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降魔手

千佛降魔手

千佛降魔手,又稱大金剛手,是流傳於民間的南少林功法之一。此功簡明易學,長功快、效果好,且陰陽並練,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練功一年後功力驚人,實為自衛防身之法寶。

功法

預備勢

預備勢——含光靜立,雙腳分開與肩等寬,兩膝稍微彎曲,身體正直,微含胸撥背,頭頂勁直,雙臂下垂,左右手五指微撐,自然散開於體側。放鬆自然,心靜專一,舌抵上齶,逆呼吸,呼氣時氣沉丹田氣達雙手掌。如此反覆十二次。注意:意守雙掌勞宮穴,呼吸要均勻細長。

左右推山

左右推山又稱平分秋色,接上式,兩手臂提氣緩慢側平舉至與肩同高時,現回收至肩旁,掌心斜向下,掌指向左右兩側,兩掌放鬆,同時吸氣。然後兩手掌快速向兩側推出,氣隨動作從鼻腔中噴出,意念氣達雙手掌,掌心向兩側,初練每次七遍,逐漸增到四十九遍為宜( 注意:推掌時雙掌要用爆發力快速抖發,一定要放鬆,用手腕彈抖,掌心處挺)。

馬步推掌

馬步推掌又稱霹靂手,接上式,兩腳開立,成馬步勢,雙手臂曲肘提至胸前內旋,雙掌於肩前,手心向後,手背向前,放鬆,同時用鼻緩慢吸氣,承上式,雙掌平行向前快速推出,意念氣達雙掌,掌心向前,初練每次七遍,逐漸增至四十九次。要領同上式。

臥虎勁

臥虎勁又稱阿難拜佛,接上式,雙掌按地與肩同寬,兩臂似直非直,略曲,雙腳尖著地,伸直。然後雙臂緩緩彎曲,身體下沉,同時用鼻吸氣,雙臂伸直,身體上升。初練九次,逐漸增至八十一次。注意:伸時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肘要略彎;曲時肩手之間空有拳距離。動作速度要均勻、緩慢,此式不同於伏地挺身,增可是臂力效果顯著。

操手

操手又稱羅漢練掌,將鐵砂袋放於比腰略低的地方,身體自然起立,兩腳前後站立,大於肩寬,下頰內收,兩臂自然下垂,目視砂袋。以右掌操功示之:

(1)右腳在前,成右弓步。右掌由下向後再向上向前劃弧,向下拍擊砂袋,掌心朝下,左掌不動,目視右掌,此式為拍掌。

(2)砍掌:與上動同,只是用掌側擊砂袋,拇指一側朝上。

(3)印掌:與上動同,只是用掌根擊袋。

注意:掄臂拍擊時手臂要放鬆,以肩為軸,全身放鬆,拍擊時快速用鼻噴氣。左掌同樣操場練,只是左腳在前。初練每種掌法拍擊十八次左右,逐漸增至四十九次。操手前後須用中藥洗手並按摩,不可輕視。用藥方法如下:以半斤地骨皮及食鹽,加水5斤煎二十分鐘即可使用,每付藥可用一月。

揉球

揉球——如意手,備一石制或鐵制的圓球,初練時用十斤左右,用手掌按在牆上轉動,待自如後可模仿書法形式在牆上運行,至五十斤時已功力驚人,若用八十斤球能在牆上上下左右隨意縱橫運行時便大功千成,用於技擊,如秦山壓頂般,無人能受。

練習注意事項

1、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

2、不能過度疲勞,但運動量也不能太小,應以第二天不感疲勞為準。

3、要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4、注意加強營養和睡眠。

5、練功有成後,萬不可隨意出手傷人。

6、早晚各練一遍,第六式沒有時間規定,空閒時練習即可。

潛息氣功靜功

千佛降魔手,就是靜坐,或叫禪功入門法。

人們常說“病魔纏身”。降魔即是降服自身的各種魔障。

“動者靜之基”。動是為了靜,是靜的基礎。到廟上一看,菩薩無相,千手觀音為什麼那么多手?都是為降魔而來。那么多羅漢、金剛,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很有動感。此乃金剛怒目也。也是在降魔。都在降自己的病魔。沒有金剛怒目,就沒有菩薩垂眉而普度。廟上的塑像,都是教人練功的,不是要人去求佛的。千佛萬佛,能成佛,都有個降魔過程。

首先要降病魔。“千佛降魔手”,用現代話講,即是治病健身功。名字可以隨便起,要自己解放自己,不能靠神仙皇帝,你被病魔纏身,你去廟裡求上帝保佑,病不會好的。但自己練功,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戰勝疾病,這才是根本。“千佛降魔手”也可以叫作千種精神戰勝病魔的手法。不是迷信,不要以為演練此功是千手觀音附體了。如來、觀世音是一個概念,類似當今的哲學名詞。人的良知良能的主人翁即是如來、觀世音。或者說,人們善良的本性即是如來、觀世音。人人身上都有,只是被迷信迷住了。所以不明不行。倘若一言點破,智者悟之,至高至遠;晦者暗之,以為至平至常。多疑之心油然而生。這正如黃金貴重,不知空氣比黃金貴重千萬倍。黃金希有珍貴,一生不見照常活命,空氣至平至常,一時無有,一命嗚呼。如來、觀音可比作空氣,乃無處不在之虛無也。剛開始演練禪功,是練形體的。談不上入靜,也不能達到如來、觀世音境界。因為機體有病,一入坐,腰酸腿痛,這正是機體發生變化的現象,也是一種自我調整、自我平衡的運動形式。不能叫靜功。佛家叫調和,即是調整自己的身體,是治病健身的範疇。

地盤。先將右腳後跟頂著會陰區,左腳放在右腿之下(可以左右腿互換)。兩手向下,放在兩膝之上。

中盤。右腳跟頂住會陰區,左腳放在右腿之上(可以左右腿互換)。右掌在下,左掌在上,掌心向上,重放於小腹下沿,兩拇指似接非接。

天盤。右腳放在左腳胯部,再將左腳牽來放在右腿之上。兩手結太極手印放於肚臍部位(太極手印即是左手拇指與中指相接作圈,右手拇指與中指捏住左手無名指第三節。)

以上作好後,再調整上身,要求全身放鬆,脊椎勿曲,頭正頸直頜略收,鼻臍相對,合目內視臟腑、經絡、骨骼。如此坐不多久,腰酸腿痛,周身不適。痛則不通,正是得氣之兆,機體正在疼痛中發生變化,是自我調整的反應。這時要發精進勇猛心,務必堅持。如此作念:痛是治病,痛過健康來,痛盡不是身,痛改前非還舊債。痛得身要動,手要搖,嘴要喊,要順其自然地按摩、拍打、呻吟。但腳不能動。每次坐禪,務必達到痛極汗出為度。為什麼要汗出呢?因為只有汗出,方顯得機體發生了深度的生理變化,練功方能收到效益。有的學者一痛就不幹了,不知苦盡甜來的道理。練功即是吃苦,不吃苦中苦,難為人外人。

練此功時,那些廟上所見的羅漢形態都會在自身再現的。有的哭,有的笑,有的怒目園睜,有的和顏悅色。有的作這個手印,有的作那個動作。大家可以到廟上去看一下,回來會發現,自己什麼動作都會作。演練此功會出現八觸反應(痛、癢、冷、熱、輕、重、澀、滑),都屬於練功階段的正常反應。痛癢是第一關。

千佛即是千種良好的心理,人有千種致病心理,就引發千種病,要戰勝病,就有千種良好的心理,去調動千種降服病魔的身法,手法,聲法。

人老腳先老,走不動了,病重的人,也是走不動的,那有什麼方法治呢,有!盤腿席坐。

雙腿盤起,就一直坐著,閉眼,認真觀察身體想做什麼動作,時間越久越好,疼?怎么辦,那說明氣血在通,說明那裡不通,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痛也是一種運動形態,一定要挺住,喊出來,想怎么喊,就怎么喊。手想往哪裡拍,就往哪裡拍,身體想搖就搖,唯一不能動的,就是腿一定要盤在那裡不能動。癌症的人,坐幾天,身體就會出現好轉反應。

病重的人,行走困難,暫時不能練醉佛出山的,就先練席坐,等身體好轉後,再練醉佛出山。

一般平時席坐的,是地盤,當盤得不疼時,就一隻腳的腳背放在另一條大腿的上面。這叫中盤,練久了,不疼了,那就二隻腳的腳背,都放在另一條腿的上面。這叫天盤,也是寺廟那些佛的席坐。

調整身體

調整身體要從三方面入手:

調食。食若過飽,則氣急身滿,百脈不通,令心閉塞,坐念不安。若食過少,身虛心懸,意不穩固。若食葷腥,不易消化,濁氣過重,干擾入靜。若食不宜之物或腐敗不潔之物,則引起舊病復發。均不利練功。初練禪功,必須飲食清淡,不飽不飢,不腥不穢,方能心靜身爽,於功有益。

調睡。眠寐過多,心暗失功,眠寐過少,精神恍惚。初練禪功要以精力充沛為基礎,以少睡眠為目標。精力越好,越要少睡。沒有睡意就練功。

調身。即是調整自己機體的不平衡。平時生活中,行為舉止力戒粗魯,保持稚心童態。入禪時要擺好坐姿,先地盤,後中盤,再天盤,依次進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