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狄傳

項狄傳

《項狄傳》全名為《紳士特里斯舛·項狄的生平與見解》,是18世紀英國文學大師勞倫斯·斯特恩的代表作之一。《項狄傳》共分九卷,472千字。這是一部聞名世界的奇書。書中絕大部分是特里斯舛講述別人,主要是他父親和他叔叔的生平與見解,敘述的順序則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完全打破了順著事件發生的時間先後按部就班、一板一眼的傳統程式。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該書出版後引起轟動。一百多年後,現代派小說興起,有人認為是《項狄傳》開了這類小說的先河,直接影響了普魯斯特、 喬伊斯、 卡夫卡、伍爾夫、納博科夫、卡爾維諾等文學大師。二十世紀後期,《項狄傳》更是研究者挖掘不盡的寶藏。

基本信息

書籍結構

對《項狄傳》的讀者來說,最直接的混亂來源是該書本身明顯的混亂。儘管斯特恩指出該書是從ab ovo開始的,但隨後就好像在朝四面八方漫遊——的確,有時候是同時在朝各個方向漫遊——沒有形式,沒有計畫。

項狄傳項狄傳

據史蒂芬·克羅夫特的回憶,斯特恩原本的計畫是“讓主人公特里斯舛·項狄遍游歐洲,對各個朝廷發表議論,然後批評反思不同的政府……最後讓特里斯舛成為一個閱歷豐富、不折不扣的英國紳士回國”。這個格式在結構上與斯特恩最早仿效的拉伯雷和斯威夫特的諷刺遊記雷同,並深受他多次諷刺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禮儀書的影響,隨著經歷和自信的增加,他感到自己的才華在發展,所以小說家對這種格式逐漸反感起來。他的興趣由政治和教育轉向了人和世態,結果,《特里斯舛·項狄的生平與見解》變成了項狄一家的成年人及其僕人和朋友們的生平與見解。

要記住,不是“生平和歷險”。這種東西,斯特恩這一代人已經寫得沒完沒了。以時間為序,笛福先後用無數的細節記述了魯賓孫·克魯索、摩爾·弗蘭德斯和羅克薩娜等人的生平和奇特驚人的歷險;就像穿在一根線上的珠子,眾多的事件只不過由一個全都經歷過來的人物銜接在一起,只有在創作者才思枯竭時才會結束。理查遜描寫帕美拉和克拉麗莎的歷史時,很少有心理透視;但要不是他的分析技巧和極其令人信服的戲劇性結尾,他的事件同樣大體上串在無時不在的主人公的線上,事件的多少恐怕要依主人公的耐力的長久而定。菲爾丁在約瑟夫·安德魯斯、湯姆·瓊斯和阿米麗亞的歷險中,描繪了一個精心製造的、充滿生活的三維世界,其中的許多人物都能得到觀眾的注意,但主人公只有一個,其中的故事的結局是以不可避免的戲劇性的方式達到的;然而創造這些作品的生活素材都是最富有生氣的、公開的、身體的歷險,在情節的各條線索所允許的情況下,都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斯摩萊特也曾生動地描述了羅德里克·蘭登和佩雷格林·皮克爾的野蠻歷險,但用的是早期流浪漢傳奇的大致按時間順序的直線結構。對於“生平和歷險”小說來說,其中的要素不外乎沉船和譁變,強姦和謀殺,誘拐打鬥和愛情,它們按時間順序安排是必要的。

而在“生平與見解”小說中,事件並不重要,甚至也不是不可或缺的;在見解的關係和相互作用中,實際的時間順序變得無能為力。無論是諸多場景的安排,還是單一場景的發展,都沒有必要按時間順序。一個人可以有見解——或者至少——在他出生前——可以記錄下他的成人親屬的見解吧。而所有這些見解,按親切會話的隨便態度表達出來,在時間、主題上根本沒有任何限制,可以從愛情談到政治,也可以從馬爾伯勒談到摩西,然後再返回去。但這並不是說“生平與見解”就一定沒有形式。乍一看去,《項狄傳》是沒有定形的,而實際上,該書使用了好幾種重要的結構手法(還不算柯勒律治所指出的“人物的連續性”),其事件的發展往往像顯然更加理性的“生平和歷險”小說一樣合乎邏輯。

《項狄傳》的最明顯的結構手法是真正的時間順序排列手法中的簡單的一種。書中有很多地方涉及歷史事件,並常常給讀者提供實際日期,讓他把握情節。脫庇叔叔是在一六九五年圍攻那慕爾的戰役中受傷的;五六年後,他乘驛車到了鄉下,並在草地滾木球場上發動戰役;沃德曼寡婦便立即愛上了他,但直到一七一三年底敦刻爾克拆除,他一直都沒有閒暇來應付她那短暫但讓人心明眼亮的進攻。我父親大約是在其弟受傷退役回家的當年在倫敦開始經商的,於一七一三年(圍攻登德爾蒙德七年之後)回到他鄉下的家裡;特里斯舛是在“我主一千七百一十八年三月的第一個星期天和第一個星期一之間的夜裡懷上的”;五歲時,他經歷了窗扇事件;一七四一年,他領著諾迪先生的兒子遊歷歐洲。等等,等等。當然,這些日期確定的事件並不是以時間順序安排的,但誰想要找出一份完整的時刻表,列出從一六八九年特靈參軍到“一七六六年八月十二日”特里斯舛坐下來寫他的生平與見解的最後一卷的第一章中間所發生的事件,他也只會找到一兩處因疏忽造成的前後矛盾之處。

故事的一些主要的、外在的情節是通過兩個互相重疊的順序發展的,這些情節在每一個順序里是完全按時間先後安排的。第一個順序主要寫的是我父親和他的家,特里斯舛的懷胎、出生、受洗;我父親參加視察宴會,接受他的姑母黛娜的遺產,得知博比的死訊;他寫作《特里斯舛全書》,決定聘一名家庭教師,讓特里斯舛——在這個順序的末尾,在第六卷的中間——穿上褲子。然後場景馬上轉換到了草地滾木球場上,在已經開始了的第二個順序里,我們由此看到書的末尾,追隨的是我的脫庇叔叔的命運,先是戰爭中的,繼而是戀愛中的,最後是幻滅中的。

雖然有些段落,例如法國遊記和可憐的瑪麗亞的故事,顯然是作為插曲穿插進來的,雖然斯特恩偶爾還先寫出第一句,第二句就託付給全能的上帝了,還開玩笑說這是他的習慣,但依然有證據表明他對故事枝節的安排是有深謀遠慮的。例如,在他寫該書的開篇的時候,我父親的出身論就已經瞭然於心了。第一卷中露頭的我父親的名字理論,就要求第四卷中特里斯舛不幸的施洗命名來補充;父親的鼻子理論,先是在第二卷中有了個伏筆,從而使第三卷中的災禍和跟在第四卷中的理論闡釋成為必然。脫庇叔叔的愛巴馬兒在全書自始至終在有條不紊地騎著;這部未寫完的作品結束時他的不幸的愛情在前幾卷中都屢屢提及,而且斯特恩一開始寫作就胸有成竹。

然而,全書賴以推進的觀念組合原則才是最重要的結構手法。有時候斯特恩極想信口開河,不願妨礙想像的馳騁,除了在這種情況下做出一些新的偏離,他的作品的展開,即便看來是極為出格的離題,總是以“睿智的洛克”的理論為根據:一些觀念在人的心裡產生聯合,要么是通過它們的自然聯繫,要么是通過機會,通過習慣,這些聯合在一起的觀念“總是成群結夥的,任何時候只要一個出現於理解中,它的夥伴則會跟著出現;如果這樣的聯合在兩個以上,則全伙觀念都不可分離,因而會同時呈現出來”。

眾所周知,特里斯舛把他悲慘的受孕歸咎於母親不幸的觀念聯合;而類似的奇特的觀念聯合,有時滑稽可笑,有時格格不入,則激發指引著書中所有重大場面中的會話。例如,第二卷中,斯婁潑醫生出人意料地闖進了我父親的後客廳,便把斯蒂文努斯帶進了脫庇叔叔的腦海中;我父親察覺到弟弟的愛巴馬兒來了,便大聲呵斥起幕牆和角堡來;斯婁潑由於按自己粗俗的用法解釋這個字眼,便笑了個不亦樂乎;脫庇叔叔為了糾正大夫的想法,便解釋了這些字眼和別的許多軍事用語;面對這種局面,父親由於被斯婁潑的雙關語激怒,又因為弟弟讓他的愛巴馬兒隨他亂跑而生氣,便侮辱了弟弟一頓;但脫庇叔叔,由於他和善的天性(這使特里斯舛記起十年前他善待一隻蒼蠅的事)不願發火,而且表明決不記恨,便繼續談斯蒂文努斯和他的帆車;斯婁潑醫生對這種運輸方式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因為它可以迅速解救臨產的婦女,而且風又不花錢;對於不花錢的東西,父親立刻表示反對;他正在發表一通關於貿易原則的宏論時,下士進了屋子,使話題一轉。第八卷里,特靈剛開始講波希米亞國王及其七座城堡的故事,第一句還沒有講完,他就被打斷——通過脫庇叔叔和他自己的觀念聯合——議論起反覆無常、軍事史、地理學、年代學、馬爾伯勒公爵的大進軍、火藥的起源、上帝的權力和憐憫、偶發事件和自由意志,最後還議論到他早年與“一個舊教女神職人員”的戀愛糾葛。這就是談話無法預見的(但無可辯駁的)邏輯。

斯特恩經常把事件複雜化,關於脫庇叔叔和蒼蠅的題外話就是一例,辦法是在他的人物的聯合的觀念中加上他自己的。這就是他的很多題外話的根源,但這些題外話總是精心策劃的,而且正如作者所誇耀的,既東拉西扯,又循序漸進,而這些題外話又屢屢插進去來突出和渲染人物。斯特恩充分利用了他對讀者採用的這種自由、輕鬆的談話體,極力來戲謔讀者,而且顯然使他高興的是,他居然屢屢成功。結果,令人開心但難以預測的卻是讀者——通過聯合——對《項狄傳》中的觀念的迂迴曲折又幾乎無懈可擊的邏輯順序的追索。

內容評析

幽默:人物與穢語

項狄傳項狄傳

斯特恩首先是個幽默大師——克羅斯稱他是“現代文學中一個其幽默感壓倒了其他才能的人的最完美的典範”——同樣《項狄傳》首先是一部幽默作品。斯特恩自稱此書的目的在於“通過嘲諷我認為應當嘲諷的事情”並逗他的讀者發笑,從而為世人做一件善事——因為笑“會為這破碎的人生增添一點色彩”。儘管本書帶有說教色彩,儘管它嘲弄了裝腔作勢、炫耀才學的現象,甚至儘管它具有盡人皆知的善感多情,但它歸根結蒂還是一部詼諧幽默的作品。無論多么嚴

肅的題材,無論多么瑣碎的題材,無一例外都能引發斯特恩對不協調現象的逗樂意識:出生、洗禮和死亡;一根割破的拇指,一顆滾燙的栗子,一把夜壺——都是惹他發笑的素材。他最精妙的幽默和諷刺在會話中處處都有展現。他沒有步龐大固埃和格利佛的後塵,把特里斯舛送到國外去尋找一種荒誕、諷刺性的冒險經歷,而僅僅是選擇了一群瘋瘋癲癲的人物——不包括特里斯舛——搭起舞台讓他們交談。或者,用他自己的比喻來說,將他們一個個扶上各自的愛巴馬兒,然後讓他們快快活活地慢跑起來,時不時地你推我搡,把對方摔下馬去。

因為斯特恩是根據主導情緒論來構思人物的。主導情緒論是瓊生所謂的氣質論的十八世紀的說法。所以,一個“氣質性”人物就是一個其思想受一種獨特的氣質或情緒(斯特恩交替使用這兩個詞)支配的人,而這種獨特的氣質或情緒會影響他的眼光,歪曲他對生活方方面面的判斷:“當一個人聽任一種主導情緒的支配時——或者換句話說,當他的愛巴馬兒變得桀驁不馴時——那就永別了,冷靜的理智和充分的謹慎!”然而,斯特恩的創造要比瓊生和斯摩萊特怪癖的化身豐富得多。雖然根據的是一致接受的氣質論,但脫庇叔叔和父親及其他人物從他們作者的善感的頭腦里浮現出來時是人物,而不是漫畫。就像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筆下那些著名的氣質人物一樣,他們的主導情緒被別的一些更微妙的思想感情上的品質巧妙地掩飾、軟化,把他們從純粹的怪物變成了有血有肉的人。

脫庇叔叔騎上的全速賓士的愛巴馬兒就是他對戰爭史和戰略戰術的迷戀。在進攻那慕爾時,他的腹股溝受了傷,在家養傷的四年中,他收集了大量的地圖、防禦工事平面圖和軍事歷史以及軍事科學的書籍,跟“堂區神父和理髮師闖入堂吉訶德書房後發現他搜羅的騎士書一樣多”。由於他手不釋卷,埋頭苦讀這些書籍,所以導致他像他的那些傑出的前輩一樣,不僅公然操練他的愛巴馬兒——“從國家利益出發”——在他的草地滾木球場發動了一系列微型戰役,而且還到了非它不想,非它不說的程度。一連串的觀念讓他聯想到的只是一連串的大炮;約里克用“近距離平射”這一詞組打了個比喻,搞得他就射彈大發了一通議論;我父親笨拙地將左手插入右邊的口袋,卻讓他想起了他負傷的“橫向曲折方式”,於是把正在進行的談話忘得一乾二淨,立馬打發人去取那慕爾地圖,好測量進攻的橫切路線的迴轉角度;他哥哥使用的一些助動詞也能讓他聯想到利默利克的丹麥援助部隊——儘管他自己很清楚這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

然而,跟拉·曼卻的騎士不同的是脫庇叔叔並不瘋。跟迷戀愛巴馬兒的他的前輩——斯摩萊特筆下的特拉尼恩準將不同的是,他從各個方面講,都是個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一幅漫畫。從他的愛巴馬兒身上下來,他仍然是一個平平常常、不裝腔作勢的人,溫和而又英勇,天真得驚人,但心中憑直覺得到的智慧卻異常聰明,猶如少女一般謙虛,仁愛,善良無比。但是斯特恩將其升華為一個“蒙昧”人,渾然天成、不事雕琢的美德的化身,則未免有點兒浪漫。斯特恩又在另外一個地方宣稱:“造物主把人造得純潔、正直——擁有最溫和的氣質——有一顆讓他行善的心,熱愛保護他的同類。”他把脫庇叔叔刻畫成這樣的一個人,在描述特里斯舛的家庭教師時,把自己的性格概括為“率直、慷慨、大方、勇敢”。

然而,在與他的癖好不相容的事情上,脫庇叔叔的腦筋就像火星不可能點著的濕火絨,他那迷人的天真不止一次地接近於愚蠢。他那浪漫的單純則變本加厲,最後變成了一種毫無浪漫可言的愚蠢,其實,這正就是他氣質的基礎,使他對他在草地上進行的模擬戰的無聊視而不見,把他變成了我父親繁瑣理論的一種完美陪襯。一個人連最簡單的一套推理及最普遍的一些隱喻都弄不明白,但卻能讀懂義大利文和拉丁文寫的物理和高等數學的專著,而且偶爾還能憑記憶引用並翻譯拉丁文,這確實顯得自相矛盾;而他在我母親的結婚契約里向他哥哥建議至關重要的補償條款時表現出的精明世故與以其天真震驚了沃德曼寡婦的那個率真靈魂則表現出不可思議的矛盾。但總的來說,全書卻始終如一地把他刻畫為一個理解力大受限制的好人形象。在項狄家宅的後客廳,當他對那些唇槍舌劍摸不著頭腦時,或當別人提出一個格外冒犯他的常識的建議時,他只是一個勁兒坐在那兒一聲不響地吸著他的菸斗,或者意味深長地吹著《利利布勒羅》。正如特雷爾所說,他已經變成“厚道善良、誠摯單純的原型,就像哈姆雷特是優柔寡斷的原型,埃古是陰險狡猾的原型,夏洛克是種族仇恨的原型一樣”。他集純潔善良於一身,用赫茲利特的一句名言來說,他是“對人性的一種最好的讚美”。

脫庇叔叔的氣質基於他的單純和天真,我父親則和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那過火的氣質卻來自他對巧妙而又曲折的思辯的熱愛。雖然跟他弟弟一樣被構思得十分簡單,但他似乎是個比弟弟複雜一些的人物,因為他的思想活動從不停歇,他的智力冒險變化多端。他有“世人所具有的最怪的思維方式”,特里斯舛解釋他有特點的氣質時寫道:“事實上,他的道路遠遠偏向一邊,遠離了大多數人走的路——在他面前的每一件事情對他的眼睛呈現出自己的面目和剖面,與其餘的人所看到的事物的平面圖和立體圖完全不同。換句話說,那是一種截然不同的事物——當然要做不同的考慮。”脫庇叔叔總是生活在回憶中,僅僅用熱心地考慮環境的辦法來指引他的生活,而父親則總是展望未來,學究氣十足地試圖以推導出的行為原則來規範他和別人的行為。作為一個十足的哲學家,他半玩笑半認真地提出一些奇談怪論,再對它們思辯,全然不顧現實和常識,最後將它們歸納為假說,這就是他的氣質。對他來說,假說本身就具有神聖和力量。“對於一個假說來說,一個家庭的名聲算得了什麼?”他嚷道,“……而且,假如你談到這個——一個家族的生命是什麼?”就像他之前的科內留斯·斯克里布萊魯斯和他之後的奧斯丁·菲弗勒爾爵士一樣,他要用一些學究式的抽象的理論來規範家人的生活,尤其是他兒子的生活。他倒是不乏起碼的機敏和才智;但就像蒲柏寫到的,主導情緒一旦主宰了思想,

機敏、精神與才具只能讓他變得更糟;

只有理性本身才能給它利器和法寶。

同樣,我父親的“判斷最後變成了他機敏的傀儡,而他會上天入地折磨世間萬物去支持他的假說……”斯特恩又補充說道:“還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絞殺過真理!”

父親最著名的假說當屬關於名字和鼻子的假說。前者認為一個人的教名對決定他的性格和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像阿基米德或特里斯墨吉斯忒斯這樣的大名一定會讓該名字的擁有者成為偉人,而像尼基或西姆金那樣平庸的名字——或者像特里斯舛這樣一個可憐透頂的名字——將不可避免地會讓它的擁有者身份低下。後者認定一個人鼻子的長度跟他的身心和性格的力量之間有著直接的關係;父親“不明白英國的這個最顯赫的家族怎么能忍受一連出現的六七個短鼻子”而“同樣數目的又長又漂亮的鼻子一個接著一個連成一條直線[將會]把這個家族抬舉到王國最好的肥缺上去”。還有一些別的假說。一個是沃德曼寡婦要得到脫庇叔叔的伎倆所表明,或許啟發給我父親的,它認為像他們倆那樣的愛情,與其說是一種感情,倒不如說是一種處境;另一個也是那個寡婦所表明的,它認定打亞當墮落起,世上的每起災難和混亂都是女人的淫亂造成的;再一個涉及的是政治學,囊括了移民和統治、貿易和人口的複雜理論。還有一個關於靈魂的位置的假說,表明一個健康假說具有吸收屬性,因為它能把關於強勁懷胎及輕鬆分娩的重要性的從屬假說吸引到自己這邊來。

在正常情況下,父親跟脫庇叔叔一樣是個溫文爾雅的——但絕不是天真爛漫的——人,他對家人,對朋友,對用人都和藹可親。然而不幸的是,他總是遇上一些讓他煩惱、沮喪的事情,因此他每每表現出來那種牢騷滿腹,尖酸刻薄的古怪情趣,除了推導假說的天才,這就是他最突出的特點了。在他那些關於特里斯舛的幸福的宏論——關於他的出生、他的鼻子及他的名字的宏論——一一被現實戳穿之後,當這些理論的無用暴露無遺時,他才痛苦地意識到自己處境的諷刺意味。而當他的一些次要的思辯遇到障礙時,他也會胡思亂想,煩惱異常。除了推導假說,他最喜歡做的就是拉攏別人接受他的信仰;但卻從未能讓人改信他的信仰。項狄一家的獨特之處,也是斯特恩的戲劇天才賴以顯現的奇特之處,就是儘管每一個家庭成員都在使勁地鞭策自己的愛巴馬兒,但每個人做起事來都像一條短韁繩,既讓別人惱火,也有益於別人的健康。父親認為他弟弟的愛巴馬兒是“紳士騎過的最荒唐的馬兒”,他心情好時,就只是嘲笑嘲笑而已,但心情壞時,則對它厲聲呵斥一番。但他最終因此受到了報應。惟一能理解他那些理論的約里克牧師從來都不肯接受它們;脫庇叔叔儘管滿懷善意地聆聽,卻永遠都聽不懂;母親則寧願呆在家裡織毛衣也不願意出外旅遊,她既理解不了,也不想去理解。“倒霉透了!一天下午,他對我母親講了半個小時之後仍毫無結果,他自言自語地說著走出了房間;——倒霉透了!他一邊關門,一邊咬著嘴唇說——一個要精通天地間一連串精深的推理的人——同時又有一個妻子有這樣的頭腦,所以,就無法把一個推理懸到她頭腦裡面,來拯救自己的靈魂免遭毀滅。”

拉伯雷拉伯雷

雖然母親很少露面,話也不多,而且“根本沒有性格”,但她卻是斯特恩創造的最可愛的人物之一。作為他刻畫人物技巧的一個範例,她主要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沒有能力——或者缺乏願望——替自己說話。她過著平靜的、植物似的生活,但這本身卻是她對我父親高談闊論的實用價值的一種突降式的評論。所以她對我父親來說,也是一種陪襯。對於父親這個幾乎一切都喜歡以爭論來說明的人,她不僅始終拒絕爭論,而且連任何性質的問題都不提,這就成了他苦惱的第二個根源。“她不是一個知識婦女,我父親會說——這是她的不幸——但她總可以問個問題嘛。”但她從來不問,結果,“他

們倆之間的談話很少超出一個建議,——一句回答,一次反駁;完了以後,總要用幾分鐘歇口氣兒……然後再往下進行。”

在項狄家的用人中,除了特靈下士,誰也沒有顯示出與自己地位不相稱的任何素質。特靈雖然話多,但卻畢恭畢敬地追隨著脫庇叔叔;但每個僕人,下至那名又胖又蠢的廚工,都被刻畫出了鮮明的個性。在著名的廚房一幕中,斯特恩戲劇性地運用了洛克觀念聯合的理論,他塑造人物的經濟手法,在這裡表現得遊刃有餘,堪稱全書之最。在這一幕中,特靈手拿著帽子和手杖,被別的用人圍著,蘇珊娜的一隻手還搭在他肩上,他發表起那番關於無常的動人的演說。博比的死訊引起了眾人的聯想,而這正揭示出所有用人的性格特徵。對於蘇珊娜虛榮的頭腦,它帶來的是一派令人欣喜的前景,因為我母親服喪時,她就可以接受女主人的所有服裝了。對於飽受水腫折磨的廚工,它帶來的僅僅是這樣一種自鳴得意的感覺:她自己還活著。對於戶外工奧巴代亞,因為他深知博比的學費是惟一阻礙我父親農業計畫的原因,因此它帶給他一種不祥的預感,他將被派去乾清除牛沼上殘樁的苦差事。對那愚鈍的馬車夫喬納森來說,它只讓他想起了和那個男孩子最後一次見面時的情景。而對於特靈來說,它卻給他帶來了一次發表演說的絕好機會。“在戰場上,我不是這樣重視死亡……在戰場上,奧巴代亞,他什麼都不是。——但他在家裡時卻非常可怕,奧巴代亞說道。坐在馬車上時,喬納森說,我才不管他呢。——依我看,在床上是最自然不過的了,蘇珊娜答道。——如果我能爬進做成背包的最差勁的小牛皮里逃脫他,我就在那裡得逞了——特靈說——不過那是造化。”

約里克牧師當然是個經過升華的理想化了的斯特恩——他自己希望為世人所知的斯特恩;但是,無論他作為作者的一名特別辯護士是多么有效,但作為一個人物則刻畫得過於拘謹,達不到完全可信的程度。特里斯舛作為作者的另一個無處不在的影子從頭到尾在書中閃來閃去。他是作者個性的投射,是作者的一個便利的喉舌,因此,他與可憐的約里克有許多共同之處。二者都是非常活躍的人物,對假正經(“身體為掩蓋精神的缺陷而做出來的一種神秘的姿態”)深惡痛絕;二者都輕鬆愉快,愛開玩笑,不在乎名聲;二者都幾乎不大喜歡“那種下作的謹慎美德”。關於自己,斯特恩三緘其口。在約里克身上,他描繪了自己的外表,他歡天喜地的表現,他的天真爛漫、涉世不深和他的異想天開,甚至還暗示了他與堂區居民的關係;在特里斯舛身上,他流露了許多有關自己的情況,如身體虛弱,情緒低落,還有他的衣著,他的膚色,他的嗓音,他拉琴、畫畫的特長,他的粗心大意、心血來潮、天性善良、多愁善感、談情說愛的活動。約里克小心謹慎的顧問和朋友尤金紐斯,是對霍爾—斯蒂文森的一種讚揚(當然有反諷的意味),但始終未提升到一個活生生的人物的高度。這本書惟一的真正的漫畫人物斯婁潑醫生,即那個氣沖沖、冷冰凍的男接生員和舊教徒,據說是對斯特恩的托利黨宿敵約翰·伯頓醫生的犀利的諷刺;兩人是否言歸於好過,尚無記載。但值得一提的是斯特恩出國旅行大大有助於緩和他對雅各賓黨人和天主教徒的厭惡,從此以後斯婁潑醫生幾乎完全從書里銷聲匿跡了。至於沃德曼寡婦——“夏娃的女兒……就是沃德曼寡婦,而這就是我打算描繪的她的全部特徵。”

《項狄傳》給人們帶來了多種多樣的快樂,其中有一個方面讓許多讀者認為:斯特恩極其缺乏高雅品位,但卻能惹得他的喧鬧的同時代人哈哈大笑,這就是小說中的污言穢語。維多利亞時代的批評家對小說的這一特點大加抨擊,認為它低級下流,所以沒有藝術性可言;今天我們雖有較大的寬容,但仍不免為它感到惋惜,因為很多的污言穢語已不再為人理解,所以效果不好。因為這樣的風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倚賴短暫用語、俚語和隱藏在其第二層意思轉瞬即逝的一些詞語裡的雙關語,所以現代讀者往往體會不到斯特恩的意思,發現曾經不堪入耳的東西毫無意義。像鼻子、鬍子和壺嘴,像裙子衩口、裂縫和扣眼,像壕溝、廊道和試管等詞明顯的象徵意義是沒有時效限制的;但是如果斯特恩要求讀者說出“一頂舊帽子撐起了檐兒”和“一頂撐檐兒舊帽子”之間的差別,或者讓他找出“誰是蒂把兒的母馬”,或者重講一下蘇珊娜對一件綠袍子的渴望,或者稍稍談一下黃油圓麵包,對於對後王政復辟時代的風趣語言缺乏了解(或對像埃里克·帕特里奇的《俚語與非常規英語詞典》那樣的著作不熟悉)的現代讀者,很可能將小說家同時代人認為是一種風趣(雖然還成問題)的東西看成是索然無味的。即使再聰明的讀者,如果他不熟悉拉丁文,也無法領會斯特恩自創的許多拉伯雷式詞語中的幽默含義。有時候他用按發音拼寫出的一個讓人作嘔的拉丁名字,如Phutatorius(福大托利烏斯)來醜化一個人物;有時候他將拉丁語及英語的音節拼湊起來,構成一些合成詞,如Kunastrokius(庫納斯托洛鳩斯);有時候他將英語詞音譯為一些假拉丁式拼寫,如Kysarcius(齊撒溲斯)。還有許多其他的方式,甚至在Saint Boogar(聖布加)和Hafen Slawkenbergius(哈缶·什牢坑駁鳩)和Mynheer Vander Blonederdondergewdenstronke中都能發現這樣曖昧的意義。

當然,這本書中的污言穢語也不都全是玄之又玄。跟塞萬提斯、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一樣,斯特恩也發現身體的功能趣味無窮;像後面兩位那樣,他發現沉思默想受孕出生的過程其樂無窮。由於對不和諧的現象具有一種反常得古怪,可能還帶有一種自我暴露的意識,他一再對性功能不全咧嘴竊笑,對此事的疑慮就像一個隱隱約約的暈環懸浮在項狄家每一個男性,包括公牛的頭上。他對這樣的事情,從來不像他的大多數幽默前輩或一些同時代人那么直言不諱。他的污言穢語,就像他自己一樣,缺乏阿里斯托芬、拉伯雷、斯威夫特及菲爾丁那種強烈自然的氣勢;在他們哄堂大笑的地方他只是啞然竊笑。正如薩克雷斥責的那樣:“他偷偷兒地湊上去,咬著耳朵講一個低俗下流的故事。”

塞萬提斯塞萬提斯

然而與許多幽默作家不同的是,他不是為污言穢語而用污言穢語,僅僅是為了調笑才偶爾用之。如寫庫納斯托洛鳩斯博士“可笑的弱點”和昂杜萊女修道院院長的故事的那些段落(據他的批評家說,摘自普通的巴黎人的笑話書),似乎要么就是反映了斯特恩個人的憎惡,要么就是他在藝術判斷上不幸的失誤,但相比而言,這樣的段落並不多見。一般來說,他將污言穢語與他喜劇中的演員吻合得十分巧妙,對刻畫這種人物的性格起了畫龍點

睛的作用。幾乎所有有脫庇叔叔出現並含有雙關語義的段落,描寫的不是他對“女人對的一頭”一無所知,就是他的腹股溝上的傷勢的可疑的後果,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段落變成了斯特恩主要刻畫這位好人無與倫比的天真和謙和的基礎。同樣,父親就利普修斯那篇早熟的作文作長篇大論,由於脫庇叔叔的不求甚解的評論而被打斷的那一幕,為脫庇叔叔頭腦的簡單添了點睛的一筆。那些主角是我父親的、帶有雙關語義的段落,常常精心描寫或以反諷手法強調:他關於孩子必須經過強勁的受孕、輕鬆的分娩、要有幸運的名字和突出的鼻子的著名理論毫無用處。前面說過,特里斯舛頭上懸著對性功能失調的疑慮,書中幾乎所有關於他的帶有雙關語義的調笑都有助於加強這一點。沃德曼寡婦的活動引發出的污言穢語生動地渲染了斯特恩給我們描繪的這樣一幅圖畫——一個女人決意在她的第二任丈夫身上獲得她沒有在前夫身上如願得到的東西,同時通過對比突出了脫庇叔叔“不加防衛、不加掩飾的”天真;與母親有關的污言穢語既突出了她自身可悲地缺乏任何欲望,也強調了父親身心交瘁的狀況;與布麗奇特、特靈和蘇珊娜有關的污言穢語則有助於對他們的描繪,表明他們並不完全是柏拉圖式的戀人,從而加強了他們的正常與項狄一家沒有情慾的奇怪現象之間的對照——甚至連乍一看上去生拉硬拽進來的熱栗子的荒唐事件也能通過人物間的互責與它所引發的會話引人注目地突出了聚集在視察宴會上的那些乖僻、風趣的人物的性格。

這並不是說斯特恩自己從來沒有單純地喜歡過一個意義曖昧的笑話或一個聳人聽聞的故事。我們所掌握的種種情況表明,他對在任何情況下出現的荒誕不經的事物都表現出難以控制的喜愛。但在運用污言穢語婉轉地展開人物及情景上,他的嫻熟程度也許是獨樹一幟的。關於他大多數含有雙關語義的段落,正如他標榜自己的離題話那樣,可以說正是由於它們,才得以讓他將對人物的“一些熟悉的筆觸及淡淡的標示”表現出來,而又正因為如此,讀者才能比以前更了解他們。

儘管一些讀者也許不大喜歡斯特恩的影射手法,然而無論如何,它也不會對他們有什麼害處。斯特恩自己覺得,說《項狄傳》敗壞讀者思想道德的指控純屬無稽之談:“上天是不會允許特里斯舛·項狄的生平與見解有損人間半點貞潔的,”他嚷道,“願上帝在這場烈火的考驗中把(所有女性讀者)保護起來,並派給我們大量伴娘,監視她們的情緒活動,直到她們平安無事看完這本書。”對於這類指責,瓦爾特·司各特爵士做出了永久性的回答,他表明:“《項狄傳》中放肆的幽默並不是專注於情慾或打算敗壞社會的那種。”托馬斯·傑佛遜甚至認為:“斯特恩的作品……形成了迄今寫出來的最優秀的道德教程。”歌德則對他稱讚有加。他說:“約里克·斯特恩是迄今文學上產生過影響的那種最優秀的風趣典型。無論誰讀了他的作品都會頓覺自己超脫了世間瑣碎的煩惱。他的幽默是無法模仿的,再說並不是每一種幽默都會讓靈魂變得平靜淡泊。”

說教:諷刺與博愛

項狄傳項狄傳

據說,斯特恩的本意是“通過嘲諷那些我認為值得嘲諷的事——或有損嚴謹學問的東西,為世人做件善事。我將把各行各業、各個階層的人都拉進來,再用笑聲使他們甩掉自己的荒唐”。因此,書里充滿了諷刺。拉伯雷之後再沒有哪個作家能把那堆僵死的思辯哲學諷刺得如此淋漓盡致;斯威夫特之後再沒有哪個作家能把如此犀利的目光和如此風趣的筆觸轉向人類的愚蠢和弱點。“這個世界上的每件事情,我父親說,都滑稽透頂,——而且極有風趣……還有教育意義,——只要我們能把它發現。”

遭到諷刺的第一個職業就是小說家自己的職業,因為他的書從特里斯舛的出生前的九個月寫起,而且一支筆鏇來轉去涉及到各種主題、時間和地點,從而來嘲諷他那些循規蹈矩的同行,因為他們的小說總是從主人公的出生寫起,然後按部就班按照年代順序,用正正規規的文筆去展開,從主人公的童年、愛情寫到他的結婚或者死亡。歌德說斯特恩是他那個世紀最自由的精神;尼采說他是古往今來最不受約束的作家。他通過他的無拘無束——他的古怪的寫作技巧,他的場景的隨意(雖然不都是任意的)跳躍,他對各種無關材料的插入,他反覆對各種問題隨便的嘗試和他奇異的句法——使英國小說在結構、風格和內容上變得鬆散,也許破壞了它的形式,但卻解放了它的精神,釋放出了它的潛力,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心理小說家,即他的精神上和審美學上的傳人鋪平了道路。

依然關注著自己的職業,斯特恩還為自己的作品寫了篇獻辭,並且冷冷地表示要將它獻給隨便一個能付給他五十幾尼的贊助人,從而諷刺了那些在他們充斥著溢美之言的獻辭中為贊助人歌功頌德的諂媚文人。而他的法國遊記則是對“傻小子旅行”和脫庇亞斯·斯摩萊特那樣的旅遊方式的諷刺,同時也是對那種只提供旅途上的死的事實,而不涉及活的精神的導遊書的諷刺。

然而斯特恩歡樂的矛頭對準的主要妖魔卻是那種假正經,也就是使一切形象變得虛假、畸形的那種思想狹隘、鬱鬱寡歡、道貌岸然的嚴肅正經。而這種嚴肅正經——它已經把聰明人哄著接受了那種“愚蠢的《大憲章》”,也就是機智和判斷之間的差別,還欺騙我父親過高地估計了他那頭公牛,而且它一直都與公平和正直混為一談——無論它以什麼偽裝出現來欺騙人類,他都統統予以抨擊。他諷刺“那些堂皇晦澀的詞語”只不過是嚴肅正經披在身上來掩蓋自己缺陷的故作神秘的斗篷,同時把神學家和經院哲學家、修辭學家和幾何學家、批評家和鑑賞家、醫生和律師使用的專業術語也統統諷刺了一番。裝腔作勢和跟它結伴而行的虛假言詞、浮華作風,都是斯特恩嘲弄的對象。他還諷刺了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縝密的推理和那些專業教育家“教育的腳手架”。他對那些學究氣十足的旁徵博引,依賴學術權威來證明不證自明的道理的做法進行了滑稽模仿。就像他之前的拉伯雷和斯威夫特那樣,有時他還戲擬思辯哲學家及道貌岸然的獨裁主義者的風格和派頭。

斯特恩用來釜底抽薪、讓人狼狽的諷刺手法往往就是一種平常而又幽默的對比和突降手法。脫庇叔叔的天真的詢問或他看似平靜,但卻義憤填膺的《利利布勒羅》有效地抵消了父親書卷氣十足的學問;對父親那篇用古人名言精心拼湊而成的論死亡的演說進行了評論的是特靈簡簡單單的話語,它像斯特恩自己的布道文一樣,“發於情,而不是出自理”;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給父親的高談闊論做陪襯的則是脫庇叔叔無可奈何的沉默。哪怕他的名字叫亞力山大,他也只能在那慕爾儘儘自己的職責而已。當斯婁潑醫生,由於被產科革新的熱衷搞得暈頭轉向,心裡嘀咕世界在沒有這些革新的情況下怎么運轉了這么久時,“脫庇叔叔說道:我真希望你見過我們在佛蘭德斯擁有多么龐大的軍隊”。什牢坑駁鳩的故事——一件精彩而又荒唐的作品,充滿了對哲學和神學賣弄才學的作風的諷刺,隨處有一種性質不同的潛流,這是模仿拉伯雷的為數不多的可供大師本人爭光的篇章之一——故事的最終教訓似乎是斯特拉斯堡這個城市之所以被法國人占領,從此以後就破敗不堪,正是因為一個人的鼻子。父親還潛心研究了基本熱量和水分的自然屬性,在研究中他引用了范·黑爾蒙特和亞里士多德,還批駁了希波克拉底和培根,最後以歸謬法結束:“所以孩子成長的時候,人們總是教育他們遠離水、火……因為它們都有毀滅他的危險——這將是有關這個問題惟一需要做的事情。”在這裡,斯特恩達到了柯爾律治所謂的“一個大家習以為常的可以稱之為默幽的幽默點”:“小題大作,大題小作是為了把大大小小的東西都摧毀;因為與無窮一比,萬事萬物都大小相等。”

斯特恩為他書中的這種說教感到由衷的驕傲。他認為自己是拉伯雷和斯威夫特的繼承人,因此一次又一次地暗示在他的諷刺後面的重要目的。然而,通觀全書,斯特恩並沒有真正地痛斥過什麼人,也沒鼓吹過什麼改革。他似乎只是在隨意地放縱他那愛笑的思想,單純地把嘲弄嘲弄那些無聊失調的思想觀念——荒謬可笑本身當做目的。的確“諷刺”這個詞也許太嚴重了,不能用到他那和氣的胡鬧上。當然,他既沒有諷刺大師的那種高超的智力,也沒有那種高度的認真。跟他最偉大的英國前輩,在某種程度上被他視為楷模的斯威夫特不同,他從未涉及一個諷刺作家不禁要極其認真對待的任何重大的思想上的、道德上的或社會上的弊端。而他經常取笑的就是在他那個時代中已經過了時的經院式的思維模式。斯特恩還不同於斯威夫特和斯摩萊特,因為他倆大多將諷刺的矛頭對準私敵,或者至少他們的諷刺出自個人的經驗,而他卻從來沒有憤怒或憎恨過。他對斯婁潑醫生的斥責既充滿惡意,又荒唐可笑;他對天主教的攻擊大多是老生常談,甚至對他的批評家的譴責也是溫和的。他承認,他既沒有憤怒,也沒有熱情;他尊重真理,但討厭爭執和臭氣,並且下定決心永遠不做殉道者。

斯特恩的諷刺確實並不是出於對世界的一種蔑視,也不是來自要根除邪惡的強烈願望,而是來自他對生活中可笑滑稽現象的敏感和警覺。因此,他以一種友好的、幾乎喜愛的態度來遊戲他的諷刺,使他的諷刺與其說是對他身外的什麼現象的斥責,還不如說是對他自己思想無聊的一種無意識的表露。因為他自己就很喜愛古怪的傳說,而且只要不去把它認真看待,他倒是很欣賞他在《項狄傳》中所嘲笑的種種智力花招。斯特恩實實在在地把斯威夫特的嘲諷口號“瑣事萬歲!”用做自己的戰鬥口號,直到他被南方的太陽曬暖之後才將它改為“快樂萬歲!”。

斯威夫特斯威夫特

如果說在他的諷刺中有什麼建設性的價值,那就是他對一些約定俗成的形式和假定的原

則的厭煩,以及他對復興信仰不僅基於理智,而且基於感覺的個人判斷(尤其在藝術上)的有點兒浪漫的呼籲。這樣的美學標準正是人們從斯特恩那樣(在十八世紀)自由地生活、寫作的人身上所期望的東西;儘管作為教條,在他那個世紀日漸強大的浪漫主義中,這種美學標準要比作為楷模的他那種慈善的情感主義和對“蒙昧”人的弘揚力量弱小一些,但它仍能讓他在他的作品於其中占有重要位置的那場運動早期的倡導者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項狄傳》中這種建設性的音調還不夠強烈。如果從情感上來說,他只是個情感主義者,那么從思想上看,歸根結底他也只是個可愛的嘗試者。

然而,對“書呆子”的嘲笑只不過是斯特恩認為《項狄傳》應具有的部分重大功績。在《良心的濫用》一七六六年版的廣告中,他把這本小說說成“一部勸懲作品”,讀的人多,懂的人少,他說這番話時想到的是他的慈善哲學——沙夫茨伯里和哈欽森的教誨,這不僅有哲學方面的認可,而且有廣泛的教義自由方面的認可——這一點是蘊含於書中的,他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將這種哲學廣泛傳播開來。他不是一名社會改革的鬥士,但他卻非常願意以自己的方式為世人做件善事;他極具利他主義思想,渴望通過他對荒謬、浮華現象的揭露,讓讀者重新獲得生活中的分寸感。跟斯威夫特不同,他從來不攻擊嚴重的邪惡現象從而喚醒讀者;像沙夫茨伯里一樣,他願意讓他們笑著擺脫錯誤和愚蠢。

雖然寫這本書主要是為了惹笑,但是斯特恩要使他的讀者“既快樂,又聰明”,因為“良好的習慣”必須和歡笑結合起來才能使他們成為“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但是這位薩頓的牧師知道,這種良好的習慣最好能間接地灌輸進去。他說:“古訓只有通過激發熱情的故事的基礎融進心裡,才能對我們產生巨大的力量:……我們就像鐵,必須先加熱後鍛造。”通過激發他的讀者的熱情,斯特恩在《項狄傳》中,像在《感傷旅行》中一樣,其實也像在他的布道文中一樣,“打算教我們比現在更熱愛這個世界和我們的同類”。因此,他“寫了一種粗枝大葉的關於平民的、荒謬的、善意的項狄式的書,這本書將會對諸位的心靈有好處的——並且對諸位的頭腦也有好處,假使你們能看懂的話”。

善感:幽默與情思

斯特恩的幽默和說教同他的情思一樣,之所以顯得與眾不同,而且這些特點在自己最優秀的地方,又能被抬到絕對天才的水平,正是因為他具有最重要的而且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善感。

斯特恩善於生動地描寫簡短的場景,善於留心有啟示性的感覺細節,善於捕捉一個情景中的戲劇性潛流及充滿嘲諷意味的對照,在這些方面,迄今為止無人能超過他。這種把情感因素,也就是一種情景的幽默或哀傷具體化和戲劇化,牢牢抓住並生動描繪的能力,是他天才中的卓爾不凡的品質,——這樣“把貌似微末但一時還有重要意義的思想與情感的細枝末節推向明確的意識”,這種事事留心的習性,按照柯爾律治的分析是造就幽默作家的要素——這就是一個對外界印象和影響極其合拍、特別善感的頭腦的標誌。斯特恩自己也意識到他擁有這樣一個頭腦。他步洛克的後塵,並不把他的觀念歸功於固有的天性,而是歸功於感覺和反映——也就是他在《深情之旅》中稱為“世界的偉大感官”的那個神——他承認他的獨創性正是來自“一個細微的組織,那裡的主宰是靈魂神聖的傳遞信息的本能,即那滋養生命同時又吞噬生命並以一種突如其來、不可預料的方式升華、變異各種感覺的永不熄滅的火焰”。他把這種銳利的領悟能力稱為“想像或善感,根據它在作家筆下描繪場景或刻畫情感時表現自己的情況而定”。它就是斯特恩作品中那種難以形容的幽默及情思筆觸的起因。

在最好的情況下,斯特恩的歡笑來自純粹的氣質喜劇。這種喜劇時不時地達到純粹和細微的高峰,也許除了他的祖師塞萬提斯,無人能夠超越。雖然斯婁潑的落馬和栗子事件都很開心,但書中最令人愉快的場景都擺脫了打鬧、粗野的怪誕作風和滑稽的舞台布景,在風格和版式上也擺脫了項狄式的小丑扮相——即拉伯雷式地羅列名詞和形容詞,過多地使用星號和破折號。凡此種種對斯特恩早期的讀者來說似乎極其有趣。正如特雷爾所說,這些大場景的幽默“屬於最深刻、最透徹的那種,它來自人性永恆的不協調和人生中反覆出現、相互矛盾的目的”。單純本身就是一種布景,它陪襯了特靈的死亡演講;陪襯了對基本熱量和水分的探討;陪襯了特靈和脫庇叔叔從反對父親關於名字的理論到用手勢比畫一場軍事攻擊所做的商議;陪襯了特靈向脫庇叔叔匯報他在勒菲弗床邊探病的情況;陪襯了特里斯舛與那頭驢的遭遇;陪襯了蓋斯科因的迴旋曲。這些場景中的精妙的幽默絕不是來自附加的裝飾,而是來自人物和個性的本質的表現和戲劇性的互動作用。每當項狄兄弟一出台,他倆互相同情但又彼此無法溝通的難以言傳的反諷和哀愁更加強了這種幽默。這些性格的細微變化通常由一個十分平淡的字眼、手勢或聲調錶現出來,這種平淡的東西,只有對外部影響異常警覺的斯特恩的感覺才能捕捉得到,也只有他那支削到鋒利得不可思議以描繪思想感情的火花的筆才能記述得下來。

亨利·菲爾丁亨利·菲爾丁

要表現斯特恩幽默的善感並不需要一個完整的場景。柯爾律治提醒大家注意父親話語中精妙的幽默:“脫庇兄弟,博學之士是不會無緣無故地寫一些議論長鼻子的對話的”;同樣,在脫庇叔叔的一句問話“薩福克公爵夫人對它說了些什麼?”中蘊含的幽默卻比引出這個問題的一段荒唐可笑的會話中的更多。雖然斯特恩諷刺“總會改變科學桿秤平衡的哲學的瑣細”,但他又高呼道:“義大利藝術家們的Poco più和poco meno;——那難以察覺的稍強或稍弱,是如何像決定雕像中的精確美麗的線條那樣決定句子裡的精確美麗的線條的啊!……鑿子、鉛筆、鋼筆、琴弓,等等的輕微的觸動是怎么製成真正的起伏,從而又給人真正的歡樂的啊!”對於輕微的觸動能夠如此善感,這正是斯特恩的藝術天才之所在。在那些針尖一樣細微的段落里,一個人的臉上,或者一種聲調上,或者一塊肌肉的動作上的陰影變化有著無窮的寓意:“

哼!——脫庇叔叔說;——儘管不像一個默認的表示那樣加強語氣,——但卻像一個人往抽屜里看、發現東西要比預料的多時發出的那類驚奇的感嘆……斯婁潑醫生有敏感的聽覺,他明白脫庇叔叔的話,仿佛他寫了一大部書來攻擊那七次聖禮似的。”斯特恩幽默素描的經濟在這裡達到了細微的極致。書中有兩起最顯幽默的事件,濃縮的程度幾乎毫不遜色。一起是在父親的臥室里上演的:“我已經給特靈留下了我的草地滾木球場,脫庇叔叔大聲說道——我父親笑了;——我還給他留下了一筆撫恤金,脫庇叔叔接著說——我父親神情嚴肅起來。”另一起發生在廚房裡:“男人瞅過的最美麗的臉是什麼![特靈嚷道]……是什麼!(蘇珊娜把一隻手搭在特靈的肩頭上)——不就是墮落嗎?——蘇珊娜把手拿了下來。”

誰要是翻一翻《項狄傳》,誰就會發現斯特恩越來越把他的善感用在喚起讀者的柔情上而不是嬉笑上。這並不是說他被一片哀情愁緒所淹沒;他至死都是一個幽默作家,《項狄傳》的最後章節和書中的任何章節一樣令人捧腹。但是關於脫庇叔叔和蒼蠅及勒菲弗之死兩節出版之後,受過斯梯爾的柔情和理查遜的眼淚滋養的英國民眾則要求看到更多的充滿深情的故事,斯特恩只好盛情難卻了。轉換(就算有重複,但絕不可能雷同)對他來說也毫不費事。在他自己身上喜悅與眼淚之間的界限太細,所以往往剛進入一種便又激發出了另一種。他曾經說道:“我笑著笑著就哭了起來,但在同樣多愁善感的時刻,我哭著哭著又破涕為笑了。”

項狄傳項狄傳

斯特恩的情思把洛克的聯想理論與沙夫茨伯里和哈欽森的慈善學說(認為博愛創造了最高級的、愜意的自我滿足,這大體上是對博愛本身的回報)熔為一爐,所以他不僅為受苦受難的人性,而且也是為這一行動在他自己心中創造的這種美妙的感受灑下一滴同情之淚。在他看來,自我滿足確實要比理論上產生這一感覺的博愛更為重要。脫庇叔叔對蒼蠅的柔情“立即使我的整個身心產生了一種極其愉快的感情共鳴”。在《深情之旅》中有這么一句有名的呼喚:“親愛的善感呀!被我們歡樂中寶貴的一切或悲傷中昂貴的一切未耗盡的源泉!”斯特恩感到了“自己承受不了的過多的歡樂和憂愁”,然而在整部作品中,強調的則是愉悅的感受,而不是他那慈善的道德層面。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連他為伊莉莎白的離去而產生的愁腸也很快就升華到這么一種高度:他能“從此情此景中產生的這種無奈的悲痛中開始感受到一種只受到自己的柔情庇護的心靈的快樂”。情感中的這種享樂主義是斯特恩對十八世紀情感主義發展的重大貢獻,這種發展在《感傷旅行》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斯特恩喜歡玩弄的情感就是同情和憐憫的情感,但他的幽默感和他放任的情感溶為一體,就使他的情感主義不至於變成愁容滿面的繆斯。在《項狄傳》大多數充滿深情的段落里,他想辦法保持了哀傷與歡樂的平衡。驢子和杏仁甜餅乾事件、特靈匯報勒菲弗的病情、蓋斯科因的迴旋曲以及展示脫庇叔叔溫和天性的十來處場景,都是無懈可擊的。但是偶爾斯特恩的藝術直覺也不夠穩健、有力,不是沒有抑制他對情感的喜愛,就是未能約束他對歡笑的酷愛,從而破壞了一段溫情文字的結尾。《項狄傳》中有兩個這樣的場景值得注意。面對垂死的勒菲弗,面對可憐的瑪麗亞及她的小寵物,情感主義者斯特恩居然痛哭流涕;但是他哭得也未免太久了,最後幽默家斯特恩便懷疑這是在培養一種矯情,一種客體與他的情感之間格格不入的關係(一個畢竟只是個已完成任務的士兵;另一個也只是個瘋瘋癲癲的農民和她的山羊)。最後斯特恩自己都大笑起來——既笑自己,也笑讀者,因為他們都讓自己被過分的柔情欺騙了。就像斯賓塞毀了他那造形可愛的“極樂亭”一樣,斯特恩(根據不同的原則)也破壞了這兩個場景;那些不能如場景描繪的那樣感受到一種哀傷的柔情的讀者確實愚鈍,但是如果他連結尾時斯特恩快樂得淚光閃閃的眼睛都沒看見,那他就更愚鈍了。

確實,讀者已不止一次地感覺到斯特恩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在注視著他。這也應該能如此。無論在題材還是在寫作方式上,小說中再沒有比這一部更貼心的作品了。門在第四章一關,就再沒有打開過;整部小說就是斯特恩和讀者的會話,就是一部斯特恩和讀者扮演主角的戲劇。斯特恩無時不在,對讀者又微笑,又嘲弄;又招引,又阻撓;又揭露,又隱瞞;又引導,又誤導;又迷惑,又激怒,又逗樂——有時身著教士的法衣,更多時穿著小丑的彩衣;有時痛哭流涕,更多時是露齒嬉笑;有時一目了然,更多時是神秘莫測——但永遠都在。確實,他的小說和他是不可分割的,難以區別的。他曾經宣稱:“這是我的自畫像。”而他之所以寫這本書就是因為他打心眼兒里就愛開個玩笑。

編輯推薦

《項狄傳》被納入歐洲最偉大的小說行列,認為其寫作的無序性,散漫的沒有主題卻具有復調性質的文本,實在成為了西方小說朝意識流方向發展的源泉寶庫。

後記

這是一部聞名世界的奇書,又是英國小說史乃至世界小說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1998年,作家出版社的一位編輯約我翻譯此書,他只聽說這是本奇書,想看看到底奇在哪裡,但很快又因一些原因叫停了。後來譯林出版社的顧愛彬先生促成了此書的翻譯與出版,為出版此書他還從外單位特邀了文字功底好、工作責任心強的王延慶先生做責編。我對這兩位先生深表謝意。譯林出版社印了多少冊,不得而知,但市場上似乎早已脫銷。現任譯林出版社社長的顧愛彬先生2008年在《文匯讀書周報》上看到陳思和先生的《項狄傳》一文,因文章後面還對譯文褒揚了幾句,顧先生便特意將該文章複印下來寄給我,並說要重新包裝一下重印。現在一晃又是近三年的光景,似乎沒有任何動靜。譯者當然無權過問重印事宜,但我聽說讀者仍有需求。前不久,上海譯文出版社的馮濤先生問及此書,我查了一下契約,早已過了有效期,馮先生表示他們願意再版此書,我與馮先生打過多年的交道,他的業務水平和責任心我深為敬佩,所以便欣然同意,並將它對照原文修訂了一遍。

我的譯文所依據的版本是James Aiken Work編的1940年奧德賽版。Work聲明他編訂的版本是按分卷出版的倫敦第一版重印的,甚至保留了斯特恩奇怪的標點和原版字型、版式、段落、格式等諸多特點。所以譯本也力圖保留這些明顯的特色,包括字型上的變化等等。這次又按照Melvyn New和Joan New編的2003年企鵝版做了修訂,增加了這個新版本提供的一些注釋。

目錄

《項狄傳》和斯特恩

《項狄傳》

一、《項狄傳》引起的反響

二、《項狄傳》的作者

三、《項狄傳》

結構

幽默:人物與穢語

說教:諷刺與博愛

善感:幽默與情思

紳士特里斯舛•項狄的生平與見解

第一卷

1759年12月出版

第二卷

第三卷

1761年1月出版

第四卷

第五卷

1761年12月出版

第六卷

第七卷

1765年1月出版

第八卷

第九卷1767年1月出版

新版附記

序言

一、《項狄傳》引起的反響

一七六○年一月初,大衛·加里克收到正在約克過冬的職業歌手凱薩琳·富曼特爾小姐一封措詞生動活潑的來信,信中要求他扶持的不是一出新戲,不是一名新演員,也不是她自己,而是·部新書。

有兩卷書剛剛在這裡出版,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銷路好得驚人:因為出版後只兩天功夫書商就售出了兩百冊——而且暢銷勢頭還在繼續。這部書就是《特里斯舛·項狄的生平與見解》……您要是還沒見過它,請找一本來讀讀,因為這部書妙趣橫生,活潑灑脫,極具個性。如果您認為它果然如此,在城裡美言幾句,我肯定,會給作者幫個大忙……作者名叫斯特恩,是一位地位顯赫的紳士,又是約·克教堂的受俸牧師,博學機敏,在這一帶頗有聲望——然而,正人君子則說,年輕女士們不宜讀他的書,所以也許您也會認為由一位年輕女士來推薦此書不太適合。可是,貴族名流卻對它推崇備至,說它是一部好書,儘管有些地方有點低俗……

要是這位大演員知道給他寫信的人不過是謄抄了由另一個人寫好的信稿,知道《項狄傳》的作者本人就是那個不真誠的歌手抄寫並簽名的那封信的炮製者的話,對於這種想入非非的做法他也許會覺得樂不可支,不禁啞然失笑。要不就會對這位闖勁十足的小說家的欺騙行徑大為惱火。然而,由於加里克對這一伎倆全然不知,收到一本推薦過的書後,他讀了一遍。隨即便在他的朋友中間大力宣揚該書的優點。有了這位公認的大眾口味調節師鳴鑼開道,這部小說立即走紅起來,不久以後,倫敦所有的風雅之士都在津津樂道這部新書。

在前兩卷中,可資談論的東西還真不少。對於那些通曉約克郡方言的人來說,“特里斯舛·項狄”意為“一個悲傷而古怪的人”,而這部作品的內容與書名又如出一轍。打開書掃上一眼,就可以看見到處散布著一些不合常規的斜體字和黑體字,有些段落全用大寫字母,有的全是小寫字母,有括弧與手號,有一連串的破折號和星號,有一頁書兩面全抹上了油墨。再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有法語寫的長段,拉T語和希臘語寫的短段;有書袋氣十足的腳註,在第十八章中間有一段獻辭(而且是戲擬的);有一章洋洋灑灑長達六十頁,有一章短短的只有四行;有一段對月亮的祈禱,有一份令人望而生畏的法律檔案,到頭來卻證明只是一段滑稽的模仿,有一條由三個索邦學院的飽學博士用法語作的莊嚴聲明,還有一段多處中斷的關於辱沒良知的布道文。而且極端反常出格的是,書名頁上宣告“生平與見解”的這位“紳士”到頭來只不過是一個胎兒!這兩卷書顛三倒四,精彩紛呈——題材千變萬化,離題話語縱橫揮灑;時間順序混亂;淫猥下流的雙關語與迴腸盪氣的柔情蜜意雙管齊下,不敬的插科打諢與虔誠的道德說教兼收並蓄;細緻入微的性格描繪、奇談怪論、俏皮風趣以及表現它們的活躍敏銳的文筆——使《項狄傳》成為一部風行一時的著作。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