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太守酒

北地太守酒主治萬病蠱毒,風熱寒熱。

北地太守酒

正文

北地太守酒——(蠱毒)
蠱毒名出《肘後方》,多因感染變惑於氣,或中蠱毒所致,症情複雜,變化不一,病情較重,可見於一些危重病證、恙蟲病、急慢性血吸蟲病、重症肝炎、肝硬化、重症菌痢及阿米巴痢等病,《諸病源候論》根據臨床表現將其分成九候,現多不沿用,有待研究。以下藥酒方列以供參。
(《普濟方》)

配方

烏頭、甘草、芎、黃芩、桂心、藜蘆、附子各四兩,白斂、桔梗、半夏、柏子仁、前胡、麥門冬各六兩。

製法

上七月曲十觔,秫米一斛,如釀酒法,藥以絹袋盛之,沉以瓮底,酒熱去糟,還取藥滓,以青布袋盛,沉著酒底泥頭,秋七日、夏五日、冬十日。

主治

病蠱毒,風熱寒熱方。

用法

空腹一合,日三服,以之為度,藥有小毒,故以毒布盛之,斷勿中止。二十日,大有病出,其狀如漆,五十日病悉愈。
說明:《普濟方》注一名烏頭酒。

配圖

相關連線

中國藥酒

藥酒即是一種加入中藥的酒。酒本身就具有治療的作用,在配合中國傳統中醫中藥的前提下,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醫藥酒。藥酒就是選配適當中藥,經過必要的加工,用度數適宜的白酒或黃酒為溶媒,浸出其有效成分,而製成的澄明液體。在傳統中,也有在釀酒過程里,加入適宜的中藥,釀製而成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