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石雕方硯

北魏石雕方硯,於1970年大同市南郊北魏建築遺址出土。用淺灰色細砂岩石雕成,長寬均21.6厘米、高9.1厘米。

北魏石雕方硯,於1970年大同市南郊北魏建築遺址出土。用淺灰色細砂岩石雕成,長寬均21.6厘米、高9.1厘米。造型優美。正中突出長寬各12厘米的方形硯盤,以聯珠紋和蓮花紋作花邊。硯心兩側各有一耳杯形水池和方形筆舔,兩端有鳥獸作飲水狀,硯面對角有蓮座筆插及聯珠紋圓形筆舔,周邊雕人物圖案四組:騎獸、角牴、舞蹈、沐猴。硯的四側,也各有圖案,雕刻力士、雲龍、朱雀、水禽街魚等。硯底正中雕蓮花一朵,以它為中心,周邊雕蓮花八朵,並以九朵蓮花紋構成硯底圖案圖。該件方硯從硯面的浮雕耳杯形水池、硯側的雲龍、朱雀、水禽銜魚等紋飾和下部壺門還保存著方形式樣等觀察,都說明它比大同東部石家寨北魏太和八年(484)琅琊郡王司馬金龍墓的石雕略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