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設有綜合管理辦公室、培養辦公室、學科建設與學位辦公室和研究生工作部,負責全校學科建設、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研究生德育和管理、博士後及訪問學者接收與管理工作。研究生院不斷探索“以學生為本”、全面提高培養質量的研究生教育制度,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一整套系統、科學、規範的管理制度與運行機制,在1999年12月,被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先進集體。目前,研究生院在學校的領導下,正在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努力把我校建設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簡介

北京理工大學的前身是中國共產黨於1940年創辦的延安自然科學院,現隸屬國防科工委,是國防科工委、教育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部、北京市人民政府重點共建的國家高水平重點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始於1953年,1978年恢復研究生教育,198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權的單位之一,198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22所試辦研究生院的大學之一。

目前,北京理工大學已形成了“以理工為主、工理文協調發展”的多學科研究生教育體系,已成為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之一。現在學校學科涉及10個學科門類,有1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6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4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MBA/EMBA和工程碩士(包括16個工程領域)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有11個國家重點學科,25個部級重點學科;17個博士後流動站,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重點學科點專業實驗室。有14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20名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方針,以“求實、規範、質量、創新”的思路,凝鍊學科方向,構築學科基地,不斷進行研究生教育改革與實踐,實行多模式培養,完善培養機制,最佳化教學內容與培養環節,不斷改善教學科研環境與條件,突出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不斷提高培養質量。近年來,進行了“本碩連讀培養”、“碩博連讀研究生培養”、“碩士生提前攻讀博士學位”、“優秀本科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育苗工程”、“博士學位論文隱名評審”等一系列改革試驗。鼓勵研究生參加科研,並實行科研“聘用制”。研究生教育碩果纍纍,一些研究生在校期間即獲得國際競賽獎勵、國際著名學術團體學術獎勵與基金,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發明獎和部級科技進步獎,有的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經過20多年的努力,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取得了快速發展,研究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高,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高層次專門人才,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截至2007年10月,在學各類研究生達7100餘人,其中博士生2104人。截止2007年10月,累計授予博士學位2643人,授予碩士學位17879人。

北京理工大學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十分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30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積極開展國際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與合作辦學,接收培養留學研究生。

研究生院設有綜合管理辦公室、培養辦公室、學科建設與學位辦公室和研究生工作部,負責全校學科建設、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研究生德育和管理、博士後及訪問學者接收與管理工作。研究生院不斷探索“以學生為本”、全面提高培養質量的研究生教育制度,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一整套系統、科學、規範的管理制度與運行機制,在1999年12月,被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先進集體。目前,研究生院在學校的領導下,正在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努力把我校建設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

院長簡介

胡海岩男,中國科學院院士、力學教授。1956年生於上海。1988年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獲工

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學博士。此後留校任教,1990年任副教授,1994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1998年任副校長、黨委常委,2001年任校長、研究生院院長。其間,1992年至1994年任德國Stuttgart大學力學研究所B洪堡基金研究員,1996年至1997年任美國Duke大學客座教授。2007年任北京理工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現兼任國際理論與套用力學聯盟(IUTAM)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航空學會副理事長;科學出版社《非線性動力學叢書》主編,《ActaMechanicaSinica》副主編,《InternationalJournalofNon-LinearMechanics》、《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等5種國際期刊編委;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國防科學技術獎航空評審委員會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諮詢專家委委員,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委員等。1991年被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2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入選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計畫”,1996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998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1年被授予“全國國防科技工業先進工作者”,200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機構設定

院長:胡海岩

校長助理、常務副院長:呂昕

副院長:曲虹、李鎮、王渝

研究生院綜合管理辦公室主任:高偉濤

研究生培養辦公室主任:林海

學科建設與學位辦公室主任:李傑

研究生工作部部長:肖文英

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魏名山

研究生院綜合管理辦公室工作職責:

負責碩士、博士、港澳台及專業學位研究生(MBA、EMBA、MPA、工程碩士)的招生工作;研究生院的院務管理;博士點基金的申報和管理。

研究生培養辦公室工作職責:

負責各類研究生的培養方案制定、課程安排、成績管理、學籍註冊等培養過程的管理;負責博士後流動站與博士後事務管理、訪問學者事務管理以及研究生教育創新計畫與教改項目管理。

學科建設與學位辦公室工作職責:

負責全校學科建設的總體規劃、組織實施;學位授權點的申報與評估;博士生導師的增列、考核等管理工作;全校各級各類學位授予管理工作等。

研究生工作部工作職責:

黨委研究生工作部(處)是學校黨委的職能部門,主管全校研究生的思想教育、黨組織建設、德育工作隊伍建設、研究生事務管理、研究生獎學金的評定及管理、研究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等工作。

學科建設

我校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20個,北京市重點學科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1個,博士點6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3個,碩士點144個,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基本形成了“以理工為主,工理文協調發展”的學科布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