物相符。藥庫重點加強對採購藥品的後續管理,實行網上採購,2006年全年外購藥品金額為1.02億元,與上年相比增加3.4%。全年網上採購金額占總量93%。同時在門診大廳和住院藥房醒目位置進行規範化價格公示,堅決抵製藥品行銷過程中的不良行為。

病理科

病理科創建於1961年6月。建科時有職工2人,現有職工5人(其中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管技師1人,住院醫師1人,技士1人),其中碩士學歷1人,本科學歷2人。四十多年來,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病理科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大力培訓技術骨幹,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工作量大幅度上升,科室工作取得很大進展。病理科現有中華醫學會病理分會兒科病理學組委員1人,南京市醫學會病理專科分會委員1人,南京市病理質量控制管理委員會委員1人;南京市中青年行業技術學科帶頭人1人,南京市衛生局“213”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1人。

病理科現有醫療儀器設備20台(架),價值50萬元人民幣。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活檢工作量大幅度上升。現有30000多例活體組織病理檢查資料及2000多例屍體解剖檢查資料。病理科目前開展的工作:屍體解剖檢查、活體組織病理檢查、細胞病理學檢查、手術中快速病理檢查、特殊染色、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病理圖像分析等檢查。病理科在正式刊物上發表論文七十篇。參加編著的專業書籍兩本。病理科主持完成市級科研課題一項,與外院或本院其它科室協作完成科研課題十幾項。獲得部、省、市、局級科技成果獎十項。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在先天性心臟病病理及兒童腫瘤病理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醫院人員

醫院現有職工1345人,衛生專業技術人員818人,其中碩士生導師16名,高級職稱以上專家170餘人,43人次在國家級和省級學術機構中任領導職務。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5人,省"135"重點醫學人才、省“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市衛生局“213”人才梯隊等業務骨幹26人。

醫院特色

50年的建設與發展,醫院在醫療、科研和教學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形成了一批在全省以至全國處於先進水平的特色專科:省重點專科胸心外科,已開展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近5000例,尤以對低年齡組各類重症複雜先心病的診斷及手術矯治見長,手術患兒最小年齡出生後17小時,已成功施行小兒心臟移植等高精尖手術。泌尿外科成功施行了小兒腎臟移植手術。省重點專科新生兒科已成為“江蘇省新生兒急救與低出生體重兒干預中心”,承擔新生兒急危重症的院前急救、轉運、院內救治及高危兒早期干預治療任務,新生兒搶救成功率及對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治療水平處全國先進水平。呼吸科對小兒支氣管哮喘的防治水平處於省內領先地位。康復兒保科已成為“南京市腦癱兒童康復訓練指導中心”,在康復訓練、心理諮詢、營養門診、語言訓練等項目上有獨到之處。燒整科、心內科、新生兒外科、骨科、普外科、急診科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新生兒重度唇齶裂矯治術最小年齡僅出生後2小時、聯體新生兒分離手術、新生兒心臟腫瘤、顱內腫瘤矯治術、腹腔鏡下治療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技術、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術、髖關節病的診治技術、嬰幼兒特種危重症的診斷、治療和小兒多臟器功能衰竭的臨床研究、小兒自製製劑的研究生產等都形成明顯的技術優勢。

取得榮譽

醫院堅持"科技興醫"的戰略,積極開展科研工作。每年開展局以上科研課題20餘項,獲省市各項成果獎10餘項,在各級專業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2009年11月,因醫生上班時間上網“偷菜”,最終導致一名患兒死亡而被各類媒體爭相報導。

醫院專家

夏建海
夏建海,主任醫師,中華生物醫學工程學會體外循環協會委員。從事小兒外科及心胸外科工作30餘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擅長小兒體外循環及普胸專業,能獨立解決複雜疑難危重病人的診治問題。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獲得江蘇省、南京市多項科技進步獎。
莫緒明
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會常委、中華小兒外科學會心胸外科學組副組長、江蘇省心胸血管外科學會委員、南京市胸心血管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江蘇醫藥》《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編委,江蘇省333領軍人才,江蘇省135工程醫學重點人才。從事小兒心胸外科工作20餘年,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兒童各種普胸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能獨立解決複雜疑難危重病人的診治問題,完成較複雜的先心病的外科手術,在嬰幼兒新生兒複雜危重先心病的外科治療及小兒心胸外科重症監護方面有較高的造詣。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錢龍寶
碩士生導師,主任醫師,《臨床小兒外科雜誌》編委。曾任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會委員、江蘇省小兒外科學會委員、《中華小兒外科雜誌》編委。從事小兒外科及心胸外科工作30餘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擅長小兒心胸專業,能獨立解決複雜疑難危重病人的診治問題,完成較複雜的先心病的外科治療。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獲多項江蘇省、南京市科技進步獎。孫劍,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從事小兒外科及小兒心胸外科工作10餘年,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兒童各種普胸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有較豐富的圍手術期處理經驗,在全國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篇。
周曉玉
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南京市圍產專科學會委員、秘書中國實用兒科雜誌編委小兒急救醫學雜誌編委從事小兒臨床工作二十餘年,熟練掌握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擅長新生兒疾病的診治。在國家級、省級刊物上發表論文十數篇,獲得衛生部、省、市科技進步獎數項。平鸚,主任醫師,副教授從事小兒內科臨床工作二十餘年,擅長小兒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疑難病症的診治,尤其對新生兒營養、重症監護具有較為豐富的臨床經驗。
賁曉明
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博士生指導小組成員,江蘇省“333”工程學科帶頭人,南京市中青年行業技術學科帶頭人,《新生兒營養學》主編,《新生兒科雜誌》編委,《中國當代兒科雜誌》編委,《臨床兒科雜誌》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醫藥衛生重大項目負責人。從事兒科臨床16年,在國際、國內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2篇,獲省、市科技進步獎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擅長小兒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疑難病症的診治,擅長新生兒疾病的臨床診治。[2]

醫療條件

醫院擁有一批實力較強的師資隊伍,設小兒內科、小兒外科、小兒傳染3個教研室,承擔南京醫科大學、南京大學醫學院等院校兒科理論教學任務。每年接受實習、進修生200餘人次,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兒科人才。 醫院還非常注重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往來,先後與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澳大利亞、斯洛伐克的同行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與加拿大西安大略省兒童醫院結為姐妹醫院,與美國國際兒童心臟病基金會聯合成立了"南京中美兒童心臟病研究中心"。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兒童醫院、美國霍普兒童醫院簽訂協定書,定期交流合作,不斷提高醫院的學術診療水平。 醫院擁有高檔16排螺鏇CT、DSA、數位化胸片機、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人工心肺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等萬元以上設備1000餘台,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保證。現代化門診樓及急診輸液中心為就醫者提供了舒適的診療環境。 醫院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攀登兒科醫學領域的新高峰,更好地為廣大患病兒童服務,正向上一流服務、一流技術、一流質量、一流設備的現代化兒童醫院邁進。

醫院環境

改善醫療環境,使廣大患兒在更加優美、舒適的環境中接受治療,為患病兒童提供更好地服務,始終擺在醫院重要的議事日程上。我們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大力開展基本建設,2002年,17000平方米現代化門診樓投入使用,寬敞的大廳、明亮的診室、溫馨的色彩、充滿童趣的卡通貼畫、自動扶梯、大螢幕分診系統、電子觸控螢幕等設施充分體現了人文關懷的出發點;裝修一新的急診、輸液中心,較好地改善了患兒的輸液環境;高級專家會診中心及特需病房的開設滿足了不同層次患兒家長的需求,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好評。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