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紀文學

18世紀是歐洲反封建鬥爭最激烈的時期,最後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各國發展不平衡,但總的說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迅速發展,從1776-1849是資產階級革命時代。

社會背景

18世紀,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下,歐洲大陸以法國為中心發生了聲勢浩大的啟蒙運動。“啟蒙”原義為“用光去照亮”,因而18世紀又稱為“光明世紀”。啟蒙學者宣揚天賦人權,宣揚自由、平等、博愛,特別是宣揚理性,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上證明自己符合理性或者放棄存在的權力。啟蒙運動為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作了理論準備,啟蒙學者利用文學宣揚自己的主張,由此造就了啟蒙文學。
啟蒙文學具有鮮明的政治色彩,具有強烈的戰鬥性和批判性,批判的鋒芒直指封建專制制度和天主教會,揭露和批判社會上的種種不合理現象。
啟蒙文學把所謂“第三等級”的普通人作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頌,描寫資產階級和平民的悲歡離合,反映他們的思想感情。
啟蒙作家常常借用古典主義的文學形式,給它注入了新的思想內容,也創造了不少新的文學形式,如哲理小說、正劇(嚴肅喜劇)、書信體小說、對話體小說、教育小說等,打破了古典主義的一些清規戒律,拓展了文學表現的領域。
啟蒙文學的缺點是:有時忽視文學的審美功能,把人物形象變成作者的代言人甚至“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
17—18世紀的俄國是一個落後的農奴制的專制國家。18世紀初,彼得大帝的改革打開了俄羅斯的國門,西歐的啟蒙思潮陸續傳入俄國,帶動俄國人追求自由、平等的夢想,啟蒙文學由此誕生。羅蒙諾索夫(1711—1765)是它的開創者,拉季謝夫(1749—1802)是最傑出的代表。拉季謝夫代表作《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1790)是一部遊記體的作品,通過作者途中的見聞,表現了鮮明的反對專制農奴制度的立場,並提出了民主革命的思想。

文學發展概況

啟蒙運動是資產階級革命在意識形態戰線上的前哨戰。“啟蒙運動”一詞出現於歐洲一些國家的語言,但不見於法語。法國文獻典籍中一向用的是“光明世紀”。法語中“光明”一詞,意為“智慧”、“知識”、“光明”,此處所謂的“光明”就是指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思想曙光。
啟蒙文學是18世紀法國文學主流。文學家多以思想家面目出現,文學作品只是表達思想的一種輔助手段,但仍有不能忽視的成就。法國啟蒙文學在17世紀後期費奈龍的作品中已有萌芽。18世紀現實主義作家勒薩日(1668—1747)的代表作《吉爾·布拉斯》(1715—1735)以流浪漢小說的手法和辛辣的諷刺,通過吉爾·布拉斯的經歷,展示了法國乃至西歐封建制度瓦解,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廣闊社會畫面,為法國啟蒙文學吹響了號角。隨後出現了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博馬舍等著名作家。
孟德斯鳩(1689—1755)是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驅者。出身貴族,但具有資產階級思想。他閱歷豐富,主張君主立憲和三權分立,雖是天主教徒,卻無情地批判教會的腐敗。主要作品有《波斯人信札》(1721)、《羅馬盛衰原因論》(1734)和《法的精神》(1748)。《波斯人信札》是一部由書信體寫成的小說。作品通過兩個波斯青年郁斯貝克和黎伽在路易十四和奧爾良公爵攝政時期巴黎的見聞,揭露和批判了法國人所熟視無睹的荒唐現象和社會弊病,鋒芒指向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作品沒有完整情節,只是通過零星的故事,人物議論,抒發作者的啟蒙思想,同時以清新明快的風格、嘻笑怒罵而富於哲理的語言,為哲理小說開了先河。
伏爾泰(1694—1778)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哲學家、史學家和文學家。他一生為反對封建專制、批判教會黑暗而鬥爭,反映上層資產階級利益。他宣傳民主,提倡“天賦人權”,主張“開明君主”,提出自然神論。藝術上,思想保守,留戀古典主義。他學識淵博,著述甚豐,在詩歌、戲劇和小說都有傑出成就。他的悲劇《奧荻浦斯》、《布魯圖斯》、《薩伊》等在形式上留有古典主義尾巴,但內容上表達作者的反對封建專制和宗教狂熱的先進思想。哲理小說有《查第格或命運》(1747)、《老實人或樂觀主義》(1759)和《天真漢》(1767)。代表作《老實人》充分體現作者的啟蒙思想。作品通過邦葛羅斯和老實人的種種遭遇,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會的黑暗,譴責了戰爭、欺詐、貪婪、淫慾等,同時描繪了一個美好和諧,沒有剝削,沒有壓迫,“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王國——“黃金國”,表明了作者“開明君主”的主張。作品富於政治性、哲理性,但缺乏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體現了啟蒙哲理小說的特點。
狄德羅(1713—1784)是法國啟蒙運動後期傑出的活動家和作家,唯物主義戰士。他在哲學、美學、戲劇理論和小說創作上都有所建樹。他主持編撰的《百科全書》是資產階級在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創造發明的總結,體現了追求理性,改造社會的精神。先由他和數學家達朗貝主持,後達朗貝退出,由狄德羅進行到底,歷時20年。他最具影響的文學作品是哲理小說《修女》(1790)、《拉摩的侄兒》(1762)和《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1773—1774)。代表作《拉摩的侄兒》是一篇對話體小說,作品塑造了一個性格複雜而又矛盾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正在成長中的資產階級的心理特徵,在文學上提供了一個從外表到內心,從言談到舉止都充滿著矛盾的人物形象。狄德羅也是資產階級現實主義美學先驅者之一,他對繪畫、雕刻、音樂、戲劇和表演藝術都有獨到的見解。《關於〈私生子〉的討論》和《論戲劇詩》等,提出了藝術中的“美”相當於現實中的“真”的觀點和市民戲劇等文藝主張。
博馬舍(1732-1799)是18世紀後期的戲劇家,他的《塞維勒的理髮師》(1772)和《費加羅的婚姻》(1778)等戲劇鮮明地反映了革命前夕法國的社會動盪和激烈鬥爭。代表作《費加羅的婚姻》在法國大革命之前就把第三等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搬上舞台,並且以滿腔熱情讚揚了僕人費加羅的機智、勇敢、多謀和富於鬥爭精神,在啟蒙運動文學中有著重要地位。費加羅的形象鼓舞了第三等級反封建的勇氣,是法國大革命前覺醒人民的象徵。
18世紀的英國,政治上確立了資產階級議會制度,經濟上資本的原始積累規模越來越大。60年代起,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英國啟蒙作家以理性為武器反對封建殘餘,也批評資本主義的某些弊端。
詩人蒲柏(1688—1744)在18世紀初期有較大影響。他善於以議論和哲理入詩,語言精練鋒利,詩體文論《論批評》宣揚新古典主義理論,另著有滑稽英雄詩《奪發記》和長篇諷刺詩《群愚史詩》等作品。
這一時期,英國期刊文學發展很快。期刊《閒談者》和《旁觀者》讚揚自然人性,諷刺矯揉造作,文筆幽默,簡練自然,對英國散文隨筆的發展作了貢獻。哥爾德斯密(1730—1774)的《世界公民》假託旅居英國的中國人的通信,對英國社會的虛偽和造作進行了批評;他的小說《威克菲牧師傳》中天性善良的牧師總是面臨層出不窮的問題,刻畫得非常成功;他的喜劇《屈身求愛》產生過很大影響。戲劇家謝立丹(1751—1816)在《造謠學校》和《情敵》等作品中巧妙地進行社會批評,諷刺對象有上流社會的紈絝子弟,講究時髦的貴婦人,表里不一的偽君子等。
18世紀中期,英國詩歌從新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約翰·湯姆遜(1700—1748)的《四季歌》開始描寫自然景色,抒發心靈感受。揚格的《夜思》和格雷的《墓園哀歌》流露出感傷的情緒。羅伯特·彭斯(1759—1796)是蘇格蘭詩人,他的《人有人的志氣》、《大麥約翰》和《兩隻手》等詩歌反映農民的思想情緒,鞭撻鄉紳教士的荒淫無恥,表現勞動人民的正直勇敢和光明磊落,充滿樂觀精神。
18世紀,英國文學成就最高的是現實主義小說。重要作家有: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斯摩萊特和菲爾丁等,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菲爾丁。
笛福(1660—1731)當過商人,主辦過刊物,年近六旬時第一部小說《魯濱遜飄流記》(1719)問世。小說主人公魯濱遜年輕時代獨自前往海外經商,幾經波折,獲得成功。後在做黑奴生意時遇難,他孤身飄流到一個荒島上。度過難關後,他又用火槍和《聖經》征服了土人“星期五”,成了荒島的主人。魯濱遜是18世紀資產階級上升時期一個“真正的資產者”典型:富於進取和冒險精神,一心想著去海外冒險,去開闢世界,反映出新興資產階級的精神面貌;富於勞動熱情,在荒島上憑藉雙手和智慧艱苦創業,表現出堅強的毅力和實幹精神;有著海外殖民者的特徵,這一點在他與土人“星期五”的關係上表現得很明顯。《魯濱遜飄流記》開了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先河。笛福主要作品還有:小說《魯濱遜的沉思集》(1720)、《辛格爾頓船長》(1720)、《摩爾·弗蘭德斯》(1722)和《傑克上校》(1722)等。
斯威夫特(1667—1745)是諷刺作家,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同情愛爾蘭人民的痛苦生活,反對英國政府的專制,最著名的作品是寓言小說《格列佛遊記》(1726)。書中,船長格列佛敘述了他4次航海中的奇遇。在小人國里,格列佛先是成了俘虜,後又捲入兩個小人國之間的紛爭。在大人國里,國王愛好和平,厭惡戰爭。在飛島國里,作者通過對飛島的奇幻描寫,諷刺了英國對愛爾蘭的殖民政策。最後,格列佛來到賢馬國。馬是這裡具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具有各種美德。作者通過這種幻想旅行的方式對英國的君主政體、司法制度、殖民政策和社會風尚進行了揭露和諷刺。同時通過對賢馬的描繪,寄託了自己的共和政體的政治理想。小說想像奇特,諷刺尖刻,獨具一格。
理查生(1689—1761)首創“書信體小說”,他一生用書信體體裁寫了3部家庭小說。代表作《克拉麗莎》(1748)作品描寫了女主人公不幸遭遇,心理刻畫細緻深刻。他還著有《帕美拉》(1741)和《查爾斯·葛蘭底森爵士》(1753)。理查生的小說將廣闊的社會場面集中壓縮在家庭故事之中,重視人物內心世界的剖析,帶有濃厚的感傷成分。
斯摩萊特(1721—1771)主要從事小說創作,主要作品有《蘭登傳》(1748)、《皮克爾傳》、《菲迪南伯爵》和《原子傳》等。斯摩萊特對社會強烈不滿,作品中社會批判傾向鮮明,小說繼承了流浪漢小說的傳統,諷刺辛辣,人物漫畫化。
以斯泰恩為代表的英國感傷主義文學也產生過重大影響。感傷主義文學同情不幸者的遭遇,醉心人物感傷心理的描寫,置感情於“理性”之上,喜用的體裁是哀歌、旅行記和書信體小說。感傷主義文學對歐洲大陸和後來的意識流小說有較大的影響。18世紀末,英國出現“哥德式小說”,作品充滿神異、恐怖和暴力。華爾普爾的《奧特郎托堡》寫的就是一個古堡鬧鬼的故事。哥德式小說對浪漫主義文學的興起產生一定的影響。
斯泰恩(1713—1768)主要作品有小說《項狄傳》和《感傷的旅行》。《感傷的旅行》(1768)沒有象一般的遊記一樣描寫自然風光,評介社會生活,而是通過許多細節,誇張地描寫主人公的感覺和敏感的內心變化,抒發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緒,具有濃厚的感傷色彩。這部作品標誌著感傷主義文學的興起。

菲爾丁

亨利·菲爾丁(1707—1754)是英國小說家和劇作家。早年就對古典文學發生興趣,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塞萬提斯和斯威夫特等作家對他後來的創作有影響。
1728年菲爾丁的第一個劇本《戴各種假面具的愛情》上演。此後他創作和改編的戲劇有《咖啡館的政客》、《悲劇的悲劇,或偉大的大姆指湯姆的生與死》、《堂 吉訶德在英國》等25部。1736年,菲爾丁的著名政治諷刺劇《巴斯昆,時代的諷刺》上演。全劇有兩個部分,一為喜劇,一為悲劇,用劇作家和演員排演的形式出現,反映國會選舉的虛偽與腐敗。1737年3月上演的《1736年歷史年鑑》,巧妙地套用了當時同名出版物。作者認為過去的一年中幾乎並沒有發生什麼重要的事情,因而有可能“把整個一年的事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在舞台上再現出來。戲分六出,兩齣是對戲劇界的諷刺,其餘四出是對當時社會的邪惡與政治的辛辣諷刺。菲爾丁的社會政治諷刺戲劇對英國戲劇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菲爾丁的戲劇創作激怒了政府,導致他的劇院關閉,他改行當了律師。理查生的小說《帕米拉》的問世,激起了菲爾丁創作小說的熱情。他發表第一部小說《安德魯斯》(1742)對理查生的小說進行了溫和的批評。小說家菲爾丁的注意力轉向了社會日常生活。他看到社會貧窮的巨大差異,看到了有產者的虛偽和自私,以及他們對窮人的非人道態度。在小說創作中,菲爾丁在下層勞動人民中尋找自已的理想,把他們看成理想道德的楷模。《大偉人江奈生·魏爾德傳》(1743)是寓言體小說,借當時的真人真事,諷刺了英國的政治制度。
菲爾丁的最後一部小說《愛米麗亞》(1751)風格有很大變化。他在序言中稱自己寫這部小說的目的,是要揭露一些“時下危害國家的公開或隱密的最為引人注目的罪惡”。通過布斯和愛米麗亞夫婦的故事,菲爾丁把他接觸到的社會和盤托出,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幅陰森灰暗的圖畫。作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法律制度和政府機構上,對英國的“光榮的憲法”進行了猛烈的抨擊。
長篇小說《棄兒湯姆·瓊斯的故事》(1749)是菲爾丁的代表作。棄兒湯姆被善良的鄉紳奧爾華綏收養,與他的外甥布力菲一起長大。湯姆和鄰居莊園主威斯特恩的女兒索菲亞相愛,但遭威斯特恩的反對。布力菲嫉恨湯姆,設計引起奧爾華綏對湯姆的不滿,將其趕出莊園。湯姆流浪四方,索菲亞也因父親逼婚逃出家門到倫敦尋找湯姆,幾乎被人暗算。後來湯姆的身世之謎被解開,他原是奧爾華綏之妹的私生子,是布力菲同母異父兄弟。湯姆和索菲亞最終相遇。主人公湯姆並不是一個完美理想的人物,但他善良、誠實、正直。小說的人物刻畫生動,情節環環相扣。小說以他們的幸福婚姻結束。
這部小說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菲爾丁把故事的主要情節安排在斯圖亞特王朝企圖第二次復辟的1745年。主人公湯姆被驅逐出奧爾華綏家門,在社會上四處流浪之時,正是查理的復辟行動“在英國中部如火如荼進行著”的那兩個月。於是,主人公的命運同國家的民族的命運聯繫起來。小說抨擊了金錢的腐蝕力量。這種力量統治了奧爾華綏的府宅、魏斯頓的莊園,統攝著各種各樣人物的心靈。道林律師被金錢收買,幫助隱瞞湯姆的身世並參與把湯姆送上絞架的陰謀;巴特里奇受湯姆最終會給他一筆報酬這個念頭的誘惑,才在路上跟隨他浪跡四方;老南丁格爾則慣於以“是送錢給自己還是從自己這兒把錢拿走”這樣的判斷方式來打量每一個到他這兒來的人,以此決定自己的好惡,而他自己唯一的信念就是“世界上除了錢,沒有任何東西真正具有價值。”正如菲爾丁所說的,金錢“是所有欺騙的情婦,它使得人們把對方都看成情敵。”菲爾丁在小說中描寫的形形色色世態醜相,是工業革命前夕資本主義的經濟關係日益滲透到社會各個角落的真實寫照。
《湯姆·瓊斯》中受到嘲笑與揭露的愚昧、陋習與罪惡雖然並不令人愉快,但菲爾丁此時對人性善仍然抱有信心。山中人向湯姆講述自己在城市文明的條件下所經歷的種種不幸,並認為人們有了偉大的仁愛之心後,就會傾向於躲避和討厭人類。湯姆卻表示應當看到“人類中最好的最高貴的人。”菲爾丁不僅否定了避世的思想,也否定了避世的可能性。他不是沒有看到社會存在的問題,但是更願意對生活採取積極介入的樂觀態度。作者認為他寫作的目的,就是盡其所能地運用自己“全部才智與幽默,”“用笑聲來使人類擺脫他們所喜愛的弱點和罪惡。”這種笑聲貫串於《湯姆·瓊斯》的始終。菲爾丁稱自己的小說是“喜劇性的散文史詩”。
菲爾丁的18世紀長篇小說實踐與理論的集大成者,他的小說創作有一套自己的主張和相關的闡述。他強調小說應該“嚴格模仿自然”,確立了英國小說的現實主義傳統。在創作中,他繼承了流浪漢小說反映生活廣闊的特點,全方位地描繪了英國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同時又對流浪漢小說的結構作了重大改造,變鬆散為集中,使人物的性格刻劃成為小說的核心和靈魂。他的小說語言精煉、人物生動、結構完整。菲爾丁被譽為“英國長篇小說之父”。

盧 梭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是法國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啟蒙運動最富民主傾向的代表人物。他出身下層,一生困頓。在《論科學與藝術》、《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社會契約論》等著作中,他譴責封建私有制,反對暴力和不平等,提倡“天賦人權”,主張國家應以社會契約為支柱,形成民主政權。這一學說成了資產階級推翻封建專制的強大思想武器。文學作品主要有《新愛洛綺絲》(1761)、《愛彌爾》(1762)和自傳體散文《懺悔錄》(1781—1788)。《愛彌爾》是一部表達作家教育思想的哲理小說。《懺悔錄》以坦率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感情,讚揚了自己善良本性和所受歷史名人的影響,並指出他身上的缺點乃是萬惡社會扭曲所致而非本性。
盧梭把人類分為“文明人”和“原始人”,認為正是文明社會使人與人的關係變得虛偽、冷酷、不平等,並產生罪惡。因此,他美化原始社會,讚揚人類的原始狀態,強調抒寫個人對大自然的感情。他認為,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心胸開闊,精神爽朗,忘卻世俗的紛擾,這就是他的“返回自然”的口號。在文學創作上,雖然他認為藝術會敗壞風俗,劇場是傷風敗俗的場所,但他的崇尚自我、抒發感情、熱愛自然的特點,使作品充滿了熱情和幻想,開了一代文風,對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
《新愛洛綺絲》是盧梭著名的書信體小說。作品描寫的是平民出身的家庭教師聖·普樂和貴族學生朱麗小姐的不幸愛情故事。這對情人的故事同中世紀法國哲學家阿貝拉爾與學生愛洛綺絲相愛的情節相似,故取名“新愛洛統絲”。
作品具有明顯的反封建精神。作者指出,封建的等級偏見和道德觀念,才是造成這對青年悲劇的根本原因。朱麗的父親是個有著濃厚封建等級偏見的貴族,他頑固地反對將女兒嫁給一個出身第三等級的家庭教師,強迫她嫁給貴族德·伏勒瑪。作品中的聖·普樂和朱麗,都具有反封建精神,他們反對封建等級觀念,追求個性解放。聖·普樂是個品學兼優,才貌雙全的知識分子,他不承認封建道德和等級觀念,把戀愛視為基本的人權。他向朱麗證明,他們的愛情本身就是具有“美德的品格”。盧梭根據人權主義的原則尖銳地指出,像聖·普樂這樣在各方面都比周圍人優秀的青年,應該得到朱麗的愛情,而那個社會則只承認“高貴”的血統和貴族的頭銜,是多么地不合理!朱麗雖然較多地受到階級出身和地位的束縛,內心矛盾重重,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後,也終於接受了聖·普樂的愛情。當父親強迫她嫁給貴族時,對封建家長的專橫,她發出了憤怒的控訴:“我的父親把我出賣了,他把女兒當作商品和奴隸,野蠻的父親,喪失人權的父親啊!” 不過,作者在歌頌主人公反封建的同時,又把朱麗寫成賢妻良母式的女性,把聖·普樂寫成按禮行事的人,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批判力量。
作品還以極大的熱情,歌頌了人的自然情感,特別是男女青年愛情過程中的自由奔放的激情。作者指出,“真誠的愛情結合是一切結合中最純潔的”結合,最高尚的愛,而這種高尚、純真、自然的情感是無法壓制的。朱麗對聖·普樂懷有純真的感情,雖然她被迫與貴族結婚,但仍然日夜想念聖·普樂。後來,她得到丈夫的許可,與聖·普樂見面。他們在朝夕相處的日子裡,雖竭力克制自己的情感,但還是痛苦倍增,憂鬱而死。法國大革命以前,人們渴望情感解放和個性自由發展,盧梭通過聖·普樂和朱麗的純真情感的描寫,真實地反映了這一時期人民的願望。
同時,小說還通過聖·普樂在巴黎見聞,以及用對華萊山區人民純樸道德風貌的讚揚,與貴族的惡習相比較,進一步批判了貴族所謂的文明、道德和習俗,使得小說對現實的批判超出了愛情問題而有著廣泛社會內容。小說以抒情的筆調,描寫了瑞士阿爾卑斯山麓壯麗的湖光山色,抒發了人對大自然的感受,這一手法對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產生了巨大影響。

德國文學及席勒

18世紀30年代德國啟蒙運動開始。這一運動最初是在古典主義的旗號下進行的,高特舍德在純潔戲劇語言、建立民族戲劇上作了嘗試。萊辛和克羅普斯托克把啟蒙文學推向了高峰,他們和維蘭德、赫爾德、歌德、席勒一起成為德國古典文壇的重要作家。
萊辛(1729—1781)是德國民族文學的奠基人。他的第一部喜劇是《年輕的學者》(1748)。1755年創作的《薩拉·薩姆遜小姐》是德國第一部市民悲劇。1766年,萊辛在漢堡創立民族劇院,同年創作了喜劇《明娜·封·巴爾赫姆》和美學名著《拉奧孔》。他在兩年間為民族劇院寫的評論則彙編為《漢堡劇評》,該書闡述了市民悲劇的理論,認為市民的命運比帝王將相更激動人心,反對模仿法國古典主義。1772年,萊辛創作了他的代表作——市民悲劇《愛米麗雅·迦洛蒂》。悲劇揭露了封建宮廷的腐朽糜爛以及公爵本人及其寵臣的陰險奸詐嘴臉。在德國舞台上,這是第一次把帝王將相當作鞭笞的對象。迦洛蒂一家實際上是市民階級的代表。正直堅強的迦洛蒂,在女兒受到劫持,面臨巨大危險時,不敢起來和暴君對抗,只能把理想寄托在道德方面,以道德的勝利取代現實的、政治的鬥爭。這表現了德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這部劇作對後來的狂飈突進運動有影響。萊辛還著有宗教哲理劇《智者納旦》(1779)。
克羅普斯托克(1724—1803)的創作充滿激情,著有宗教史詩《救世主》和謳歌法國大革命的頌歌《三級會議》(1789)等作品。維蘭德(1733—1813)是德國文學洛可可風格的主要代表。洛可可文學歌頌愛情、美酒和大自然,把情感從長期的宗教桎梏下解放出來,但它具有貴族階級的悠閒華麗的氣派,形式纖巧雕琢。
1770年至1785年,德國爆發了聲勢浩大的“狂飈突進”運動,主要人物有赫爾德、歌德、席勒等。運動的名稱來源於克林格爾的劇本《狂飆與突進》。“狂飈突進”運動宣揚天才、力量,歌頌自由,表現了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他們的作品言辭激烈,熱情洋溢,具有強烈的揭露性,實質上是啟蒙運動的繼續和發展。赫爾德(1744—1803)是狂飆突進運動理論家和領導者,他的《民歌集》(1778)是對歐洲民歌整理的一大貢獻。
約1787年,德國文學進入“古典時代”,這也是德國文學的黃金時代,它的最卓越的代表有歌德、席勒和荷爾德林。“古典文學”已經從狂飆突進的激情中冷卻下來,轉而追求古希臘文學所具有的那種“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但他們的創作大多取材於現實,因而不同於“古典主義”。
荷爾德林(1770—1843)是“古典派”向浪漫主義過渡時期的人物,他的詩歌創作受席勒的影響,把古代希臘文化當作理想,同時又富有浪漫氣息。他的抒情詩描繪大自然的美麗,憧憬古希臘文明,把凡人的命運與神的極樂生活相對比,色彩絢爛,洋溢著自由和愛國精神。他的詩歌形式完美,語言純潔明淨,鮮明的節奏和優美的韻律感把讀者帶到神話般美妙的境界。《獻給命運女神》、《故鄉》、《德國人的歌》、《尼喀河》和《回憶》等,都是名作。除抒情詩外,他寫有書信體抒情小說《許貝利翁》(1794—1799)。
約翰·克里斯托夫·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是德國文學史與歌德齊名的偉大詩人,戲劇家。
1759年,席勒生於符騰堡公國的一外科軍醫家庭,13歲時被強行送到軍事學校接受奴化教育8年,但他卻因此而成了勇敢的叛逆者。他廣泛閱讀莎士比亞、盧梭和歌德等人的作品,創作抒情詩,並於1780年底完成悲劇《強盜》。悲劇借主人公之口說出“藥不能治者以鐵治之,鐵不能治者以火治之”的革命箴言,甚至高呼:“德國應成為一個共和國!”1782年初《強盜》的公演成功,使已經平靜下來的狂飈突進運動掀起了新的浪潮。在《強盜》成功的鼓舞下,席勒又完成了悲劇《斐愛斯柯》(1783)和《陰謀與愛情》(1784)。
1785年 4月,席勒應友人克爾納之邀去萊比錫小住數月,深感友情的溫暖和人類之愛的偉大,創作了《歡樂頌》這一抒情詩中最輝煌壯麗的篇章。該詩由貝多芬譜曲後傳遍全世界。1786年,席勒完成歷史悲劇《堂·卡洛斯》,標誌著他的創作由狂飈時代向“古典時代”過渡。與此同時,席勒潛心研究歷史和哲學,發表了《尼德蘭獨立史》和《三十年戰爭史》《審美教育書簡》(1795)和《論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1796)等重要的歷史和美學著作。在這些美學著作中,席勒提出了通過審美教育培養完美的人進而改造社會的理想。
1794年,席勒開始與歌德的十年合作,共同把德國文學引入黃金時代。他創辦了《季節女神》月刊,兩年後又出版《文藝年鑑》,並發表《潛水者》、《手套》等卓越的敘事詩。1799年,席勒完成歷史劇《華倫斯坦》三部曲。《華倫斯坦》取材於17年戰爭,提出了消滅封建割據、實現民族統一的理想。1801年他又完成歷史悲劇《瑪麗亞·斯圖亞特》、《奧爾良的姑娘》和抒情詩《一個新世紀的開始》。1803年完成模仿古希臘風格的悲劇《梅西那的新娘》和以瑞士獨立革命史為題材的正劇《威廉·退爾》。
席勒的代表作是《陰謀與愛情》。這是一部市民悲劇,直接取材於德國現實。悲劇主要情節是:某小公國宰相瓦爾特之子斐迪南與樂師米勒的女兒路易絲真誠相愛,瓦爾特宰相為了牢牢控制公國的政權,命令兒子娶公爵的情婦米爾福特夫人為妻,斐迪南不從。於是瓦爾特和秘書伍爾牧用陰謀手段破壞他們的愛情,先逮捕了路易絲的父親,又逼迫路易絲寫一封表明自己另有私情的假情書作為釋放米勒的條件,並且讓路易絲髮誓不說出真情。路易絲迫於統治階級的淫威,又意識到自己與斐迪南之間的巨大的門第差距,便屈服了。伍爾牧故意使情書落入斐迪南手中,悲痛欲絕的斐迪南跑來質問路易絲,毒死了路易絲。即將死去的路易絲說出了真情,斐迪南也服毒自盡。一對青年戀人竟雙雙慘死。但斐迪南臨死之時原諒了他的父親——宰相瓦爾特。
悲劇揭露了德意志封建諸侯的極端腐朽、醜陋、骯髒,抨擊了專制制度的黑暗殘暴,具有強烈鮮明的反封建性。公爵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把7000名本國青年的生命“出租”給英國充當炮灰,以滿足自己的窮奢極侈。公爵送給斐迪南和米爾福特夫人的結婚首飾就是用這筆錢買的。宰相瓦爾特為鞏固擴大自己的權勢,不惜犧牲兒子的幸福,強迫他娶公爵的情婦,並用卑鄙的陰謀手段殘酷迫害路易絲父女。可以說他是造成悲劇的罪魁禍首。悲劇揭示了市民階級與封建統治者的矛盾,並批判了市民階級的軟弱。路易絲的父親樂師米勒擁有市民階級的自我尊嚴和道德優越感,但謹小慎微,不敢反抗統治者。路易絲代表進步青年追求戀愛自由的理想,並以“平民的純潔”而自豪,但路易絲有濃重的門第等級觀念,自以為她與斐迪南的愛情不可能成功,因而她的形象帶有濃厚的感傷色彩。斐迪南則是封建貴族階級的叛逆者,堅決為悍衛愛情而鬥爭,因而與路易絲一起成了宮廷政治陰謀的犧牲品。斐迪南臨死之前與罪惡的製造者和解,暴露了德國資產階級的軟弱。
這部悲劇善於在矛盾發展中塑造人物的豐滿個性。悲劇圍繞主要矛盾,緊緊抓住真摯愛情與宮廷陰謀之間的衝突,劇情曲折緊張,扣人心弦。路易絲與斐迪南的悲劇結局,具有驚心動魄的力量,是對德國封建專制制度的強烈控訴。路易絲和斐迪南對現實的反抗具有狂飆突進運動時期的主人公們共同的特點:以反抗開始,以失敗告終。
《陰謀與愛情》不僅是席勒最成功的劇作,是狂飆突進運動最成熟的果實,它的上演也是狂飈突進運動的最後一次高潮。恩格斯稱讚《陰謀與愛情》是“德國第一部有政治傾向的戲劇”。

歌 德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偉大的德國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創作把德國文學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歌德出生在法蘭克福一個富裕市民家庭,父親是律師。歌德從小受到良好教育。1765年,歌德赴萊比錫大學學習,1770年轉赴斯特拉斯堡大學深造,在那裡結識了赫爾德。後者使他眼界大開,步入文學新天地。他們共同掀起了狂飈突進運動。
1771—1775年,歌德成為狂飈突進運動的主將。他創作了抒情詩《歡迎與離別》、《五月之歌》和《野地小玫瑰》等,歌頌美麗的大自然和積極的人生,感情熾熱,藝術手法新穎,富有濃郁的民歌色彩。1773年創作的《鐵手騎士葛茲》是德國第一部現實主義歷史劇,表達了作者渴望統一,要求自由平等的反封建精神。主人公葛茲臨死時還在呼喚:“天國的空氣呀!——自由!自由!”這是狂飈精神的生動體現。
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1774)是歌德早期的代表作。出身於市民階層的維特,感受到封建落後的德國令人窒息的氣氛,再加上愛情的失敗,於是自殺身死。他的死既是對醜惡現實的控訴,也是德國市民階級力量弱小、悲觀妥協的表現,因而贏得了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的共鳴。小說發表後轟動德國文壇,為作者帶來了世界聲譽。
1775年秋,歌德懷著“開明君主”的幻想和改革社會的願望來到魏瑪公國,次年成為宮廷樞密顧問,從此埋頭從政(1776—1786),間或研究自然科學。這個時期創作的抒情詩《漫遊者夜歌》以及《致月詞》、《迷娘曲》等,表達了一種渴望安憩的平靜心情,純潔、新鮮,充滿生活的歡悅,表明作者脫離了狂飈精神,開始向“古典”、“和諧”轉變。
1786—1788年,詩人在義大利旅行,從古典藝術中發現了他所憧憬的純樸、和諧、寧靜的藝術理想,幻想通過藝術和美實現人性的美和社會的正義。回到魏瑪後,歌德不再參與政務,專心創作。在義大利和回到魏瑪後完成的劇本《哀格蒙特》、《伊菲格尼亞在陶里斯》、《托夸多·塔索》即表現了這種美學理想。
1794年,歌德與席勒訂交,開始了他們密切合作的十年(1794—1805),共同締造了德國“古典”文學的繁榮。這個時期歌德完成了教育小說《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1796)、田園牧歌體長詩《赫爾曼與竇綠苔》(1797)和詩劇《浮士德》第一部。這些作品表現了詩人對平靜的田園生活的嚮往。
1805年,歌德進入晚年創作時期,他不斷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研究自然科學,孜孜不倦地創作,並從東方文化汲取營養,提出“世界文學的時代即將來臨”的著名預言。《西東合集》(1819)是詩人晚年抒情詩的代表作,它以完美的藝術形式抒發對時代的感受和對生活的體驗,感情深沉,思想明睿。另外,詩人還模仿中國詩風創作了組詩《中德四季晨昏雜詠》(1827),完成了長篇小說《親和力》(1809)、《威廉·邁斯特的漫遊時代》(1829)、自傳《詩與真》(1811—1830)和《浮士德》第二部等巨著。這累累碩果把歌德一生的創作推向高峰。在詩人漫長的一生中,不斷探索進取構成了他生命的主鏇律:從高呼“自由!自由!”到服務封建宮廷,從寄希望於少數天才聖哲,到主張為人類幸福而勞動,表明詩人逐步擺脫了用和諧的古典藝術改造世界的夢想,站到了現實的土地上。
《浮士德》(1773—1831)是歌德一生思想和藝術探索的結晶。詩劇取材於16世紀的民間傳說,分兩部,共12111行。
詩劇開頭為“天上序幕”,描寫上帝與魔鬼靡非斯特的打賭,為浮士德的追求和探索拉開序幕。浮士德追求知識、追求生活享受、從政、追求古典美、創造事業構成詩劇主要內容。浮士德博士躲在書齋里鑽研各種知識,從占星學到鍊金術,但年過半百仍一無所獲,看不到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究竟是什麼。這是他的知識悲劇。這時魔鬼來訪,他與浮士德訂約,願為浮士德服務效力,然而浮士德一旦滿足就必須死,其靈魂歸魔鬼所有。魔鬼首先把浮士德帶到魔女處喝了魔湯,使他返老還童,引誘他追求生活享受。浮士德愛上了市民的女兒格蕾辛,然而他們的愛情不容於世俗,格蕾辛也因溺嬰罪被處死。這是他的生活悲劇或愛情悲劇。浮士德走出個人愛情的世界,決心從政。他來到一個封建小邦,發行紙幣解決了財政危機,封建宮廷更加荒淫享樂。這是他的政治悲劇。封建貴族們要觀賞古代美人海倫,浮士德靠魔鬼的幫助,再現了海倫的形象。然而浮士德本人愛上了海倫,於是又在魔鬼的幫助下,靠一個只有靈魂沒有肉體的人造人——何蒙古魯士的引導來到古希臘,娶了美人海倫,生下了兒子歐福良。活潑好動的歐福良夭折了,海倫亦悲痛而逝。這是他的美的悲劇。浮士德從古典美的夢想中甦醒,決心為人民乾一番事業:用圍海造田的辦法創造一片人間樂土。這時候,浮士德已是百歲老人,憂愁之風吹瞎了他的雙眼,還以為死靈為他掘墓的聲音是民眾勞動的聲音,於是浮士德終於滿足了。當浮士德因滿足而死時,他的靈魂並未歸魔鬼占有,而是被天使們接到天國。因為只要是自強不息的,就能得到拯救。
浮士德是歐洲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先進知識分子的典型,也是人道主義者、啟蒙思想家和理想王國開明君主的象徵,代表了一種不斷探索的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他的一生是近代300年間歐洲進步的知識分子精神探索的形象表現。詩劇通過浮士德的不斷進取歷程,否定了脫離實際的書本知識,否定了狹隘的個人享受,否定了為封建宮廷服務的庸人習氣,否定了脫離現實、回到古典藝術世界的夢想。詩劇積極肯定和熱烈讚頌的是造福人民的創造性勞動。詩劇是擺脫中世紀愚昧,走向美好未來的人類理想的讚歌。詩劇極力張揚的是人類不斷克服自身的弱點,使人性更加美好純潔的可能性。靡非斯特是惡的化身,是否定精神的象徵。他引誘浮士德墮落,從事海盜搶劫,體現了凶殘冷酷的罪惡本質。然而,他雖作惡,卻又行善,正是他促使浮士德不斷提高自己,向更高更廣闊的境界飛翔。同時,他也是歌德的代言人,詩人常借他之口諷刺揭露社會的黑暗腐朽,闡述生活哲理,使詩劇充滿諷刺和批判精神。而利用矛盾和對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是《浮士德》的一個重要特色,靡菲斯特蔑視人類理智、否定人生,正好襯託了浮士德積極進取、熱愛人生的精神。
《浮士德》具有宏偉的藝術結構,把神話與現實、古往今來的各種人物和天上、人間、魔界的各種場面巧妙地熔鑄一爐,構成了一幅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故事開頭的“天上序幕”取材於《舊約》,故事結構明顯受到《約伯記》的影響,關於海倫和歐福良的故事則把希臘神話和當代現實(英國詩人拜倫之死)融為一體,而魔鬼靡菲斯特與眾魔女的狂歡則表現了中世紀基督教的神話世界。所有這些都增強了詩劇的藝術容量,為詩劇增添了多種藝術色彩,同時也使詩劇變得晦澀難懂。因此詩劇《浮士德》並非適用於演出的劇本,而是以詩劇的形式寫成的供閱讀的長詩。《浮士德》是歐洲文學史堪與荷馬史詩和但丁《神曲》並列的偉大詩篇。

相關詞條

影響文學的諸要素

1.啟蒙運動
18世紀的歐洲各國經濟發展雖不平衡,但資本主義都不同程度地得到發展。英國在18世紀中葉發生了工業革命,奠定了國內的資本主義經濟基礎和國際上的霸權地位。法國在18世紀中葉以後,資本主義也有了迅速發展。隨著海外貿易的擴大,國內普遍建立手工工場而且逐步轉向機器工業生產,出現了工業中心,如巴黎的奢侈品生產,里昂的紡織工業,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冶金業等,農村也產生了資本主義大農場。在經濟較為落後的德國、俄國和義大利,資本主義也有了明顯的發展。當時英國資產階級經過1688年的“光榮革命”已建立了同貴族相妥協的資產階級政權。其他國家仍然處於封建貴族的****統治之下。資產階級沒有政治權利,資本主義生產也因封建****而得不到進一步的發展。因此,資產階級強烈地要求衝破阻礙它繼續發展的封建束縛,迫切要求登上政治舞台掌握政權。為此,資產階級才發動了啟蒙運動。啟蒙運動直接為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也為啟蒙文學的產生和存在提供了社會基礎。

2.18世紀自然科學和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在歐洲的巨大進展,也是啟蒙思想和啟蒙文學產生和存在的重要外因
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總結出牛頓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瓦特改造蒸氣機使它成為工業用發動機,都是當時歐洲重大的科技成就,影響著多種學科的發展。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洛克的經驗論,托蘭德提倡的自然神論,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梅立葉消滅一切宗教和迷信的主張,愛爾維修對“靈魂不死”、“上帝存在”等唯心論觀點和宗教信條的嘲笑,狄德羅公開宣稱的“上帝是沒有的、上帝創造世界是一種妄想”的思想,霍爾巴赫指出的“神是一個獨夫,一個民賊,一個什麼都能幹得出的暴君”、宗教“對於人們來說乃是一個分裂、狂暴罪行的來源”的思想、這些唯物主義哲學觀點及社會科學理論都極大地影響著人們對外部世界的看法,改變著人們原有的思維方式。
3.東西方文化交流
18世紀歐洲與東方民族特別是與中國的文化交流比較頻繁。來華的法國商人和傳教士把中國文化系統地介紹給歐洲、,使啟蒙思想家發現了一個新的文化世界。李明神父的《中國現狀論》(1697)、柏應理《中國賢哲孔子》對伏爾泰、狄德羅影響很大。孔孟儒家的“理性”、“性善論”、“仁愛論”等成為啟蒙思想的重要基礎。18世紀在歐洲還產生了所謂“中國風”。“中國風”和18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羅坷坷藝術風格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的藝術風格、這種新藝術風格講究色調淡雅、追求飄逸閒適的情趣,又帶上一種對遠方事物的幻想、神往的縹渺意境。在18世紀歐洲文學裡涉及中國的比前幾個世紀也多起來。中國的《趙氏孤兒》也是在18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並且有一個法文譯本和兩個英文譯本,到18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還出現了四五種改編本子。這種與東方民族文化的交流撞擊也是啟蒙文學存在發展的一個外因。  

4.現實主義傳統

啟蒙文學作為一個文學思潮出現在18世紀還有它本身的內在因素。現實主義文學在古希臘文學中已經見到了它的端倪,或者說在古希臘文學中已有了現實主義的濫觴。到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作家堅持“藝術摹仿自然”的觀點,在擺脫了把虛幻的上帝和天國作為文學作品表現對象的中世紀神學美學思想後,把藝術筆觸轉向人和現實世界,開始表現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人。同時他們也注意對現實生活進行理想化、典型化的加工,不管是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還是法國拉伯雷的小說都融進了作家的社會理想和審美理想。進入18世紀理性時代之後,啟蒙主義者憑藉“理性”這個武器向封建傳統發動了猛攻,推動了社會的變革。理性是近代西方文學中人道主義的核心。理性思想認為,只要藉助理性,人就能正確地把握自身和客觀世界的本質規律,從而建立起世界範圍內的以“自由、平等、博愛”的人道主義為基礎的資產階級理性王國。因此,啟蒙文學家便運用現實主義方法探索如何建立和保證人民進人民主自由的理性王國。這樣,受理性思想支配的啟蒙現實主義便應運而生。啟蒙現實主義與人文主義現實主義有承繼關係,但又有所區別。如果說人文主義現實主義表現為摹仿和人文主義理想的融合,那么啟蒙現實主義則表現為把摹仿原則納人理性的框架。人文主義現實主義充滿著個性解放的激情,而啟蒙現實主義則以冷靜而又富有理性的眼光透視現實生活,更能把握其本質。啟蒙現實主義更鮮明地表現出客觀性、社會性和理性的特徵。

文學狀況

英國是資本主義發展較快的國家,也是啟蒙文學最早萌芽的地方。啟蒙文學在英國出現時英國已完成了“光榮革命”,建立了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政權,所以英國的啟蒙文學主要任務不是為革命做輿論準備而是掃除封建殘餘,揭露現實社會的弊端,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
 英國啟蒙文學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7世紀末到18世紀30年代,是啟蒙文學的形成階段。這時英國啟蒙文學家對君主立憲政體基本採取支持、肯定的態度,認為只需作出某些局部改革即可,所以在文學上顯示出溫和的思想特色。這一階段英國文學中詩歌方面的代表是亞歷山大·蒲柏(1688——1744)。他是英國文學中第一個啟蒙文學作家。他12歲因患重病健康受損便發憤寫作。23歲發表成名作《批評論》。他善以議論和哲理入詩,語言精練鋒利,有不少可誦的警句,而“英雄雙韻體”的運用取得了英國詩歌史上的最高成就。他在文學上崇奉新古典主義,在詩歌理論上追逐布瓦洛。這一時期英國文學的主要成就是現實主義小說,重要作家是笛福和斯威夫特。
 笛福(1660——1731)是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者,是一個溫和的啟蒙作家。他曾先後創辦過多種刊物,有“現代新聞報導之父”的美譽。大約1715年後全力從事創作。《魯濱遜漂流記)(1719)是他59歲時的作品,也是他最早最著名的作品。以後10年間,還創作了《辛格爾船長》(1720)、《摩爾·弗蘭德斯》(1722)、《傑克上校》(1722)、《羅克薩娜》(1724)等著作,政論小冊、小說合計250種。
 《魯濱遜漂流記》是他的代表作。這部作品標誌著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誕生,此後小說在英國文壇迅速發展繁榮起來。《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曲原始積累時期資產者的頌歌。主人公魯濱遜是笛福時代英國商業資產者的典型。他不安於天命,不願過舒適平凡的家庭生活,敢於冒險追求,三次出海,幾次險些喪命,但矢志不移。他在荒島上為了活下去與大自然頑強搏鬥,在改造荒島的自然面貌和生活環境中遇到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他經得起失敗的考驗,用堅強的毅力最後取得成功。笛福十分生動形象地向讀者揭示了這樣一條人生哲理:只要有志氣、有毅力,不怕艱難困苦,通過頑強的拼搏,通過鍥而不捨的勞動,就可以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創造出人間奇蹟。這是《魯濱遜漂流記》至今還沒有失去而且永遠不會失去它光彩的原因。作者意味深長地寫主人公被拋棄到孤島之後,首先解決了住、吃、穿問題,然後又從事飼養、種植、加工,與土著生番鬥爭。魯濱遜的奮鬥史乃是人類文明史的寓言和縮影。正是魯濱遜的這種精神才促進了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但文明的背後亦伴隨著罪惡。他販賣黑奴,利用“聖經”和槍枝來教育“星期五”。他有著強烈的私有觀念和殖民主義占有欲。這一形象本身就是一個殖民者形象。魯濱遜是歐洲小說史上的一個創舉,他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的正面形象。藝術上用第一人稱主人公自述的方式,通過逼真的細節描寫和樸實的語言使人感到真實可信,但刻畫人物較為粗糙,結構亦較簡單,表現出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發展初期的不足。笛福由於在英國文學發展中開闢了現實主義小說的道路,對長篇小說這一文體有創造性發展而榮獲“小說之父”的稱號。
 斯威夫特(1667——1745)出生在愛爾蘭都柏林一貧苦家庭,對英國社會始終持批判諷刺態度,是一位激進的民主派,代表作《格列佛遊記》(1726)。作品共分四卷,敘述一個英國醫生格列佛航海飄流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駟國的經歷。小說通過幻想的環境、虛構的情節、誇張的手法對英國政治、法律、議會、黨爭和哲學進行諷刺和抨擊,特別對代表貴族利益的托利黨和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輝格黨之間爭權奪利、互相攻擊的醜態作了淋漓盡致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全書生動滑稽,既富有童話色彩又具有深刻的現實主義力量,並成功運用了象徵、影射、反語、誇張、對比等多種諷刺手法,表現出高度的諷刺藝術技巧。斯威夫特開創了英國文學中的諷刺傳統,對後世影響甚大。
英國啟蒙文學的第H階段是18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這一時期是啟蒙文學的成熟期,代表作家有理查生、菲爾丁、斯摩萊特。
理查生(1689——1761)是一位長於使用書信體敘述故事的作家。他善於在作品中對人物的心理和行為動機進行細緻深入的分析,並把這種分析與社會環境的描寫結合起來。他的代表作《帕美勒》(1740)是第一部英國現代小說,具有對清教徒進行教育的作用。《克拉麗莎》(1747——1748)是一部長達百萬字的書信體小說。主人公克拉麗莎因不肯嫁給一個俗不可耐的有錢人而被家庭幽禁,在聽從了貴族青年洛弗拉斯的勸說而從家中逃出後,卻遭到這個保護人的姦污,終於身心交瘁而死。小說描寫了女主人公悽苦心情,在現實主義描寫中滲透著感傷主義情調。《克拉麗莎》對歐洲文學尤其對盧梭、歌德等人的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菲爾丁(1707——1754)是英國現代小說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18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小說家。代表作《湯姆·瓊斯》(1749)是歐洲文學中的一流小說,代表了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最高成就,被譽為18世紀英國社會的散文史詩。小說圍繞一對青年男女的身世和戀愛波折,通過他們在鄉村、在流浪途中以及在倫敦的種種遭遇,極其廣泛地描寫了18世紀英國城鄉社會生活的真實畫面,在包羅萬象的社會畫面中批判了貴族資產階級的放蕩、貪婪與虛偽,說明良好的道德品質不僅可以戰勝邪惡獲得美滿的結局,而且可以影響他人改造社會。菲爾丁刻畫人物生動具體栩栩如生。他還善於用對比的手法使人物性格在互相對照、襯托中更加鮮明突出。小說結構完美,全書18卷,前6卷以鄉村為背景,中6卷寫鄉村到倫敦的路上情景,後6卷以倫敦的都市生活為背景,眾多的人物、事件、場面都巧妙地組織在湯姆的身世之謎和男女主人公的經歷之中,小說的藝術結構使它獨具一種引人入勝的魅力。小說第三人稱夾敘夾議的寫法對19世紀英國作家拜倫、薩克雷、喬治·艾略特等人有一定影響。菲爾丁把英國和歐洲小說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為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形成作了充分準備。
斯摩萊特(1721——1771)的主要成就是小說。他的《蘭登傳》(1748)是英國第一部揭露海軍內幕的小說,有自傳成分,屬流浪漢小說傳統。他的另一部小說也是最後一部小說《亨佛利·克林克》(1771)是書信體小說,通過威爾斯紳士布蘭勃爾一家人在英國和蘇格蘭的旅途中發出的書信描寫了社會風貌。作品人物刻畫細膩幽默,主人公古怪而善良。這部作品接近感傷小說,常被看作是斯摩萊特最好的小說。由於作家對社會強烈不滿,所以他的作品諷刺辛辣,而且人物具有漫畫式、粗線條的特點。
英國啟蒙文學的第三階段是60年代至80年代末。這一時期出現了感傷主義文學。感傷主義是發生在英國的一股文學潮流。它產生於中小資產階級作家對現實越來越大的不滿。他們深切感受到啟蒙運動的危機,因而放下“理性”改用感情作武器去批判現實。他們宣揚感情至上,強調通過人的感情活動的描寫表現人性與現實的矛盾藉以打動讀者,喚起他們對受苦受難的人們的同情。感傷主義這一潮流在文學形式方面將歐洲帶人一個新階段。它不僅是19世紀初歐洲聲勢浩大的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先驅,而且可以說它是現代派文學的源頭。傳統小說大都以情節為基礎,遵循著因果規律重新組織現實生活,而感傷主義則開闢了一種以心理感覺為載體接合外部現實世界的投影的敘述方式。這種新方式的產生對於文學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感傷主義是因斯特恩(1713一1768)的小說《感傷旅行》(1768)而得名。小說通過主人公約力克的敘述,寫出作者本人在英法戰爭時途經法國前往義大利的旅行印象,著重寫自己瑣細、敏銳的感受、奇情和異想。小說由一系列插曲組成,並採用時序顛倒、心理分析等手法,對歐洲文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哥爾德斯密切(1730——1770)的小說《威克菲爾德的牧師》(1766)通過鄉村牧師一家遭受的迫害,暴露社會的黑暗。小說極力描寫主人公處境的辛酸,具有明顯的感傷主義特徵。
 英國啟蒙文學第三階段成就最大的是詩人彭斯(1759——1796)。他是蘇格蘭偉大的農民詩人。他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受到蘇格蘭民歌和民間文學的哺育。他的詩富於愛國主義內容和民族自豪感,歌頌自由平等反對民族壓迫,充分表現了蘇格蘭人“生作自由人,死作自由觀”的偉大精神。有人把彭斯的諷刺詩比作鋒利的匕首,因為他的詩運用諷刺手法揭露了貴族地主的剝削和宗教教義的虛偽。有人把彭斯的抒情詩比作豎琴,因為他的詩感情強烈、樸實、真摯,抒發了農民的思想感情,體現了農民的啟蒙理想,表現了農民對自由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堅定信念。當時蘇格蘭的每一農舍幾乎都可找到彭斯的詩集。
 斯特恩的小說和彭斯的詩歌體現了歐洲文學從啟蒙文學向浪漫主義的過渡,既具有啟蒙的內容,又具有19‘世紀初浪漫主義的某些特徵,因此被認為是“前浪漫主義”的代表。
 法國是歐洲啟蒙運動的中心。法國的啟蒙運動直接負有教育民眾、鼓吹推翻君主****和教會統治、進行資產階級革命的任務。法國的啟蒙文學的革命性、戰鬥性更強,內容也特別豐富。法國啟蒙文學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
 從18世紀初期到中葉為第一階段。這一階段啟蒙文學最主要的代表作家是孟德斯鳩和伏爾泰。他們的政治態度比較保守,代表了自由派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且把希望寄託於開明君主,是啟蒙運動中資產階級的“溫和派”代表。
查理·路易·孟德斯鳩(1689——1755)出身於貴族家庭,當過法院院長,喜歡鑽研科學。他反對封建****制度和教會的統治,嚮往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並以主張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而聞名於世。其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1721)、《羅馬盛衰原因考》(1734)和《法的精神》(又譯《法意》1748)。
《波斯人信札》是孟德斯鳩的代表作。它是由160封信組成的一部書信體的哲理小說。作品通過郁斯貝克和黎加兩個波斯貴族青年旅居巴黎時與家人、朋友的通信,對法國絕對君權的黑暗統治、上層社會的驕奢淫逸和種種惡習進行了辛辣的揭露和諷刺。作品大膽地否定了上帝,諷刺了教皇。作者還通過波斯貴族後房生活的描寫,譴責了違反人性、摧殘人性的多妻制和閉奴制度,並塑造了敢於反抗****暴政的洛克莎娜形象,表現了作者的反封建思想。《波斯人信札》既沒有具體的故事情節,也沒有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是一些零星的故事、寓言和雜感,是18世紀哲理小說的開創性作品。
 伏爾泰(1694一1778)是當時最有聲望的啟蒙思想家之一,被公認為啟蒙運動的精神領袖。青年時期因寫詩諷刺封建貴族,曾兩次被捕入獄。後被驅逐出法國,僑居英國,從事英國社會政治、牛頓的科學思想、洛克的唯物主義哲學和英國的文學與戲劇的研究工作,最後定居法國和瑞士邊境的菲爾奈。伏爾泰的創作極為豐富,他是哲學家、史學家、戲劇家、小說家兼詩人。他的全集包括哲學著作、歷史著作、史詩、抒情詩、諷刺詩、哲理詩、50多出劇本和26部哲理小說,一萬多封信。主要著作有《英國通信錄》(1732)、《哲學辭典》(1764),悲劇《俄狄浦斯》(1718)、《布魯圖斯》(1730)、《穆罕默德》(1742)和《中國孤兒》(1755),小說《查第格》(1748)、《老實人》(1759)和《天真漢》(1767)等。
 《老實人》是伏爾泰哲理小說中最優秀的一部。小說描寫一個天真純樸老實人的曲折遭遇。他非常信奉其老師、“哲學家”邦葛羅斯所鼓吹的“一切皆善”的說教,可是殘酷的現實無情地粉碎了他的這一信條。他是一個男爵的養子,因與養父的女兒相愛而被逐出家門,在流浪中又吃盡了苦頭。他的老師邦葛羅斯也歷盡了災難,險些死於宗教裁判所的火刑。他的情人居內貢的遭遇也同樣極為悲慘。面對這樣的世界,老實人覺醒了。他對那個可惡的“哲學家”叫嚷道:“得啦,得啦,我不再相信你的樂觀主義了。”老實人認識到現實的醜惡,最後發出感慨說:“地球上滿目瘡痍,到處都是災難”。小說還描寫了一個神話般的理想世界——黃金國,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美好未來的幻想。結尾又提出了“種我們的園地要緊”的名言,表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進取求實精神。《老實人》敘事流暢生動,繁簡得當,開朗、樂觀,富有傳奇色彩。
 第二階段從18世紀中葉到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爆發,這是法國啟蒙文學的全盛期。代表作家是狄德羅、盧梭和博馬舍。他們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更為激烈,並明確地提出了自由、平等的口號,因此被稱為“激進派”。
 德尼·狄德羅(1713——1784)是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中最傑出的代表,卓越的哲學家、藝術家、戲劇家和小說家,戰鬥的無神論者,又是法國《百科全書》的組織者兼主編。他出生於小商人家庭,青少年時期就喜歡數學、哲學,尤好語言、文學。他當過私人教師,作過翻譯,曾因攻擊教會而坐過牢。出獄後,致力於《百科全書》的編撰工作,並寫了許多戲劇理論和藝術批評論著,創作過一些劇本和小說,在思想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主要是三部哲理小說:《修女》(1760)、《拉摩的侄兒》(1762)和《宿命論者雅克》(1773)。
 《修女》是一部揭露教會罪行的書信體哲理小說。作品通過女主人公蘇珊、西蒙南寫信給科爾瓦侯爵敘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天主教會的黑暗,控訴了宗教迷信的罪行。聰明、美麗、健康的少女蘇珊被送進修道院,與世隔絕,過著違反人性的禁慾生活。她忍受不了修道院種種野蠻的暴行和迫害,終於逃出那個宗教牢獄,但卻沒有能逃脫法律的追究。她不得不隱姓埋名去給人家當洗衣傭人,並時刻提心弔膽地怕有人來把她抓回去。小說結尾,主人公表示寧死也不回修道院的決心,具有強烈的反封建、反宗教意義。《修女》採用了少女獨白的書信體形式,便於直抒胸臆,寫得真切動人,富有感染力。
 《拉摩的侄兒》是一部對話體的哲理小說。主人公拉庫的侄兒是一個“怪人”,是“高傲和卑鄙、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是具有才能卻自甘墮落的時代畸型兒的典型。他是一個有天賦的音樂家,但窮困潦倒;他對人生有透徹的見解,但卻甘心做一個食客。他雖然有理性,但為了衣食,卻不惜給人傳遞情書、阿諛奉承、接受侮辱、充當富人的小丑,裝瘋賣傻。拉摩的侄兒之所以毀滅天才,玩世不恭,道德墮落,完全是社會造成的。小說通過拉摩的侄兒這一複雜的形象,揭露了正在成長中的資產階級社會的心理狀態,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馬克思稱這部小說為“無與倫比的作品”,恩格斯稱之為“辯證法的傑作”。
 狄德羅在戲劇理論上的重要貢獻是提出了“嚴肅戲劇”的概念。他認為這種戲劇突破了傳統悲劇、喜劇的嚴格界限,是一種新的戲劇體裁,即後世的正劇。另外,狄德羅也是資產階級現實主義美學的先驅者之一,他提出了真、善、美統一的觀點,主張藝術要摹仿自然,作家要到生活中去。這為建立現實主義美學理論體系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若望一雅克·盧俊(1712——1778)是法國啟蒙運動中激進民主派的領袖。他一生經歷坎坷,遭受過種種屈辱和迫害。從個人的切身體驗出發,他對封建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極為不滿,發出了他那個時代的最激憤的抗議。他終身為推翻封建****、建立資產階級共和政體大呼猛進,奮鬥不息,其思想和學說為行將到來的法國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盧梭激進的反封建思想具體表現在他的理論著作之中。他的重要理論著作有三部。《論科學與藝術》(1750)是他反封建的“第一聲吶喊”,是他為回響第戎學院的有獎徵文而寫的成名作。這篇著作大膽地批判封建腐朽文化,表現出作者蔑視傳統觀念的非凡氣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1755)是他理論體系的核心著作。他在考察人類社會不平等現象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揭示了不平等的起源,得出了消滅暴君、推翻封建****的革命結論。他在書中明白表述了資產階級的平等要求。盧梭的“平等說”是用全人類共同要求的形式表述的,這在後來動員全體民眾參加資產階級革命的鬥爭中發揮了巨大的鼓動作用。《民約論》(1762)是他為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政體而提出的政治方案,它順應社會歷史的發展,符合人民的意願,成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代許多國家的“福音書”。雅各賓黨人以此作為施政綱領,法國的《人權宣言》和美國的《獨立宣言》都體現了這部著作的精神和思想。盧梭的理論成就使他在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中獲得崇高的威望,羅伯斯庇爾尊奉他為“精神導師”,盧梭生前定居的街道被命名為“盧梭街”,他的遺體也移葬於巴黎的偉人公墓。
 和理論著作一樣,盧梭的文學作品也用來宣傳啟蒙思想,表現出激昂的反封建精神。《愛彌兒》(1762)是一部討論教育問題的哲理小說。作者通過敘述主人公愛彌兒接受教育、長大成人的全過程,闡發了他的教育觀點。書中種種教育主張和措施,都是以他的“返回自然”的哲學思想為出發點提出來的。尤其是其中的泛神論觀點,動搖了人們對上帝的信仰,因而觸怒了反動當局和教會勢力。反動當局下令焚燒這本書,作者也被咒罵為“瘋子”和“野人”。為反擊統治階段的迫害和誣衊,盧梭晚年撰寫了自傳體散文《仟悔錄》(1778),以此來譴責罪惡的封建****社會,維護一個平民知識分子應有的人權和尊嚴。作者回顧了自己童年時代的家庭教養和踏入社會後的人生遭遇,說明了自己的優點和志趣,也毫不掩飾地寫下了以往的過失。《仟悔錄》是他人生歷程的真實記錄,寫得異常真誠和坦率,這不僅為傳記文學樹立了範例,而且也給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提供了“關於人的研究的第一份參考材料”。
盧梭的文學代表作是書信體哲理小說《新愛洛綺絲》(1761)。作品描寫貴族小姐尤麗與平民家庭教師聖·普樂相愛,尤麗的父親從中阻攔,終於迫使尤而含恨而死。作者對男女主人公傾注了深切的同情,把他們初戀時接觸和熱戀時如痴如迷的感情的發展,描寫得真摯動人,讓讀者從一封封公開的情書中得出結論:聖·普樂和尤麗的愛情是純潔高尚的,沒有金錢勢力的霉臭,也不受邪惡淫亂的玷污;有的只是真心誠意,志同道合。他倆完全應該幸福地結合在一起,然而,冷酷的社會現實摧殘了這朵愛情之花,充分反映了封建社會裡婦女婚姻不自由的狀況。與此同時,作者還把批判的鋒芒指向封建等級制度和貴族階級,顯示他那激進的反封建精神。  加隆·槽·博馬舍(1732——1799)是18世紀法國最著名的喜劇作家。他曾出巨資為伏爾泰印行全集,並支持美國的獨立戰爭。博馬合接受和發展了狄德羅的戲劇理論,為創立啟蒙戲劇做出了貢獻。主要劇作有《塞維勒的理髮師》(又名《防不勝防》1775)和《費加羅的婚姻》(又名《狂歡的一天))1784)。
《費加羅的婚姻》是博馬舍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富有戰鬥性的喜劇。劇本寫阿勒瑪維華伯爵的僕人費加羅準備與他熱愛著的伯爵夫人的使女蘇珊娜結婚,但伯爵卻施展出種種威脅利誘的手段去追求蘇珊娜,並妄圖恢復他自己早已宣布放棄的貴族對農奴新娘的“初夜權”,由此產生了全劇的矛盾衝突。費加羅憑著自己的智慧和機巧,最後挫敗了伯爵的罪惡企圖。它揭露了法國大革命前夕貴族階級的腐化墮落,讚美了第三等級的聰明才智。劇本的結尾還表達了人民民眾那一觸即發的革命情緒,帶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這齣喜劇反映了現實鬥爭,洋溢著時代精神,也富有生活氣息。同時劇情緊湊,衝突尖銳,形象鮮明,語言幽默,藝術技巧較高。
18世紀的德國處於封建諸侯割據的狀態,嚴重地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德國啟蒙運動的任務是喚起民眾覺醒,反對分裂,建立民族統一的國家。而德國的資產階級在經濟上依附封建貴族,因此德國的啟蒙文學缺乏革命精神,表現出資產階級政治上的妥協性和思想上的軟弱性。其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啟蒙時期(1700——1770)。40年代前,德國文學主要以古典主義的標準來改革德國的戲劇,要求文學語言的規範化,文學創作要符合規則。到50年代萊辛登上文壇,德國的啟蒙運動才進入一個新的時期。萊辛的美學理論、戲劇理論和戲劇創作為德國啟蒙文學的發展開闢了道路,他是德國民族文學的奠基人。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萊辛(1729——1781)是德國啟蒙文學的重要代表。他畢生致力於戲劇創作和文學批評,主要作品有論著拉奧孔,論畫和詩的界限)(1766)和《漢堡劇評》(1767——1769),劇本《明娜·封·巴爾赫姆》(1767)、《愛米麗亞·迦綠蒂》(1772)和《智者納旦)(1779)等。
《漢堡劇評》是萊辛關於現實主義戲劇理論的重要文獻。萊辛在“劇評”中強調戲劇的教育作用,要求戲劇反映當時德國現實,提倡寫市民悲劇,號召向莎士比亞學習。他強調作家刻畫人物性格要有邏輯性和真實性。他認為德國應當有自己的民族戲劇,反對作家模仿法國古典主義悲劇。萊辛的戲劇理論奠定了德國資產階級市民戲劇的基礎。
 第二階段為狂飆突進時期(1770——1785)。狂飆突進運動是德國啟蒙運動的繼續和發展,也是德國文學史上反封建的高潮。參加這場運動的大多數屬於市民階級的青年作家。他們在英、法啟蒙思想的影響下,強烈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和壓抑。由於它的自發性,這場反封建運動未能超越文學領域,更不可能導致政治革命。在運動中形成的具有重要意義的狂飆突進精神,其基本內容是強調個性、崇尚天才、讚美自然、推崇感情,具有強烈的反封建傾向;強調民間文學和民族風格;但也帶有個人主義狂熱的因素,沒有明確的鬥爭目標,因而不能持久。狂飆突進運動的名稱源於克林格爾(1752一1831)的同名劇本《狂飆突進》,綱領制定者是文藝理論家赫爾德爾(1744——1803),代表作家是青年時期的歌德和席勒。
 第三階段為魏瑪古典主義時期(1786——1805)。這一時期德國文學史上出現了一個輝煌的時代。德國古典主義文學在政治上反對法國大革命的激進,主張通過審美教育和陶冶性情,培養完整和諧的個性;在藝術上,以古希臘藝術為典範,把“高貴的單純、寧靜的偉大”視為最高理想,追求莊嚴肅穆、完整和諧。代表人物是晚年的席勒和歌德。他們均被邀到魏瑪公國,從1794——1805年,密切合作了10年。他們創作的古典文學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都達到了德國文學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們的偉大成就同時奠定了德國文學的世界地位。
約翰·克利斯朵夫·費利德利希希·席勒(1759——1805)出身於醫生家庭,少年時即被迫進入“奴隸養成所”的符騰堡公爵的軍事學院學習法律和醫學。八年嚴酷****的學院生活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反抗情緒。隨著“狂飆突進”運動的蓬勃發展,席勒開始了他的文學活動,寫出他早期最成功的劇本《強盜》(1780)和《陰謀與愛情》(1783),確立了他的反對封建制度、爭取自由和喚起民族覺醒的創作道路。
《強盜》寫的是一群青年人對封建****暴政的自發反抗。劇本的扉頁題詞“打倒暴虐者!”就充分揭示出反封建暴政的主題。《陰謀與愛情》是席勒的代表作,也是德國啟蒙文學中最成熟的悲劇之一。恩格斯稱之為“德國第一部有政治傾向的戲劇”。劇本直接反映了德國市民階級同封建統治階級的矛盾。劇本中不少人物都是以當時德國政界的“要人”作為原型的。劇本描寫了貴族宰相的兒子斐迪南和平民音樂師的女兒露易絲的愛情悲劇。代表反動封建勢力的陰險、冷酷的野心家瓦爾特宰相極力反對兒子與露易絲相愛,並把兒子的婚姻作為自己向上爬的階梯,設下陰謀,終於奪去了一對青年男女的生命。使他們成為宮廷里爭權奪利的陰謀的犧牲品。劇作強烈地表達了作者反對封建等級觀念,要求自由、平等、爭取人權的進步觀點。同時也暴露了德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這部劇作比之《強盜》,現實精神加強了,人物形象也更鮮明,尤其是提琴師米勒的形象,生動地反映了德國市民階級對封建統治階級既不滿又畏懼的兩重性,具有較強的概括力。

文學特徵

體現啟蒙思想的啟蒙文學,繼承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文學反封建、反教會的傳統,它是啟蒙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歐洲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它對後來19世紀浪漫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歐洲各國的啟蒙文學,儘管各國的歷史狀況和資產階級革命情況的不同而各具特點,但作為一種文藝思潮,各國啟蒙文學還是有其共同的特徵:
一、反對封建****,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啟蒙文學作家大多是啟蒙思想家或社會活動家。他們的創作不僅是反映生活,更主要的是評論生活,宣揚啟蒙思想,教育人民。因此,作品的主人公往往是他們的代言人。啟蒙思想家們反對封建****暴政,提出“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作為他們的戰斗綱領,面啟蒙文學也尖銳地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本質和罪惡,反對封建特權,要求自由、平等、博愛,因此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
二、反對宗教迷信,宣揚唯物主義。天主教會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宗教神學是封建統治的理論基礎,僧侶是封建反對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與世俗貴族統治階級互相勾結,狼狽為奸,殘酷掠奪、壓榨廣大人民。要推翻封建****制度,就必須反對封建宗教迷信,砸碎人們頭上的精神枷鎖。因此,揭露教會的黑暗,諷刺僧侶的偽善,批判神學的荒謬,宣傳唯物主義,就成了啟蒙作家的首要任務,也是啟蒙文學常見的主題。
三、主張文學面向廣大平民,並以資產階級和平民為主人公。啟蒙作家與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相反,在作品中往往把“第三等級”作為表現的主要對象。啟蒙文學常以資產階級和平民作為作品的主人公,描寫他們的悲歡離合,表現他們的思想感情,把他們作為正面人物來頌揚;而國王、貴族、僧侶、教士則成了鞭答的對象。作品通過他們之間的矛盾、衝突來揭露、批判****制度和天主教會的罪惡,宣傳啟蒙思想,以達到教育人民、啟發人民覺悟的目的。
四,創造了多樣化的文學體裁,豐富了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啟蒙作家為了適應現實鬥爭的需要,他們衝破了古典主義的束縛,除了運用傳統的文學體裁(如悲劇、喜劇、十四行詩等)形式外,還創造了不少新的文學樣式:啟蒙戲劇、哲理小說和對話體、書信體、遊記體小說等。
啟蒙戲劇又稱市民戲劇、嚴肅喜劇或正劇,是由法國狄德羅、博馬舍和德國的萊辛創立的。這種戲劇介於悲劇和喜劇之間,其特點是強調戲劇的教育作用,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它採用散文的形式,描寫現實社會鬥爭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第三等級的普通人作為戲劇的主人公,語言通俗易懂。如狄德羅的《私生子》、博馬舍的《費加羅的婚姻》等。
哲理小說是法國啟蒙作家創立的一種新型小說。這種小說雖有人物、情節,但它不注意環境與人物的細緻描寫,它以人物活動為主線,穿插描寫了多方面的內容,把敘事、議論、抒情、諷刺融為一體,表現作家關於政治、法律、道德、文學方面的啟蒙觀點、富於哲理性。如孟德斯鳩的《波斯人信札》、伏爾泰的《老實人》、盧梭的《愛彌兒》等。
啟蒙文學由於過分強調文學宣傳啟蒙思想的社會作用,因而影響了作品的藝術性。作品分析議論較多,不大注意塑造個性鮮明的藝術形象,而且作品的主人公常常成了作者思想的傳聲筒,這也就是後來馬克思所批評的“席勒化傾向”。

各國文學發展概況

英國文學

英國是啟蒙主義萌芽最早的國家,一方面反對封建殘餘勢力,一方面鼓吹資產階級的發展,早期以清教的形式出現。表現為溫和諷刺的特徵,主要成就是現實主義。
1、現實主義小說
笛福(1661-1731)笛福出生倫敦小商之家。受過中等教育,參過軍,一生不斷經商,精力過人,辦報紙,寫文章,涉及政治、經濟、文學、宗教等領域。發表了《魯濱遜漂流記》(1719),標誌了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誕生。
《魯濱遜漂流記》是他的第一部小說、代表作。以主人公回憶的方式,寫自己的飄流、冒險、拼搏和追求。是一部描寫航海冒險的幻想小說。突出歌頌資產階級的個人進取精神。小說成功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資產者形象。
斯威夫特(1667-1745) 英國啟蒙主義文學的激進派。
《格列佛遊記》(1726) 通過主人公英國外科醫生格列佛多次航海遇險的遭遇和見聞描寫,對英國現實社會進行全面的諷刺和抨擊,反映作者對美好社會嚮往。
全書分四卷,分10章完成。 第一卷:小人國見聞: 第二卷:大人國見聞。 第三卷:飛島國見聞。第四卷:智馬國見聞。
理查生(1689-1761) 感傷主義小說的創始人。書信體小說的開創人。
書信體小說《帕米拉》(1740-1741) 寫女僕帕米拉以美好的道德情操和宗教信仰,得到了主人的愛情,婚後又受人們的尊重。
書信體小說《克拉麗莎》(1747-1748) 代表作, 寫少女克拉麗莎悲慘的愛情故事。提出了婦女婚姻不能自主的社會問題。
理查生小說的藝術魅力在於,他擅長以書信體的形式描寫日常生活中人物的心裡和情感的細膩變化,以及貫穿其中的感傷和哀惋情調。
菲爾丁(1707-1754) 18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小說家。小說常夾敘夾議,穿插許多創作經驗之談,稱自己小說“散文滑稽史詩”。被稱為“散文中的荷馬”。菲爾丁最大貢獻是現實主義表現。
《湯姆·瓊斯》(1749)是其典範之作。小說以棄兒湯姆·瓊斯與索菲亞的愛情故事及被逐離家流浪至倫敦的經歷,全景式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揭露了統治階級的門第觀念,拜金主義和道德墮落的醜惡內幕。
托比亞斯·斯摩萊特(1721-1771)也是一個重要的小說家,代表作《蘭登傳》(1748)帶有自傳成分,以流浪漢的小說形式,揭露英國政府腐敗,社會對蘇格蘭人的岐視,表示出憤慨,已非常接近批判現實主義作品。
感傷主義
18世紀的英國,資本主義加速發展,資產階級唯利是圖的統治,使中資產階級深深感到,貧富差距在不斷擴大,自己的生活和社會地位無法得到保障,由此產生了感傷的情緒,18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在英國出現了感傷主義文學。它不僅是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先驅,而且也是現代派文學的源頭。感傷主義文學正是這種情緒的反應,作家理查生的小說中已經出現感傷因素,但是英國感傷主義的代表作家是斯泰恩,感傷主義就是以他的小說《感傷旅行》(1768)而得名的。哥爾斯密斯小說《威克菲牧師傳》及“墓園詩派”的詩歌、法國盧梭的一系列創作,使感傷主義得到了充分的表現。所謂感傷主義,提倡抒發內心感受,強調個性的精神生活,多用第一人稱的寫法,寫景抒情,不滿現實,大都帶有濃厚的感傷情調和哀傷和悲觀等情緒。
3、哥德式小說
gothic原意指哥特人(古日耳曼族的一支)和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哥德式與中世紀的背景相聯繫。哥特小說是18世紀後期在英國出現的一種新的小說體裁。它是對理性主義的一個反動,因為理性主義不能對現實生活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哥特小說以中世紀為背景,描寫發生在陰森恐怖的城堡中的神秘故事和謀殺事件。故事充滿神秘、恐怖、鬼怪和駭人聽聞的超自然事件。哥特小說由英國作家華爾蒲爾(1717-1797)首創,得名於他的同名小說《奧脫浪圖城堡——一個哥特故事》(1764)。這部小說講述發生在中世紀古堡里的恐怖故事。此後,哥特小說從中世紀古堡轉到描寫鬼怪幽靈,刺激感官。英國女作家安·拉德克利夫 (1764-1823)的《奧多芙的神秘》(1794)和馬修·劉易斯的《修道士》(1796)是哥特小說的代表作。
哥特小說為文學創作打開了通向非理性的大門,涉及到人的潛意識中的乖戾衝動和種種畸形心理。它的表現手法是隱喻和象徵。
哥特小說的審美意義是表現壯美,激發人的敬畏與恐懼的心理。它影響了英美文學的傳統。許多處於文學發展主流中的詩人和作家都直接創作過膾炙人口的哥特故事,或把哥特小說的手法運用於創作之中。
(二)法國文學
18世紀的法國,封建王權發展到頂峰時代,社會矛盾尖銳劇烈,終於在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法國啟蒙運動為大革命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和輿論準備,恩格斯稱讚法國啟蒙思想家:“在法國為行將到來的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法國是啟蒙運動中心,湧現了一大批享有世界聲譽的啟蒙思想家和文學家。
五十年代以前,法國啟蒙主義形成時期。當時稱啟蒙運動為“百科全書派”,以科學知識啟迪人們。
1、哲理小說
18世紀由法國啟蒙作家創立的一種新型小說。 它不注意環境與人物的細緻描寫。以人物活動為主線,表現作家關於政治、法律、道德、文學方面的啟蒙觀點,富於哲理性。如孟德斯鳩《波斯人的信札》、伏爾泰《老實人》、盧梭《愛彌爾》。
孟德斯鳩(1689-1755) 法國第一個啟蒙作家。 代表作《波斯人信札》(1721)以兩個旅法的波斯青年郁斯貝克和伽黎與家人通信的形式,描寫路易14最後5年和奧爾良公爵攝政初期的法國社會現狀,預示革命風暴將要來臨的局勢。一方面,揭露上流社會的腐朽生活,抨擊封建專制,否定上帝教皇,攻擊路易14是暴君。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對政治、宗教、法律、時事的看法,主張用三權分立的君主立憲政體改造社會。
伏爾泰(1694-1778)是法國啟蒙運動中具有領袖威望的作家。他以哲理小說作為反封建,反教會武器,主要作品有《查第格》、《天真漢》、《老實人》。代表作《老實人》(1759),繼承流浪漢小說傳統,通過老實人與老師邦葛羅斯流浪的經歷,有力批判和嘲諷了“一切皆美”的樂觀主義哲學,作品中也給人們描繪了一幅理想的黃金國世界。
狄德羅(1713-1784)法國啟蒙運動和《百科全書》領導者,也是唯物主義與無神論的代表和現代美學的先驅之一。他的代表作《拉摩的侄兒》,恩格斯稱之為“辯證法的傑作”。
《拉摩的侄兒》(1762-1764)採用對話體形式,描寫出了罪惡時代的典型社會現象。狄德羅說拉摩是“高傲和卑鄙、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一方面他十分清楚地揭露金錢的罪惡,另一方面卻又認為富人有任意使用金錢的權力;一方面憤怒攻擊貧富懸殊,另一方面又表示一旦發了財,也要做“最無恥的流氓”。是一個寡廉鮮恥而又目光敏銳的資產階級無聊文人的形象。
盧梭(1712-1778)是傑出的啟蒙思想家,啟蒙運動中最具民主傾向的代表,是一位影響深遠的文學家。他在《社會契約論》(1762)中提出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學說,是啟蒙運動中最為激進的政治主張。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黨人把《社會契約論》作為建立革命政府的理論基礎。盧梭認為詩的地位高於散文,把情感提高到統治的地位,主張個性和情感自由,讚美自我,提出“返回自然”的口號,影響了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自傳《懺悔錄》(1778)寫自己的美德和罪過都同樣坦率。教育小說《愛彌兒》(1762)通過愛彌兒接受知識教育與勞動教育的故事,提出回歸自然,發展天性的自然教育理論。
代表作 《新愛洛綺絲》(1761),全書共6卷,165封信和若干短簡組合而成,寫的是18世紀貴族小姐朱麗和家庭教師聖普樂相愛,因封建等級偏見而終成悲劇的故事。表現了人的個性自由解放的願望,譴責了封建等級制度,頌揚人的自然真實感情,“回歸自然”的思想。借用12世紀青年女學生愛洛綺絲與她的老師、法國哲學家阿貝拉爾的愛情故事。
2、正劇(嚴肅的喜劇)
18世紀因啟蒙運動需要,法國劇作家狄德羅和博馬舍、德國萊辛分別把戲劇當做向民眾傳播民主思想、啟迪民眾的工具,創立了正劇,即嚴肅喜劇。這種戲劇介於悲劇和喜劇之間,其特點是強調戲劇的教育作用。以第三等級的普通人作為戲劇的主人公,語言通俗易懂。主要作品有狄德羅《私生子》、博馬舍《費加羅的婚姻》。
博馬舍(1732—1799)法國喜劇作家。
代表作品是費加羅三部曲。《費加羅的婚姻》成就最大,關於初夜權的鬥爭是反封建特權鬥爭的象徵。通過費加羅的愛情婚姻波折,表現出強烈的反封建特權的時代精神。費加羅是反封建的英雄,他的勝利是第三等級的勝利。深刻反映了18世紀70、80年代大革命前的社會矛盾,表明封建制度已趨衰亡,人民力量日益強大,準備向封建制度發起最後的攻擊。預示了不可阻擋的歷史發展趨勢。

德國啟蒙文學

18世紀德國啟蒙文學是在法國啟蒙文學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啟蒙文學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德國的民族文學、民族戲劇、反對照搬外來的古典主義文學。德國啟蒙文學經歷了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的過程。
萊辛(1729-1781) 德國民族戲劇、民族文學的奠基人,他“完成了德國文學的轉變”。
萊辛出身於牧師家庭,從小上文法學校,中學時代成績優異,開始寫劇本。17歲進入萊比錫大學,先修神學,後改醫學,不過他的實際興趣在文學和哲學上。1751年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從事戲劇和文藝評論工作,一生貧困,顛沛流離,1781年因腦溢血去世。
他的理論著作《拉奧扎》(1766)和《漢堡劇評》(1767-1769),是西文現實主義理論和美學思想的重要文獻。他提倡民族戲劇,最著名的市民悲劇:《愛米麗雅·迦洛蒂》(1772)。描寫一個市民父親不願女兒被公國統治者霸占,殺死了女兒。在道德上對抗封建統治者。這是一部市民悲劇,對席勒歌德的戲劇創作影響很大。
“狂飆突進”文學:
狂飆突進運動,發生在十八世紀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葉的德國,歷時十五年。它是德國新興資產階級一次全國性的文學運動,也是啟蒙運動在德國的延伸與繼續。啟蒙運動的主要傾向,都在狂飄突進運動中得到發展與加強。
“狂飆突進”這個名稱,它得名於劇作家克林格爾在1776年出版的一部同名悲劇。當時的德國,有一批初登文壇具有反抗封建專制鬥爭精神的青年知識分子,他們受到啟蒙思潮的影響與鼓動,想在落後的德國掀起一場風暴,要求自己象狂飆一樣衝破社會的黑暗,因而組織一個同名的社團。他們以“天才、精力、自由、創造”為中心口號,要求擺脫封建傳統偏見的束縛,主張個性解放,呼喊著民族意識的覺醒,並與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倡導的"返歸自然"的觀點相呼應。狂飆突進的領袖、文藝理論家赫爾德爾提出的"天才不須規律"的口號,成了他們共同的信條。這場運動,實質上乃是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對腐朽的封建主義意識形態的一次有力衝擊。狂飆突進的作家運用得最多的文學體裁是戲劇。其代表作家是席勒和歌德。
席勒(1759-1805)德國古典美學時期美學家、劇作家、詩人,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之一。席勒著有《審美教育書簡》(1795)、《論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1796)、《悲劇藝術》等。他的美學建立在人類學的基礎上,從人的本質和歷史演進來確定美學的地位。席勒的著名劇本《強盜》(1781)充滿批判熱情和抗暴精神,體現了德國資產階級青年對封建專制的反抗。他的代表作是市民悲劇《陰謀與愛情》(1783),描寫宰相的兒子裴迪南與平民少女露伊斯的愛情遭到宰相的陰謀破壞,釀成悲劇。反映貴族與市民的衝突,愛情與宮廷政治陰謀的矛盾。恩格斯稱它是德國“第一部有政治傾向的戲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