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味獨活酒方

二味獨活酒方主治腳氣。

二味獨活酒方

正文

二味獨活酒方——(腳氣)
腳氣一病始見於《諸病源候論》卷十三,古名緩風,又稱腳弱等,據臨床表現及病因病理不同,而有乾腳氣、濕腳氣、寒濕腳氣、濕痰腳氣及腳氣沖(攻)心等多種類型。其致病多由風濕毒邪外受,或由飲食厚味所傷,蘊濕釀熱,流注於腳而成。臨床症見腿腳麻木,痛,軟弱無力,或皮膚不仁,或攣急,或腫脹,或萎枯,或脛紅腫發熱;甚者入腹攻心,小腹堅滿,嘔吐不食,心悸氣喘,胸悶不舒;進而神志恍惚,言語錯亂。治療以宣壅逐濕為主,根據各種類型病因病機不同,配合溫經散寒,通絡舒筋,活血和營,清火利濕諸法。常用藥物有:羌活、防風、牛膝、獨活、黃柏、海桐皮、側子、桑根白皮、黃苓、石斛、五加皮、萆 、生地黃、秦艽、石膏、茵芋、香豉、赤小豆、地骨皮、川芎、丹參、桂心、附子、細辛、川椒、乾薑、天雄、當歸、白礬石、山藥等。古人運用藥酒治療本病有豐富的經驗,以下介紹的藥酒至今仍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臨床可根據具體病情選擇使用。
(《聖濟總錄》

配方

獨活(去蘆頭),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五兩。

製法

上二味細剉,用生絹袋盛,內淨瓷瓮中,以清酒二斗浸,密封頭,春夏五日,秋冬七日。

主治

治腳氣。

用法

配圖

相關連線

中國藥酒

藥酒即是一種加入中藥的酒。酒本身就具有治療的作用,在配合中國傳統中醫中藥的前提下,就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醫藥酒。藥酒就是選配適當中藥,經過必要的加工,用度數適宜的白酒或黃酒為溶媒,浸出其有效成分,而製成的澄明液體。在傳統中,也有在釀酒過程里,加入適宜的中藥,釀製而成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