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紋章

“十二紋章”就是以十二種固定的文飾,或畫、或織、或繡在天子及諸侯的官服上。一種文飾稱為一章,而且一章有一個含義。

“十二紋章”就是以十二種固定的文飾,或畫、或織、或繡在天子及諸侯的官服上。一種文飾稱為一章,並以飾章的多寡來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一個含義。十二紋章來源於古代華夏族部落的圖騰崇拜,是中華皇權的神聖象徵。
星辰-取其照臨;代表三光照耀,象徵著帝王皇恩浩蕩,普照四方。
-取其穩重;代表著穩重性格,象徵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
-取其應變;是一種神獸,變化多端,象徵帝王們善於審時度勢地處理國家大事和對人民的教誨。
華蟲(一種雉鳥)-取其文麗;象徵王者要“文采昭著”。
宗彝(一種祭祀禮器,後來在其中繪一虎一猴)-取其忠孝;是古代祭祀的一種器物,通常是一對。
(水草)-取其潔淨;象徵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潔。
-取其光明; 象徵帝王處理政務光明磊落,火炎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歸上命之意。
(白米)-取其滋養;象徵著皇帝給養著人民,安邦治國,重視農桑。
(斧形)-取其決斷;象徵皇帝做事幹練果敢。
(常作亞形,或兩獸相背形,兩個己字相背)-取其明辨;代表著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錯就改的美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