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方硯

石雕方硯

石雕方硯於1970年大同市南郊北魏建築遺址出土。用淺灰色細砂岩石雕成,長寬均21.6厘米、高9.1厘米。造型優美。正中突出長寬各12厘米的方形硯盤,以聯珠紋和蓮花紋作花邊。

(圖)石雕方硯石雕方硯

大同市博物館展出的石雕方硯,1970年大同城南北魏永寧寺遺址出土,是罕見的石雕藝術精品。硯方形,四足。面有方形硯堂,兩旁各有一耳杯形水池和方形閉舔,蓮座筆插及連珠紋圓形筆舔,並雕騎獸、角觝、舞蹈、沐猴等圖案。四側雕力士、雲龍、朱雀、水禽銜魚等圖形,硯底正中雕蓮花。山西大同原為北魏王朝遷都前的都城,與西亞交往從密,該硯圖案風格既有漢代畫像及生活習俗,亦有西亞地區特色,反映了當時當地的特定歷史環境。

簡介

北魏石硯珍品。1970年大同市南郊北魏建築遺址出土。用淺灰色細砂岩石雕成,長寬均21.6厘米、高9.1厘米。造型優美。正中突出長寬各12厘米的方形硯盤,以聯珠紋和蓮花紋作花邊。硯心兩側各有一耳杯形水池和方形筆舔,兩端有鳥獸作飲水狀,硯面對角有蓮座筆插及聯珠紋圓形筆舔,周邊雕人物圖案四組:騎獸、角牴、舞蹈、沐猴。硯的四側,也各有圖案,雕刻力士、雲龍、朱雀、水禽街魚等。硯底正中雕蓮花一朵,以它為中心,周邊雕蓮花八朵,並以九朵蓮花紋構成硯底圖案圖。這件方硯從硯面的浮雕耳杯形水池、硯側的雲龍、朱雀、水禽銜魚等紋飾和下部壺門還保存著方形式樣等觀察,都說明它比大同東部石家寨北魏太和八年(484)琅琊郡王司馬金龍墓的石雕略早。

大同博物館

大同市博物館是中國綜合性地誌博物館。位於大同市城內西南隅遼代古剎下華嚴寺內。1958年籌建,1959年開放。初名大同市文物陳列館,1963年改為大同市博物館。1989年在西門外繁華區展覽館開闢了大同市博物館二部。全館占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陳列面積1268平方米。館藏文物1.3萬餘件,一級品132件。多數為地方出土文物。

該館曾舉辦了《歷史文物陳列》、《北魏出土文物專題陳列》、《歷代綜合藝術陳列》、《石雕藝術陳列》、《遼代文物專題陳列》、《大同簡史陳列》等展覽。

該館展出的大同城南門外北魏建築遺址出土的石雕方硯,是罕見的石雕藝術精品。鎏金高足銅杯等是來自波斯(今伊朗)薩珊王朝的珍貴文物。北魏司馬金龍墓出土的石雕棺床、石雕柱座及木板漆畫,為研究中國古代書法、繪畫、雕刻、漆工藝等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大同城西五里店出土的元代影青廣寒宮瓷枕是國內瓷器中罕見的景德鎮窯的藝術珍品。

下華嚴寺

下華嚴寺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主要建築為薄伽教藏殿,殿東向,面闊五間(25.65米),進深四間(18.41米),是遼代殿堂的典型作品。殿內佛壇塑有遼代佛、菩薩、弟子、供養童子二十九尊。塑技高湛,為遼塑中的精品。殿內四周排列遼代重樓式經櫃三十八間,內藏明、清佛經一萬八千餘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