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溪故事

十五溪故事

十五溪故事,所屬地區: 湖北 · 宜昌 · 長陽自治縣,民間文學故事,產生於二千八百年前。重點分布在都鎮灣鎮的十五溪、莊溪和龍潭坪等地區。其中十五溪村是十五溪故事重點流行村落。具有濃郁的民族氣質和鄉土風味。 從1986年就開始蒐集截止目前共蒐集民間故事3000多個,登記在冊的重點傳承人680人。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 湖北 · 宜昌 · 長陽自治縣
文化遺產名稱:十五溪故事
遺產編號:Ⅰ-11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長陽自治縣
遺產級別: 省

文化背景

十五溪故事產生於二千八百年前。重點分布在都鎮灣鎮的十五溪、莊溪和龍潭坪等地區。其中十五溪村是十五溪故事重點流行村落。該村轄8個組,全村609戶,共2234人,其中土家族人口占70%以上。全村有75%的人會講故事。其中能講400多個故事的有5人、講300多的有5人、講200個的有18人。著名女故事家孫家香老人就是十五溪故事講述者的傑出代表。
十五溪故事從1986年就開始蒐集,截止目前共蒐集民間故事3000多個,登記在冊的重點傳承人680人。

故事類型

十五溪故事類型概括起來分為神話、傳說、故事、笑話。其中,神話包括人類、天地、山川、河流、牲畜、農作物的起源等。傳說包括動物、植物、神仙、龍王、皇帝、名勝古蹟、樂器、財帛星、嫁匠、風俗習慣、土特產、中草藥、婚俗、喪葬等傳說。故事包括魔法、鬼狐、精怪、傻子、巧女、機智人物等。

故事特點

十五溪故事具有濃郁的民族氣質和鄉土風味。特別是老虎故事印著土家族傳統文化的鮮明印記。嫁匠故事,即土家族巫術故事,這是古老的巫文化遺留。有些故事是漢族故事,甚至是世界範圍內流行的著名故事類型,在講述中將土家風俗融入其中,同樣引人入勝。
十五溪故事還具有情節發展簡捷明快,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開頭單刀直入,結尾嘎然而止的特徵。

傳承方式

講故事者不是職業藝人,它不是以師徒的方式傳承的,它的傳承方式大致分為三種:一是家庭傳承,二是村落傳承,三是社會傳承。

傳承意義

十五溪故事不僅具有娛樂、教化、認識生活、和諧社會的功能, 同時具有認識歷史、傳承歷史和民俗學的研究價值。

發展現狀

2004年十五溪故事村被授牌為華師大民間文學調研基地,劉守華,陳建憲林繼富等教授多次深入該地調查研究。 2006年7月25日非物質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長陽召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魁立等省內外知名專家曾就十五溪故事專題研究。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生產、生活方式的更新以及多種文化的影響,十五溪故事的生命環境受到很大衝擊。因此,迫切需要我們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