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楓荷屬

半楓荷屬

半楓荷屬(Semiliquidambar H. T. Chang ),金縷梅科,3種,分布於我國東南部及南部。喬木;葉互生,革質,葉片異型,不分裂、叉狀3裂或有時叉狀單側分裂,邊緣有鋸齒,齒頂具腺狀凸尖;花單性同株;雌花多朵組成具2-3枚苞片的頭狀花序,無花瓣;萼齒與子房合生,子房半下位,2室,胚珠多數,花柱2,偏斜,常捲曲;雄花組成短的穗狀花序,復再排成總狀花序式;萼片與花瓣均缺;雄蕊多數,花葯2室;頭狀果序半球形,基部截平,由多數蒴果組成;蒴果木質,沿隔膜開裂為2瓣,每瓣再2淺裂;種子多數,具棱。

基本信息

簡介

半楓荷屬半楓荷屬

屬中文名:半楓荷
屬拼音名:banfengheshu
屬拉丁名:Semiliquidambar
中國植物志:35(2):56

內容

常綠或半落葉喬木。葉革質,具柄,互生,葉片異型,通常卵形或橢圓形,有離基三出脈,或為叉狀3裂,有時單側叉狀分裂,具掌狀脈,先端尖銳,基部楔形或鈍,邊緣有鋸齒,齒尖有腺狀突;托葉線形,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聚成頭狀花序或短穗狀花序。雄性短穗狀花序常多個排成總狀,生於枝頂,每1花序有苞片3-4片,萼片與花瓣均不存在,雄蕊多數,花葯倒四角錐形,2室,花絲極短。雌性頭狀花序單生於枝頂葉腋,有苞片2-3片,有長花序柄;雌花多數,萼筒與子房合生,萼齒短小,線形,宿存,有時不存在;缺花瓣;不具退化雄蕊;子房半下位,2室,先端2裂,花柱2,偏斜,常捲曲,柱頭有多數小乳頭狀突起;胚珠多數,生於中軸胎座上。頭狀果序半球形,基底平截,有多數蒴果,有宿存萼齒及花柱。蒴果木質,上半部游離,沿隔膜裂開為2片,每片2淺裂;種子多數,有棱。

種間區別

本屬具有楓香樹屬Liquidambar及蕈樹屬Altingia的混合特徵。蒴果具萼齒,且有宿存花柱,似楓香樹屬的特徵;葉片有時三叉狀裂,亦近似楓香樹屬;但葉的基部楔形,兩側裂片向上舉,有時不分裂,頭狀果序半球形,基部平截,使它有別于楓香樹屬。另一方面,半球形的果序及不分裂的葉片近似蕈樹屬,但本屬的蒴果有宿存的萼齒及花柱,葉有離基三出脈,又和蕈樹屬有所區別。

物種分布

本屬已知的有3種及3個變種,分布於我國東南部及南部,從浙江南部經福建、江西南部,到達廣東及廣西,形成了一個連續的分布區。

用途

本屬的種類可供藥用,根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功效 。

金縷梅目百科(一)

金縷梅目(Hamamelidales) 雙子葉植物綱(木蘭綱) 木本。單葉互生,稀對生,多有托葉。花兩性、單性何株或異株,排成總狀花序、頭狀花序或柔荑花序;異被、單被或無被;雄蕊多數至定數;子房上位至下位,心皮1至多數,離生或合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